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華勇連
總督特意敬了楊潮一杯酒,原因很簡單,因為楊潮幫他修複好了梅瓶,他隨意感謝了一下。
此時所有人都有意無意的看著總督,因為總督似乎在楊潮身邊待的時間久了一些,談笑風生並不時的伴隨著笑聲。
當然,這是楊潮有意為之,他說了幾句總督感興趣的話,比如關於古董的一些常識,總督確實很喜歡古董,但同時也確實不時內行。
最後總督不得不結束談話,告辭離開,向其他賓客致意去了。
楊潮微笑著送行,還特意跟總督碰了一下杯,一切都做的不漏痕跡,顯得跟總督十分親密,旁人根本看不出來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麵。
袁克定在前麵應付一群德國權貴,可是眼光不時的看向楊潮,他心裏想什麽沒人知道。
宴會很無聊,喝喝酒,跳跳舞,由於缺少女性,大多時候都是男人跟男人跳舞,這是殖民地普遍存在的現象,楊潮沒有跟男人跳舞的興趣,袁克定更是不會跳舞,於是找機會,袁克定就找到了楊潮,跟楊潮躲在一個角落閑談起來。
聽得出來,袁克定有意結交楊潮,有意無意的探楊潮的口風,試圖打探出楊潮跟德國總督的關係,可是一無所獲,袁克定早就在附近打聽過,可是始終弄不明白楊潮的身份,正式身份隻是一介通譯,可是袁克定根本不信楊潮就是一個普通的翻譯。
其他賓客也不時的看向楊潮和袁克定,楊潮借機就舉杯,對方也立刻迴應,這更讓袁克定迷惑,以為楊潮有多麽大的能量呢,其實他不知道的是,那些看過來的賓客絕大多數其實是關注他這個巡撫公子,對楊潮的迴應完全是出於禮貌,根本就不認識楊潮這個小角色。
晚宴隻是社交活動的開始,結束之後,還有各種自由活動。
比如總督邀請重要客人欣賞他的收藏之類的。
袁克定也是受邀的客人之一,此時就沒有楊潮的份了。
社交活動進行了好幾天,楊潮百無聊賴,連老九都不在身邊。
飛船經過這些日子的修複,又恢複了一些新的功能,比如探查能力基本上恢複了大半,老九又接收到了許多飛船殘骸發出的信號,請示了一下楊潮,楊潮命令他去將那些殘骸收迴來,現在楊潮和飛船已經脫離了信號覆蓋的距離,因此跟老九連說話都做不到。
雖然知道老九其實就是整個飛船的控製程序,但是楊潮依然頑固的認定他就是那個跟自己相依相伴的機器人。
社交活動幾天之後結束,袁克定向楊潮告辭,楊潮一直將他送了好幾裏,充分表達了尊重,而袁克定話語中也對楊潮熟絡起來,互相間都有親近的意思,表麵上好像老朋友一般。
迴到青島,楊潮的身份依然是一個普通的翻譯,依然在工程師和民工之間做溝通的橋梁,跟德國高層的關係沒有什麽特別的改變,除了認識了一些德國商人外,人脈沒有大的增加。
不過楊潮並不著急,增加人脈這種事,是水到渠成的,有時候也需要某種意外來促進,強行是沒有什麽好結果的,刻意為之建立不起真正牢靠的關係網。
但是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楊潮的機會很快就來了。
幾天之後,總督召見了楊潮,詢問楊潮對德國華勇連的看法。
華勇,顧名思義,就是華人勇士,也就是士兵,華勇連就是中國士兵組成的連隊,這是廢話,不廢話的是,這隻連隊是德國人組建的,服務於德國人。
直白點說,這就是一隻洋人招募的中國人組成的隊伍,就好像英國人用印度人組建的軍隊,事實上,德國人模仿的確實正是英國人。
英國人是這時代真正的世界霸主,後世的美帝在此時的大英帝國麵前隻有跪舔的份兒,整個世界最好的陸地大多數都掌握在英國人手裏,日不落帝國的名字不是白叫的,連太陽都無法在英國的領土上落下去。
可有一點,地盤太大了,本土的人口數量有限,這一點英國人就比不上天朝了,所以也是逼於無奈,英國人被迫組建殖民地軍隊,用當地人來鎮壓當地人,這一手玩的漂亮,幾百年了印度人就沒有一點辦法脫離英國人。
同時英國人在中國占據了殖民地後,也將這套製度引入了中國,先是在香港組建華勇,後在威海組建華勇,成為華勇營。
德國作為一個後期的帝國主義工業強國,看到英國人遍地的殖民地眼睛紅的都要冒血了,俾斯麥當政的時候,一心要跟英國人結盟,為了不觸犯英國的利益,一直對擴張德國海外勢力十分抵觸,為此得罪了野心勃勃的德皇威廉二世,被年輕氣盛的皇帝罷免了。
從此德國就走上了海外擴張的道路,很難說俾斯麥和威廉二世誰對誰錯,如果德國一直安心做一個歐洲陸上強國,那麽就是英國人最好的結盟對象,可以幫助英國人平衡法國和俄國勢力,可是作為一個有野心的強國,不去擴張勢力似乎說不過去。
所以德國人的擴張其實也是一個強國必須走的程序,隻是德國人的起步太晚了,世界上除了貧瘠的非洲,幾乎所有的膏腴之地都被英法瓜分光了,德國人隻能在這兩個國家的縫隙中撿拾一些殘羹冷炙。
黑非洲的沙漠顯然滿足不了威廉二世的雄心壯誌,最後他們將目光瞄準世界上最後一塊沒有被徹底殖民的大陸,東亞大陸,準確的說就是中國。在晚清忠臣的操盤下,以夷製夷,雖然苟延殘喘,但是這個老大帝國總算沒有被人完全吞並,悲慘的淪落為印度那樣的殖民地,這給了德國人希望。
所以德國人抓住了機會,以傳教士被殺為借口,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侵占了青島,接著就立刻進入了建設階段,說白了他們有些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幾乎是用盡一切力量在建設這裏,擺明了就是要把這裏當做模範殖民地建設,因為他們也實在是找不到更合適的地方了,建設黑非洲實在是讓人提不起興趣來。
除了建設外,德國人也在其他方麵一心模仿英國,尤其是英國人經營殖民地的經驗。
說起來德國人心中未免沒有獨霸中國,將中國當成德國的印度的想法,英國人在印度的利益如果說德國人不眼紅那是誰都不會信的,可以說正是榨幹了印度人身上的血,才養肥了英國人的工業,沒有殖民印度,英國人憑什麽第一個工業革命。
客觀上,印度跟中國在西方人眼中的情況也十分相似,都是人口非常的多,麵積很大,要直接統治就得派駐重兵,德國人雖然有龐大的陸軍,可是法國和俄國兩個陸軍強國一南一北,如果把國內軍隊抽調到海外,德國人睡覺都不踏實,所以學習英國人在殖民地組建殖民地軍隊就成了一條最可行的方法。
而且德國人也近水樓台,因為他們占了青島,英國人因為德國人占領青島而受到驚嚇,擔心德國人會獨霸中國,於是立刻就侵占了僅靠北邊同樣在山東半島上的威海,目的就是阻止德國人北上擴大勢力,同時阻止俄國人南下。
英國人強占威海之後,在哪裏建立了華勇營,是德國人就近學習的好榜樣。
德國人也早有這個打算,甚至英國人組建華勇營的時候,他們都派出人參與組建工作,連薪水都不要免費幫助英國人訓練士兵,目的就是為了學習經驗。
之後德國人終於自己招募中國人,開始進行訓練和武裝,但是問題來了,招人很容易,訓練也聽話,但是自始至終都有人逃跑,去年招募的一百多人折騰到今年跑的隻剩下不到八十個人了。
而對於組建華勇連這件事,德國人是很重視的,他們的王子去年視察青島的時候,專門叮囑過這件事,認為這是事關德國能不能統治中國,多大規模的統治中國的戰略因素,沒錯德國人雖然是後起之秀,他們也看的清楚,統治中國這樣人口龐大的國家,必須以華製華,學習英國人用印度兵統治印度的方式,否則他們根本負擔不起龐大的人力。
但是大量的逃亡事件,讓幾任總督都無計可施,最近華勇連上尉又大肆抱怨,總督不由的想起諮詢一下楊潮來,畢竟楊潮是一個中國人,或許隻有他才懂中國人的心理。
於是楊潮就得到了這個機會,一個他後來都感慨的機會。
而得到這個機會的原因,隻是總督心中記住了楊潮,因為他幫忙修複過花瓶。
這就是機緣,一切都那麽巧,卻總是會來的,隻要有心,你總能迎來機會,問題是如何把握機會罷了!
不過楊潮卻早就做好了準備,聽完總督的疑問之後,楊潮當即站直了身體,清清嗓子然後十分肯定的表示道:
“文化差異,一切都是文化差異問題!”
總督示意楊潮繼續說。
楊潮點點頭,心中已經有了條例,立刻開始抒發己見。
總督特意敬了楊潮一杯酒,原因很簡單,因為楊潮幫他修複好了梅瓶,他隨意感謝了一下。
此時所有人都有意無意的看著總督,因為總督似乎在楊潮身邊待的時間久了一些,談笑風生並不時的伴隨著笑聲。
當然,這是楊潮有意為之,他說了幾句總督感興趣的話,比如關於古董的一些常識,總督確實很喜歡古董,但同時也確實不時內行。
最後總督不得不結束談話,告辭離開,向其他賓客致意去了。
楊潮微笑著送行,還特意跟總督碰了一下杯,一切都做的不漏痕跡,顯得跟總督十分親密,旁人根本看不出來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麵。
袁克定在前麵應付一群德國權貴,可是眼光不時的看向楊潮,他心裏想什麽沒人知道。
宴會很無聊,喝喝酒,跳跳舞,由於缺少女性,大多時候都是男人跟男人跳舞,這是殖民地普遍存在的現象,楊潮沒有跟男人跳舞的興趣,袁克定更是不會跳舞,於是找機會,袁克定就找到了楊潮,跟楊潮躲在一個角落閑談起來。
聽得出來,袁克定有意結交楊潮,有意無意的探楊潮的口風,試圖打探出楊潮跟德國總督的關係,可是一無所獲,袁克定早就在附近打聽過,可是始終弄不明白楊潮的身份,正式身份隻是一介通譯,可是袁克定根本不信楊潮就是一個普通的翻譯。
其他賓客也不時的看向楊潮和袁克定,楊潮借機就舉杯,對方也立刻迴應,這更讓袁克定迷惑,以為楊潮有多麽大的能量呢,其實他不知道的是,那些看過來的賓客絕大多數其實是關注他這個巡撫公子,對楊潮的迴應完全是出於禮貌,根本就不認識楊潮這個小角色。
晚宴隻是社交活動的開始,結束之後,還有各種自由活動。
比如總督邀請重要客人欣賞他的收藏之類的。
袁克定也是受邀的客人之一,此時就沒有楊潮的份了。
社交活動進行了好幾天,楊潮百無聊賴,連老九都不在身邊。
飛船經過這些日子的修複,又恢複了一些新的功能,比如探查能力基本上恢複了大半,老九又接收到了許多飛船殘骸發出的信號,請示了一下楊潮,楊潮命令他去將那些殘骸收迴來,現在楊潮和飛船已經脫離了信號覆蓋的距離,因此跟老九連說話都做不到。
雖然知道老九其實就是整個飛船的控製程序,但是楊潮依然頑固的認定他就是那個跟自己相依相伴的機器人。
社交活動幾天之後結束,袁克定向楊潮告辭,楊潮一直將他送了好幾裏,充分表達了尊重,而袁克定話語中也對楊潮熟絡起來,互相間都有親近的意思,表麵上好像老朋友一般。
迴到青島,楊潮的身份依然是一個普通的翻譯,依然在工程師和民工之間做溝通的橋梁,跟德國高層的關係沒有什麽特別的改變,除了認識了一些德國商人外,人脈沒有大的增加。
不過楊潮並不著急,增加人脈這種事,是水到渠成的,有時候也需要某種意外來促進,強行是沒有什麽好結果的,刻意為之建立不起真正牢靠的關係網。
但是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楊潮的機會很快就來了。
幾天之後,總督召見了楊潮,詢問楊潮對德國華勇連的看法。
華勇,顧名思義,就是華人勇士,也就是士兵,華勇連就是中國士兵組成的連隊,這是廢話,不廢話的是,這隻連隊是德國人組建的,服務於德國人。
直白點說,這就是一隻洋人招募的中國人組成的隊伍,就好像英國人用印度人組建的軍隊,事實上,德國人模仿的確實正是英國人。
英國人是這時代真正的世界霸主,後世的美帝在此時的大英帝國麵前隻有跪舔的份兒,整個世界最好的陸地大多數都掌握在英國人手裏,日不落帝國的名字不是白叫的,連太陽都無法在英國的領土上落下去。
可有一點,地盤太大了,本土的人口數量有限,這一點英國人就比不上天朝了,所以也是逼於無奈,英國人被迫組建殖民地軍隊,用當地人來鎮壓當地人,這一手玩的漂亮,幾百年了印度人就沒有一點辦法脫離英國人。
同時英國人在中國占據了殖民地後,也將這套製度引入了中國,先是在香港組建華勇,後在威海組建華勇,成為華勇營。
德國作為一個後期的帝國主義工業強國,看到英國人遍地的殖民地眼睛紅的都要冒血了,俾斯麥當政的時候,一心要跟英國人結盟,為了不觸犯英國的利益,一直對擴張德國海外勢力十分抵觸,為此得罪了野心勃勃的德皇威廉二世,被年輕氣盛的皇帝罷免了。
從此德國就走上了海外擴張的道路,很難說俾斯麥和威廉二世誰對誰錯,如果德國一直安心做一個歐洲陸上強國,那麽就是英國人最好的結盟對象,可以幫助英國人平衡法國和俄國勢力,可是作為一個有野心的強國,不去擴張勢力似乎說不過去。
所以德國人的擴張其實也是一個強國必須走的程序,隻是德國人的起步太晚了,世界上除了貧瘠的非洲,幾乎所有的膏腴之地都被英法瓜分光了,德國人隻能在這兩個國家的縫隙中撿拾一些殘羹冷炙。
黑非洲的沙漠顯然滿足不了威廉二世的雄心壯誌,最後他們將目光瞄準世界上最後一塊沒有被徹底殖民的大陸,東亞大陸,準確的說就是中國。在晚清忠臣的操盤下,以夷製夷,雖然苟延殘喘,但是這個老大帝國總算沒有被人完全吞並,悲慘的淪落為印度那樣的殖民地,這給了德國人希望。
所以德國人抓住了機會,以傳教士被殺為借口,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侵占了青島,接著就立刻進入了建設階段,說白了他們有些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幾乎是用盡一切力量在建設這裏,擺明了就是要把這裏當做模範殖民地建設,因為他們也實在是找不到更合適的地方了,建設黑非洲實在是讓人提不起興趣來。
除了建設外,德國人也在其他方麵一心模仿英國,尤其是英國人經營殖民地的經驗。
說起來德國人心中未免沒有獨霸中國,將中國當成德國的印度的想法,英國人在印度的利益如果說德國人不眼紅那是誰都不會信的,可以說正是榨幹了印度人身上的血,才養肥了英國人的工業,沒有殖民印度,英國人憑什麽第一個工業革命。
客觀上,印度跟中國在西方人眼中的情況也十分相似,都是人口非常的多,麵積很大,要直接統治就得派駐重兵,德國人雖然有龐大的陸軍,可是法國和俄國兩個陸軍強國一南一北,如果把國內軍隊抽調到海外,德國人睡覺都不踏實,所以學習英國人在殖民地組建殖民地軍隊就成了一條最可行的方法。
而且德國人也近水樓台,因為他們占了青島,英國人因為德國人占領青島而受到驚嚇,擔心德國人會獨霸中國,於是立刻就侵占了僅靠北邊同樣在山東半島上的威海,目的就是阻止德國人北上擴大勢力,同時阻止俄國人南下。
英國人強占威海之後,在哪裏建立了華勇營,是德國人就近學習的好榜樣。
德國人也早有這個打算,甚至英國人組建華勇營的時候,他們都派出人參與組建工作,連薪水都不要免費幫助英國人訓練士兵,目的就是為了學習經驗。
之後德國人終於自己招募中國人,開始進行訓練和武裝,但是問題來了,招人很容易,訓練也聽話,但是自始至終都有人逃跑,去年招募的一百多人折騰到今年跑的隻剩下不到八十個人了。
而對於組建華勇連這件事,德國人是很重視的,他們的王子去年視察青島的時候,專門叮囑過這件事,認為這是事關德國能不能統治中國,多大規模的統治中國的戰略因素,沒錯德國人雖然是後起之秀,他們也看的清楚,統治中國這樣人口龐大的國家,必須以華製華,學習英國人用印度兵統治印度的方式,否則他們根本負擔不起龐大的人力。
但是大量的逃亡事件,讓幾任總督都無計可施,最近華勇連上尉又大肆抱怨,總督不由的想起諮詢一下楊潮來,畢竟楊潮是一個中國人,或許隻有他才懂中國人的心理。
於是楊潮就得到了這個機會,一個他後來都感慨的機會。
而得到這個機會的原因,隻是總督心中記住了楊潮,因為他幫忙修複過花瓶。
這就是機緣,一切都那麽巧,卻總是會來的,隻要有心,你總能迎來機會,問題是如何把握機會罷了!
不過楊潮卻早就做好了準備,聽完總督的疑問之後,楊潮當即站直了身體,清清嗓子然後十分肯定的表示道:
“文化差異,一切都是文化差異問題!”
總督示意楊潮繼續說。
楊潮點點頭,心中已經有了條例,立刻開始抒發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