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可惜的陳家村
墨雪陷入沉思,她發現,前世的她,一步步陷入被動,似乎也和這方麵有關。
經商和工作不一樣,工作隻需要做好手頭上的事情即可。
然而經商需要涉及到的方麵很多,這也是為何會有市場調研,市場前景報告等一係列的調查數據。
如果是做投行的,還會進行行業分析,投資評估等行為。
做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有關信息,讓自身對於整個行業都有所了解,可以整合各種資源,利用各種資源。
就比如今天,如果她當真對這方麵的信息了如指掌,也不會需要求助爺爺。
而她的前世,根本就是悶著頭往前衝,有一股衝勁,卻少了一些規劃。
前世自己的失敗,不僅僅有李玉玲的陷害,還有自身能力的不足。
如果足夠強,前世李玉玲的那些手段,其實根本不算什麽。
這一刻,墨雪終於開始正視自己的問題,也發現自己缺乏的東西太多。
“看來大學真的要好好學習了。”
本來還覺得大學根本無所謂,但是現在墨雪卻不覺得這樣了。
或許自己無法學得多麽精細,但需要對各種知識有一定了解。
這樣才能安排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
深唿口氣,壓下內心自己的這些感想。
墨雪再次看向爺爺,“爺爺,小雪受教了,那您知道哪裏可以讓我租賃或者購買的倉庫嗎?”
老爺子很滿意墨雪的態度,能聽得進去,這才是最重要的。
“你去隔壁陳家村,他們那有一棟特別巨大的廠房,還是二層水泥結構的,你完全租一部分空地使用。”
墨雪有些驚訝,“二層水泥廠房,還特別巨大,爺爺,他們那以前難道也是打算弄水果罐頭的?”
老爺子卻搖了搖頭,“他們村並沒有種果樹,實際上他們村的地理環境挺好,裏麵是一片平原。”
“平原?”
墨雪還真沒去過隔壁村,雖然說是隔壁村,但和他們村距離挺遠的。
他們這有一條公路直通鎮子上,而他們一個個村子,實際上就在這條公路兩側。
而村子與村子之間,都有大大小小的山林隔著。
有些山林不大,隻是一個小山坡,但有些山林卻是雜草叢生,很是危險。
而墨家村與陳家村之間就有一座比較荒涼的山林相隔。
想要過去隻能走公路,而公路到了陳家村就會拐一個彎,直接向著鎮子上而去。
而陳家村還要在另外一條岔道的裏麵,因此很少有人過去。
但在爺爺的解釋下,墨雪才了解到,原來從那條岔道進去之後,是一處被三麵山林包裹的一片平原。
平原隻能說是一個小平原,大概有上萬畝的大小。
平原上水資源也很豐富,河流,湖泊挺多。
但也正因為如此,陳家村並不適合大麵積的種植糧食。
因為土地被河流分割的很細碎。
但是有失就有得,雖然那裏不適合大麵積種植糧食,但卻很適合種植果樹,或者養殖動物。
而陳家村曾經出了一個陳老二,是個養殖梅花鹿的好手。
在這十裏八村的,都是十分有名的人物。
當年鼓勵農業創新時,這位也同墨爺爺一樣,帶領著村民搞起了陳家村的特色農業。
墨家村選擇了種植桃樹,而陳家村卻選擇了養殖肉驢。
是的,就是肉驢,陳老二拋棄了最拿手的養殖梅花鹿,反而帶著陳家村的人搞起了肉驢的養殖。
他的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驢肉更加好吃,應該也更受歡迎。
還別說,憑借著養梅花鹿的經驗,硬生生的被這家夥完成了肉驢的養殖。
隻可惜,與他們墨家村不同的是,墨家村是因為桃子口味太過一般,從而無法賣出。
而陳家村卻是因為,驢肉價格太高,壓根就沒有人買。
在那個剛剛起步的年代,誰有錢吃得起驢肉。
哪怕驢肉堪比龍肉的美味,可在那個時候,就算有人想吃,也得思量一下。
畢竟有些地方,資本的帽子一扣,不死也得扒層皮。
隻有到了後來,人們慢慢接受了多勞多得的這種模式,相信有錢不會被抓,市場這才算是真正開放。
然而陳老二選擇的那個時機不好,如果放到現在,說不定或許能夠成功。
然而如今的陳老二已經沒了雄心壯誌,陳家村的人也不敢隨意嚐試。
再加上年輕人口的流失,也就造成了如今整個陳家村的荒廢。
除了一些人還會散養一些雞鴨鵝什麽的,大片大片的平原變成了荒地。
而爺爺口中的那棟倉庫,原本是陳家村打算用來建設屠宰廠的。
隻可惜,最終設備賣的賣,拆的拆,分的分,隻留下一棟廢棄的倉庫擺放雜物。
聽著爺爺的訴說,墨雪內心一陣感慨。
這就是盲目創業的後果。
最重要的還是沒有銷售渠道。
如果當初他們有渠道能夠將驢肉賣出去,那麽所有的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爺爺,那我現在就去看看,如果能租下來,您聯係的那十台半自動封裝機我都要了。”
“你都要了?”
老爺子有點驚訝。
雖然打聽到有十台機器要賣,可老爺子以為墨雪隻要一兩台。
畢竟那玩意好歹也要五千塊錢一台。
然而墨雪卻覺得很劃算,雖然是舊的,但功能很齊全。
從玻璃瓶的烘幹,消毒,到罐頭糖水的注入,封裝,整套都有。
雖然這東西沒什麽技術含量,可五千塊錢一套並不算貴。
墨雪很肯定道:“對,十套我都要了。”
隨即將今天楚凡告訴她的信息與爺爺說了一遍。
老爺子一陣沉默。
“你能確定你能將那些罐頭賣出去?那可不是十瓶八瓶的。”
老爺子相信墨雪做出來的罐頭味道不會差。
可那麽多的罐頭想賣,恐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封裝機每小時的封裝量在六百個左右。
一天十個小時就是六千瓶。
墨雪總共要了十台機器,那麽一天就是六萬瓶的量!
不說能不能銷售出去,僅僅是黃桃的貨源,以及清洗黃桃,去皮去核的人手就不夠。
墨雪可是隻買了封裝機,又沒買清洗機以及去皮機器,人工也是一個問題。
畢竟現在大部分村子裏的人手都在采摘桃子。
墨雪陷入沉思,她發現,前世的她,一步步陷入被動,似乎也和這方麵有關。
經商和工作不一樣,工作隻需要做好手頭上的事情即可。
然而經商需要涉及到的方麵很多,這也是為何會有市場調研,市場前景報告等一係列的調查數據。
如果是做投行的,還會進行行業分析,投資評估等行為。
做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有關信息,讓自身對於整個行業都有所了解,可以整合各種資源,利用各種資源。
就比如今天,如果她當真對這方麵的信息了如指掌,也不會需要求助爺爺。
而她的前世,根本就是悶著頭往前衝,有一股衝勁,卻少了一些規劃。
前世自己的失敗,不僅僅有李玉玲的陷害,還有自身能力的不足。
如果足夠強,前世李玉玲的那些手段,其實根本不算什麽。
這一刻,墨雪終於開始正視自己的問題,也發現自己缺乏的東西太多。
“看來大學真的要好好學習了。”
本來還覺得大學根本無所謂,但是現在墨雪卻不覺得這樣了。
或許自己無法學得多麽精細,但需要對各種知識有一定了解。
這樣才能安排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
深唿口氣,壓下內心自己的這些感想。
墨雪再次看向爺爺,“爺爺,小雪受教了,那您知道哪裏可以讓我租賃或者購買的倉庫嗎?”
老爺子很滿意墨雪的態度,能聽得進去,這才是最重要的。
“你去隔壁陳家村,他們那有一棟特別巨大的廠房,還是二層水泥結構的,你完全租一部分空地使用。”
墨雪有些驚訝,“二層水泥廠房,還特別巨大,爺爺,他們那以前難道也是打算弄水果罐頭的?”
老爺子卻搖了搖頭,“他們村並沒有種果樹,實際上他們村的地理環境挺好,裏麵是一片平原。”
“平原?”
墨雪還真沒去過隔壁村,雖然說是隔壁村,但和他們村距離挺遠的。
他們這有一條公路直通鎮子上,而他們一個個村子,實際上就在這條公路兩側。
而村子與村子之間,都有大大小小的山林隔著。
有些山林不大,隻是一個小山坡,但有些山林卻是雜草叢生,很是危險。
而墨家村與陳家村之間就有一座比較荒涼的山林相隔。
想要過去隻能走公路,而公路到了陳家村就會拐一個彎,直接向著鎮子上而去。
而陳家村還要在另外一條岔道的裏麵,因此很少有人過去。
但在爺爺的解釋下,墨雪才了解到,原來從那條岔道進去之後,是一處被三麵山林包裹的一片平原。
平原隻能說是一個小平原,大概有上萬畝的大小。
平原上水資源也很豐富,河流,湖泊挺多。
但也正因為如此,陳家村並不適合大麵積的種植糧食。
因為土地被河流分割的很細碎。
但是有失就有得,雖然那裏不適合大麵積種植糧食,但卻很適合種植果樹,或者養殖動物。
而陳家村曾經出了一個陳老二,是個養殖梅花鹿的好手。
在這十裏八村的,都是十分有名的人物。
當年鼓勵農業創新時,這位也同墨爺爺一樣,帶領著村民搞起了陳家村的特色農業。
墨家村選擇了種植桃樹,而陳家村卻選擇了養殖肉驢。
是的,就是肉驢,陳老二拋棄了最拿手的養殖梅花鹿,反而帶著陳家村的人搞起了肉驢的養殖。
他的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驢肉更加好吃,應該也更受歡迎。
還別說,憑借著養梅花鹿的經驗,硬生生的被這家夥完成了肉驢的養殖。
隻可惜,與他們墨家村不同的是,墨家村是因為桃子口味太過一般,從而無法賣出。
而陳家村卻是因為,驢肉價格太高,壓根就沒有人買。
在那個剛剛起步的年代,誰有錢吃得起驢肉。
哪怕驢肉堪比龍肉的美味,可在那個時候,就算有人想吃,也得思量一下。
畢竟有些地方,資本的帽子一扣,不死也得扒層皮。
隻有到了後來,人們慢慢接受了多勞多得的這種模式,相信有錢不會被抓,市場這才算是真正開放。
然而陳老二選擇的那個時機不好,如果放到現在,說不定或許能夠成功。
然而如今的陳老二已經沒了雄心壯誌,陳家村的人也不敢隨意嚐試。
再加上年輕人口的流失,也就造成了如今整個陳家村的荒廢。
除了一些人還會散養一些雞鴨鵝什麽的,大片大片的平原變成了荒地。
而爺爺口中的那棟倉庫,原本是陳家村打算用來建設屠宰廠的。
隻可惜,最終設備賣的賣,拆的拆,分的分,隻留下一棟廢棄的倉庫擺放雜物。
聽著爺爺的訴說,墨雪內心一陣感慨。
這就是盲目創業的後果。
最重要的還是沒有銷售渠道。
如果當初他們有渠道能夠將驢肉賣出去,那麽所有的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爺爺,那我現在就去看看,如果能租下來,您聯係的那十台半自動封裝機我都要了。”
“你都要了?”
老爺子有點驚訝。
雖然打聽到有十台機器要賣,可老爺子以為墨雪隻要一兩台。
畢竟那玩意好歹也要五千塊錢一台。
然而墨雪卻覺得很劃算,雖然是舊的,但功能很齊全。
從玻璃瓶的烘幹,消毒,到罐頭糖水的注入,封裝,整套都有。
雖然這東西沒什麽技術含量,可五千塊錢一套並不算貴。
墨雪很肯定道:“對,十套我都要了。”
隨即將今天楚凡告訴她的信息與爺爺說了一遍。
老爺子一陣沉默。
“你能確定你能將那些罐頭賣出去?那可不是十瓶八瓶的。”
老爺子相信墨雪做出來的罐頭味道不會差。
可那麽多的罐頭想賣,恐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封裝機每小時的封裝量在六百個左右。
一天十個小時就是六千瓶。
墨雪總共要了十台機器,那麽一天就是六萬瓶的量!
不說能不能銷售出去,僅僅是黃桃的貨源,以及清洗黃桃,去皮去核的人手就不夠。
墨雪可是隻買了封裝機,又沒買清洗機以及去皮機器,人工也是一個問題。
畢竟現在大部分村子裏的人手都在采摘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