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怎麽樣,覺得波蘭人打的如何?”


    楊潮先讓吳佩孚等人評價一下這場戰爭。【ㄨ】


    “速度!”


    吳佩孚很有體會的說道。


    波蘭人不給蘇軍時間休整,不斷的突進,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速度,也要配合相應的武器裝備才行,你們覺得用坦克集群向前突擊效果如何?”


    楊潮循循善誘道。


    波蘭人確實懂得快速突進的道理,勇敢的波蘭騎兵展現了他們拿破侖近衛隊的勇氣,將哥薩克打的一敗再敗,不斷的超前突進,可是到了二戰時期他們還是這一套,就隻能看著德國人的坦克不斷的突進在突進了。


    吳佩孚點點頭,若有所思,對於坦克的應用還是戰爭中第一個使用坦克的國家英國人的研究更深入一些,富勒總結了他在一戰中的裝甲兵使用情況,寫出了《裝甲戰》這樣的軍事著作。


    這本著作成為後來德國人閃電戰的理論基礎,可惜他的國家英國卻沒有重視,英國人可不相信光靠裝甲突破就能贏得戰爭。


    “那你們覺得蘇俄打的如何?”


    吳佩孚搖搖頭:“難以置信,他們竟然那樣敗了。感覺這隻軍隊太缺乏經驗了,無法應付複雜的戰爭。”


    當然無法應付了,一群工人,絕大多數沒有係統的軍事理論支撐,組織能力差的很遠,除了士氣還可稱道之外,其他方麵跟真正的正規軍還是有差距的。


    “那你們認為我們有必要繼續在西西伯利亞駐兵兩百萬嗎?”


    楊潮又問。


    吳佩孚道:“一百萬足夠了。”


    楊潮點點頭:“西西伯利亞保持一百萬軍隊,新疆也至少得保持五十萬大軍。可是我們現在保持了六百萬軍隊,規模太大挨了,該裁軍了。”


    吳佩孚沒有意見,他早跟蔡鍔製定好了完整的軍隊複原計劃,可是因為局勢一直穩定不下來,所以始終不敢貿然裁軍。


    而楊潮也沒有要求他們裁軍,楊潮的考量卻不是局勢,而是經濟因素。這可是六百萬人,六百萬青壯勞動力,楊潮知道戰後經濟危機,怎麽可能立刻裁軍呢。


    現在裁軍。不光是因為蘇軍吃了敗仗,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問題,隨著經濟走出危機,臘月就開始出現用工荒,工資提高。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各地的最低工資都在開始向日薪一兩靠攏,因為米青政府的百億計劃依然在繼續。


    工資提高,而且在政府推動下成為一種大勢,又讓各種商品價格增長,利潤大幅度增加,投資也跟著增加,互相推動之下,經濟良性發展。


    所以這時候楊潮才選擇裁軍,他認為經濟能夠容納不斷複原的軍人,能給這些人提供工作機會。


    楊潮打算將軍隊規模縮減到兩百萬。用三年時間完成裁軍,從明年開始,第一年裁撤一百萬,第二年裁撤兩百萬,第三年再裁撤一百萬,總計要裁撤四百萬人。


    裁軍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組建軍隊不是問題,裁撤才是最麻煩的。連美國人當年打敗英國後裁撤民兵都引起了兵變,更何況中國這個有悠久曆史兵痞鬧事文化的國度了。


    所以才讓吳佩孚準備了詳盡的方案,是跟蔡鍔一起準備的。現在執行的時候,蔡鍔卻已經不是總參謀長了。


    楊潮為此特意讓米青將已經賦閑在家的蔡鍔請了迴來,蔡鍔知道關係重大,也沒有鬧脾氣。大氣的迴到軍中,擔任裁軍總指揮。


    裁撤軍隊的同時,楊潮還做了其他的準備。


    大遊行!


    一批批軍隊從前線迴來,給他們發了最後一批嶄新的軍裝,讓他們精神煥發的在北京的大街上走過,組織了全北京的女學生沿途給他們獻花。讓他們享受到崇高的榮譽,也讓老百姓看一看這些身經百戰的戰士的軍容,改善一下百姓那種好男不當兵的腐朽觀念。


    報紙則大造聲勢,反複報道這幾年中國國防軍取得的一係列戰績,歌頌軍人為國家做出的貢獻,並且公布那隻軍隊將走過的路線,讓老百姓可以有組織的前去歡送軍人。


    一隻隻軍隊邁著整齊的步伐昂首挺胸,他們走過北京的大街,兩旁除了歡迎的女學生,和圍觀的大量百姓外,還有幾個特別的“人”。


    天上的飛艇,街道兩側的屋簷上,都架設著無數的照相機和攝像機,將他們的儀容記錄下來,成為珍貴的資料。


    一隻隻軍隊從北邊的德勝門和安定門進城,在鍾鼓樓前集結,然後徑直向南,橫穿紫禁城和故宮,在天安門兩側,他們看到了特殊的幾個“人”,算是他們的前輩吧,那些人是杭州皇宮出土的嶽飛等宋代名將。


    所有的士兵都知道嶽飛出土的消息,而且他們的軍官都詳細的告訴他們,這次有嶽爺爺歡迎他們,於是當他們經過的時候,並沒有意外,隻是都不約而同的向嶽飛行了注目禮。


    四個穿著黃金盔甲的白玉名將,排列在天安門兩側,麵向行軍隊列,手握寶劍,目光深邃,水晶的眼珠子好像穿透了千年時光,殷切的看著他們這些為國奉獻的後輩。


    一個個士兵穿過嶽飛他們的隊列,向南穿過天安門,然後過正陽門,最後從永定門出了北京城,然後繼續行軍,走向豐台大營,休整之後,他們將再次出發,他們將從北京出發,發往全國各地,有的走津浦路、京漢路,從南到北,有的從東往西,到河南、到陝西,到四川。


    走那條路要看他們是哪個地方的士兵。


    第一批裁撤的軍隊,是支援複原的軍人,他們先按照自己的故鄉重新編練,四川籍的士兵編成一軍,雲南籍的兵編成一軍,以此類推。


    然後他們將從東北入關,從北京出發,四川的走河南、陝西,然後經過寶成鐵路進入成都。雲南的則在從成昆鐵路到昆明。廣東的士兵走京廣線,廣西的做廣南鐵路到南寧。


    沿途的每一個省會城市,他們都會進行一次閱兵,接受當地人的檢閱,一直到他們迴到家鄉。


    這一次退役行軍,也第一次讓中國百姓接受了一次洗禮,報紙鋪天蓋地的宣傳,終於讓他們流傳了千年的觀念產生了一絲鬆動,開始有些由衷的對國家的軍人產生了一種信賴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崛起190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狂人阿Q並收藏大國崛起190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