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0章:帝王之心(五十二)
拓跋齊天剛走近椒房殿,正好撞見這出戲,霎時被氣樂了,冷冷瞥一眼齊王,如今看他是萬般不順眼,冷聲喝斥道:“朕看齊王才是好大的氣勢,朕記得責令你在王府閉門思過,如何會出現在這裏?”
“父皇,兒臣不敢!兒臣隻是心中記掛著明月妹妹的病情,又許久未曾見她,心裏實在想念,這才偷偷到坤寧宮探望她。請父皇恕罪!”齊王聽到父皇對他的喝斥,麵色頓時煞白,嚇得一哆嗦跪倒在地。
拓跋璟顏明顯感覺到父皇對他的不喜一日深過一日,對自己的處境越發擔憂起來,整個人變得彰徨不定。每次見到父皇時,他就覺得心頭發怵,不知道怎麽去討父皇的歡心。
“閉嘴!你現在連朕也敢隨意埋汰了,可見心裏根本沒將朕放在眼裏。滾迴王府好生反省,不要讓朕在看到你。”之前在養心殿看過密報,正疑心他與前朝餘孽有牽扯,拓跋齊天心裏本就不待見他,現在在這裏看到他更加感到心煩,一揮手將他嗬退。
拓跋璟顏臉色煞白,也不敢開口辯解,腳步虛浮的退了出去。
看著齊王踉踉蹌蹌退走的背影,拓跋璟顏微眯雙眼,眸色幽深,忖道:因為丫頭之事,原本自己心裏對他還有幾分愧疚,打算為他重新尋一門上好的婚事,再為他在朝中拉攏一些勢力,讓他以後有能力與其它兄弟一爭高下。如今看他卻是爛泥扶不上牆,拓跋璟顏最好身上是幹淨的,沒有與前朝餘孽有任何牽扯,不然休怪他不念父子之情。
尋思完,拓跋齊天正欲抬步往殿內走去,卻見有內侍前來傳訊,太後請他去慈寧宮一敘。
拓跋齊天原本也有事情要與太後商議,隨即命令道:“擺駕慈寧宮!”
隨侍們齊聲應諾,浩浩蕩蕩往慈寧宮進發,一行人很快便到了慈寧宮。
拓跋齊天大步走進內殿,表情極為嚴肅,太後找他所為何事,他心中大致有底。
他心裏對自己的母後是真心敬愛的,但他要得到的東西,誰都不能阻止,自己對小丫頭的心思,他從未想要隱瞞,也不屑於去隱瞞。
“皇上,坐吧。”太後見皇上表情嚴肅的走了進來,赫然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心中倍感無語。
“兒臣見過母後,不知母後找兒子來所為何事” 拓跋齊天依言在太後身邊坐下,開門見山的問道。
“皇上,你對明月丫頭究竟作何打算”太後對高宗的心思心知肚明,如今也不含糊,非常爽利的開口詢問。
拓跋齊天沒想到太後會問的這麽直接,懵怔片刻後,態度堅決,神情淡定的迴答道:“自然是留在兒臣身邊,由兒臣好生護著。等丫頭及笄後,朕便與她大婚,讓她當朕的皇後,大秦的國母。”
“皇上可曾想過要將齊王如何?”太後被皇上理所當然的語氣直接氣樂了,暗歎:皇上這脾氣還是一點沒變,自小隻要是他看上的東西,想盡辦法也要搶過來。
“母後不用擔心,齊王那裏兒臣自會處理好。”拓跋齊天拿起茶杯喝了口熱茶,不以為然的說道。
“皇上,明月丫頭被你留在坤寧宮養傷,時間一長終究不妥,如今私下裏已經惹來不少非議。雖然現在因為她大病未愈,又有哀家諭旨,還沒有人敢在明麵上妄議此事,但以後呢?你打算將她一直留在坤寧宮嗎?皇上,別忘了齊王才是她的未婚夫君,這婚還是你自己賜的。”太後耐心的勸慰道。
“母後,兒臣乃一國之君,大秦之主,誰敢妄議!”拓跋齊天一聽太後提及齊王才是小丫頭的未婚夫君心裏極為不悅,迴答的語氣也稍微加重些。
“皇上,這齊王好歹是你親生兒子,你這樣打他的臉,叫他日後如何立足朝堂?再者,皇上不要忘了輔國公和明月丫頭都並非咱們大秦本土人,他們骨子裏還是非常重視綱常倫理的,未必會接受你的安排。輔國公又極為護短,愛明月丫頭勝過性命,真惹急了他,就算拚個魚死網破也不會將明月丫頭給你的。明月那丫頭從小就是個火爆的烈性子,你確定她會心悅你,能輕易從了你?千萬別一時衝動,將事情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太後深吸了口氣,將所有弊端一一點出來。
對於太後的擔憂,拓跋齊天一臉的不以為然,開口道:“母後的擔憂,兒臣都知道,事關國事,兒臣不會亂來。”
對於皇上的霸道和狠絕,她這個做母親的自然最是清楚,她現在絕不能任由皇上亂來,這段孽緣和大秦的百年基業相比,自然是大秦江山更重要。
太後的思緒迴到當年,大秦到了高宗這一代,國力日益強盛,終於壓過了中原之主大夏王朝。這麽遼闊富饒的土地由誰來執掌天下?太祖皇帝的一眾皇子們為此展開了一場殘酷的奪嫡之爭。
皇上並非嫡子沒有繼承權,但他驍勇善戰,能力超絕,心智遠勝其他皇子,又有稱帝的野心和手段。趁著太祖病重彌留之際,他率領旗下親兵控製了整個皇城,將有資格繼位皇位的嫡子皇孫全部殺掉,就連追隨他們的一幹部眾也被他屠戮幹淨。剩下來的其他兄弟,歸順他的便賜個閑散王位,遠遠調離盛京;不願歸順的便軟禁起來,終身不得再見天日。
皇上就是靠著這樣的鐵血手腕才坐穩了這至高無上的皇座,他殺戮和嗜血的性子已然刻進了他的骨血裏,為了明月丫頭,皇上絕對做得出算計自己親生兒子這種事情。
太後心中長歎,心裏倍感無力,看向高宗的眼神有了幾分恍惚。
拓跋齊天見太後半天不語,神色晦暗不明,開口寬慰道:“母後大可放心,兒臣絕不會強迫明月丫頭,感情之事自然要兩廂情願才好,朕有的是耐心等待。再者,兒臣相信隻要明月丫頭願意了,輔國公那裏自然不成問題。母後不必再勸阻兒臣,兒臣心意已決,誰也阻止不了。”
拓跋齊天剛走近椒房殿,正好撞見這出戲,霎時被氣樂了,冷冷瞥一眼齊王,如今看他是萬般不順眼,冷聲喝斥道:“朕看齊王才是好大的氣勢,朕記得責令你在王府閉門思過,如何會出現在這裏?”
“父皇,兒臣不敢!兒臣隻是心中記掛著明月妹妹的病情,又許久未曾見她,心裏實在想念,這才偷偷到坤寧宮探望她。請父皇恕罪!”齊王聽到父皇對他的喝斥,麵色頓時煞白,嚇得一哆嗦跪倒在地。
拓跋璟顏明顯感覺到父皇對他的不喜一日深過一日,對自己的處境越發擔憂起來,整個人變得彰徨不定。每次見到父皇時,他就覺得心頭發怵,不知道怎麽去討父皇的歡心。
“閉嘴!你現在連朕也敢隨意埋汰了,可見心裏根本沒將朕放在眼裏。滾迴王府好生反省,不要讓朕在看到你。”之前在養心殿看過密報,正疑心他與前朝餘孽有牽扯,拓跋齊天心裏本就不待見他,現在在這裏看到他更加感到心煩,一揮手將他嗬退。
拓跋璟顏臉色煞白,也不敢開口辯解,腳步虛浮的退了出去。
看著齊王踉踉蹌蹌退走的背影,拓跋璟顏微眯雙眼,眸色幽深,忖道:因為丫頭之事,原本自己心裏對他還有幾分愧疚,打算為他重新尋一門上好的婚事,再為他在朝中拉攏一些勢力,讓他以後有能力與其它兄弟一爭高下。如今看他卻是爛泥扶不上牆,拓跋璟顏最好身上是幹淨的,沒有與前朝餘孽有任何牽扯,不然休怪他不念父子之情。
尋思完,拓跋齊天正欲抬步往殿內走去,卻見有內侍前來傳訊,太後請他去慈寧宮一敘。
拓跋齊天原本也有事情要與太後商議,隨即命令道:“擺駕慈寧宮!”
隨侍們齊聲應諾,浩浩蕩蕩往慈寧宮進發,一行人很快便到了慈寧宮。
拓跋齊天大步走進內殿,表情極為嚴肅,太後找他所為何事,他心中大致有底。
他心裏對自己的母後是真心敬愛的,但他要得到的東西,誰都不能阻止,自己對小丫頭的心思,他從未想要隱瞞,也不屑於去隱瞞。
“皇上,坐吧。”太後見皇上表情嚴肅的走了進來,赫然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心中倍感無語。
“兒臣見過母後,不知母後找兒子來所為何事” 拓跋齊天依言在太後身邊坐下,開門見山的問道。
“皇上,你對明月丫頭究竟作何打算”太後對高宗的心思心知肚明,如今也不含糊,非常爽利的開口詢問。
拓跋齊天沒想到太後會問的這麽直接,懵怔片刻後,態度堅決,神情淡定的迴答道:“自然是留在兒臣身邊,由兒臣好生護著。等丫頭及笄後,朕便與她大婚,讓她當朕的皇後,大秦的國母。”
“皇上可曾想過要將齊王如何?”太後被皇上理所當然的語氣直接氣樂了,暗歎:皇上這脾氣還是一點沒變,自小隻要是他看上的東西,想盡辦法也要搶過來。
“母後不用擔心,齊王那裏兒臣自會處理好。”拓跋齊天拿起茶杯喝了口熱茶,不以為然的說道。
“皇上,明月丫頭被你留在坤寧宮養傷,時間一長終究不妥,如今私下裏已經惹來不少非議。雖然現在因為她大病未愈,又有哀家諭旨,還沒有人敢在明麵上妄議此事,但以後呢?你打算將她一直留在坤寧宮嗎?皇上,別忘了齊王才是她的未婚夫君,這婚還是你自己賜的。”太後耐心的勸慰道。
“母後,兒臣乃一國之君,大秦之主,誰敢妄議!”拓跋齊天一聽太後提及齊王才是小丫頭的未婚夫君心裏極為不悅,迴答的語氣也稍微加重些。
“皇上,這齊王好歹是你親生兒子,你這樣打他的臉,叫他日後如何立足朝堂?再者,皇上不要忘了輔國公和明月丫頭都並非咱們大秦本土人,他們骨子裏還是非常重視綱常倫理的,未必會接受你的安排。輔國公又極為護短,愛明月丫頭勝過性命,真惹急了他,就算拚個魚死網破也不會將明月丫頭給你的。明月那丫頭從小就是個火爆的烈性子,你確定她會心悅你,能輕易從了你?千萬別一時衝動,將事情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太後深吸了口氣,將所有弊端一一點出來。
對於太後的擔憂,拓跋齊天一臉的不以為然,開口道:“母後的擔憂,兒臣都知道,事關國事,兒臣不會亂來。”
對於皇上的霸道和狠絕,她這個做母親的自然最是清楚,她現在絕不能任由皇上亂來,這段孽緣和大秦的百年基業相比,自然是大秦江山更重要。
太後的思緒迴到當年,大秦到了高宗這一代,國力日益強盛,終於壓過了中原之主大夏王朝。這麽遼闊富饒的土地由誰來執掌天下?太祖皇帝的一眾皇子們為此展開了一場殘酷的奪嫡之爭。
皇上並非嫡子沒有繼承權,但他驍勇善戰,能力超絕,心智遠勝其他皇子,又有稱帝的野心和手段。趁著太祖病重彌留之際,他率領旗下親兵控製了整個皇城,將有資格繼位皇位的嫡子皇孫全部殺掉,就連追隨他們的一幹部眾也被他屠戮幹淨。剩下來的其他兄弟,歸順他的便賜個閑散王位,遠遠調離盛京;不願歸順的便軟禁起來,終身不得再見天日。
皇上就是靠著這樣的鐵血手腕才坐穩了這至高無上的皇座,他殺戮和嗜血的性子已然刻進了他的骨血裏,為了明月丫頭,皇上絕對做得出算計自己親生兒子這種事情。
太後心中長歎,心裏倍感無力,看向高宗的眼神有了幾分恍惚。
拓跋齊天見太後半天不語,神色晦暗不明,開口寬慰道:“母後大可放心,兒臣絕不會強迫明月丫頭,感情之事自然要兩廂情願才好,朕有的是耐心等待。再者,兒臣相信隻要明月丫頭願意了,輔國公那裏自然不成問題。母後不必再勸阻兒臣,兒臣心意已決,誰也阻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