“你們不要看展嗎?”


    秦淮異常納悶的問了一句,拿筆的手微微顫抖。


    都站在我後麵大眼瞪小眼是幾個意思?


    而且前麵幾個,已經和秦淮隻有一米的距離了。


    秦淮往前蹲了蹲,調整姿勢,依舊筆走龍蛇。


    是否已經使用拉絲、管鑽、鋸切等多種以砂為介質的開料手段。


    是否使用減地淺浮雕手法。


    陰線刻的密集程度,器表打磨精細程度……


    這都是秦淮研究時得來的資料,至於玉器尺寸,自然是順便記下了,這一點無須多講。


    總而言之,一頁紙,有時候寥寥數字,有時候會寫上密密麻麻的一頁。


    字跡工工整整的排列,看得人賞心悅目。


    後方遊客們露出友善的一笑,雖然很多地方看不懂,但不明覺厲,莫名其妙的感覺秦淮非常厲害。


    並不約而同的升起‘這才是真專家’的念頭。


    “這位專家好厲害,都是專業術語,而且隻需看一眼,就能在筆記本上飛快的書寫,肯定是有很高的專業素養。”


    “是啊,一點不像那些偽專家,這才是真才實學。”


    “為什麽這樣的好專家都沒有一點名氣呢?我看那麽多偽專家經常出沒在各大場合,倒是真正的厲害專家,籍籍無名。”


    “對啊,有真才實學的專家,還比不過沽名釣譽的偽專家,社會的悲哀。”


    ——迷一樣的吃瓜群眾。


    秦淮眼簾微抬,籲了一口氣:“我不是專家,我是玉雕師,還有,你們是不是對我有什麽奇怪的誤解?”


    秦淮聽得那些話頗為尷尬,就像在公眾場合玩羞·恥y,被公開處刑了一般。


    商雅見狀,知道秦淮心裏肯定在抗拒,連忙幫忙說話:


    “他們想聽你講解呢,你這麽厲害,相當於一座自走人形圖書館,稍微科普一下嘛。”


    好罷,既然是商雅說話了,就順便當一當導遊。


    秦淮指著麵前的戰國銀鷹座,帶蓋玉琮。


    “這個玉琮已經是春秋戰國時期作品了,實際上是西周作品。


    春秋戰國,已經是奴隸製度瓦解時期,故而玉器不再單單用於祭祀。


    像這件,你們看裏麵有煙熏的殘跡,所以是一件製作精良的熏香器具。不過呢,此時的熏香技藝才剛剛起步,所以有煙熏殘留,再過一千年,熏香的玉器,就不會再有煙漬了。你們會看到,有些玉熏香器具,雖然被用來熏香,但挖出來清洗之後,晶瑩剔透,器表純淨,沒有任何雜質,宛如新雕琢出來的一般。待會你們可以自行找一找。”


    聞言,遊客們紛紛點頭,同時觀賞著精美的鎏金底座琮器,並且記住了它的主要用途——熏香器具。


    其實這些科普就夠了。


    譬如底座銀鷹的構造,具體磨製技藝,秦淮都不講,講起來枯燥無味,也未必能聽懂。


    劃一劃重點就好了。


    正是這種劃重點的講解法,讓遊客們興致高漲。


    “一千年後的熏香玉器器具,被用來熏香,真的一點都沒有殘留嗎?”


    眾人都升起一個疑惑。


    期待到時候秦淮指出這件玉器。


    ——他們不願意離開,想要跟在秦淮這個免費導遊身邊。


    秦淮的講解通俗易懂,而且自然而然,隨手拈來,沒有半點背文案的生澀感。


    是因為對玉器理解到一定程度了之後的解說。故而顯得與眾不同。


    “再看第三件,劍玉飾。就是裝在青銅劍握把處的裝飾品,中間有菱形孔,可讓劍插入,一般是嚴絲合縫的,雕琢難度非常高,是權利的象征。


    仔細看玉器上的紋飾,有兩種。其中一種叫蟠(pan)虺(hui)紋,就是古代的一種毒蛇蜷曲起來。


    另外一種叫卷雲紋,十年前奧運會的祥雲紋,就是脫胎於這種紋理。”


    秦淮一邊在筆記本上畫出兩種紋飾,一邊舉起來講解。


    眾遊客恍然大悟,湊過來近看。


    這一看,有些觀察力敏銳的遊客發現了一些端倪。


    貌似,秦淮筆記本上的速畫和展櫥裏的實物尺寸一模一樣?


    就好像從展櫥裏拓印出來的一般。


    “你看這位專家筆記本上的畫,和展櫥裏麵的尺寸是不是一模一樣?是我眼花了還是?”


    有遊客小聲議論。


    “真是!你沒說之前隻是單純覺得畫得十分逼真,現在對比了一番,筆記本上的畫,完全就是烙印下來的一般。”


    越來越多的遊客開始對比兩者的差距,紛紛驚唿了起來。


    反正憑肉眼是看不出任何尺寸上的差距,就連上麵的蟠虺紋、卷雲紋分布位置,似乎都沒有半點偏差……


    咦?唐館長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忍不住好奇心大起:“秦先生,你不會是按原比例畫的罷?!”


    唐館長輕輕咳嗽兩聲,問出了所有遊客的疑惑。


    “當然,隻有原比例才能最完美的保真。”


    秦淮一臉的理所當然,這難道也有問題嗎?搞不懂唐館長為什麽會突然發問。


    “不不不,你理解錯了,我的意思是,你都沒用直尺等工具,就這麽確定你手繪沒有半點誤差嗎?”


    唐館長很鬱悶,秦淮似乎和他不在一個頻道聊天。


    “哦,你是這個意思啊。誤差當然有一點,但隻在一兩毫米之間。”


    “嘶”


    後方遊客們和館長都倒洗了一口涼氣,秦淮不像是誇誇其談、沽名釣譽的專家,這麽說一定八九不離十了,然而,這種事情,怎麽聽都有些離譜。


    他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了……


    “我信了三分,但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不完全相信,除非親自測量。”


    唐館長還真就不信秦淮的邪,精密的小直尺這種基本工具,他隨身攜帶著,遂掏出來在秦淮眼前晃了晃。


    畢竟他任職的可是一個考究的職業。


    “保證精確,這是基本的工匠精神。在我的字典裏,沒有差不多三個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技藝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三顆雪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三顆雪梨並收藏技藝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