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進逼北京
聶士成死後,義和團和清軍的攻勢暫緩,聯軍終於喘了一口氣。
之後形勢逆轉,7月12日,八國聯軍的增員終於到了,一萬日軍和四千俄軍進入了戰場。
聯軍立刻準備反攻。
八國聯軍分兩路向天津城發動總攻,一路由俄、德為主的5000人進攻東城和東北角三岔河陣地;一路以日、美、英為主的5000人進攻南門。其餘的2000多人駐紮租界和火車站,作為後援。
德軍指揮官信不過華勇連的戰鬥力,竟然讓華勇連留守,這倒讓楊潮第一次感覺德國人也還是可愛的,不過英國人就狠多了,他們讓華勇營衝鋒陷陣完全沒有顧慮,甚至可以說,英國人的主力部隊就是華人組成的華勇,真正的英軍白人士兵幾乎沒有。
援兵到達,八國聯軍本來士氣就旺盛起來,這時候清軍也幫了大忙,直隸總督裕祿和守衛天津城的清軍提督宋慶、馬玉昆等率部逃跑。練軍、水師營和新招募的蘆台團練,總數幾千人和義和團萬把人守衛天津。
在這種情況下,義和團和清軍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苦戰了一日夜,傷亡聯軍七百多人,直到14日早晨,才有日軍偽裝成團民模樣,混到牆根,炸開城牆第一個攻入天津,侵略軍蜂擁而入,攻占了南門。而且楊潮發現,八國聯軍竟然還發射了毒氣,這更讓楊潮感到厭惡,離開天津的心情更急切了。
占領天津後,聯軍采取分區占領,搶劫等事情時有發生。
讓楊潮意外的是,軍紀最好的竟然是日軍,他們紀律森嚴列隊巡邏,甚少參與搶劫。
楊潮心中冷哼,八國聯軍侵華,這是日軍一次在西方人麵前表現的好機會,日本人最大的目的也在於此,他們急切的想要擠入列強國的行列,急迫的想要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他們很成功,這次戰爭之後,西方人開始承認日本是一隻國際力量了。
讓楊潮氣惱的是,看著別的士兵搶掠,華勇連這些士兵竟然也十分眼熱,但是楊潮極力約束他們,法爾肯海也覺得劫掠是不文明的行為,不會下命令去搶劫,於是華勇連隻能用嫉妒的神情看著別人大包小包的帶迴戰利品,尤其是看到英國人縱容華勇營士兵劫掠,他們更是感覺到委屈。
楊潮心中哀歎,但是他心裏卻很清楚,因為被滿清統治了兩百多年,華人到這時候,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都十分的淡薄,根本就不是一個民族國家,更談不上高漲的愛國情緒,義和團那種完全是文化上的一種排外情緒使然,也跟愛國情緒八竿子打不著,反倒是跟明末因剃發易服而引起的江南百姓反抗清軍一脈相承,此時的中國還是一個文化認同大於民族認同大於國家認同的國度。
民族國家,愛國情緒,這似乎才是一脈相承的。
西方國家在建立民族國家之前,也沒見過什麽愛國精神。
而中國在戰果時代,國家觀念愛國觀念甚至都比清末要強的多,要知道戰果時期,趙國一個國家,就能跟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抗衡,李牧動輒就是斬殺數萬匈奴騎兵,比趙國更強的秦國更不用說了。結果大一統後,到了漢代反而長期被匈奴人欺負的不成樣子。
楊潮深知這一點,知道這是因為大一統後,國家沒有可供比較的對象,所以反而國家觀念淡薄了,因為大家所知就一個國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沒有強烈的對比比較,很難產生一種所謂‘國民’的認同感。春秋戰國時代,天下各國鮮明,因此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哪國人,反而更容易形成國家觀念。一直到抗戰時期,中國老百姓才慢慢在西方國家,尤其是日本人的刺激下,產生自己是中國人的強烈認同。
此時是清朝,大家隻知道自己是天子的子民,哪會有什麽國家的觀念。
這些士兵完全沒有國家觀念,隻有地區觀念,因此讓他們不在天津搶劫,實在是一種折磨,在天津就已經是這樣子了,如果到了北京呢?
這讓楊潮不由得感到頭大,要是到了北京,這群人不搶劫才怪。
楊潮明知道自己無法避免災難,那就盡量不給百姓造成更多的苦難,搶劫他是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他覺得還是不要放這些人進北京的好。
可是如何才能讓華勇連的士兵不進北京呢?
楊潮苦思冥想卻沒有任何辦法,慈禧太後向八國聯軍宣戰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北京這座城市要遭受一次劫難了,世界上別說中國了,恐怕除了俄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擋得住八個國家的聯合的。
“這個老妖婆!”
楊潮不由惱怒暗恨。
八國聯軍在天津一直劫掠加休整了八月初,才開始向北京進軍,此時出動兵力已經達到了一萬八千餘人,其中一萬人都是日軍,俄軍有四千人,其他國家加起來才四千人。
一路勢如破竹,6日占領楊村,11日占領張家灣,12日占領通州,無論清軍還是義和團,在天津被打掉了一股銳氣之後,已經士氣低落,呈現崩潰之狀,沒有國家觀念的舊式軍隊就是如此,那種韌勁完全無法和國家軍隊相比,更何況是一群連軍隊都不是的義和團呢。
北京陷落在所難免了,估計也就是一兩天的事情,楊潮下定決心要馬上帶士兵離開。
不過怎麽帶?帶去哪裏?這是兩個問題。
“楊先生,你說這洋人能打進北京城嗎?”
“能!”
“楊先生,那你說洋人打進北京城後,咱大清朝咋辦?”
“大清朝還是大清朝,皇上還是皇上,老佛爺還是老佛爺。”
夜裏,楊潮依然找機會給士兵們講講戰場上的形式,隨著進軍的順利,這些人的興致也高了起來,如此輕鬆的勝仗,竟然讓很多人都很高興,沒有半點他的國家在被人胖揍的覺悟。
從後世日軍侵略激發起中國人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來說,也不完全是壞事。
民智啊!
楊潮不由感慨。
“楊先生也在啊?有軍令!”
法爾肯海去參加了一下軍事會議,然後夜裏迴到了軍營中,立刻就來傳令。
幾個圍坐在一旁另一個火堆邊的軍官全都站了起來立正。
戰爭中這些班長還沒有太過離譜,都跟士兵在一起,不過他們也不反對楊潮經常性的給士兵們講戰況,這跟楊潮跟這些人的關係也不錯有關,甚至讓這些德國軍官產生一種,楊潮跟其他中國人不一樣的認識。
法爾肯海念完軍令,也坐在火堆邊休息,他心情也不錯,這些華勇連士兵表現還算好,因為沒有出現他懼怕的戰鬥中逃亡現象,他不了解的是,在青島這些人都是跑迴家,現在遠隔千裏之外,他們才不會跑呢。
心情不錯之下,法爾肯海很快就跟德國軍官們熱切的歡笑了起來,討論著打進北京之後的事情,有軍官非常向往坐在中國皇帝寶座上的情形,表示一定要讓攝影師給他拍張照。
楊潮的心思卻活絡了起來。
聯軍決定明日出發,華勇連的任務是負責押後,護送軍火物資,楊潮覺得這是他唯一的機會,也是最後的機會。
第二日一早,聯軍士兵陸續開拔,楊潮卻帶著士兵留在了通州城郊倉庫。
這裏儲備了聯軍大量的物資補給,以及軍火彈藥。
“黑牛、國柱,你們兩個跟我去領一些吃的。”
楊潮突然對兩個跟自己最親近的士兵說道,這兩人什麽都沒問直接就去喊人幫忙去了。
楊潮很慶幸,直到此時,華勇連的士兵對他的信任,依然要遠高於對德國軍官的信任。
既然是負責保護後勤物資,這些東西自然不缺,雖然管理物資的軍官奇怪為什麽這些中國人突然要領取額外的食物,但是也沒有拒絕,畢竟一些口糧也不值錢,而且如果要運輸,還得靠這些華人出苦力,他們就是多吃一點又有什麽關係。
很快軍營中就飄起了一股股香味。
楊潮讓這些山東士兵拿領過來的美國麵粉,借了一些嶄新的英國人大蓋帽鐵盔來烙餅。
德軍日常主食往往都是麵包加肉幹,運氣好的話會有果醬,很多士兵遺憾沒有山東大餅。
這次領來了物資,讓大家烙餅,興致很高。
就連幾個德國軍官都十分有興致,分到了幾張餅卷著肉幹吃,連連稱讚。
第二天傍晚,就傳來了聯軍攻入北京的消息,並且傳令讓守衛通州物資的軍隊護送一部分軍火物資往北京轉移。
守衛通州的幾個高級軍官一商量,不知道為什麽決定立刻出發,連夜都要進入北京城,很顯然現在軍情不是那麽緊急了,他們這麽著急的原因或許是出自其他的目的,比如劫掠。
當楊潮跟華勇連士兵一起趕著十幾輛牛車離開通州城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帶起天邊一抹紅暈。
“就是今夜了!”
楊潮在心中暗道。
聶士成死後,義和團和清軍的攻勢暫緩,聯軍終於喘了一口氣。
之後形勢逆轉,7月12日,八國聯軍的增員終於到了,一萬日軍和四千俄軍進入了戰場。
聯軍立刻準備反攻。
八國聯軍分兩路向天津城發動總攻,一路由俄、德為主的5000人進攻東城和東北角三岔河陣地;一路以日、美、英為主的5000人進攻南門。其餘的2000多人駐紮租界和火車站,作為後援。
德軍指揮官信不過華勇連的戰鬥力,竟然讓華勇連留守,這倒讓楊潮第一次感覺德國人也還是可愛的,不過英國人就狠多了,他們讓華勇營衝鋒陷陣完全沒有顧慮,甚至可以說,英國人的主力部隊就是華人組成的華勇,真正的英軍白人士兵幾乎沒有。
援兵到達,八國聯軍本來士氣就旺盛起來,這時候清軍也幫了大忙,直隸總督裕祿和守衛天津城的清軍提督宋慶、馬玉昆等率部逃跑。練軍、水師營和新招募的蘆台團練,總數幾千人和義和團萬把人守衛天津。
在這種情況下,義和團和清軍沒有任何勝利的希望,即便如此,他們還是苦戰了一日夜,傷亡聯軍七百多人,直到14日早晨,才有日軍偽裝成團民模樣,混到牆根,炸開城牆第一個攻入天津,侵略軍蜂擁而入,攻占了南門。而且楊潮發現,八國聯軍竟然還發射了毒氣,這更讓楊潮感到厭惡,離開天津的心情更急切了。
占領天津後,聯軍采取分區占領,搶劫等事情時有發生。
讓楊潮意外的是,軍紀最好的竟然是日軍,他們紀律森嚴列隊巡邏,甚少參與搶劫。
楊潮心中冷哼,八國聯軍侵華,這是日軍一次在西方人麵前表現的好機會,日本人最大的目的也在於此,他們急切的想要擠入列強國的行列,急迫的想要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他們很成功,這次戰爭之後,西方人開始承認日本是一隻國際力量了。
讓楊潮氣惱的是,看著別的士兵搶掠,華勇連這些士兵竟然也十分眼熱,但是楊潮極力約束他們,法爾肯海也覺得劫掠是不文明的行為,不會下命令去搶劫,於是華勇連隻能用嫉妒的神情看著別人大包小包的帶迴戰利品,尤其是看到英國人縱容華勇營士兵劫掠,他們更是感覺到委屈。
楊潮心中哀歎,但是他心裏卻很清楚,因為被滿清統治了兩百多年,華人到這時候,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都十分的淡薄,根本就不是一個民族國家,更談不上高漲的愛國情緒,義和團那種完全是文化上的一種排外情緒使然,也跟愛國情緒八竿子打不著,反倒是跟明末因剃發易服而引起的江南百姓反抗清軍一脈相承,此時的中國還是一個文化認同大於民族認同大於國家認同的國度。
民族國家,愛國情緒,這似乎才是一脈相承的。
西方國家在建立民族國家之前,也沒見過什麽愛國精神。
而中國在戰果時代,國家觀念愛國觀念甚至都比清末要強的多,要知道戰果時期,趙國一個國家,就能跟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抗衡,李牧動輒就是斬殺數萬匈奴騎兵,比趙國更強的秦國更不用說了。結果大一統後,到了漢代反而長期被匈奴人欺負的不成樣子。
楊潮深知這一點,知道這是因為大一統後,國家沒有可供比較的對象,所以反而國家觀念淡薄了,因為大家所知就一個國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沒有強烈的對比比較,很難產生一種所謂‘國民’的認同感。春秋戰國時代,天下各國鮮明,因此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哪國人,反而更容易形成國家觀念。一直到抗戰時期,中國老百姓才慢慢在西方國家,尤其是日本人的刺激下,產生自己是中國人的強烈認同。
此時是清朝,大家隻知道自己是天子的子民,哪會有什麽國家的觀念。
這些士兵完全沒有國家觀念,隻有地區觀念,因此讓他們不在天津搶劫,實在是一種折磨,在天津就已經是這樣子了,如果到了北京呢?
這讓楊潮不由得感到頭大,要是到了北京,這群人不搶劫才怪。
楊潮明知道自己無法避免災難,那就盡量不給百姓造成更多的苦難,搶劫他是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他覺得還是不要放這些人進北京的好。
可是如何才能讓華勇連的士兵不進北京呢?
楊潮苦思冥想卻沒有任何辦法,慈禧太後向八國聯軍宣戰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北京這座城市要遭受一次劫難了,世界上別說中國了,恐怕除了俄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擋得住八個國家的聯合的。
“這個老妖婆!”
楊潮不由惱怒暗恨。
八國聯軍在天津一直劫掠加休整了八月初,才開始向北京進軍,此時出動兵力已經達到了一萬八千餘人,其中一萬人都是日軍,俄軍有四千人,其他國家加起來才四千人。
一路勢如破竹,6日占領楊村,11日占領張家灣,12日占領通州,無論清軍還是義和團,在天津被打掉了一股銳氣之後,已經士氣低落,呈現崩潰之狀,沒有國家觀念的舊式軍隊就是如此,那種韌勁完全無法和國家軍隊相比,更何況是一群連軍隊都不是的義和團呢。
北京陷落在所難免了,估計也就是一兩天的事情,楊潮下定決心要馬上帶士兵離開。
不過怎麽帶?帶去哪裏?這是兩個問題。
“楊先生,你說這洋人能打進北京城嗎?”
“能!”
“楊先生,那你說洋人打進北京城後,咱大清朝咋辦?”
“大清朝還是大清朝,皇上還是皇上,老佛爺還是老佛爺。”
夜裏,楊潮依然找機會給士兵們講講戰場上的形式,隨著進軍的順利,這些人的興致也高了起來,如此輕鬆的勝仗,竟然讓很多人都很高興,沒有半點他的國家在被人胖揍的覺悟。
從後世日軍侵略激發起中國人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來說,也不完全是壞事。
民智啊!
楊潮不由感慨。
“楊先生也在啊?有軍令!”
法爾肯海去參加了一下軍事會議,然後夜裏迴到了軍營中,立刻就來傳令。
幾個圍坐在一旁另一個火堆邊的軍官全都站了起來立正。
戰爭中這些班長還沒有太過離譜,都跟士兵在一起,不過他們也不反對楊潮經常性的給士兵們講戰況,這跟楊潮跟這些人的關係也不錯有關,甚至讓這些德國軍官產生一種,楊潮跟其他中國人不一樣的認識。
法爾肯海念完軍令,也坐在火堆邊休息,他心情也不錯,這些華勇連士兵表現還算好,因為沒有出現他懼怕的戰鬥中逃亡現象,他不了解的是,在青島這些人都是跑迴家,現在遠隔千裏之外,他們才不會跑呢。
心情不錯之下,法爾肯海很快就跟德國軍官們熱切的歡笑了起來,討論著打進北京之後的事情,有軍官非常向往坐在中國皇帝寶座上的情形,表示一定要讓攝影師給他拍張照。
楊潮的心思卻活絡了起來。
聯軍決定明日出發,華勇連的任務是負責押後,護送軍火物資,楊潮覺得這是他唯一的機會,也是最後的機會。
第二日一早,聯軍士兵陸續開拔,楊潮卻帶著士兵留在了通州城郊倉庫。
這裏儲備了聯軍大量的物資補給,以及軍火彈藥。
“黑牛、國柱,你們兩個跟我去領一些吃的。”
楊潮突然對兩個跟自己最親近的士兵說道,這兩人什麽都沒問直接就去喊人幫忙去了。
楊潮很慶幸,直到此時,華勇連的士兵對他的信任,依然要遠高於對德國軍官的信任。
既然是負責保護後勤物資,這些東西自然不缺,雖然管理物資的軍官奇怪為什麽這些中國人突然要領取額外的食物,但是也沒有拒絕,畢竟一些口糧也不值錢,而且如果要運輸,還得靠這些華人出苦力,他們就是多吃一點又有什麽關係。
很快軍營中就飄起了一股股香味。
楊潮讓這些山東士兵拿領過來的美國麵粉,借了一些嶄新的英國人大蓋帽鐵盔來烙餅。
德軍日常主食往往都是麵包加肉幹,運氣好的話會有果醬,很多士兵遺憾沒有山東大餅。
這次領來了物資,讓大家烙餅,興致很高。
就連幾個德國軍官都十分有興致,分到了幾張餅卷著肉幹吃,連連稱讚。
第二天傍晚,就傳來了聯軍攻入北京的消息,並且傳令讓守衛通州物資的軍隊護送一部分軍火物資往北京轉移。
守衛通州的幾個高級軍官一商量,不知道為什麽決定立刻出發,連夜都要進入北京城,很顯然現在軍情不是那麽緊急了,他們這麽著急的原因或許是出自其他的目的,比如劫掠。
當楊潮跟華勇連士兵一起趕著十幾輛牛車離開通州城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帶起天邊一抹紅暈。
“就是今夜了!”
楊潮在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