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上次葛主任跟我們去瓦利鎮的時候也看到過!”聶飛就繼續說道。“哪裏的孩子小到該上幼兒園的適齡兒童,大到應該上初中的小孩子,都沒有上學,而是在山上挖蕨菜!”


    “我甚至都沒辦法跟他們交流,因為他們都不會講漢化,隻會他們的語言。”聶飛又繼續說道。“咱們東江省為什麽是勞務輸出大省,就是因為省內的就業崗位無法滿足省內的人口,或者說省內的薪資水平無法滿足他們,他們才會遠走他鄉!”


    “那麽豐城縣也是一樣,縣裏的工作崗位無法滿足山民,那麽他們也可以走出去打工!”聶飛就說道。“可是出去打工最關鍵的一條,那就是能夠讓他們跟外麵的人能熟練地交流!連交流都不會,他們這輩子就隻能躲在山窪窪裏,又沒錢發展產業,就隻能窮下去!”


    “羅縣長,張書記,你們覺得我這個想法對嗎?”聶飛就看了兩人一眼道,他倒是要看看這兩人還有什麽辦法和說辭來推翻國家推行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等到政策。如果說羅安生和張偉濤敢說一句給這些村子建學校也不現實,那聶飛立刻就能夠跟他們對幹起來。


    國內還有其他比豐城縣更貧窮的地方,人家都能建立希望小學,怎麽到了你豐城縣就是這樣那樣的問題?既然人家的山區都能建學校,那麽你豐城縣就絕對沒問題,你要說有問題,那就把事實擺出來,咱們來慢慢討論,聶飛是有信心跟他們討論的。


    “建學校?”羅安生和張偉濤壓根沒想到聶飛的思維跳躍這麽大,一下子就跳到這上麵來了。“這個可能嗎?”


    “要知道山裏的村子相隔都非常遠,就算咱們建設了學校,有誰願意來教書呢?沒老師的學校,建設起來有什麽作用?”羅安生就道。


    “那羅縣長也不要當這個縣長了!”聶飛就笑著道。“豐城縣縣委縣政府的班子幹脆就集體解散了吧!”


    “聶飛同誌你這是什麽意思?”羅安生眉頭一挑便道。


    “難道不是嗎?修路,你說資金不夠,扶持山區產業,你說山民會不患寡而患不均怕引起團結問題,現在修學校,你又說沒老師。”聶飛就冷笑著道。“我就奇了怪了,滇省那邊的山比咱們東江省的大,林子比咱們東江省的密,少數民族比咱們東江省的多,人家就能修路、扶持產業修學校,你這不行那不行,還幹這個縣長幹什麽?要這個縣政府來幹什麽?不如解散算了。”


    “每年那麽多大學生願意支教,怎麽就沒老師了?”聶飛就問道,“一所山區小學,按照自然村為區域來建設,隻需要投資二十來萬就可以了,怎麽就不行了?”


    那天從瓦利鎮迴來之後,聶飛就查了很多貧困山區建立的希望小學,一般像這種學校的投資大概不超過四十萬,像豐城縣這邊很多村子都是屬於自然村。


    自然村跟行政村有本質上的區別,國內對於自然村的定義就是居民因為長年累月自然聚居形成的村子,就叫做自然村,這些山民的祖先都是從古代就在這裏聚居,所以在這裏還能看到一些古跡,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一些大的自然村已經形成了行政村,而現在多數都是自然村,一般一個自然村都有一百多戶的人家。


    而這邊的每戶人家生孩子都比較多,基本上每家都有兩個甚至以上,多的有七八個,修建一所學校,完全可以招上兩百多號學生。


    “我查過滇省那邊的希望小學資料,一所學校的建設算上教學樓、教師宿舍等,需要二十多萬,就算再買課桌板凳這些硬件設施,也不超過二十五萬,我想請問一下羅縣長,將每年這三百萬機動扶貧資金拿來建設幾所學校,困不困難?”聶飛就笑著問道。


    “至於老師的問題,現在很多大學都開通的大學生支援邊遠山區教育事業的通道,以豐城縣的落後局麵,完全達到了申請大學生支教的標準,你們為什麽不去申請?”聶飛就說道。“我看教育局的領導們,也要負很大的責任!”


    現在很多大學都有誌願者團隊,特別是一些師範院校的誌願者團隊更多,因為老師難考,所以國家也有獎勵政策,比如說支教幾年可以解決教室編製問題,解決了教室編製問題之後支教幾年可以提升教師職稱問題,甚至有突出貢獻的支教老師在適當的時候還可以進入教育局等政府機關,解決行政編製,最後脫離教師行業成為公務人員。


    所以從目前來說,願意來支教的老師還是大把的人有,但前提是你這裏得有學校讓人家來支教。


    教育局局長就不由得心裏苦,馬匹的,你是讓別人負責任負上癮了是吧?縣裏都沒這個打算,關老子屁事啊?


    會議室裏就出現了一陣沉寂,聶飛說的這件事他們心裏也明白,完全具有可操作性,可是要讓羅安生把這每年的三百萬拿出來他可是非常的不樂意啊,要知道往年這三百萬,那是用來發福利的,縣委縣政府的人那小日子過得可是相當的愜意,本身豐城縣都已經這麽窮了,如果沒得好的福利,那這日子過得還有什麽滋味?


    “就算能找到老師,這些學生上了學都能有個好前途?”張偉濤就問道。


    “我並不指望這些學生能考上什麽大學,甚至連高中都沒指望,乃至於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中他們去不去上我都不指望!”聶飛就搖著頭,“教育為百年大計,你們要想想,當初才建國的時候,國家也不是一樣首先第一步就是掃盲!那時候有幾個人是指望著自己能考上大學的?”


    “所以說,既然是百年大計,那就表示這些東西不是一朝一夕能做起來的。”聶飛就說道,“我現在就隻希望他們能在學校學懂漢話,至少將來出去打工是沒什麽問題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路女人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鉉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鉉山並收藏官路女人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