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上,劉方略遠遠注視著一個黑影在城內百步外上岸,黑影迅速消失在沿河的民房小巷之中。


    “蕭家的動作倒是挺麻利!”劉方略冷哼了一聲。


    “事關切身利益,蕭家當然很賣力。”


    餘壽仁湊趣地走上前,他見劉方略沒有迴應,心中有些忐忑,連忙又低聲道:“按照將軍的吩咐,定在了後日亥時,應該沒有問題吧!”


    劉方略搖搖頭,“消息已經送出去了,怎麽還能再改,就這麽決定了。”


    其實按照劉方略的想法,最好就是今晚獻城,免得夜長夢多,不過他需要給隋軍時間準備,另外,他也需要時間安排城內的部署。


    這時,餘壽仁又建議道:“不如第五十四章雨夜獻城找個借口,比如伯父過壽之類,劉將軍請客吃飯,把一些主要江陵籍將領都請來,藉機商量舉義之事,將軍以為如何?”


    劉方略凝神想了想,便立刻否決了這個建議,“人心難測,若事機不密,反被《 其害,這件事隻能是我們兩人知道,不準再讓第三人知曉。”


    “卑職明白了。”


    劉方略看了看天色,隻見一片黑壓壓的烏雲正從南方飄來,遮蔽了星辰,不由歎息一聲,“要變天了!”……


    次日天不亮,一場春雨淅淅瀝瀝落下,整個荊襄大地籠罩在細細密密的春雨之中,江麵和土地上都飄起了一層薄薄的白霧,對於農田來說,這是比油水還寶貴的春雨,滋潤著禾苗的成長,令農民們笑逐顏開。


    但對於攻城的隋軍來說,這卻不是什麽好雨,細密的春雨越下越大,使城外的土地變得異常泥濘,行走在稀爛的泥土上,格外步履艱難,每年的三月,荊襄一帶都會連下幾場春雨,一下就是近半個月,令人的心都要變得發黴了。


    或許是隋軍長時間地沒有攻城緣故第五十四章雨夜獻城,加上連綿春雨來臨,使攻城變得極為不利,城上的守軍開始有些懈怠了。


    成群結隊的士兵溜進城中民戶家中喝酒賭博、偷懶睡覺,若柴紹來視察時,他們又互相通報,奔迴城頭裝模作樣巡邏,尤其到晚上,城頭上更是守軍的影子都看不到。


    不僅是守軍,被強征來的五萬民夫也逃亡了大半,都是通過各種人情,塞錢送禮,軍官們也睜隻眼閉隻眼,就當沒有看見。


    在李孝恭的援軍被隋軍伏擊殲滅後,江陵城守軍的士氣也越來越低迷,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荊襄大勢已去,江陵大勢已去,這個時候,除了柴紹從長安帶來的兩萬軍隊外,其餘四萬荊襄籍士兵都在各求自保,各留後路。


    這場春雨整整下了兩天,到了第三天下午,雨勢非但沒有停,反而更大,一些穿著蓑衣鬥笠守城的關中士兵也堅守不住了,春雨帶來的寒氣滲入骨子裏,凍得士兵們直打哆嗦,紛紛下城尋找地方避雨。


    在靠近東城門的一家小酒肆裏,擠滿了前來喝酒的唐軍士兵,士兵們喝酒劃拳猜枚,喧嘩吵嚷聲響成一片,在酒肆屋角的一張小桌前,坐著兩名身材高大魁梧的士兵,正是被貶黜為普通士卒的盧祖尚和一起被貶的偏將趙瀾。


    盧祖尚連火長都不是,被發配去喂馬,這兩天他情緒格外低沉,每天都泡在酒肆裏,喝得酩酊大醉才迴去,李孝恭的死對他打擊很大,那是他最為敬重的人,卻身死在當陽縣,令盧祖尚心中極為痛惜。


    盧祖尚一杯一杯地喝著酒,已經有了六七分醉意,他拎起酒壺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趙瀾卻拉住了他的手,“好了,你不能再喝了。”


    “除了喝酒,我還能有什麽寄托?”


    盧祖尚掙脫他的手,又給自己酒杯滿上,趙瀾卻拾起他的酒杯,直接把酒潑在地上,盧祖尚眼睛一瞪,“你--”


    趙瀾歎了口氣,“盧兄,你清醒一點,聽我說!”


    盧祖尚低下頭,一言不發,趙瀾又道:“你我都很清楚,隋軍攻城就在這兩天,為什麽你不去提醒大將軍,看看現在軍紀敗壞成什麽樣了,這樣的軍隊,縱有十萬人,也守不住城池。”


    “那是他自作自受,他聽信讒言,剝奪我的官爵,就讓他自己去承受這個苦果,關我何事?”盧祖尚恨恨道,心中怒氣未平。


    “既然如此,你為何不去投降隋軍!”


    ‘投降?’


    盧祖尚眼睛眯了起來,半晌他搖了搖頭,神情異常堅定道:“若楊元慶饒荊王一命,我或許會投降他,可荊王死了,那就用我的義節為荊王殉葬吧!”


    趙瀾半晌歎了一口氣,“我並不是要你一定投降隋軍,我隻是希望你拿出一個明確的態度,要麽投降隋軍,如果不願意投降,那就全力輔佐大將軍,而不應這樣頹廢下去,整天喝得大醉,這不是男兒所為!”


    盧祖尚久久凝視著手中酒杯,他忽然用力,‘卡嚓’一聲,酒杯被捏成了碎片……


    夜幕又一次落下了,乍暖還寒,夜雨格外寒冷,在茫茫的雨霧中,遠處的大江和原野都已經離開了視野,城外黑漆漆一片,十幾步外便看不見任何物體。


    城頭上,當值的數千唐軍士兵穿著蓑衣竹笠,靠牆蜷縮著,很多人凍得渾身發抖,也有人偷偷帶了一小瓶酒,趁人不注意,小口喝酒禦寒。


    今晚南城當值將領本來是柴紹手下大將費忠,但劉方略借口明天是老父過壽,便和他交換了任務,今晚變成了劉方略當值南城。


    劉方略騎馬立在城頭,注視著遠處的荊水,黑暗中什麽也看不清,這是一個極好的偷襲天氣,簡直就是上天的刻意安排,劉方略開始相信了,隋軍攻取江陵城,確實是天意。


    就在這時,一名旅帥飛奔而至,急聲稟報道:“啟稟將軍,有士兵發現城外有動靜,就在荊水附近,好像有戰馬的嘶鳴聲。”


    劉方略心中一跳,故作鎮靜道:“這必然是隋軍的斥候在探查情報,爾等不可輕舉妄動,我自會稟報大將軍。”


    旅帥退下去了,劉方略心中緊張起來,關鍵時刻到了,可千萬不要出任何問題,可越是這樣擔心,事情往往就會來臨,遠方忽然出現大隊士兵,正向城頭上而來,劉方略一眼認出,為首者正是柴紹,他也來視察城池了。


    劉方略心中暗暗叫苦,眼看就要到亥時了,怎麽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關鍵時候來了,他眼珠一轉,心中有了應對辦法,便快步迎了上去。


    今晚天氣不好,視力很弱,雖然夜雨很大,但同時是攻城的良機,柴紹不敢大意,親自上城巡查。


    柴紹頭戴竹笠,身披蓑衣,騎在一匹高頭駿馬之上,他見老遠見劉方略迎了上來,便問道:“劉將軍,有什麽情況嗎?”


    劉方略在馬上躬身道:“迴稟大將軍,南城沒有任何異常,不過卑職聽說北城好像有什麽異常,卑職正要去稟報大將軍。”


    柴紹眉頭一皺,北城會有什麽異常?他心中擔憂起來,便吩咐左右,“這就去北城看看!”


    他又向劉方略交代幾句,調轉馬頭向北城去了,劉方略一顆心放下,現在離亥時已經不到一刻鍾了,約好的時間即將到來,他的目光又一次向城外望去。


    江陵城外,一支由五十多條平底船組成的船隊正悄悄向水城門處靠近,荊水兩邊,兩萬隋軍已經列隊就緒,等待著入城的一刻。


    在距離南城一裏外,一萬五千隋軍騎兵厲兵秣馬,手執長矛和戰刀,也在耐心地等待著。


    楊元慶騎在戰馬上,位於騎兵隊中,他的目光卻在注視著一裏外的水門,從水門內看外麵雖然是一片黑暗,但水門內本身點著火把,遠處可以清晰地看見水門內情形。


    楊元慶早已身經百戰,沒有了臨戰前的緊張,無論劉方略的接應是否成功,今晚他都要發動攻城之戰,無論如何,今天晚上一定要拿下江陵城。


    船隊緩緩而行,五十多艘平底船由繩索連接在一起,沒有立船帆為動力,逆水行舟,全靠兩岸百餘名隋軍士兵拉拽,謝映登頭戴銀盔、身著鐵甲,左手執盾牌,右手執長矛,他站在第一艘船頭,目光淩厲地注視著水城鐵柵門。


    在船下水中,各跟著十幾名水鬼,他們的任務是辨別水中異常,防止有火油從城內流出,當船隊進城後,他們還要在水中拉動主船繼續前進。


    這時約好的時辰終於到來,城頭上餘壽仁下達了開城的命令,數十名心腹士兵推動絞盤,鐵柵門有了動靜,兩座鐵柵門幾乎是同時開始吱嘎嘎地向上提升,一直提離水麵一丈,便停止下來。


    此時城門洞已大開,謝映登一擺手,船隻緩緩向城門洞內駛入,不多時,謝映登所在第一艘船便緩緩駛進了城內,他手執盾牌長矛,警惕地望向四周,城內十分安靜,水門附近所有的守軍都迴避了。


    謝映登一躍跳上岸,他身後的數十名士兵也紛紛上岸,眾人一起動手,將船隻緊靠岸邊,前後船隻之間搭上了木板。


    五十餘艘平底船延綿七八十丈,從城內一直通向城外,這樣形成了一座簡易的水上船橋,城外的兩萬隋軍士兵沿著船橋迅速向城內奔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天下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