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2章:千年帝王情(十七)
不知道橋上的七人,這次能走出來幾人,心中有了牽絆,問心無法再靜下心來打座入定,便歇了繼續修煉的心思,將注意力放在了奈何橋上。
幻陣中,人感覺不到時間流逝,固有‘一眼千年’的說法。
好在,問心有鏡兒這個外掛神器,讓她即便身處幻陣,也不至於茫然無措,不知道今夕何夕。
在橋外,等了整整兩天,問心才看到戒慎和尚蔫頭耷腦,神色萎靡的從奈何橋走了出來。
按說,戒慎和尚是一位得道高僧,不僅心懷慈悲,還有功德加身,過這奈何橋應該不是什麽難事。
但是,從戒慎和尚此刻的神色,以及萎靡不振的狀態。
問心估摸這兩天,他在奈何橋上的日子,隻怕不那麽美妙。
戒慎和尚能從奈何橋平安走出來,隻能說明他心懷善念,卻不代表他心中沒有欲望和執念。
真要是無欲無求,這次他也不會抹不開玄空道長的麵子,答應跟張老板下墓,來趟這趟渾水了。
在的幻境裏,隻要心中有念想,便容易被血河中的水鬼所惑,滋生出心魔和妄念。
看到戒慎和尚神色恍惚,還未從幻境中解脫出來,問心擔心他被心魔所困,毀了他的佛根與道行。
正所謂:佛渡有緣人!
戒慎和尚與她還算有緣,問心決定渡他一渡,若是能助他堪破迷障,也算為自己積了一份功德。
想罷,問心對戒慎和尚鞠了一禮,開口說道:“大師,有佛曾曰: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國。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曆一地獄。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
問心這席話,猶如醍醐灌頂,破開了戒慎和尚心中的迷障,立即打坐入定,靜心觀想。
這一刻,戒慎和尚開悟了,對佛法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問心借用‘菩提達摩’這段禪語,有心點化戒慎和尚,見他聽後立即有所頓悟,說明他是一個悟性極高,又有佛根的得道高僧,心中很是欣慰。
看到戒慎和尚已經入定,問心坐在一旁為他護法,能渡一個得道高僧走出迷途,此舉可謂功德無量。
一天後,戒慎和尚從入定中退出來,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身上的氣息發生了質的變化。
頓悟後的戒慎和尚,神色淡然,目光清澈無垢,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氣質更加樸實無華。
見戒慎和尚悟道了,問心頷首道:“恭喜大師,佛法愈加精進了。”
聽罷,戒慎和尚起身,對問心鞠了一躬,謝道:“‘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盤。’多謝,女顧主渡我!”
不想戒慎和尚欠下自己因果,問心坦然受了這一禮,笑道:“大師言重了!佛曰:‘人這一生,皆在渡,渡人、渡心、渡自已!’,所以,大師不必謝我,我不過是在渡自己罷了!”
“阿彌托佛,貧僧著相了!‘渡人如渡已,渡已亦渡人’,女顧主佛法精深,貧僧受教了。”戒慎和尚頷首道。
就在兩人談禪論佛的時候,橋上跌跌撞撞走出一個人,行色極其狼狽。
兩人定睛一看,這次從奈何橋走出來的人,果然如他們所料是玄空道長。
看到問心和戒慎和尚先出了奈何橋,玄空道長心裏並不吃驚,這兩人的心性都比他堅定,比他早出來太正常不過。
想到奈何橋上的經曆,玄空道長汗如雨下,冷汗涔涔,心中後怕不以。
在過橋途中,他一度被幻像所惑,致使心神失守,差點墜入奈何橋下層,被水鬼拖入血河之中。
好在他心存善念,良心未泯,才讓他堪破幻境,有驚無險的渡過了此劫。
隻是,這一路上遇到的艱難險阻,不足以對外人道矣!
知道自己心神不穩,根基受損,玄空道長也不與問心二人多說,在兩人旁邊坐了下來,打坐調息,收斂心神。
若是不能固守本心,勢必讓他道心不穩,以後修為再難有寸進了。
看玄空道長的樣子,就知道他在幻境中吃了大虧,兩人也不多言,將他護在中間,一邊為他護法,一邊等待下一個走出奈何橋的人。
在一旁,戒慎和尚臉露憂色的凝視著自己這位至交好友,知道他一心追求道法極致,如今已成執念,若是堪不破,終將為他留下禍患。
隨著時間的推移,玄空道長臉上的神色慢慢緩和了下來,身上的氣息也漸漸變得平穩了,卻一時半會沒有那麽快出定。
知道他穩住了道心,守住了本心,壓下了心魔,問心和戒慎和尚都為他鬆了一口氣。
見玄空道長沒有什麽危險了,問心將注意力重新放到奈何橋上,想知道下一個出來的誰。
看到高大壯實的唐三,從奈何橋闊步走出來的時候,問心微微吃了一驚,上一世,最後走到祭壇的五個人裏可沒有他。
不等問心作出反應,唐三已經走到了她跟前,對著她憨笑道:“靜姝妹子,你可真是我的貴人啊!在奈何橋上,你又救了我一命。”
見唐三一臉真誠,不似做假的樣子,問心有點懵,她第一個走出奈何橋,什麽時候迴去救的他,自己怎麽不知道?
黃泉路上莫迴頭,奈何橋上歎奈何!
在進入古墓,踏上黃泉路的那一刻,他們就沒有迴頭路。
見問心一臉懵圈的樣子,唐三摸了摸頭,‘嗬嗬嗬’的傻笑了幾聲,解釋道:“靜姝妹子,你以後就是我的親妹子了。在過橋的時候,我差點就被水鬼拖進臭烘烘的血水裏,突然想起在彼岸花海的時候,妹子救過我一命。那時我曾發誓,一定要報答你的救命之恩,我唐三雖然是個粗人,卻是一個言而有信的人。這救命之恩,我還沒有報,那能就這樣死在水鬼手裏。誰知,我這念頭一起,血河水自己就退了,那些妖魔鬼怪也突然不見了,我便一路順當的走出來了。妹子,你看,你是不是又救了我一命?”
聽明白了事情經過,戒慎和尚對唐三頷首道:“阿彌托佛!‘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顧主大善!”
聽到戒慎和尚說了一堆‘善不善’的,唐三粗人一個,根本聽不懂他在說的什麽,在那抓耳撓腮了半天,憋了一句:“大師,我一個盜墓賊,幹的都是挖人祖坑,毀人風水的缺德事。就我這樣了人,還能跟善字沾上邊嗎?”
聽到唐三剛才那番話,問心知道他走的是奈何橋第二層幻境,他生性憨厚,本性不壞,可惜當初入錯了行,隻要以後多行善事,將來還是能得善終的。
看到他一臉囧迫的樣子,問心笑道:“知道感恩,說明你良心未泯,這就是善良的一種表現。隻要你心存善念,無處不是坦途。”
感覺自己還是聽得雲裏霧裏的,唐三一臉尷尬的說道:“妹子,雖然我聽不太懂你跟大師在說什麽,但是我知道你們肯定是在勸我將來好好做人。妹子,你放心!隻要這次能活著出去,以後我再也不幹這一行了。從今往後,我一定多做善事,多積陰德,爭取當個好人。”
見唐三有向善之心,戒慎和尚點頭說道:“顧主,你能迷途知返,將來必有福報!”
對戒慎和尚拜了拜,唐三不太在意的說道:“謝大師吉言!將來有沒有福報,我是不敢去想了。隻要死之前,能報了靜姝妹子的救命之恩,我就沒啥好遺憾的了。不然,我心裏一直掛著這件事,死都死得不踏實。”
沒想到這漢子如此實誠,問心寬慰道:“唐大哥,你放心,咱們一定能平安離開古墓。”
聽到問心這麽說,唐三跟吃了定心丸似的,哈哈笑道:“我唐三現在就服靜姝妹子,有妹子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說完後,唐三想了一下,對問心拍胸脯保證道:“妹子,我還是那句話。在這古墓裏,有我唐三在一天,決不讓你死在我前頭。”
問心還來不及表態,奈何橋上,突然傳來一陣急切的唿救聲。
“媽的,痛死老子了!布陣的龜孫王八蛋,我操你十八輩祖宗!這裏有沒有喘著人氣的,有的話趕緊來搭把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一個狀似李麻子的叫罵求救聲,從奈何橋上傳了出來。
唐三豎起耳朵聽了一會,確定是李麻子在求救,趕緊對問心說道;“靜姝妹子,這是李麻子的聲音,我這就進去救他。”
見唐三轉身要上奈何橋,問心連忙叫住他,說道:“唐大哥,這黃泉路不能往迴走,一迴頭便是萬劫不複。迴去的人,從此永墜幻境,化為陣中鬼魅,再也出不來了。”
李麻子雖然嘴欠,對朋友卻很仗義,唐三跟他的關係一直很好。
不然,李麻子也不會一路上,找到機會就調侃他,這麽多年來,兩人已經互懟慣了。
“那怎麽辦,咱們總不能見死不救吧?”聽問心這麽一說,唐三心裏急得不行,連忙求助道,指望她趕緊拿個主意。
不知道橋上的七人,這次能走出來幾人,心中有了牽絆,問心無法再靜下心來打座入定,便歇了繼續修煉的心思,將注意力放在了奈何橋上。
幻陣中,人感覺不到時間流逝,固有‘一眼千年’的說法。
好在,問心有鏡兒這個外掛神器,讓她即便身處幻陣,也不至於茫然無措,不知道今夕何夕。
在橋外,等了整整兩天,問心才看到戒慎和尚蔫頭耷腦,神色萎靡的從奈何橋走了出來。
按說,戒慎和尚是一位得道高僧,不僅心懷慈悲,還有功德加身,過這奈何橋應該不是什麽難事。
但是,從戒慎和尚此刻的神色,以及萎靡不振的狀態。
問心估摸這兩天,他在奈何橋上的日子,隻怕不那麽美妙。
戒慎和尚能從奈何橋平安走出來,隻能說明他心懷善念,卻不代表他心中沒有欲望和執念。
真要是無欲無求,這次他也不會抹不開玄空道長的麵子,答應跟張老板下墓,來趟這趟渾水了。
在的幻境裏,隻要心中有念想,便容易被血河中的水鬼所惑,滋生出心魔和妄念。
看到戒慎和尚神色恍惚,還未從幻境中解脫出來,問心擔心他被心魔所困,毀了他的佛根與道行。
正所謂:佛渡有緣人!
戒慎和尚與她還算有緣,問心決定渡他一渡,若是能助他堪破迷障,也算為自己積了一份功德。
想罷,問心對戒慎和尚鞠了一禮,開口說道:“大師,有佛曾曰: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國。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曆一地獄。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
問心這席話,猶如醍醐灌頂,破開了戒慎和尚心中的迷障,立即打坐入定,靜心觀想。
這一刻,戒慎和尚開悟了,對佛法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問心借用‘菩提達摩’這段禪語,有心點化戒慎和尚,見他聽後立即有所頓悟,說明他是一個悟性極高,又有佛根的得道高僧,心中很是欣慰。
看到戒慎和尚已經入定,問心坐在一旁為他護法,能渡一個得道高僧走出迷途,此舉可謂功德無量。
一天後,戒慎和尚從入定中退出來,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身上的氣息發生了質的變化。
頓悟後的戒慎和尚,神色淡然,目光清澈無垢,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氣質更加樸實無華。
見戒慎和尚悟道了,問心頷首道:“恭喜大師,佛法愈加精進了。”
聽罷,戒慎和尚起身,對問心鞠了一躬,謝道:“‘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盤。’多謝,女顧主渡我!”
不想戒慎和尚欠下自己因果,問心坦然受了這一禮,笑道:“大師言重了!佛曰:‘人這一生,皆在渡,渡人、渡心、渡自已!’,所以,大師不必謝我,我不過是在渡自己罷了!”
“阿彌托佛,貧僧著相了!‘渡人如渡已,渡已亦渡人’,女顧主佛法精深,貧僧受教了。”戒慎和尚頷首道。
就在兩人談禪論佛的時候,橋上跌跌撞撞走出一個人,行色極其狼狽。
兩人定睛一看,這次從奈何橋走出來的人,果然如他們所料是玄空道長。
看到問心和戒慎和尚先出了奈何橋,玄空道長心裏並不吃驚,這兩人的心性都比他堅定,比他早出來太正常不過。
想到奈何橋上的經曆,玄空道長汗如雨下,冷汗涔涔,心中後怕不以。
在過橋途中,他一度被幻像所惑,致使心神失守,差點墜入奈何橋下層,被水鬼拖入血河之中。
好在他心存善念,良心未泯,才讓他堪破幻境,有驚無險的渡過了此劫。
隻是,這一路上遇到的艱難險阻,不足以對外人道矣!
知道自己心神不穩,根基受損,玄空道長也不與問心二人多說,在兩人旁邊坐了下來,打坐調息,收斂心神。
若是不能固守本心,勢必讓他道心不穩,以後修為再難有寸進了。
看玄空道長的樣子,就知道他在幻境中吃了大虧,兩人也不多言,將他護在中間,一邊為他護法,一邊等待下一個走出奈何橋的人。
在一旁,戒慎和尚臉露憂色的凝視著自己這位至交好友,知道他一心追求道法極致,如今已成執念,若是堪不破,終將為他留下禍患。
隨著時間的推移,玄空道長臉上的神色慢慢緩和了下來,身上的氣息也漸漸變得平穩了,卻一時半會沒有那麽快出定。
知道他穩住了道心,守住了本心,壓下了心魔,問心和戒慎和尚都為他鬆了一口氣。
見玄空道長沒有什麽危險了,問心將注意力重新放到奈何橋上,想知道下一個出來的誰。
看到高大壯實的唐三,從奈何橋闊步走出來的時候,問心微微吃了一驚,上一世,最後走到祭壇的五個人裏可沒有他。
不等問心作出反應,唐三已經走到了她跟前,對著她憨笑道:“靜姝妹子,你可真是我的貴人啊!在奈何橋上,你又救了我一命。”
見唐三一臉真誠,不似做假的樣子,問心有點懵,她第一個走出奈何橋,什麽時候迴去救的他,自己怎麽不知道?
黃泉路上莫迴頭,奈何橋上歎奈何!
在進入古墓,踏上黃泉路的那一刻,他們就沒有迴頭路。
見問心一臉懵圈的樣子,唐三摸了摸頭,‘嗬嗬嗬’的傻笑了幾聲,解釋道:“靜姝妹子,你以後就是我的親妹子了。在過橋的時候,我差點就被水鬼拖進臭烘烘的血水裏,突然想起在彼岸花海的時候,妹子救過我一命。那時我曾發誓,一定要報答你的救命之恩,我唐三雖然是個粗人,卻是一個言而有信的人。這救命之恩,我還沒有報,那能就這樣死在水鬼手裏。誰知,我這念頭一起,血河水自己就退了,那些妖魔鬼怪也突然不見了,我便一路順當的走出來了。妹子,你看,你是不是又救了我一命?”
聽明白了事情經過,戒慎和尚對唐三頷首道:“阿彌托佛!‘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顧主大善!”
聽到戒慎和尚說了一堆‘善不善’的,唐三粗人一個,根本聽不懂他在說的什麽,在那抓耳撓腮了半天,憋了一句:“大師,我一個盜墓賊,幹的都是挖人祖坑,毀人風水的缺德事。就我這樣了人,還能跟善字沾上邊嗎?”
聽到唐三剛才那番話,問心知道他走的是奈何橋第二層幻境,他生性憨厚,本性不壞,可惜當初入錯了行,隻要以後多行善事,將來還是能得善終的。
看到他一臉囧迫的樣子,問心笑道:“知道感恩,說明你良心未泯,這就是善良的一種表現。隻要你心存善念,無處不是坦途。”
感覺自己還是聽得雲裏霧裏的,唐三一臉尷尬的說道:“妹子,雖然我聽不太懂你跟大師在說什麽,但是我知道你們肯定是在勸我將來好好做人。妹子,你放心!隻要這次能活著出去,以後我再也不幹這一行了。從今往後,我一定多做善事,多積陰德,爭取當個好人。”
見唐三有向善之心,戒慎和尚點頭說道:“顧主,你能迷途知返,將來必有福報!”
對戒慎和尚拜了拜,唐三不太在意的說道:“謝大師吉言!將來有沒有福報,我是不敢去想了。隻要死之前,能報了靜姝妹子的救命之恩,我就沒啥好遺憾的了。不然,我心裏一直掛著這件事,死都死得不踏實。”
沒想到這漢子如此實誠,問心寬慰道:“唐大哥,你放心,咱們一定能平安離開古墓。”
聽到問心這麽說,唐三跟吃了定心丸似的,哈哈笑道:“我唐三現在就服靜姝妹子,有妹子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說完後,唐三想了一下,對問心拍胸脯保證道:“妹子,我還是那句話。在這古墓裏,有我唐三在一天,決不讓你死在我前頭。”
問心還來不及表態,奈何橋上,突然傳來一陣急切的唿救聲。
“媽的,痛死老子了!布陣的龜孫王八蛋,我操你十八輩祖宗!這裏有沒有喘著人氣的,有的話趕緊來搭把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一個狀似李麻子的叫罵求救聲,從奈何橋上傳了出來。
唐三豎起耳朵聽了一會,確定是李麻子在求救,趕緊對問心說道;“靜姝妹子,這是李麻子的聲音,我這就進去救他。”
見唐三轉身要上奈何橋,問心連忙叫住他,說道:“唐大哥,這黃泉路不能往迴走,一迴頭便是萬劫不複。迴去的人,從此永墜幻境,化為陣中鬼魅,再也出不來了。”
李麻子雖然嘴欠,對朋友卻很仗義,唐三跟他的關係一直很好。
不然,李麻子也不會一路上,找到機會就調侃他,這麽多年來,兩人已經互懟慣了。
“那怎麽辦,咱們總不能見死不救吧?”聽問心這麽一說,唐三心裏急得不行,連忙求助道,指望她趕緊拿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