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馬,必須在這裏擋住蘇俄軍隊,絕不能讓對方看到伊爾庫茨克的城牆。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濟馬位於奧卡河與安加拉河交匯點,跟伊爾庫茨克水路相通,是重要的河港,不過是一座嶄新的城市,17年才建立。
楊潮拍著精密的軍事地圖,對弗蘭格爾等人說道。
“大人放心,除非俺老張死了,否則決不讓蘇俄那幫泥腿子跨過濟馬半步!”
張作霖,作為沙皇騎士團的前線指揮,直接接受楊潮的統帥。
楊潮十分奇怪,那些退役軍官楊潮是來者不拒,甚至一些老兵楊潮也樂於接收,但是中國的現役軍官,他基本上很少招募,原因很簡單,此時中國依然沒有介入這場戰爭,而且楊潮也不打算把國家拉進來,他打算以一己之力跟蘇俄對抗,確切的說是跟史達林掰手腕,仿佛這次戰爭,是他們兩個強人之間的事情。
可是張作霖卻極為積極,他竟然辭去了軍職,然後帶著一幫子跟他一起辭職的老弟兄,跑到了西伯利亞來投奔楊潮。
張作霖在軍中始終是一個另類,駐紮在中蘇邊境地帶,如同一個割地為王的軍閥一般,沒想到他倒能割舍榮華富貴,選擇來跟隨楊潮,而騎兵軍現在的軍長則由張作霖的老部下,同樣是專業軍校出身的楊宇霆接任。
別的軍官楊潮不想收,但是張作霖不一樣,楊潮巴不得把這貨趕出軍隊呢,隻是礙於某些政治規則,他不能動手,既然張作霖自己辭職,那就好辦了,將張作霖這一幫子土匪都拉到西伯利亞,來跟蘇軍打一場。
張作霖目前的手下,除了他拉來的上萬土匪出身的老弟兄當軍官之外,其他大多數士兵都是中國人。甚至還有3千多名科班出身的軍官。
這些軍官之所以是科班出身,是因為他們來自保定軍校、雲南講武堂等各地地方軍校,大多是一些還沒有軍旅經驗的年輕人,他們在軍校中一些軍官團體的組織下,發動了跟普通學校一樣的一些支援運動。
全國各地的大學中,都有一些年輕人,狂熱的崇拜楊潮。他們在學校裏不斷的演講,聲嘶力竭的告訴同門們。‘楊先生對國家是有巨大貢獻的,但是現在他的家庭,他的家人受到了邪惡鄰國的無端欺壓,作為一個正直的中國人,我們能夠坐視不理,能夠看到一個為國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在他無助的一個人戰鬥的時候,他的國家,卻無動於衷嗎’大量這種信息都是自發的。楊潮沒有慫恿,也慫恿不過來。
於是大量的年輕人要麽是出於對楊潮的個人崇敬和同情,要麽是出於受到俄國古典吸引,對女沙皇產生同情,紛紛報名加入沙皇騎士團,但是除了軍校生之外,很少有大學生被接收。楊潮可不想浪費這些未來的精英,但是軍校生不一樣,他們遲早要走上戰場,戰場就是他們最好的大學,他們來經曆戰爭,是最好的畢業典禮。
所以大量的軍校生加入了沙皇騎士團。接著成為軍官,成為沙皇的騎士,將來有可能成為沙皇的男爵、子爵甚至伯爵。
當圖哈切夫斯基的前鋒在弗蘭格爾正規軍的層層阻截之下,攻擊到濟馬的時候,他麵對的是一支剛剛組建,雜亂無章,不按照常規套路出牌的對手。
楊潮選擇濟馬這裏。本來是因為這裏是兩條河流交匯之地,雖然有平坦的衝擊三角洲,但也有大量的支流,因此這裏並不適合坦克縱橫。
所以圖哈切夫斯基手裏的坦克不太容易發揮優勢,張作霖也沒打算讓圖哈切夫斯基的坦克有用武之地,他做好了被動防禦的態度,可是當夜就襲擊了圖哈切夫斯基的後勤基地,縱火焚燒了對方的汽油庫。
此舉至少能阻擋蘇軍半個月,因為他們想要補充燃油,即便從緊鄰烏拉爾山一側走鐵路到濟馬,至少也得半個月時間。
得知自己的燃油庫被燒,圖哈切夫斯基暴怒異常,立刻處決了十幾個相關責任軍官,負責防守油庫的一個營士兵,全部被就地處決。
翻開伊爾庫茨克一帶的地圖,圖哈切夫斯基越看越是煩躁。
“不能攻打斯柳江卡!為什麽不能攻打斯柳江卡?為什麽!”
這才是圖哈切夫斯基惱怒的原因,油料庫被燒毀隻是一個由頭。
圖哈切夫斯基從來沒想過要跟沙皇政府一寸土地一寸土地的爭奪,西伯利亞最不值錢的就是土地,因此他並沒打算跟張作霖在濟馬那塊水道密集的河網地帶糾纏下去,他打算大縱深突破進攻。
目的是包圍和孤立伊爾庫茨克,往西伊爾庫茨克是通過一條鐵路跟西方連接,這條線現在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因為濟馬以西基本上都處於蘇軍控製之下,但是往南伊爾庫茨克還跟中國相連,即便戰爭最激烈的時候,這條鐵路線依然繁忙。
通過這條鐵路線,沙皇得到了糧食、服裝、鋼鐵,甚至更直接的武器裝備,隻要切斷了這條鐵路,那麽沙皇除了投降一條路外別無選擇,即便不打,伊爾庫茨克也得給困死,圖哈切夫斯基當然沒想過長期包圍這種事,進攻還是要進攻的,不管什麽戰術,正麵進攻也好,大縱深切割包圍也好,最後的目的不過是攻城略地罷了。
但大縱深戰術之所以有效,不是他放棄了攻城略地,而是他通過不正麵衝擊堅固的永固陣地,而是通過迂迴,側擊等戰術,威脅對方的戰略後方,一般情況下,敵人不敢冒險讓自己的後方要道被斷,隻有兩條路走,一條是選擇突圍,一條是分兵防守,無論哪種方式,都少不了要走出防禦工事,跟迂迴部隊進行一場野戰。
也就是說,大縱深戰術,是一種利用進攻方的主動權來調動敵軍,讓雙方的攻守異位,尋找到對自己更有利的條件。
圖哈切夫斯基已經將這一套戰術運用的爐火純青,他這次選擇的突破要害是斯柳江卡。距離伊爾庫茨克不過30多公裏,一個在貝加爾湖拐角位置的小城,1907年隨著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而建立,但是後來隨著日本人割占了貝加爾以東的土地,沙俄從這裏修建了直通庫倫的鐵路,讓這座要塞小城開始發展起來,已經是一座人口5萬的商貿城市了。
作為跟中國之間的貿易樞紐。一旦這裏被切斷,伊爾庫茨克就將失去來自中國的物資供應。圖哈切夫斯基不需要直接攻擊伊爾庫茨克,隻需要占領這裏,沙皇就會派兵來跟自己決戰,大事攻守異位,圖哈切夫斯基有信心一鼓作氣消滅沙皇政權。
圖哈切夫斯基做出攻占這裏的決定,最大的原因是他的偵查部隊發現,斯柳江卡至今沒有什麽有力的防禦,非常容易攻克,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弗蘭格爾疏忽了這個地方。但團夥切夫斯基不打算給對方調整的機會。
於是他將自己的作戰計劃匯報給了史達林同誌,但史達林同誌卻拒絕了這份命令。
為什麽?
圖哈切夫斯基自己也清楚,不然他也不會連直接的作戰計劃都匯報迴去了,因為這是一條通往中國的交通要道,所以圖哈切夫斯基勢必要切斷這裏,可也正是因為這裏是通往中國的交通要道,所以圖哈切夫斯基不能切斷這裏。
因為中國反對。所以史達林早就下達過命令,不能切斷中國跟西伯利亞的交通,以免給中國人製造介入戰爭的借口。不但不能切斷交通,也不能傷害中國商人,如果有的話。至於蘇俄徹底占領了西伯利亞以後,那再說。史達林同誌可不打算真的讓中國人繼續霸占秋明豐富的石油資源。
不過在徹底占領西伯利亞之前,史達林絕對不想看到中國百萬大軍介入戰爭,他又不是沒跟中國的軍事力量打過交道,知道這是一隻徹頭徹尾的帝國主義軍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而且作戰經驗豐富。此時此刻招惹這樣的敵人太不明智了。
因為史達林早有嚴令,所以圖哈切夫斯基盡管認為攻打斯柳江卡是最佳方案,而且目前大局已定,不需要在顧及中國人的態度了,所以圖哈切夫斯基才敢進攻這裏,隻不過還是要跟史達林同誌請示一下的。
沒想到史達林同誌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給史達林同誌發電,如果不切斷鐵路線,那麽我軍無法繼續作戰。等等,還是改改,就說如果不切斷鐵路線,會給我軍的戰鬥帶來極大的困難。”
圖哈切夫斯基斟酌了一下語氣,以比較委婉的態度表達了自己的意見,畢竟他們的新沙皇史達林同誌,可沒有老沙皇那麽好的脾氣。
很快史達林同誌就迴電了,表示他很理解前線同誌的難處,但是希望同誌們克服困難,外交部門的同誌已經在努力交涉,一定會製止中國人放棄從鐵路上運輸軍火給沙皇偽政權,相信這會給前線的同誌有所幫助。
圖哈切夫斯基收到這封電報,隻能苦笑,而且隻敢在心裏,而不敢表露出來,否則第二天他估計就該收到莫斯科的召喚命令,然後等著處分了。
圖哈切夫斯基哀歎,這打的是什麽仗啊,眼睜睜看著中國人不斷的給沙皇送軍火,近在咫尺卻無法阻攔,另一邊還不斷的給中國人送去各種訂單設備,力圖巴結討好中國,這種恥辱作為軍人,實難忍受。
但對中國來說就是一件美事了,中國的工業企業不但向沙皇騎士團提供各種軍事物資,而且還給蘇俄生產各種機器設備,兩麵通吃讓中國工業頓時形勢一片大好,但是資本家哪裏懂得滿足,他們絕不接受蘇俄提出的不向沙皇提供武器裝備的要求,不過他們表示,也可以向蘇軍提供軍事裝備。(未完待續。)
p
</br>
濟馬位於奧卡河與安加拉河交匯點,跟伊爾庫茨克水路相通,是重要的河港,不過是一座嶄新的城市,17年才建立。
楊潮拍著精密的軍事地圖,對弗蘭格爾等人說道。
“大人放心,除非俺老張死了,否則決不讓蘇俄那幫泥腿子跨過濟馬半步!”
張作霖,作為沙皇騎士團的前線指揮,直接接受楊潮的統帥。
楊潮十分奇怪,那些退役軍官楊潮是來者不拒,甚至一些老兵楊潮也樂於接收,但是中國的現役軍官,他基本上很少招募,原因很簡單,此時中國依然沒有介入這場戰爭,而且楊潮也不打算把國家拉進來,他打算以一己之力跟蘇俄對抗,確切的說是跟史達林掰手腕,仿佛這次戰爭,是他們兩個強人之間的事情。
可是張作霖卻極為積極,他竟然辭去了軍職,然後帶著一幫子跟他一起辭職的老弟兄,跑到了西伯利亞來投奔楊潮。
張作霖在軍中始終是一個另類,駐紮在中蘇邊境地帶,如同一個割地為王的軍閥一般,沒想到他倒能割舍榮華富貴,選擇來跟隨楊潮,而騎兵軍現在的軍長則由張作霖的老部下,同樣是專業軍校出身的楊宇霆接任。
別的軍官楊潮不想收,但是張作霖不一樣,楊潮巴不得把這貨趕出軍隊呢,隻是礙於某些政治規則,他不能動手,既然張作霖自己辭職,那就好辦了,將張作霖這一幫子土匪都拉到西伯利亞,來跟蘇軍打一場。
張作霖目前的手下,除了他拉來的上萬土匪出身的老弟兄當軍官之外,其他大多數士兵都是中國人。甚至還有3千多名科班出身的軍官。
這些軍官之所以是科班出身,是因為他們來自保定軍校、雲南講武堂等各地地方軍校,大多是一些還沒有軍旅經驗的年輕人,他們在軍校中一些軍官團體的組織下,發動了跟普通學校一樣的一些支援運動。
全國各地的大學中,都有一些年輕人,狂熱的崇拜楊潮。他們在學校裏不斷的演講,聲嘶力竭的告訴同門們。‘楊先生對國家是有巨大貢獻的,但是現在他的家庭,他的家人受到了邪惡鄰國的無端欺壓,作為一個正直的中國人,我們能夠坐視不理,能夠看到一個為國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在他無助的一個人戰鬥的時候,他的國家,卻無動於衷嗎’大量這種信息都是自發的。楊潮沒有慫恿,也慫恿不過來。
於是大量的年輕人要麽是出於對楊潮的個人崇敬和同情,要麽是出於受到俄國古典吸引,對女沙皇產生同情,紛紛報名加入沙皇騎士團,但是除了軍校生之外,很少有大學生被接收。楊潮可不想浪費這些未來的精英,但是軍校生不一樣,他們遲早要走上戰場,戰場就是他們最好的大學,他們來經曆戰爭,是最好的畢業典禮。
所以大量的軍校生加入了沙皇騎士團。接著成為軍官,成為沙皇的騎士,將來有可能成為沙皇的男爵、子爵甚至伯爵。
當圖哈切夫斯基的前鋒在弗蘭格爾正規軍的層層阻截之下,攻擊到濟馬的時候,他麵對的是一支剛剛組建,雜亂無章,不按照常規套路出牌的對手。
楊潮選擇濟馬這裏。本來是因為這裏是兩條河流交匯之地,雖然有平坦的衝擊三角洲,但也有大量的支流,因此這裏並不適合坦克縱橫。
所以圖哈切夫斯基手裏的坦克不太容易發揮優勢,張作霖也沒打算讓圖哈切夫斯基的坦克有用武之地,他做好了被動防禦的態度,可是當夜就襲擊了圖哈切夫斯基的後勤基地,縱火焚燒了對方的汽油庫。
此舉至少能阻擋蘇軍半個月,因為他們想要補充燃油,即便從緊鄰烏拉爾山一側走鐵路到濟馬,至少也得半個月時間。
得知自己的燃油庫被燒,圖哈切夫斯基暴怒異常,立刻處決了十幾個相關責任軍官,負責防守油庫的一個營士兵,全部被就地處決。
翻開伊爾庫茨克一帶的地圖,圖哈切夫斯基越看越是煩躁。
“不能攻打斯柳江卡!為什麽不能攻打斯柳江卡?為什麽!”
這才是圖哈切夫斯基惱怒的原因,油料庫被燒毀隻是一個由頭。
圖哈切夫斯基從來沒想過要跟沙皇政府一寸土地一寸土地的爭奪,西伯利亞最不值錢的就是土地,因此他並沒打算跟張作霖在濟馬那塊水道密集的河網地帶糾纏下去,他打算大縱深突破進攻。
目的是包圍和孤立伊爾庫茨克,往西伊爾庫茨克是通過一條鐵路跟西方連接,這條線現在已經沒有多大意義,因為濟馬以西基本上都處於蘇軍控製之下,但是往南伊爾庫茨克還跟中國相連,即便戰爭最激烈的時候,這條鐵路線依然繁忙。
通過這條鐵路線,沙皇得到了糧食、服裝、鋼鐵,甚至更直接的武器裝備,隻要切斷了這條鐵路,那麽沙皇除了投降一條路外別無選擇,即便不打,伊爾庫茨克也得給困死,圖哈切夫斯基當然沒想過長期包圍這種事,進攻還是要進攻的,不管什麽戰術,正麵進攻也好,大縱深切割包圍也好,最後的目的不過是攻城略地罷了。
但大縱深戰術之所以有效,不是他放棄了攻城略地,而是他通過不正麵衝擊堅固的永固陣地,而是通過迂迴,側擊等戰術,威脅對方的戰略後方,一般情況下,敵人不敢冒險讓自己的後方要道被斷,隻有兩條路走,一條是選擇突圍,一條是分兵防守,無論哪種方式,都少不了要走出防禦工事,跟迂迴部隊進行一場野戰。
也就是說,大縱深戰術,是一種利用進攻方的主動權來調動敵軍,讓雙方的攻守異位,尋找到對自己更有利的條件。
圖哈切夫斯基已經將這一套戰術運用的爐火純青,他這次選擇的突破要害是斯柳江卡。距離伊爾庫茨克不過30多公裏,一個在貝加爾湖拐角位置的小城,1907年隨著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而建立,但是後來隨著日本人割占了貝加爾以東的土地,沙俄從這裏修建了直通庫倫的鐵路,讓這座要塞小城開始發展起來,已經是一座人口5萬的商貿城市了。
作為跟中國之間的貿易樞紐。一旦這裏被切斷,伊爾庫茨克就將失去來自中國的物資供應。圖哈切夫斯基不需要直接攻擊伊爾庫茨克,隻需要占領這裏,沙皇就會派兵來跟自己決戰,大事攻守異位,圖哈切夫斯基有信心一鼓作氣消滅沙皇政權。
圖哈切夫斯基做出攻占這裏的決定,最大的原因是他的偵查部隊發現,斯柳江卡至今沒有什麽有力的防禦,非常容易攻克,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弗蘭格爾疏忽了這個地方。但團夥切夫斯基不打算給對方調整的機會。
於是他將自己的作戰計劃匯報給了史達林同誌,但史達林同誌卻拒絕了這份命令。
為什麽?
圖哈切夫斯基自己也清楚,不然他也不會連直接的作戰計劃都匯報迴去了,因為這是一條通往中國的交通要道,所以圖哈切夫斯基勢必要切斷這裏,可也正是因為這裏是通往中國的交通要道,所以圖哈切夫斯基不能切斷這裏。
因為中國反對。所以史達林早就下達過命令,不能切斷中國跟西伯利亞的交通,以免給中國人製造介入戰爭的借口。不但不能切斷交通,也不能傷害中國商人,如果有的話。至於蘇俄徹底占領了西伯利亞以後,那再說。史達林同誌可不打算真的讓中國人繼續霸占秋明豐富的石油資源。
不過在徹底占領西伯利亞之前,史達林絕對不想看到中國百萬大軍介入戰爭,他又不是沒跟中國的軍事力量打過交道,知道這是一隻徹頭徹尾的帝國主義軍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而且作戰經驗豐富。此時此刻招惹這樣的敵人太不明智了。
因為史達林早有嚴令,所以圖哈切夫斯基盡管認為攻打斯柳江卡是最佳方案,而且目前大局已定,不需要在顧及中國人的態度了,所以圖哈切夫斯基才敢進攻這裏,隻不過還是要跟史達林同誌請示一下的。
沒想到史達林同誌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給史達林同誌發電,如果不切斷鐵路線,那麽我軍無法繼續作戰。等等,還是改改,就說如果不切斷鐵路線,會給我軍的戰鬥帶來極大的困難。”
圖哈切夫斯基斟酌了一下語氣,以比較委婉的態度表達了自己的意見,畢竟他們的新沙皇史達林同誌,可沒有老沙皇那麽好的脾氣。
很快史達林同誌就迴電了,表示他很理解前線同誌的難處,但是希望同誌們克服困難,外交部門的同誌已經在努力交涉,一定會製止中國人放棄從鐵路上運輸軍火給沙皇偽政權,相信這會給前線的同誌有所幫助。
圖哈切夫斯基收到這封電報,隻能苦笑,而且隻敢在心裏,而不敢表露出來,否則第二天他估計就該收到莫斯科的召喚命令,然後等著處分了。
圖哈切夫斯基哀歎,這打的是什麽仗啊,眼睜睜看著中國人不斷的給沙皇送軍火,近在咫尺卻無法阻攔,另一邊還不斷的給中國人送去各種訂單設備,力圖巴結討好中國,這種恥辱作為軍人,實難忍受。
但對中國來說就是一件美事了,中國的工業企業不但向沙皇騎士團提供各種軍事物資,而且還給蘇俄生產各種機器設備,兩麵通吃讓中國工業頓時形勢一片大好,但是資本家哪裏懂得滿足,他們絕不接受蘇俄提出的不向沙皇提供武器裝備的要求,不過他們表示,也可以向蘇軍提供軍事裝備。(未完待續。)
p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