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早?”老大爺就看看聶飛笑著道,又抹開袖子仔細看了看手上的腕表。“這都快九點半了,他們可是早上八點多就從這裏過了一趟了,送學生。”


    “送學生?”聶飛一楞,很快就理解到了,送學生那一般送的就是小學生了,估計這些老頭老太太們送的就是自己的孫子更有甚者是重孫子之類的,洪涯縣這邊農村以前農村都窮,在七八十年代甚至是九十年代大家都晚婚,女方都要先挑,等著自己身價走俏,所以現在很多老頭老太太都六十多歲了,他們的孫子才上小學。


    “可不是嘛!”老人家便笑著道。“咱們整個經開區就一所小學,就是以前的南林鎮中心小學,以前可沒有人送,也就是成立了經開區以後才開始送起來了,像住在外麵這一個村子的還好,越是在裏麵的,得走六七公裏路呢,早上六點半就得出門,帶著孩子走到學校差不多也就是八點鍾,剛好上課,下午四點鍾就得出門去接,走迴家差不多也得六點多了,要到了冬天,路上耽擱一會,走迴家天都黑了。”


    “怎麽會有這麽一個情況?”聶飛就問道,在他的印象當中,以前他們上小學也是在港橋鄉中心小學上的,可是也從沒讓家長給送過,都是孩子們三五成群自己就去了。最遠的村子距離學校已經是六七公裏遠,那這個距離就太遠了。


    “還不是這搞經開區弄出來的,雖然我是退下來的村長,但這事情我也得說道說道。”老人家就喋喋不休地說開了。


    本來以前經開區還是南林鎮的時候,這裏的孩子們上學還是很容易的,一般大部分地方鄉鎮場都是被自己所管轄的村子包圍,當初國家在劃分和規劃的時候也一般會這麽做。


    所以學下建設在鄉鎮場裏,大家夥上學都比較方便,一般也就是走一兩公裏路就差不多了,而偏偏南林鎮從一個鎮就變成了經開區,大片大片的土地被征用。


    當然縣裏在征用土地的時候也有規劃上的考慮,洪涯縣當初就一直想將工業區盡可能地靠近縣城,今後就實現城鄉一體化,將將開去變為洪涯縣城區的一部分,這樣一來就增大了城市麵積以及城市人口,對後麵的一些發展也有幫助。


    所以當初鎮政府駐地的那幾條鎮街道也就成了拆遷的對象,當然這裏麵就包含了南林鎮中心小學,有句老話,叫做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學校的領導們和老是們誰都想讓自己工作的單位靠城市近一些,下班迴家都方便一些。


    於是校領導在跟楊德凱商議了之後,也經過了縣裏相關單位的批準,直接就把學校的位置選在了安置區那邊。


    在安置區上學的孩子們倒是方便了,可就苦了這邊農村的孩子,本來他們以前近的,走一公裏甚至不到一公裏就到了,遠的也不過是走三四公裏路,結果學校一下子從以前的中心地帶搬遷到了經開區的那頭邊緣,這就苦了這邊這幾個沒有搬遷的幾個村子的孩子了,近的也得走三四公裏路,遠的就得走六七公裏路了,盛夏還稍微好一些,像現在已經十月份了,快要入冬了,早上六點半天都還沒亮呢,哪家人放心讓自己孩子出門啊?


    這些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家裏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在照看著,所以這些孩子大部分就是爺爺奶奶早上帶著出門,下午放學再去接。


    “我看這些領導幹的不是個事兒!”老人家又喋喋不休地說道。“規劃的時候就沒規劃好,安置區為什麽要靠著縣城修?本來是挨著的村子結果中間被一大片工業區給隔開了,搞得一邊歡喜一邊愁。”


    “那些搬遷了的,倒是皆大歡喜,以前的農村過得跟城裏人一樣的生活,衣食住行念書都方便,也不看看這一群農村裏的娃子,小學六年都要這麽每天往返十幾公裏,你得算算,一年上學六個月,一百八十天,兩千多公裏,從咱們這兒走路到北京都夠了,這些孩子要走多少?足足六年!一萬五千多公裏路呐!你讓那些縣裏的,區裏的領導過來走走看,讓他們天天從縣裏走路道管委會上班試試看?人家小孩子都能行,他們不能行?”


    聶飛就笑著沒有說話,心裏卻是挺難受,其實從管委會到縣城邊上的確不遠,大概也就五六公裏路,可這些領導們卻是一個個地坐著轎車非常地方便。


    這些家長送這些孩子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經開區太大了,雖然工廠不多,但是大片大片的土地還沒有工廠過來建廠,顯得有些荒蕪,而且這邊流動人口基數也大,家長們都不放心,跟聶飛小時候不一樣,整個港橋鄉也沒什麽流動人口,一路走過去都是臨近村的,大家夥基本上都認識,所以非常家長們都非常放心。


    “前兩年有一家小孩子自己上學,這工業區外麵進來的車子也多,結果給撞死了一個。”老人家又繼續緩緩地說道。“所以後來這些人家們就更加不敢讓孩子單獨去上學了,都是家裏送,生怕出現一點意外。”


    “我看你也不過就是區政府的一個小幹部,跟你說說也就是了,也沒啥用。”老人家就衝著聶飛擺擺手道。“要不然為什麽現在的人眼巴巴地望著拆遷呐?你看看其他幾個村子,這一拆,那就是分房子,出門有公路,晚上有路燈,大家坐在樓下小區聊天,你再看看咱們這幾個村子,到了晚上一片漆黑,家家戶戶都關門,這都是差距呐!”


    “是啊,不患寡而患不均!”聶飛就笑了笑說道,這種情緒在社會上都是存在的,為什麽會有仇富心理就是從這種心態上升級變化過來的,聶飛不得不佩服劉坤民的眼光還是很獨到的,來這裏視察一次就能發現最根本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路女人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鉉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鉉山並收藏官路女人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