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的女學生嘉麗婭和麗達非要跟著楊潮,她們擺出一副死忠粉的態度,要是楊潮不帶她們走,她們就沒有活下去的價值了。
雖然知道史達林是別有用心,但楊潮還是帶走了她們,還一人給她們一顆大鑽石,給了嘉麗婭藍色的鑽石,給麗達的是粉色的。
身邊跟兩個信仰堅定的革命女學生,其實還是挺刺激的,如果她們沒有收到專業訓練,那不是楊潮有問題,就是史達林有問題。
但這是一個象征,一個楊潮和史達林和解的象征,他不但去了莫斯科,還帶走了兩個崇拜者。
全世界都是史達林在楊潮身邊安插了間諜,那麽全世界都覺得中國跟蘇俄聯係緊密。
因為西方國家絕對不會把這兩人當成間諜,楊潮對外也宣稱是俄語翻譯和貼身秘書。
西方人至少會知道,中國高層跟蘇俄高層之間的信息往來是暢通無阻的,這確實也是楊潮的目的,他需要隨時能跟史達林通知搭上話。
至於自稱高中學生的二人的美妙年輕的身體,那隻是附加品,買一送一而已。
楊潮的專機從蘇俄直接飛往德國。
這才是他這次出行的重頭戲,目的地是德國。
因為柏林奧運會快開幕了。
楊潮本來不打算參加奧運會的,他很清楚,中國人此時參加奧運會,估計是自取其辱,恐怕連一塊金牌甚至連一塊獎牌都得不到。
楊潮可沒有興趣搞奧運國家工程,除了香港的足球水平較高之外,中國在所有現代運動領域中都沒什麽強項,即便是大學教育,楊潮也是十分支持美國人的通識教育的,每周老師開列好幾本厚厚的書單,讓大學生必須讀完,還要寫出詳細的讀書心得,讓理科生閱讀大量的人文書籍,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可這樣一來,就沒人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了。
因此中國教育哪怕到了大學階段,對體育也是比較忽視的。
在義務教育階段,新派教育工作者恨不能把自然科學知識一天之內就塞進中國學生的腦子裏,老式教育傳統更是不注重體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培養的是一群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兩派合流,加上望子成龍的家長的逼迫,中國學生從小就花費比別的國家多得多的時間學習知識,哪裏有體育傳統。
所以中國體育是目前最落後的而一個領域。
楊潮也不是沒想過要改善,可是中國教育始終是一個追趕著,潘遜建立起義務教育體係這才多少年啊,滿打滿算從他22年當政起也不過十幾年時間,培養出一代人而已,那裏有機會麵麵俱到。
可是對於體育也是有重視的人的,中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家,自由國家的人的思想也是自由的,因此盛產社會實踐家,張謇這樣的,努力用自己的方式來改變國家的人比比皆是,教育界也有不少,比如張伯苓。
這家夥還是一個體育愛好者,當年中國還是弱雞的時候,他認為中國弱是弱在身體,因此他辦教育的時候,非常強調體育,在他創辦的南開教育體係中,體育課程非常豐富,幾乎引進了一整套現代體育項目。
於是他也熱衷奧運會這種國際體育競賽項目。
楊潮組閣的時候,除了替換了上一任農商部長,換上了周學熙這樣的擁有豐富的從商經驗的任務外,在其他各個部門也都熱衷於引進在社會上證明自己成功的人物,而不是太喜歡官僚出身的官員,所以教育部長就請了張伯苓來當。
張伯苓自然欣然赴任,他還想把他的教育理念,推廣到全國呢,但可惜的是時間有限,他還沒來得及全麵推廣他的現代體育教育,甚至還沒有完成第一節全國學生運動會的工作,結果就遇到了奧運會。
但他覺得奧運會是一場他宣傳體育教育的好機會,於是非常堅決的推動中國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但楊潮根本就不熱衷,所以直到很晚的時候,中國都沒有報名參加奧運會,可是中國現在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已經不可或缺了,納粹不可能忽視中國,沒有中國參加的奧運會,世界影響力是會受影響的,所以納粹發出了邀請。
楊潮很清楚納粹是想借這次奧運會證明他們的種族優越論的,而中國作為一個大國,體育可能是排在最末尾的,去了隻能反襯納粹運動員的優秀,因此第一時間楊潮是拒絕的,可是他很快就改變了主意。
納粹的種族主義非常嚴重,中國的民族主義同樣強烈,隨著這幾年國力的強大,年輕熱血的民族主義分子對國家對外政策時常不滿,大國沙文主義情緒嚴重,如果能通過這次奧運會打擊打擊盲目的民族情緒,將他們的視線轉移一下也不錯。
民族主義雖然不能定義為壞的東西,但卻有盲目的成分在裏麵,自高自大,自負傲慢,就好像西方人打開中國國門之前,中國知識界那種tian朝上國的思想一樣,自信當然好,總比崇洋媚外思想要好一些,可是自負到把自己封閉起來那幾過了。
所以楊潮是要打擊一下這種歪風邪氣的。
同時他也想發展體育,正好借此機會刺激一下民族情緒,讓他們看看中國在體育上有多麽落後,生出緊迫感才好追趕。
到了柏林,在當地政府安排的酒店下榻,楊潮很有興致的陪著嘉麗婭和麗達兩個信仰堅定到淳樸的蘇俄妞見識一下柏林的花花世界,盡管在納粹的統治下,也不鼓勵奢侈消費,柏林的時尚商品遠比不上巴黎,但跟封閉的蘇俄一比,那也是兩個世界一樣。
兩個十八歲的小丫頭當即就被柏林的繁華驚呆了,她們難以想象德國人買收音機竟然不用排隊,竟然還有特供商店才有的化妝品等奢侈品,她們可不是蘇俄小老百姓,她們也是有一定的特權的,知道蘇俄的特供商店,也常去哪裏,可是她們想象不了,柏林的百貨商店,竟然比蘇俄的特供商店物質還要豐富。
但楊潮卻說:“德國的百貨商店還真是單調,等到中國了,帶你們去上海的百貨大樓看看,哪裏就是全世界。”
納粹強調節儉,雖然解決了就業問題,被認為創造了經濟奇跡,但別以為德國人真的有錢,德國人的生活水平真的有多麽高,納粹上台後是嚴格限製最高工資限額的,當然也給最低工資做了保障,但他們的工人人均工資周薪才6.95美元,平均一天不到1美元,羅斯福新政中美國法定最低工資是30到40美分的小時工資,每天最低工資在2美元以上。
中國是日薪一兩,現在的比價在2.5美元,因此中國最低工資都是德國平均工資的2到3倍,納粹經濟上確實創造了一個奇跡,但那指的是就業率,而不是工資收入水平,在一個強力政府運作下,解決就業問題其實並不困難,但強權政府既沒有能力,也沒有興趣提高國民的人均收入。
要提高人均收入,往往要讓某個國家整個產業體係站在高端,這樣才能取得高額利潤,推動整個國家的產業升級,這不是一個強力政府短短幾年就能夠做到的,是一個細水長流的功夫。提高人均收入,還意味著,整個物質財富的分配向平民傾斜,發到個人手裏的多,留在資本家手裏的少,這對於一心想要擴大投資,發展德國工業規模的納粹,也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納粹采取的措施是,限製企業開除工人,同時壓低工人工資,既保了就業率,還要求大部分物質財富,變成資本家手裏的投資,而不是變成老百姓嘴裏的消費。至於那什麽讓普通工薪階層也能出國休假,確實十分有宣傳鼓舞力,但大型遊輪是納粹建造的,度假區是納粹建造的,讓人擠人在遊輪上,這些措施都大大降低了成本,反正美國人很不喜歡納粹的度假旅遊,他們認為人擠在那種船上,跟牲口沒什麽兩樣。
總之,納粹的措施就是,用各種方法,欺騙也好,壓迫也好,從精神和物質上,控製了工人,在他們掌權三年後,德國工人分配的收入,比他們上台前的56.9%降低到了53.6%,資本也企業收入卻從17.4%上升到了26.6%,同時美國工人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例是80%左右,中國也在70%。
相比克扣工人,楊潮更願意通過老百姓的儲蓄,來轉化為投資,而不是直接把錢分配給資本家,當然楊潮沒有采取特殊措施來進行分配調節,基本上遵從了市場原則,讓資本家和工人博弈。
德國工人降低的工資數量不大,同時得到了穩定的工作,相對於以前朝不保夕的生活,他們是很滿足的,不是德國人容易滿足,而是他們之前的心理預期太低。
不過企業增加的收入,少部分從工人手裏得到,更大部分則是從商業係統中得到的,相比於嚴謹的工業製造,顯然商業更需要自由的環境,納粹的政策對商業的破壞太大,阿道夫還曾經宣稱要把全國的百貨業收歸國有,然後出租給所有的小商人呢。
雖然他沒有那麽做,但是德國商業確實在萎縮,因為納粹對商業的幹涉越來越大。他們組建了控製工人的勞工陣線,將所有的工會係統納入其中,德國其他工會要麽聽從納粹的勞工陣線的,要麽就是非法。
勞工陣線收取會費,還組織各種募捐,和購買國家債券的活動,占據德國人不到7美元周薪的30%以上,勞工陣線用這種方式,從工人手裏收錢,然後建造了大型遊輪,然後拉著工人去度假,取消了所有中間環節,因此價格極其低廉,但同時也大大打擊了商業收益。
所以相比工業的蓬勃發展,德國商業並沒有什麽起色,頂多是維持過去的水平。
就這樣的商業,也被蘇俄的精英讚歎,顯然這兩個蘇俄間諜美女,是沒見過世麵世麵的女人。
德國商店中的廉價商品楊潮可不感興趣,他很快被報紙上刊登的一則消息吸引了。
一家捷克汽車製造商起訴德國大眾汽車侵犯了他們的汽車專利。(未完待續。)
雖然知道史達林是別有用心,但楊潮還是帶走了她們,還一人給她們一顆大鑽石,給了嘉麗婭藍色的鑽石,給麗達的是粉色的。
身邊跟兩個信仰堅定的革命女學生,其實還是挺刺激的,如果她們沒有收到專業訓練,那不是楊潮有問題,就是史達林有問題。
但這是一個象征,一個楊潮和史達林和解的象征,他不但去了莫斯科,還帶走了兩個崇拜者。
全世界都是史達林在楊潮身邊安插了間諜,那麽全世界都覺得中國跟蘇俄聯係緊密。
因為西方國家絕對不會把這兩人當成間諜,楊潮對外也宣稱是俄語翻譯和貼身秘書。
西方人至少會知道,中國高層跟蘇俄高層之間的信息往來是暢通無阻的,這確實也是楊潮的目的,他需要隨時能跟史達林通知搭上話。
至於自稱高中學生的二人的美妙年輕的身體,那隻是附加品,買一送一而已。
楊潮的專機從蘇俄直接飛往德國。
這才是他這次出行的重頭戲,目的地是德國。
因為柏林奧運會快開幕了。
楊潮本來不打算參加奧運會的,他很清楚,中國人此時參加奧運會,估計是自取其辱,恐怕連一塊金牌甚至連一塊獎牌都得不到。
楊潮可沒有興趣搞奧運國家工程,除了香港的足球水平較高之外,中國在所有現代運動領域中都沒什麽強項,即便是大學教育,楊潮也是十分支持美國人的通識教育的,每周老師開列好幾本厚厚的書單,讓大學生必須讀完,還要寫出詳細的讀書心得,讓理科生閱讀大量的人文書籍,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可這樣一來,就沒人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了。
因此中國教育哪怕到了大學階段,對體育也是比較忽視的。
在義務教育階段,新派教育工作者恨不能把自然科學知識一天之內就塞進中國學生的腦子裏,老式教育傳統更是不注重體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培養的是一群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兩派合流,加上望子成龍的家長的逼迫,中國學生從小就花費比別的國家多得多的時間學習知識,哪裏有體育傳統。
所以中國體育是目前最落後的而一個領域。
楊潮也不是沒想過要改善,可是中國教育始終是一個追趕著,潘遜建立起義務教育體係這才多少年啊,滿打滿算從他22年當政起也不過十幾年時間,培養出一代人而已,那裏有機會麵麵俱到。
可是對於體育也是有重視的人的,中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家,自由國家的人的思想也是自由的,因此盛產社會實踐家,張謇這樣的,努力用自己的方式來改變國家的人比比皆是,教育界也有不少,比如張伯苓。
這家夥還是一個體育愛好者,當年中國還是弱雞的時候,他認為中國弱是弱在身體,因此他辦教育的時候,非常強調體育,在他創辦的南開教育體係中,體育課程非常豐富,幾乎引進了一整套現代體育項目。
於是他也熱衷奧運會這種國際體育競賽項目。
楊潮組閣的時候,除了替換了上一任農商部長,換上了周學熙這樣的擁有豐富的從商經驗的任務外,在其他各個部門也都熱衷於引進在社會上證明自己成功的人物,而不是太喜歡官僚出身的官員,所以教育部長就請了張伯苓來當。
張伯苓自然欣然赴任,他還想把他的教育理念,推廣到全國呢,但可惜的是時間有限,他還沒來得及全麵推廣他的現代體育教育,甚至還沒有完成第一節全國學生運動會的工作,結果就遇到了奧運會。
但他覺得奧運會是一場他宣傳體育教育的好機會,於是非常堅決的推動中國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但楊潮根本就不熱衷,所以直到很晚的時候,中國都沒有報名參加奧運會,可是中國現在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已經不可或缺了,納粹不可能忽視中國,沒有中國參加的奧運會,世界影響力是會受影響的,所以納粹發出了邀請。
楊潮很清楚納粹是想借這次奧運會證明他們的種族優越論的,而中國作為一個大國,體育可能是排在最末尾的,去了隻能反襯納粹運動員的優秀,因此第一時間楊潮是拒絕的,可是他很快就改變了主意。
納粹的種族主義非常嚴重,中國的民族主義同樣強烈,隨著這幾年國力的強大,年輕熱血的民族主義分子對國家對外政策時常不滿,大國沙文主義情緒嚴重,如果能通過這次奧運會打擊打擊盲目的民族情緒,將他們的視線轉移一下也不錯。
民族主義雖然不能定義為壞的東西,但卻有盲目的成分在裏麵,自高自大,自負傲慢,就好像西方人打開中國國門之前,中國知識界那種tian朝上國的思想一樣,自信當然好,總比崇洋媚外思想要好一些,可是自負到把自己封閉起來那幾過了。
所以楊潮是要打擊一下這種歪風邪氣的。
同時他也想發展體育,正好借此機會刺激一下民族情緒,讓他們看看中國在體育上有多麽落後,生出緊迫感才好追趕。
到了柏林,在當地政府安排的酒店下榻,楊潮很有興致的陪著嘉麗婭和麗達兩個信仰堅定到淳樸的蘇俄妞見識一下柏林的花花世界,盡管在納粹的統治下,也不鼓勵奢侈消費,柏林的時尚商品遠比不上巴黎,但跟封閉的蘇俄一比,那也是兩個世界一樣。
兩個十八歲的小丫頭當即就被柏林的繁華驚呆了,她們難以想象德國人買收音機竟然不用排隊,竟然還有特供商店才有的化妝品等奢侈品,她們可不是蘇俄小老百姓,她們也是有一定的特權的,知道蘇俄的特供商店,也常去哪裏,可是她們想象不了,柏林的百貨商店,竟然比蘇俄的特供商店物質還要豐富。
但楊潮卻說:“德國的百貨商店還真是單調,等到中國了,帶你們去上海的百貨大樓看看,哪裏就是全世界。”
納粹強調節儉,雖然解決了就業問題,被認為創造了經濟奇跡,但別以為德國人真的有錢,德國人的生活水平真的有多麽高,納粹上台後是嚴格限製最高工資限額的,當然也給最低工資做了保障,但他們的工人人均工資周薪才6.95美元,平均一天不到1美元,羅斯福新政中美國法定最低工資是30到40美分的小時工資,每天最低工資在2美元以上。
中國是日薪一兩,現在的比價在2.5美元,因此中國最低工資都是德國平均工資的2到3倍,納粹經濟上確實創造了一個奇跡,但那指的是就業率,而不是工資收入水平,在一個強力政府運作下,解決就業問題其實並不困難,但強權政府既沒有能力,也沒有興趣提高國民的人均收入。
要提高人均收入,往往要讓某個國家整個產業體係站在高端,這樣才能取得高額利潤,推動整個國家的產業升級,這不是一個強力政府短短幾年就能夠做到的,是一個細水長流的功夫。提高人均收入,還意味著,整個物質財富的分配向平民傾斜,發到個人手裏的多,留在資本家手裏的少,這對於一心想要擴大投資,發展德國工業規模的納粹,也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納粹采取的措施是,限製企業開除工人,同時壓低工人工資,既保了就業率,還要求大部分物質財富,變成資本家手裏的投資,而不是變成老百姓嘴裏的消費。至於那什麽讓普通工薪階層也能出國休假,確實十分有宣傳鼓舞力,但大型遊輪是納粹建造的,度假區是納粹建造的,讓人擠人在遊輪上,這些措施都大大降低了成本,反正美國人很不喜歡納粹的度假旅遊,他們認為人擠在那種船上,跟牲口沒什麽兩樣。
總之,納粹的措施就是,用各種方法,欺騙也好,壓迫也好,從精神和物質上,控製了工人,在他們掌權三年後,德國工人分配的收入,比他們上台前的56.9%降低到了53.6%,資本也企業收入卻從17.4%上升到了26.6%,同時美國工人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比例是80%左右,中國也在70%。
相比克扣工人,楊潮更願意通過老百姓的儲蓄,來轉化為投資,而不是直接把錢分配給資本家,當然楊潮沒有采取特殊措施來進行分配調節,基本上遵從了市場原則,讓資本家和工人博弈。
德國工人降低的工資數量不大,同時得到了穩定的工作,相對於以前朝不保夕的生活,他們是很滿足的,不是德國人容易滿足,而是他們之前的心理預期太低。
不過企業增加的收入,少部分從工人手裏得到,更大部分則是從商業係統中得到的,相比於嚴謹的工業製造,顯然商業更需要自由的環境,納粹的政策對商業的破壞太大,阿道夫還曾經宣稱要把全國的百貨業收歸國有,然後出租給所有的小商人呢。
雖然他沒有那麽做,但是德國商業確實在萎縮,因為納粹對商業的幹涉越來越大。他們組建了控製工人的勞工陣線,將所有的工會係統納入其中,德國其他工會要麽聽從納粹的勞工陣線的,要麽就是非法。
勞工陣線收取會費,還組織各種募捐,和購買國家債券的活動,占據德國人不到7美元周薪的30%以上,勞工陣線用這種方式,從工人手裏收錢,然後建造了大型遊輪,然後拉著工人去度假,取消了所有中間環節,因此價格極其低廉,但同時也大大打擊了商業收益。
所以相比工業的蓬勃發展,德國商業並沒有什麽起色,頂多是維持過去的水平。
就這樣的商業,也被蘇俄的精英讚歎,顯然這兩個蘇俄間諜美女,是沒見過世麵世麵的女人。
德國商店中的廉價商品楊潮可不感興趣,他很快被報紙上刊登的一則消息吸引了。
一家捷克汽車製造商起訴德國大眾汽車侵犯了他們的汽車專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