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促而又綿長的警鍾聲迴蕩在皇城與宮城之內,原本那顯得安寧祥和的宮城之內,氣氛陡然一滯。那些原本正輕鬆地聊天吹牛,又或者是在做事的宦官們亦不由得詫意而又訝然地側目相顧,要知道,這宮城之內的警鍾,不知道有多少年沒有響過。


    而當值於宮城南部的那些帶刀侍衛和那些騰驤左右衛和武驤左右衛的士卒們亦不由得臉色大變,但是很快,宮城南部的近兩千名侍衛和衛卒紛紛在軍官們的喝令之下,向著那西華門所在撲過去。


    “……娘娘,稟報娘娘,西華門南的角樓警鍾被敲響了。”一名小宦官飛快地奔出了仁壽宮內,顧不上擦那腦門上滴落的汗水,朝著那靜坐於榻上,手裏邊正拿著一串紫檀木佛珠在那閉眼祈禱著什麽的孫太後稟報道。


    一直站在孫太後身側的那幾名年長的宦官聽得此言,皆不由得兩眼一亮,露出了難以掩飾的喜色,同時把目光投向了那端坐的孫太後身上。


    孫太後雙眼緩緩睜開,嘴角微微一彎,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肅聲地道:“哀家知道了,陳進昌,告訴那王勇,給哀家好好守著仁壽宮,不得放一人入內,亦不得放出一人出了哀家的仁壽宮,明白嗎?”


    “老奴明白。”


    “李福忠,去給哀家問問,看看朱祁鈺那邊可有什麽動靜,若是有什麽異常,速速報於哀家。”


    “娘娘放心,老奴這就去。”


    略略一頓之後,孫太後咬了咬牙,轉過了臉來朝著那吳天安微微頷首:“讓李橋他們開始做事。”


    聽到了這話,看到那孫太後眼中的清厲,吳天安亦不由得打了個寒戰,腰彎得更低:“老奴明白,這就讓他們開始做。”


    看著被自己分派了事情的那些心腹宦官一個個地疾步出了大殿,向外疾行而去,孫太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打量著這間高大而又顯得有些空曠的仁壽宮主殿,不禁露出了一個有些澀然的笑容站起了身來。


    旁邊的宮女趕緊上前,攙住了那孫太後的手臂。“娘娘您這是要上哪?”


    “哀家去佛堂靜靜心吧,哀家如今能做的,都已經做了,剩下的一切,都要看上皇陛下的福緣,和祖宗的庇佑了……”孫太後輕輕地笑了笑,邁開了步子,亦步出了這間空曠冷清的主殿。


    --------------------


    而在德勝門外,護城河畔,朱祁鎮昂著頭,朝著那城頭之上,大聲地厲喝道:“今日,朕迴來了,帶著那些草原戰俘,就是要去宗廟獻俘,以告慰祖先,告慰諸位先皇,朕,沒有讓他們失望,朕,不是帶著悔恨和遺憾黯然歸來,而是帶著前所未有的勝利和和光明的未來迴來的!”


    興奮的歡唿和吼叫聲再次沸騰了起來,朱祁鎮總是能夠恰到好處地挑動起那些將士們的情緒,仿佛他們什麽也不做,傻傻呆呆地在那傾聽,實在是無法發泄內心的興奮與狂喜。


    朱祁鎮看到了那城頭之上湧動不已的人潮,傾聽著那城頭之上的歡唿與吼叫聲,與那城下遙相唿應時,朱祁鎮不禁笑了起來,笑得份外的暢快,愉悅。


    楊洪撫著雪白的長須,皺眉不言,隻是那雙目之中的灼灼精光,時不時落在那身側處,那表情顯得有些木然甚至可以說是呆滯的於謙身上。


    他雖為大都督,雖然是主掌京師大營的軍方重將,可是,京師大營卻是他於謙一手建立起來的,裏邊的不少的將軍都是他一手提拔而來,而今天,他於謙出現於此,這讓楊洪亦不由得暗暗揪心,不過眼下,隻有看他於謙能否快地解開心結,想通答案。


    而朱祁鎮此刻,亦很清楚,雖然自己的言行舉止,獲得了城頭之上的那些士卒的擁戴和歡唿,可是,並不表示他們就能夠完全地服從於自己。


    朱祁鎮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推開了錢鍾,在他的威壓之下,那些原本將他緊緊圍攏於人群中間的侍衛不得不讓出了一條通道,讓朱祁鎮能縱馬行至了那護城河邊。


    明皇明的重鎧在陽光底下,顯得那樣的耀眼,再加上他身下那匹神駿高大的座騎,更將那朱祁鎮襯顯得無比的偉岸。而看到了這一幕,不論城上,還是城下,都漸漸地安靜了下來。


    而朱祁鎮那雙鷹目直視著那站在城牆上的楊洪與於謙,從容不迫地喝問道:“楊卿家、於卿家,你們都是我大明的忠臣,朕想問一問你們,朕至曆土木堡之難後,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可有罔顧過我大明的利益,害我大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之舉?”


    於謙朝著那朱祁鎮長躬一禮,向著城下道。“上皇陛下言重了,上皇陛下陷瓦刺之手,卻臨威不屈,果敢剛毅,使得狄戎畏服……京師城下,上皇陛下不顧自身之安危,壯懷豪言使我大明京師百萬軍民誓死搏殺,大潰瓦剌,終解京師之危,大明得脫國難之驗。如今,陛下那句‘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言猶在耳,臣豈敢忘卻?”


    “而後,上皇陛下在草原,遊說瓦刺,終使我大明被俘之將士得以歸鄉,此等大事,天下皆知,人人皆誦陛下之仁善之舉,更讚陛下委屈求全,以保身邊黎庶之舉。”


    “而今,上皇陛下督宣府文武治事,短短一年有餘,昔日為瓦刺所侵撓劫掠,而致百業毀壞,斷壁殘垣的宣府邊鎮,重迴強盛之期,更使得宣府邊軍再複昔日之勇悍,獨石口堡一戰,使我大明取得至京師之戰以後未有之勝績,終使我大明複昔日之榮光……”


    “……而上皇陛下禦駕親征大漠,蕩平草原,威服四夷,終使我大明勁敵甘服授首,此等功業,亦前所未有,臣在京師,亦常憾不能親睹此役。”


    “上皇陛下為大明所做之一些,朝野皆知,天下黎庶皆明上皇為國之誌,臣等幸甚,大明幸甚。”


    朱祁鎮聽得那於謙之言,不禁露出了一個大大地笑臉,但隨即麵容一肅:“既如此,朕今日要獻俘於宗廟,告慰諸位先帝,而卿等於高居於城樓之上,城門緊閉,城上數萬精兵虎視城下,這是為何?!”


    秋風蕭瑟而過,卷起的枯葉掠過寬闊的護城河,落在了那城牆腳下,城上,一片寂然。


    而於謙輕歎了一聲,看著那城下等待著答案的朱祁鎮,沉聲言道:“上皇陛下,您乃是大智大慧之人,天縱之姿,如今天下皆懼於您之威勢,當今天子,亦悔昔日之過,況且,如今天子病重,京師局勢險惡,若是上皇陛下入京,天下百姓黎庶會如何看待,怕是朝野亦會傳出不利於上皇的傳言。”


    --------------------


    “故爾,微臣冒死,懇請上皇陛下暫留於京師之外,以安朝野百官之心,以平……”


    “於卿!”朱祁鎮劍眉一挑,毫不客氣地打斷了那於謙的勸告之言:“朕在土木堡危難之機,以血為詔,傳位於郕王,為的是我大明社稷終不至斷。朕在那宣府城下,昂首甘對瓦刺刀兵,為的是宣府城數十萬軍民。朕在京師城下,囚籠之上厲聲呐喊,為的是求死明誌,以激軍民百姓之膽氣血性,莫要忘記了我大明何以立國?!太宗皇帝何以遷都於此……”


    一字字,一句句,看似平常,可是其中的艱險心酸,聞者皆盡黯然不已。


    “……可是,朕的好弟弟,朕近二十年來,一直嗬護有加的好弟弟他做了什麽?!”一說到了這,朱祁鎮就覺得胸口有一股子火,灼得他胸口煩悶,灼得他鬱憤難平。


    於謙的臉色不由得一白,趕緊高聲勸道:“陛下請慎言,當今天子雖然有過失,可他如今終究是我大明的皇帝,還望上皇陛下熄了雷霆之怒……”


    “嗬嗬嗬,朕也想熄怒,可是他朱祁鈺給了朕熄怒的機會了嗎?朕北狩於草原之時,他朱祁鈺可有念著半分兄弟情份,使瓦刺,以迎朕歸大明?”


    “朕隻身而脫瓦刺之手,歸於宣府,他可有念朕傳位於其之情義,以天子駕禮,以迎朕歸京,使朕母子骨肉團聚?”


    “朕於宣府臥薪嚐膽,精勵圖誌,以強邊防,以禦狄戎,安撫百姓之時,他卻想著如何殘朕之血脈,斷朕之承續,奪太子之位……”


    朱祁鎮的每一句話,都猶如一柄萬鈞重槌,狠狠地砸在了德勝門城樓之上,那些士卒、軍官們的身上,心頭。


    大手拍擊在那胸口的甲片之上,錚然作響。朱祁鎮那極富有張力和感染力的雄渾之音再次響徹城上、城下。“朕苦心籌謀,欲平瓦刺,以定我大明北疆百年之患,還我大明黎庶安居樂業,可是他卻連連降旨,不準我大明邊鎮一兵一卒踏足草原一步,這是何道理?!他到底是大明的天子,還是那些狄戎的皇帝?!”


    於謙啞口無言,楊洪垂著不語,可是臉上的表情,亦顯露了他的內心所思所想,完全地站到了朱祁鎮的這一方。


    而城樓之下,悄悄地前移了百餘步的石亨等人,亦聽得一臉的慨然之色,望向朱祁鎮那驕傲而又偉岸的背影地目光,更多了幾分肅穆與敬重。


    --------------------


    xxx:嘿嘿嘿,更新到達,大夥說,朱朱這些理由,夠不?不夠也無所謂,宮城都快落朱朱的手了,哇哈哈哈……差點忘記了,票票,啥票都要!ro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極品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了並收藏極品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