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楊延昭走後,王猿等人也不再整日胡鬧,天天在鏢局勤習武藝。


    得空了,便一同去天波楊家府上,探望探望佘夫人,拉拉家常;幫著兄長教導一下那些楊家的弟弟、妹妹;或者尋金花公主,一同逗逗小娃娃楊傳永。


    這小子如今一歲多,正是虎頭虎腦,討人喜歡的時候。其中拓跋玉兒和秋子嫣最是喜愛,每次見麵都要抱在懷裏,又親又摟。而且次次過來,都是帶著不少小玩意。什麽木劍、木馬、糖人、棗糕數不過來。


    柴金花常說,讓她們兩個不要再帶東西了,如今後院都快被這些小玩意堆滿了。


    除此以外,鏢局裏最近也來了個小娃娃。這孩子,正是張守恩外孫,鐵劍風流俠況天佑與張珍蘭的獨子,況複生。


    如今的況複生已經六歲出頭,天天纏著爺爺(父母雙亡的況複生雖然恢複了姓氏,可改不了口,依舊對張守恩以爺爺相稱),非要學習武藝。等長大了,練成本領,好戰場殺敵,給爹爹報仇。


    張守恩熬不過,隻得答應下來。老將軍這人,萬事都不想辱沒張家門楣。所以給外孫找教頭,也不吝嗇,既然學,就要練到最好。直接找上開封最好的鏢局,鎮遠鏢局學藝。


    雖然不至於說直接拜在十三俠之首吳廣門下,可這裏如今已經是大宋公認的第一,又有王猿等人照顧,最是放心。而且吳廣與況天佑還是好兄弟,王猿等人也與況天佑有些羈絆。有這些能人義士指點,這孩子日後還能差了?


    吳廣本想推辭,這孩子才六歲,練武實在是小了些。可看況複生認真的眼神,也覺得這孩子真心向學,不忍拒絕。而且王猿主動請纓,希望能帶著這小子,也算報答況大哥救命之恩。


    吳廣想了想,也就答應下來。不過不許王猿太過嚴厲,畢竟這孩子還小,若是練得狠了,很容易日後留下隱疾。


    王猿沒教過徒弟,可也是被名師風雲上人教出來的,自然也懂得其中道理。讓師兄一百個放心,自己心中有數,一定不會禍害了這棵好苗子。


    自那日起,這鏢局裏,就多了況複生這麽個小子。每日跟在王猿屁股後麵,儼然成了小跟班。


    王猿練功的時候,就教他些基本的路數,讓他自己練習。閑了就帶他出去,鑽林子,爬山。


    這孩子也聰明,一教就會。那些基本功夫少林拳、太祖長拳都練得似模似樣。至於爬樹、登山更是得心應手,儼然有了些小猴子的影子。


    再加上人小懂事,根本不像尋常官員家中的子弟,由於過分溺愛導致不通禮數、飛揚跋扈。既懂禮貌,又很勤快,天天在鏢局裏忙前忙後,小嘴巴還甜的厲害。沒多久就成了鏢局裏的活寶,人人喜愛的不得了。


    花無憾、李猛這種大老爺們,原本是不喜歡小孩的。可對況複生就是討厭不起來,沒事了也給他指點一下,教些小把戲、小手段。


    時間久了,王猿、花無憾、李猛三人,卻也從傳授況複生的武藝的時候,得到不少體悟。


    三人之前也一直在外征戰,沒怎麽沉澱過。如今本就在鏢局修行,又通過傳授武藝之時得到以前根本沒有過的體悟。


    這將經驗與感悟二者一結合,頓時三人的武術修為也是突飛猛進。王猿甚至有信心,與王莽再戰。雖然不一定能贏,但絕不會再被其輕易擊敗。


    而宋遼邊境這邊,也不知道是重開榷場讓遼人滿足了易物需求,還是契丹人又有什麽陰謀詭計,亦或是連年大戰有傷元氣。雖然是時不時,有些騷擾,可一直都沒見再有什麽大動作。


    趙承煦每日巡查迴來,都大唿無聊,整日也沒見過幾個契丹人。即便有時候碰到一對遼軍,對方也根本不戰,都是早早離去,避戰不出。


    不過一般抱怨完,楊延昭就會拉著他去演武場操練一番。給他好好梳梳皮子,鬆鬆筋骨。每次操練結束,趙承煦都是鼻青臉腫,這讓他苦不堪言。


    到是大宋境內,由於宋太宗箭傷複發,又不能服用極樂丹。每日受箭傷所擾的宋太宗趙炅,痛不欲生。雖然之前已經遍請名醫,為其治療箭傷頑疾,可依舊不見好轉。


    後來還是大太監王繼恩,給出了個主意。於是在當年的五月二十六,詔令各州送精通醫術者,在太醫署比賽醫術。這也算是變相來一個醫者的科舉考試,選優秀者,入太醫署,封為翰林院學士。


    一時之間,全國各地的名醫大夫,齊聚開封城。這醫界科舉,由於人數眾多,少說也有數百名。而且比試醫術,有不同科考,拿著紙筆寫就是了。這還需要大量的問診、開方,看看究竟是誰的可以更快的治愈病人。


    最終導致這場特別的科舉考試,一直延續到九月初三,才比出個結果。自然也分狀元、榜眼、探花、及第、進士。隻不過名字不這麽說,但是意思相同。選出了一百人,進駐太醫署。


    而最終勝者,還被加封翰林學士,專門給宋太宗治療箭傷。隻可惜最終也是跟魯鮮花得出一樣的結論,這傷病已經深入骨髓,再無根治之法。隻能依靠一些藥物,減輕一下痛楚,延緩病情,再無他法。宋太宗無奈,最後隻好作罷。


    雖然這太宗的頑疾沒有治愈,可通過這事,大宋的郎中大夫可是成了炙手可熱之人。但凡有點水平的,各州各縣都是奉若上賓。郎中、大夫個個地位直線上升,基本上與考科舉的文人,能相提並論了。在大宋境內,還是受人推崇。


    這大夫待遇好了,那從事這營生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再加上宋初之時,太祖命太醫劉翰所修《開寶新詳定本草》所輔。最終導致大宋朝的醫療水平,在這個時期,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不少百姓因此得福,很多以前治不好的頑疾,也都有了突破性進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仗劍武林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至梔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至梔桐並收藏仗劍武林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