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的結束,也是楊潮任期的結束。
潘訓成功的開啟了他的第三個任期,也是最後一個任期。
因為米青在自己當總統的最後一年,推動國會通過了總統任期最多不能超過三屆,並且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當過三屆總統,並且最後兩個任期是連任的米青,已經沒有了繼續競選的資格。
國會通過這個提案,應該說是沒有任何波折的,首先米青這幾年在楊潮支持下,做的相當不錯,整個國民的收入水平是實實在在的增長了,生活水平毫無疑問是提高了很多,看看街上一群一群的胖子就知道了,因此如果米青繼續競選,很容易繼續當總統,這是反對派不願意看到的,反對派支持的提案還能通不過?
但潘訓再次當選,就充滿了波折,因為李富安通過這幾年國家複興發展公署的工作,積累了深厚的人脈和威望,國家複興開發公署總計雇傭了1億雇員,對財政的壓力非常大,但對李富安的選票作用也非常大。
同時也引起了反對派越來越不滿的情緒,現在大家把李富安拿國家的錢給自己買選票,已經當成了共識,有識之士,社會精英,大批大批在反對他,甚至連過去支持他的大批資本家都對他的行為不滿。
即便依然支持李富安的人,甚至國家複興開發公署的管理層,也頗有微詞,因為國家複興開發公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批評聲音,人員繁冗,效率低下,凡是一切國營組織會出現的問題,這個公署都出現了,因為他管理著1億人,每年單單是工資支出就高達400億左右,這是世界上最官僚,最龐大的組織。
潘訓利用了這些反對的聲音,並且他旗幟鮮明的打出了反對派大旗,宣布脫離富強黨,表示富強黨已經不是當年的富強黨,不是他理想中的組織,充滿了腐氣,官僚和裙帶關係,他宣布跟這個組織一刀兩斷,也跟過去的潘訓一刀兩斷,重新做起雲雲。
這小子口號喊的山響,但真有響應者,普通國民確實有些不適應,這些年富強黨開動宣傳機器,同時又有實打實的政績為證,那是杠杠的各種認同,在全世界範圍內,名聲僅次於納粹,而納粹的名聲,有多少是宣傳出來的,富強黨卻是實實在在在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創造了奇跡的。
因此如果僅僅是一己之力,潘訓是不可能鬥****富安的,但這次他有幫手,一大群被壓製了多年的幫手。
富強黨強勢了有二十年了,可是地方實力派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慢慢的收複失地,在各地都頑強的生存了下來,張謇在江南、張瀾在四川,熊希齡和譚延闓在湖南,閻錫山在山西,這些人都有極其強悍的地方統治力。
潘訓大旗了反對派旗幟,然後跟一個個地方黨派談判,將這些黨派組成一個聯合陣線,起名為中國民族進步聯盟,統合了梁啟超領導的進步黨,張謇領導的立憲黨,一下子就在雲貴川和江南取得了壓倒性優勢,又聯合湖廣的共和黨,將勢力擴張到了大半個中國。
潘訓打大旗不是問題,問題是別人都認可,因為他早在四年前,就已經站在了楊潮的對立麵,通過跟楊潮打對台,讓全國政治勢力看到,他是可以跟楊潮當麵鑼對麵鼓對仗的唯一一人。
於是這些人為了打破富強黨獨大的局麵,聯合了起來,組成了這個民族進步同盟。
他們大肆攻擊米青施政中的失誤,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為口號,要“改變,進步”。
這四年時間潘訓也沒有虛度,走訪了全國各地,深入鄉村,走遍城市,到處采風,深知老百姓不滿的地方和老百姓滿意的地方。
潘訓表示將繼續富強黨國家複興開發公署的運作,不會開除認真工作的任何一個雇員,但是對那些懶漢,那些影響工作效率,不看好好工作的雇員,則絕對不會姑息養奸。
這樣肯定會讓潘訓失去國家複興開發公署雇員們的大量選票,但是他不在乎,因為他本來就不可能從這裏得到多少選票,更何況公署雇員中,也有大把人不滿那些懶漢呢。
同時潘訓表示,他會大力支持農村發展,政府會拿出專門的資金,用來提供低息貸款,讓大量農村可以開辦小型工廠,加工他們土地上出場的農產品,而不至於千裏迢迢的運到城市加工,讓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找到工作,不用在城裏去打工。
潘訓的這個方案是得到了廣泛的支持的,首先就拉攏到了張謇的支持,因為這些年張謇也發現了農村的問題,對農民千裏迢迢去城市打工,孩子卻留在鄉下,甚至夫妻離散,有悖人倫的問題極為憂心,潘訓的這個方案等於解決了張謇的苦惱。
所以張謇帶著農會實力氣勢洶洶的加入了潘訓的陣營,而且告訴手下人,任何楊潮的電報、電話都不要收,也不要接,他是打死在選舉之前都不跟楊潮見麵了,萬一在弄一個神龍什麽的,影響他老人家心情。
有張謇的農會支持,就等於成功了一半,這時候潘訓又說服了梁啟超,說服梁啟超很容易,第一動之以情,拿出歐美國家的例子,表示兩黨製才是最好的選擇,富強黨獨大,要麽發展成蘇俄那樣的模式,要麽發展成納粹那樣的模式。
另外許諾繼續支持梁啟超的進步黨在公屋係統中發展,給與張瀾一個交通部長的職務,讓他用四川的經驗,發展全國的交通。
這就是紅果果的利益交換了,進步黨在公屋係統中發展,這是梁啟超的底線,即便是楊潮在台上,也不敢動他這個蛋糕。
給張瀾一個交通部長就是一個大禮了,作為雲貴川三省最大的政治勢力,這幾年進步黨也就隻是在四川穩如泰山,張瀾也是繼梁啟超和蔡鍔之後的進步黨第三號人物,在蔡鍔整天隻顧著跟小鳳仙遊山玩水,梁啟超當年為博清名早就宣布了不再做官的決定,張瀾就成了進步黨中最大的官方招牌,不支持張瀾,梁啟超還擔心他死後,這個黨派分崩離析呢。
至於什麽用四川的經驗來發展全國交通,這個就是冠冕堂皇的遮羞布了,交通部長的位子,誰能比詹天佑更合適,梁啟超和潘訓都很清楚,張瀾發展交通的經驗,跟詹天佑相比,根本就不可能相提並論。
張謇的農會係統,覆蓋中國農村2億多人口,梁啟超的公務係統,也能影響到城市裏1億人口以上,兩大係統就能動員中國一半以上的人口,當然這些人不可能都出來投票,但李富安的支持群體也不可能全部出來投票,就是那一億開發公署的雇員,都不見得都會投票給李富安。
最終經過激烈的爭奪之後,潘訓以2億3000萬票險勝李富安的2億1000萬票,投票率創造了記錄,說明雙方都將自己的動員能力發揮到了極致,可謂用上了吃奶的勁兒,贏的不輕鬆,輸的也不丟人。
但李富安還是想不開了。
他兩個兒子苦著臉來請楊潮,說他們的爹絕食了。
楊潮親自去了李家,告訴李富安請他出來擔任理事長,無比重振富強黨雄風,如果他不願意接受的話,楊潮打算解散這個黨。
李富安可不敢背上這個曆史責任,說起來他本就是一個抗壓力不強的人,否則也不至於再次輸了之後,就要絕食了。
楊潮決意從富強黨理事長的位子上退下來,他表示時代不同了,他該退位讓賢了。
是啊,時代不同了,富強黨獨大的時代結束了。
楊潮不但宣布放棄從富強黨理事長的位置上退下來,表示為富強黨的競選失敗負責,同時向外界表態,他今後將不再擔任任何行政公職,如果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他倒是願意以一個戰士的身份走上戰場。
說白了,就是楊潮今後不會在擔任任何官職,但是卻不排除他會再次進入軍隊,統領軍事力量。
楊潮是在為自己將來推動中國介入二戰,摘取二戰勝利果實留一個餘地,同時也是給潘訓挖一個坑。
因為以他對潘訓的了解,此人肯定會想方設法,防備楊潮向軍隊發展,而且肯定不會同意中國加入戰爭,因為那意味著楊潮將可能掌握軍權,並且借助軍權取得政權,這是他絕對不能夠接受的。
這意味著在潘訓的這一個任期內,他將不會讓中國加入戰爭,在他任期結束的時候,已經是42年了,到時候二戰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剛好到了發完戰爭財該擼袖子摘桃子的時機了。
但這些陰謀楊潮當然不會暴露了,誰都不能告訴,因此始終打著一副悲情失敗者的牌,鼓動富強黨團結起來,爭取下一屆奪迴執政權力,並且要李富安和王求搭班子,組成一屆強力的,團結的政府總統組合。(未完待續。)
潘訓成功的開啟了他的第三個任期,也是最後一個任期。
因為米青在自己當總統的最後一年,推動國會通過了總統任期最多不能超過三屆,並且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當過三屆總統,並且最後兩個任期是連任的米青,已經沒有了繼續競選的資格。
國會通過這個提案,應該說是沒有任何波折的,首先米青這幾年在楊潮支持下,做的相當不錯,整個國民的收入水平是實實在在的增長了,生活水平毫無疑問是提高了很多,看看街上一群一群的胖子就知道了,因此如果米青繼續競選,很容易繼續當總統,這是反對派不願意看到的,反對派支持的提案還能通不過?
但潘訓再次當選,就充滿了波折,因為李富安通過這幾年國家複興發展公署的工作,積累了深厚的人脈和威望,國家複興開發公署總計雇傭了1億雇員,對財政的壓力非常大,但對李富安的選票作用也非常大。
同時也引起了反對派越來越不滿的情緒,現在大家把李富安拿國家的錢給自己買選票,已經當成了共識,有識之士,社會精英,大批大批在反對他,甚至連過去支持他的大批資本家都對他的行為不滿。
即便依然支持李富安的人,甚至國家複興開發公署的管理層,也頗有微詞,因為國家複興開發公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批評聲音,人員繁冗,效率低下,凡是一切國營組織會出現的問題,這個公署都出現了,因為他管理著1億人,每年單單是工資支出就高達400億左右,這是世界上最官僚,最龐大的組織。
潘訓利用了這些反對的聲音,並且他旗幟鮮明的打出了反對派大旗,宣布脫離富強黨,表示富強黨已經不是當年的富強黨,不是他理想中的組織,充滿了腐氣,官僚和裙帶關係,他宣布跟這個組織一刀兩斷,也跟過去的潘訓一刀兩斷,重新做起雲雲。
這小子口號喊的山響,但真有響應者,普通國民確實有些不適應,這些年富強黨開動宣傳機器,同時又有實打實的政績為證,那是杠杠的各種認同,在全世界範圍內,名聲僅次於納粹,而納粹的名聲,有多少是宣傳出來的,富強黨卻是實實在在在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創造了奇跡的。
因此如果僅僅是一己之力,潘訓是不可能鬥****富安的,但這次他有幫手,一大群被壓製了多年的幫手。
富強黨強勢了有二十年了,可是地方實力派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慢慢的收複失地,在各地都頑強的生存了下來,張謇在江南、張瀾在四川,熊希齡和譚延闓在湖南,閻錫山在山西,這些人都有極其強悍的地方統治力。
潘訓大旗了反對派旗幟,然後跟一個個地方黨派談判,將這些黨派組成一個聯合陣線,起名為中國民族進步聯盟,統合了梁啟超領導的進步黨,張謇領導的立憲黨,一下子就在雲貴川和江南取得了壓倒性優勢,又聯合湖廣的共和黨,將勢力擴張到了大半個中國。
潘訓打大旗不是問題,問題是別人都認可,因為他早在四年前,就已經站在了楊潮的對立麵,通過跟楊潮打對台,讓全國政治勢力看到,他是可以跟楊潮當麵鑼對麵鼓對仗的唯一一人。
於是這些人為了打破富強黨獨大的局麵,聯合了起來,組成了這個民族進步同盟。
他們大肆攻擊米青施政中的失誤,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為口號,要“改變,進步”。
這四年時間潘訓也沒有虛度,走訪了全國各地,深入鄉村,走遍城市,到處采風,深知老百姓不滿的地方和老百姓滿意的地方。
潘訓表示將繼續富強黨國家複興開發公署的運作,不會開除認真工作的任何一個雇員,但是對那些懶漢,那些影響工作效率,不看好好工作的雇員,則絕對不會姑息養奸。
這樣肯定會讓潘訓失去國家複興開發公署雇員們的大量選票,但是他不在乎,因為他本來就不可能從這裏得到多少選票,更何況公署雇員中,也有大把人不滿那些懶漢呢。
同時潘訓表示,他會大力支持農村發展,政府會拿出專門的資金,用來提供低息貸款,讓大量農村可以開辦小型工廠,加工他們土地上出場的農產品,而不至於千裏迢迢的運到城市加工,讓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找到工作,不用在城裏去打工。
潘訓的這個方案是得到了廣泛的支持的,首先就拉攏到了張謇的支持,因為這些年張謇也發現了農村的問題,對農民千裏迢迢去城市打工,孩子卻留在鄉下,甚至夫妻離散,有悖人倫的問題極為憂心,潘訓的這個方案等於解決了張謇的苦惱。
所以張謇帶著農會實力氣勢洶洶的加入了潘訓的陣營,而且告訴手下人,任何楊潮的電報、電話都不要收,也不要接,他是打死在選舉之前都不跟楊潮見麵了,萬一在弄一個神龍什麽的,影響他老人家心情。
有張謇的農會支持,就等於成功了一半,這時候潘訓又說服了梁啟超,說服梁啟超很容易,第一動之以情,拿出歐美國家的例子,表示兩黨製才是最好的選擇,富強黨獨大,要麽發展成蘇俄那樣的模式,要麽發展成納粹那樣的模式。
另外許諾繼續支持梁啟超的進步黨在公屋係統中發展,給與張瀾一個交通部長的職務,讓他用四川的經驗,發展全國的交通。
這就是紅果果的利益交換了,進步黨在公屋係統中發展,這是梁啟超的底線,即便是楊潮在台上,也不敢動他這個蛋糕。
給張瀾一個交通部長就是一個大禮了,作為雲貴川三省最大的政治勢力,這幾年進步黨也就隻是在四川穩如泰山,張瀾也是繼梁啟超和蔡鍔之後的進步黨第三號人物,在蔡鍔整天隻顧著跟小鳳仙遊山玩水,梁啟超當年為博清名早就宣布了不再做官的決定,張瀾就成了進步黨中最大的官方招牌,不支持張瀾,梁啟超還擔心他死後,這個黨派分崩離析呢。
至於什麽用四川的經驗來發展全國交通,這個就是冠冕堂皇的遮羞布了,交通部長的位子,誰能比詹天佑更合適,梁啟超和潘訓都很清楚,張瀾發展交通的經驗,跟詹天佑相比,根本就不可能相提並論。
張謇的農會係統,覆蓋中國農村2億多人口,梁啟超的公務係統,也能影響到城市裏1億人口以上,兩大係統就能動員中國一半以上的人口,當然這些人不可能都出來投票,但李富安的支持群體也不可能全部出來投票,就是那一億開發公署的雇員,都不見得都會投票給李富安。
最終經過激烈的爭奪之後,潘訓以2億3000萬票險勝李富安的2億1000萬票,投票率創造了記錄,說明雙方都將自己的動員能力發揮到了極致,可謂用上了吃奶的勁兒,贏的不輕鬆,輸的也不丟人。
但李富安還是想不開了。
他兩個兒子苦著臉來請楊潮,說他們的爹絕食了。
楊潮親自去了李家,告訴李富安請他出來擔任理事長,無比重振富強黨雄風,如果他不願意接受的話,楊潮打算解散這個黨。
李富安可不敢背上這個曆史責任,說起來他本就是一個抗壓力不強的人,否則也不至於再次輸了之後,就要絕食了。
楊潮決意從富強黨理事長的位子上退下來,他表示時代不同了,他該退位讓賢了。
是啊,時代不同了,富強黨獨大的時代結束了。
楊潮不但宣布放棄從富強黨理事長的位置上退下來,表示為富強黨的競選失敗負責,同時向外界表態,他今後將不再擔任任何行政公職,如果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他倒是願意以一個戰士的身份走上戰場。
說白了,就是楊潮今後不會在擔任任何官職,但是卻不排除他會再次進入軍隊,統領軍事力量。
楊潮是在為自己將來推動中國介入二戰,摘取二戰勝利果實留一個餘地,同時也是給潘訓挖一個坑。
因為以他對潘訓的了解,此人肯定會想方設法,防備楊潮向軍隊發展,而且肯定不會同意中國加入戰爭,因為那意味著楊潮將可能掌握軍權,並且借助軍權取得政權,這是他絕對不能夠接受的。
這意味著在潘訓的這一個任期內,他將不會讓中國加入戰爭,在他任期結束的時候,已經是42年了,到時候二戰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剛好到了發完戰爭財該擼袖子摘桃子的時機了。
但這些陰謀楊潮當然不會暴露了,誰都不能告訴,因此始終打著一副悲情失敗者的牌,鼓動富強黨團結起來,爭取下一屆奪迴執政權力,並且要李富安和王求搭班子,組成一屆強力的,團結的政府總統組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