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讓這手下的燕雲十八騎,曆經多年征戰,早已不是當年的十八人。而且隨著擴充,這十八人手下也有了自己的幫扶之人。粗略算來,應該也有百人,但都暗藏不漏,不在軍籍。隻因為首管事之人,依舊是十八人在列,故此稱為燕雲十八騎。
這十八人中,各有所長。有的善於暗殺行刺,有的專注搜集情報,有的精於算計謀劃,有的勇於戰場殺敵,有的匿於鄉間田野,有的藏身廟堂之中。如今韓德讓招來,便是商討一下如何應對還朝的耶律斜軫,以及宋國這個新銳楊六郎。
其實此次密會,主要還是怎麽權衡耶律斜軫的事情,楊延昭到沒如何提及。直到散會之時,韓德讓才道:“這楊延昭如今如此盛名,卻不過一個娃娃小將。原本都也不足掛齒。可如今軍中六郎之聲,沸沸揚揚,若是任由如此下去,也是件禍害。不若王莽和鮑伺你二人商量一下,找個能幹的刺死此人,也滅一下宋人的氣焰。他日兩國和談之時,讓對方也少點籌碼。”言語之間,將楊延昭視如螻蟻,似乎輕易便可掃除。
王莽、鮑伺領命稱是。眾人各自散去,自行其事。
這燕雲十八騎,分管九股力量。王莽、鮑伺便是十八騎中主管暗殺行刺的主事。手下一幹號稱夜貓的手下,為大遼刺殺敵手數不勝數。周邊大宋、蒙古、女真、黨項、高麗甚至是遼國之中,都有不少高官武將,能人異士死於其手。但凡是威脅到遼國利益,尤其是威脅到韓德讓與蕭太後利益的人,皆要收到夜貓的威脅。
當年蕭太後攝政,遼聖宗初立,滿朝文武,諸王百侯皆是虎視眈眈。就是這支夜貓,暗殺偷襲,殺雞儆猴,才震懾了別有用心之人,保了二人高枕無憂。但凡被夜貓盯住的,無論王侯將相,武界高人都是寢食不安,夜不能寐。
這韓德讓嘴上說的輕鬆,可主上交代之事,這二人怎敢怠慢。找了夜貓之中最為得力的五人,命之刺殺楊延昭,不得有誤。十日內,不得死訊,五人提頭來見。夜貓領命各自收拾東西,趕奔雁門關而去。
再說蕭太後蕭綽,送走了情人,宮中侍女忙過來幫著太後娘娘洗漱整理。蕭太後看著鏡中的完美無瑕的麵容,卻有一絲擔憂掛在眼眸之間。
自打景宗狩獵之時英年早逝於行宮,自己二十單九,便攝政遼朝。如今已過五年,朝局也在自己的勉力支撐下,漸漸趨於平穩。想著待聖宗再大點,就能退居幕後,讓兒子耶律隆緒親政了。
當年孤兒寡母初登寶座,日日提心吊膽。若非景宗多病,自己時常參政議事,為皇分憂。恐怕不過兩日,母子二人就要被那些個欲要奪位的親王撕得粉碎。景宗托孤四位重臣,也算是為他們母子思慮周全。但當時的朝局,主少國疑,廟堂動蕩,哪有什麽好日子過。
迫於無奈,自己委身韓德讓,用其對自己的舊念,私欲這才算是有了個安穩覺能睡。再加上侄女婿耶律斜軫管束貴族宗親,老臣室昉威懾文武百官,休哥於越鎮守南方宋敵。這才有了如今自己這個承天皇太後,兒子隆緒才得以坐穩皇位。
可如今韓德讓雖為自己情夫,卻也是狼顧之相,城府之深,野心之大,又記恨往事。若是任其發展,恐怕這個漢人真能把契丹一族鎮壓下去。若是這漢人當了遼天下的主子,日後還怎麽向死去的景宗以及契丹一族先祖交代。
當今朝局,室昉早已不問世事,一心在家養老。耶律休哥這個於越,雖有萬夫不當之勇,奈何一介武夫,無心朝政,此事上也是無用至極。看來這侄女婿是絕對動彈不得,不僅不能動,還得保他位高權重。
否則,且不說韓德讓有異心反遼,就是那些年他遭的契丹人欺淩,也絕不會善罷甘休。尤其今日,兩人歡好之時,就他那副得意的神情和言談舉止,便能看出其心不正。人人都道這韓德讓城府深不見底,卻不知自己單靠床榻之術,便可將此人看的透徹。自己殺其妻,斬貴族,為得就是能將此人牢牢掌握在手。
人人道她風流成性,卻不知作為女子,能憑借的手段,除了這身好看的皮囊,又能有什麽呢。
思緒一定,蕭太後也梳妝齊整,這次上朝攝政,召見文武百官。
早朝結束,韓德讓固然告事在家,沒有再來。蕭太後知道,定是在他那府上,開起了其自己的十八騎小會。不過這樣也好,自己才有機會交代要事。於是蕭綽命手下得力女侍,偷偷留下幾位朝中威望極高的契丹重臣,商量耶律斜軫之事。
至於這些人是不是自己的忠臣,倒也不妨事。這些老臣,那個家裏沒有得罪過韓家一門,哪個不是瞧這漢人百般不順。自己即便不交代,他們也不會站在韓德讓一邊。自己此番留下,為得隻是透露些信息,讓這些大臣們提早準備,也好給韓德讓一記重錘。
待萬事準備妥當,蕭太後又命宮中心腹太監,去韓德讓的府上。就說:“昨日意猶未盡,今日思念韓郎要緊的狠,讓他安排停妥,早早來宮中相聚。”太監得命,匆忙出宮趕往韓府。
蕭太後麵露微笑道:“就讓哀家今日死死纏住你這個情種,看你還如何得空,琢磨我那侄女婿的罅隙。”而後命侍女為自己沐浴更衣,換了一身輕薄的衣服,裝扮一副妖豔妝容。又命人點上醉人的迷情熏香,等待情郎相會。
至於那些流言蜚語,又有何幹。隻要兒子隆緒大權在握,平安登基,自己哪怕刀山火海,油鍋沸水,又何嚐不能一入?
隻是苦了這位韓大將軍,又是一宿不眠,筋疲力盡。
這大遼族臣、漢臣這麽一鬧,自然也是讓大宋得以喘息。兩國又是和談又是和親,終於遞交盟書,兩國修好。
不過大宋雖然慘敗而歸,卻也並非全麵潰敗,不堪一擊。遼軍也是元氣大傷,無力再戰。此外不僅雁門關大捷,擊敗遼敵。北伐敗局始於曹彬所率東路軍,而後田重進所率中路軍亦受重創。可就在這中路軍中,一員大將脫穎而出。
此人姓李,名繼隆,字霸圖,乃宋開國將領李處耘之子。妹妹更是由太祖撮合嫁於太宗的當今皇後,日後頗負盛名的明德皇後。
這十八人中,各有所長。有的善於暗殺行刺,有的專注搜集情報,有的精於算計謀劃,有的勇於戰場殺敵,有的匿於鄉間田野,有的藏身廟堂之中。如今韓德讓招來,便是商討一下如何應對還朝的耶律斜軫,以及宋國這個新銳楊六郎。
其實此次密會,主要還是怎麽權衡耶律斜軫的事情,楊延昭到沒如何提及。直到散會之時,韓德讓才道:“這楊延昭如今如此盛名,卻不過一個娃娃小將。原本都也不足掛齒。可如今軍中六郎之聲,沸沸揚揚,若是任由如此下去,也是件禍害。不若王莽和鮑伺你二人商量一下,找個能幹的刺死此人,也滅一下宋人的氣焰。他日兩國和談之時,讓對方也少點籌碼。”言語之間,將楊延昭視如螻蟻,似乎輕易便可掃除。
王莽、鮑伺領命稱是。眾人各自散去,自行其事。
這燕雲十八騎,分管九股力量。王莽、鮑伺便是十八騎中主管暗殺行刺的主事。手下一幹號稱夜貓的手下,為大遼刺殺敵手數不勝數。周邊大宋、蒙古、女真、黨項、高麗甚至是遼國之中,都有不少高官武將,能人異士死於其手。但凡是威脅到遼國利益,尤其是威脅到韓德讓與蕭太後利益的人,皆要收到夜貓的威脅。
當年蕭太後攝政,遼聖宗初立,滿朝文武,諸王百侯皆是虎視眈眈。就是這支夜貓,暗殺偷襲,殺雞儆猴,才震懾了別有用心之人,保了二人高枕無憂。但凡被夜貓盯住的,無論王侯將相,武界高人都是寢食不安,夜不能寐。
這韓德讓嘴上說的輕鬆,可主上交代之事,這二人怎敢怠慢。找了夜貓之中最為得力的五人,命之刺殺楊延昭,不得有誤。十日內,不得死訊,五人提頭來見。夜貓領命各自收拾東西,趕奔雁門關而去。
再說蕭太後蕭綽,送走了情人,宮中侍女忙過來幫著太後娘娘洗漱整理。蕭太後看著鏡中的完美無瑕的麵容,卻有一絲擔憂掛在眼眸之間。
自打景宗狩獵之時英年早逝於行宮,自己二十單九,便攝政遼朝。如今已過五年,朝局也在自己的勉力支撐下,漸漸趨於平穩。想著待聖宗再大點,就能退居幕後,讓兒子耶律隆緒親政了。
當年孤兒寡母初登寶座,日日提心吊膽。若非景宗多病,自己時常參政議事,為皇分憂。恐怕不過兩日,母子二人就要被那些個欲要奪位的親王撕得粉碎。景宗托孤四位重臣,也算是為他們母子思慮周全。但當時的朝局,主少國疑,廟堂動蕩,哪有什麽好日子過。
迫於無奈,自己委身韓德讓,用其對自己的舊念,私欲這才算是有了個安穩覺能睡。再加上侄女婿耶律斜軫管束貴族宗親,老臣室昉威懾文武百官,休哥於越鎮守南方宋敵。這才有了如今自己這個承天皇太後,兒子隆緒才得以坐穩皇位。
可如今韓德讓雖為自己情夫,卻也是狼顧之相,城府之深,野心之大,又記恨往事。若是任其發展,恐怕這個漢人真能把契丹一族鎮壓下去。若是這漢人當了遼天下的主子,日後還怎麽向死去的景宗以及契丹一族先祖交代。
當今朝局,室昉早已不問世事,一心在家養老。耶律休哥這個於越,雖有萬夫不當之勇,奈何一介武夫,無心朝政,此事上也是無用至極。看來這侄女婿是絕對動彈不得,不僅不能動,還得保他位高權重。
否則,且不說韓德讓有異心反遼,就是那些年他遭的契丹人欺淩,也絕不會善罷甘休。尤其今日,兩人歡好之時,就他那副得意的神情和言談舉止,便能看出其心不正。人人都道這韓德讓城府深不見底,卻不知自己單靠床榻之術,便可將此人看的透徹。自己殺其妻,斬貴族,為得就是能將此人牢牢掌握在手。
人人道她風流成性,卻不知作為女子,能憑借的手段,除了這身好看的皮囊,又能有什麽呢。
思緒一定,蕭太後也梳妝齊整,這次上朝攝政,召見文武百官。
早朝結束,韓德讓固然告事在家,沒有再來。蕭太後知道,定是在他那府上,開起了其自己的十八騎小會。不過這樣也好,自己才有機會交代要事。於是蕭綽命手下得力女侍,偷偷留下幾位朝中威望極高的契丹重臣,商量耶律斜軫之事。
至於這些人是不是自己的忠臣,倒也不妨事。這些老臣,那個家裏沒有得罪過韓家一門,哪個不是瞧這漢人百般不順。自己即便不交代,他們也不會站在韓德讓一邊。自己此番留下,為得隻是透露些信息,讓這些大臣們提早準備,也好給韓德讓一記重錘。
待萬事準備妥當,蕭太後又命宮中心腹太監,去韓德讓的府上。就說:“昨日意猶未盡,今日思念韓郎要緊的狠,讓他安排停妥,早早來宮中相聚。”太監得命,匆忙出宮趕往韓府。
蕭太後麵露微笑道:“就讓哀家今日死死纏住你這個情種,看你還如何得空,琢磨我那侄女婿的罅隙。”而後命侍女為自己沐浴更衣,換了一身輕薄的衣服,裝扮一副妖豔妝容。又命人點上醉人的迷情熏香,等待情郎相會。
至於那些流言蜚語,又有何幹。隻要兒子隆緒大權在握,平安登基,自己哪怕刀山火海,油鍋沸水,又何嚐不能一入?
隻是苦了這位韓大將軍,又是一宿不眠,筋疲力盡。
這大遼族臣、漢臣這麽一鬧,自然也是讓大宋得以喘息。兩國又是和談又是和親,終於遞交盟書,兩國修好。
不過大宋雖然慘敗而歸,卻也並非全麵潰敗,不堪一擊。遼軍也是元氣大傷,無力再戰。此外不僅雁門關大捷,擊敗遼敵。北伐敗局始於曹彬所率東路軍,而後田重進所率中路軍亦受重創。可就在這中路軍中,一員大將脫穎而出。
此人姓李,名繼隆,字霸圖,乃宋開國將領李處耘之子。妹妹更是由太祖撮合嫁於太宗的當今皇後,日後頗負盛名的明德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