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圖紙批量雕刻玉器,與老一輩的藝術理念衝突了。”


    須寅清不鹹不淡的說道。


    在這個玉雕要講究個人風格,沒有個人風格就無法出名的時代,商雅反其道而行,竟然試圖把玉雕工匠打散,讓他們分工合作,千人一工,簡直是違背整個傳統玉雕寒行業的理念,與整個行業為敵。


    老一輩玉雕大師們從來都是追求高遠,要做就做最頂尖的。


    ‘玉色不美不治,玉質不佳不治,玉性不好不治’。


    無詩、無話、無禪、無意境不治。


    他們隻願意寧願三年磨一玉,怎麽可能會允許一群玉雕工匠磨掉自身個性,去分工合作呢?


    “改變固有思路總是很困難的。”


    商雅長舒了一口氣,繡眉微蹙。


    “但手工作坊分工加玉雕中高檔市場化,可以保證新入行者的自給自足,從而吸引更多入行者,在從事玉雕行業的人數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再看能不能出現有天賦的玉雕工匠。這種運轉模式,卻是非常有活力的。”


    “但想要想要讓這一機製運轉起來,必須有一個影響力巨大的推動者來開啟變革。


    這個推動者,不怕傳統玉雕界的頑固派聯手阻撓。同時,還能將現代玉器推廣到中高產階級。需要各方麵的人脈與資源。”


    須寅清搖了搖頭,想要顛覆玉雕工匠們現有的思路,這個人必須德高望重,在玉雕界有赫赫名聲。


    不僅如此,還得有廣闊的政商關係。


    “秦淮小哥哥可以。給秦淮小哥哥幾年,就能符合要求。”


    商雅指了指秦淮,如果不是有秦淮當做先決條件,她不會這樣籌劃。


    正因為秦淮身上有一種可能,一種力排眾議、承受數位頂尖玉雕師阻撓,並扭轉現有玉雕工匠們思路,把零散的玉雕創作,匯合成手工作坊,形成產業鏈的可能。


    “我無條件相信師傅可以。”


    林櫟激動得站起來,如果這樣的話,整個玉雕行業,一定會欣欣向榮的。


    須寅清不說話了。無話可說。秦核舟如果先自立門派,帶著這一派的玉雕工匠們嚐試手工作坊模式,會發展成什麽樣,真的難以預測。


    “可以試試。”


    秦淮拍板了,讚同商雅的設想。


    如果按照商雅的思路來,那麽玉料不一定要用籽料,籽料是高級創作所需要的,他們麵對的並不是億萬富翁等藏家,完全可以拿山料做原料。


    俄羅斯,澳大利亞都有山料,隻要經過打磨、拋光,就完全沒問題。


    而且,經過商雅一提醒,秦淮似乎記得,在某些稗官野史中就有記載,漢代的玉器是‘千人一工’。


    也就是說,漢朝琢玉的打胚,精雕,打磨,拋光等工序都是有明確分工的。


    秦淮腦海中浮現出曾經瀏覽過的漢代玉器……眉梢皺起,凝神思考。


    而現在的玉雕,是由一個玉雕工匠從頭到尾包的包攬了全部工序。龐大的工作量導致一件玉器上往往隻有一兩個層次,且線條呆板,缺少了藝術感。


    這是現代玉器加工器械過於先進帶來的弊端。


    其動力切割係統高速、勻速、壓力高。


    碾磨材料硬度高和粒度勻一,加工痕跡等距、規整。


    但正因此,現代玉器的線條才會沒有內在張力和彈性,無法達到‘金鉤鐵線’的境界。


    “好啦,別想太遠了。你需要準備很多很多才能跨出第一步,慢慢來,等計劃完善。”


    商雅拍拍秦淮的肩膀。在目前看來,這個設想就算再好,秦淮也推不動它運轉。


    “不過可以先讓小玉試試水,你迴家鑽研如何雕刻萌物,雕刻萌物並不違背長輩的期望吧?”


    陸家小姑娘點頭,她的爺爺也會雕刻一些阿貓阿狗、河蚌、蟾蜍、仙鶴。


    記得爺爺有一件代表作品叫稻魚共榮,雕刻的便是一片水稻下,三條鯉魚在水中暢遊,那件作品是現代百件精品玉雕之一。


    雕刻動物係玉雕應該沒問題的。


    “其實我一直對‘秋山幾重’這樣的作品沒有代入感,尤其是後麵杜甫的詩‘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我就沒看懂過。


    還有一件名作叫‘詩書禮樂’,玉牌正麵浮雕童子手持詩書,神情專注,上方陰刻“詩書禮樂”四個字。背麵雕琢飛鳳,刻了一句荀子的話‘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這樣的作品我連欣賞都很困難不來,更別說構思了。我就是個俗人。”


    陸家小姑娘自嘲道,從小到大讀那麽多書,可最終還是欣賞不了古文詩句……


    長輩們考察,也隻能當個演員,根本無法溝通。


    “可能雕刻貼近現代生活一些的小貓,小狗對我來說,才合適罷?我挺喜歡養貓的。”


    陸家小姑娘分析道,以前被逼著讀詩書禮易,雖然讀了很多,但真的是死記硬背的。


    “既然你更喜歡雕刻動物,那麽迴家就完成一個任務,雕刻一隻小動物。等作品完成了,我再試著教你一些東西。”


    秦淮如是安排。然後轉身看向林櫟。


    “林櫟比較有天賦。浮雕、圓雕、鏤空透雕、鑲嵌組裝都沒問題罷?”


    “都懂一些。”


    林櫟頗為謙虛。


    秦淮頷首,不過他既然是同齡人當中都比較拔尖的,那麽係統的浮雕、圓雕、鏤空透雕、鑲嵌組裝理論自然都被灌輸過,隻差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藝的磨練而融會貫通。


    “以後在我這裏,主要教你各朝各代的刀法,以及培養你因料施藝、廢料巧作,剜髒去綹、化瑕為瑜、俏色巧雕的直覺。”


    秦淮預告教學內容,讓林櫟有個心理準備。


    林櫟點頭如搗蒜。


    因料施藝、廢料巧作,剜髒去綹、化瑕為瑜、俏色巧雕屬於理念與實際結合的東西,是玉雕工匠們必須用一生時間來修行的內容。


    一般師傅都會藏私,很難學到。


    自己摸索的話,全靠天賦、悟性、巧合,有師傅培養就完全不同了,肯定能少走彎路,甚至提前構建屬於自己的藝術理念。


    “謝謝師傅,我一定會加倍努力!”


    林櫟笑歪了嘴,站起來向秦淮深鞠躬。


    “好了,你們先迴家。”


    秦淮看了一下時間。索性讓他們離開。


    本來也沒打算今天就開始教。


    誰能想到前腳剛答應幾位老先生,後腳他們就找過來了。


    ……


    “唉。”


    送走了新收的徒弟,秦淮轉身,爬到樓頂,眺望遠方。幽幽歎氣。


    “喝茶。”


    商雅端一杯清茶,自己先喝了一口,然後遞給秦淮。


    “我知道以你的性格,不喜歡進入商業領域談錢論利。我也喜歡一心撲在藝術上,一絲不苟的你。”


    商雅與秦淮並肩而立。夕陽西下,餘暉打在秦淮身上。


    聞言,秦淮偏了偏頭,望向商雅,目光相觸間,商雅看到了秦淮目光中隱晦的進退兩難。


    “可是,一心撲在藝術上,就隻是我一個人的絕唱。”


    秦淮喃喃道。


    “你不是還有一個女朋友嘛。別忘了,這個方法是誰想出來的!”


    商雅傲嬌的挺了挺胸脯,發間的清香沁入秦淮心肺。


    “你一心一意撲在藝術上就好了,其它的,交給我。我會替你辦好。”


    商雅莞爾一笑,見秦淮欲言又止,方是踮起腳尖,唇瓣碰到了秦淮的下唇,隨即迅速分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技藝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三顆雪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三顆雪梨並收藏技藝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