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老先生、嘉賓都出現了刹那的恍惚。


    隨即發出輕聲的讚歎。


    潔淨的玉麵有紅光縈繞,卻寧靜如混沌除開,若桃花源裏落英繽紛,香飄眼眸。


    如被夕陽吻過。


    古人給這樣的玉取了一個極詩情畫意的名字,喚做玉麵丹心。


    如一位膚質如雪的美女,穿上鮮豔如血的漢服,拎一壺美酒仰頭痛飲。


    驚鴻一瞥,卻能珍藏一生,玉中至美莫過如此。


    “喜歡呀?”


    商雅見秦淮傾身,眼神熱切。


    “特別喜歡。心潮澎湃。”


    秦淮點頭,對他來說,邂逅極品美玉的舒爽與暢快,應是世間極樂。


    ……


    “介紹一下,你是怎麽尋到這塊美玉的。”


    陸斟大師催促道。


    一塊美玉在被尋到的途中,都會發生一個略帶傳奇的故事。


    如中華最著名的那塊傳國玉璽。


    聞言,須景潤了潤喉:


    “此玉是和·闐一位七旬的撈玉匠在淩晨七點找到的。


    那晚,他在山裏的河灘上找玉,找了一宿,昏昏欲睡得實在撐不住了,就脫下衣服墊在河灘上睡覺,結果有一塊石頭硌得他不能安睡,惱怒的他把這塊石頭挖出來,手電筒一照,頓時驚呆了……連忙拿到河裏洗幹淨,一塊美玉,降臨世間。”


    眾人聽得津津有味,尋玉本來就是一件飽含艱辛、但異常有趣的事情。


    若無緣分,不會相見。


    這是尋玉翁口口相傳的俗話。


    若無緣,哪怕你在河灘上尋找半年,也找不到一塊好玉。


    但若有緣,那極品的玉料,會想著方法鑽出來。


    ——就像遊戲裏的抽獎,歐皇的尋玉體驗是非酋再長十個腦袋都想象不到的。


    當然,現在遊客還是別想去找緣分了,河灘已經千瘡百孔,滿目瘡痍,耗費幾十個鐵鏟都未必能找到一塊中等料。


    “我也是托關係,千迴百轉終於見到那位撈玉翁,那位撈玉翁平明七點用羊血占卜,才決定賣給我。


    此玉重一千零八克,乃是上等的和·田美玉,其上的玉皮如烈焰燃燒,雖然分布不均勻,但給人一種燃燒的澎湃氣勢……”


    須景說話抑揚頓挫,給人一種享受。


    眾人皆是一邊欣賞美玉,一邊認真傾聽。


    能在有生之年一睹如此美玉,真是幸事。


    秦淮已經看得‘小鹿亂撞’了。


    這塊極品美玉,宛如一個鮮豔嬌嫩的出浴美女含羞帶怯的站在秦淮麵前……


    “不過我找到這塊美玉,卻沒能找到能讓她更美的玉雕師。


    這是一個遺憾。


    不過,裴弟既然能獻出風雪夜歸人這樣神思巧匠的作品,那麽一定認識那位頂尖玉雕師了,讓那位大師來雕刻這塊美玉,才是生逢正主。”


    美玉在老先生們這一桌展示結束一遍,最後放在廳中間的書桌上。


    須景站在書桌旁,須裴也在。


    “所以現在,老爺子們就猜一猜,這枚風雪夜歸人,到底出哪位能工巧匠之手?”


    須裴吊足了眾人的胃口。


    “北方第一玉匠南暉的作品?”


    聞言,須裴搖了搖頭。


    “蘇杭派扛鼎人蘇倧?”


    “也不是。”


    須裴繼續搖頭,見一群老爺子臉上的好奇之色濃鬱了幾分,吊人胃口的興致更加高漲。


    “還猜什麽猜,直接說!”


    杜瑞麟老先生眼睛一瞪,耿直的說道,他最不喜歡拐彎抹角的瞎鼓搗了。


    “我看別猜了,急著呢,到底是誰。”


    另一位老先生也催促道。


    “等等,我好像猜到了是誰。”


    陸斟突然站起來。


    “先讓我看看風雪夜歸人這枚玉雕。”


    陸斟提出了一個要求,須裴將風雪夜歸人小心翼翼的遞到陸斟手裏,陸斟摸了摸,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看到這裏,他就知道這位深藏不露的玉雕師是誰了。


    “大家請看,這枚玉雕運用的是平麵減地法。”


    “所謂平麵減地法,就是通過一係列我也看不懂的操作,達到我也說不明白的效果。”


    陸斟說得老臉通紅,頗有羞愧之色。


    這個技法真的太難理解了,他自詡在玉雕上的天賦出眾,可遇上秦淮所運用的玉雕技術,也是一臉茫然。


    “你們認真摸一摸,其實這塊玉佩上的一切線條,都在一個平麵,隻是這些線條的神奇組合,讓我們產生了錯覺。”


    “哎!剛才竟然都沒注意!”


    老先生們傳遞玉佩,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驚詫得不行。


    竟然真的全是平麵線條,而且有些線條之間的間隔隻有0.2㎜,已然達到了手工的極限!


    直到此刻,林迢和另三位玉雕大師也幡然醒悟。


    “我們也知道這枚雕刻這枚玉佩的大師是誰了。”


    三位玉雕師異口同聲的說道。


    “到底是誰?”


    幾位老先生被吊足了胃口。


    “到底是誰啊?神神秘秘的。”


    須景也有些著急了,連帶著後麵的須寅清、林櫟、後麵的賓客也一並幹著急。


    四位玉雕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又看了看秦淮,才一並開口:


    “那位玉雕大師,就是秦核舟。”


    “什麽?”


    一時間,秦淮身上投來無數疑惑的目光。


    “秦老弟不是核雕宗師嘛,怎麽會雕玉呢。”


    閻老先生第一個笑了起來。


    他不信。


    秦淮明明是玩核雕的,一個二十來歲的少年,能在核雕上有如此驚世駭俗的建樹就已經殊為不易。


    再去玩玉雕?


    還玩出林老弟和陸老弟都自愧不如的境界?


    不信。


    其餘老先生也麵露濃濃的狐疑。


    完全不信。


    中華的每一項技藝,都注定要花一生的時間來打磨雕琢,才可能達到頂尖。


    如閻老先生,浸淫核雕一生。


    如陸老先生,八歲開始品鑒玉雕圖錄,十三歲開始練習玉雕,幾十年如一日。


    再如杜瑞麟老先生,也是耗盡一生。


    沒有哪一門技藝,是可以走捷徑的。


    而且,玉雕與核雕幾乎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會不會是搞錯了?”


    有人弱弱的問道。


    麵對這麽多老爺子斬釘截鐵的質疑,連須裴都懵了。


    這枚玉雕,真是秦淮親手雕的?


    仔細分析一下,完全不可能吧?從核雕到玉雕,跨越的幅度真的太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技藝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三顆雪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三顆雪梨並收藏技藝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