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送錢的來了
就在張翠山愣神之際,李忠生繼續說道:“張老板,我觀你這些靈桃,品相都是最好的,我想一株桃樹,不應該全部都是這種吧?”
張翠山有些沒轉過彎來,“李老板這是何意?”
李忠生微微一笑,“我就直言吧,不管李老板有沒有從那位賣家手裏收購品相不太好的靈桃,我都願意以二十元一斤的價格,從你這裏購買!”
張翠山倒一口涼氣,原來這家夥打得是這主意!
一直以來,這些桃子都是送給那些大人物的,因此他都要求最好的。
可李忠生突然提醒了他,雖然那些品相不好的,可能會有損形象。
可有些人卻很需要它。
比如眼前的李老板,他是做酒店的,餐飲方麵,或許會用到這些靈桃作為配料。
比如點綴,比如果盤,比如特色水果沙拉,甚至可以榨成果汁。
一瞬間,張翠山想到了很多。
同時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山莊會所,同樣也可以加入一些這個。
然而現在李忠生親自找上門來,並且以二十塊錢一斤的價格收購,這個麵子他不得不給。
李忠生沒有主動去調查靈桃來源,這算是給了他麵子。
張翠山如果不識趣,或許李忠生立馬就會調查靈桃來源。
如今沒有任何人調查靈桃來源,或許也是不想打破這種平衡。
可這事情根本不經查。
隻要對方想查,一查就會知道賣家是誰。
而實際上,李忠生的確沒有調查這桃子的來源。
一方麵時間緊迫,另外也是不想得罪翠園山莊。
如果他調查一下的話就會發現,這些桃子竟然是他親生女兒墨雪賣出去的。
這不得不說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張翠山深唿口氣,他知道,這件事不能直接拒絕。
想了想,“李老板,這事我需要詢問一下那位賣靈桃的小老板,如果她願意出售,那我一定會賣給你。”
李忠生笑了,張翠山這個熟人去去談,肯定要好過他這個咯陌生人。
李忠生眯著眼睛,滿臉笑容,“那就多謝張老板了,李某就恭候佳音了。”
送走李忠生,張翠山立即撥通了墨雪的電話。
“喂~哪位?”
墨雪剛剛到達熊大的村子,這裏的路麵不比他們村好多少。
一隻手騎車,一隻手拿著電話,墨雪語氣中有些不耐煩,怎麽這個時候打電話。
似乎聽出了墨雪語氣中的不爽,張翠山趕忙說道:“小老板要是不方便,那我一會再打過去。”
“不用,有什麽事直說吧。”
墨雪有些奇怪,這個張翠山這時候打電話來幹嘛?
隻聽對麵詢問道:“小老板那裏是不是還有一些品相不太好的桃子?本人想一起買了。”
張翠山也不藏著掖著,直接說出要求。
墨雪騎車的動作一頓,熊大見她打電話,立即把車停了下來。
墨雪幹脆也跟著停了下來。
這時墨雪才開口道:“張老板怎麽想起問這個了?我這裏的確有一些品相不好的,我打算留著自己吃。”
張翠山一聽,頓時有些急了,“小老板,你看這樣,我同樣用十元一斤的價格,將你這些桃子全都買了如何?”
墨雪聽得都愣住了,“一樣的價格?”
墨雪此刻有些狐疑,這家夥打得什麽主意?
聽出墨雪的疑惑,張翠山急忙解釋道:“是這樣的,我有一位顧客需要大量你這種桃子。
可我這裏的已經全部分了出去,所以就想著能不能從你這裏購買一些品相不太好的。
畢竟那位客人親自求到了我這裏,小老板應該理解,我這也不好拒絕啊!”
張翠山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變得無奈一些。
他不是沒有想過撒個謊,編個其他理由,將這價格降下去。
可萬一李忠生親自找到墨雪那邊怎麽辦?
萬一說漏了嘴,那他這謊言就會被揭穿,今後也別想和墨雪做生意。
如今說出大部分實情,他也不怕李忠生找到墨雪。
如果到時候一說,哪怕他沒成功,也能給這兩人都留下好印象。
李忠生見他當真求過墨雪,也不會怪罪他。
而墨雪見他說的事情,到時候印象也會好不少。
張翠山內心想什麽,墨雪沒太在意。
不過,張翠山既然連那些品相不太好的桃子都要,墨雪知道,她的這些桃子,如今恐怕比較搶手。
但是墨雪並沒有抬價的打算。
相比起搭上張翠山這層關係,這點利益並不算什麽。
接下來的生意才是大頭,一旦從張翠山這裏打通渠道,恐怕就不愁銷量了。
於是墨雪很爽快的答應了。
原本隻能賣一萬兩千斤左右的桃子,如今至少能賣一萬八千斤。
整整多了六萬塊錢。
墨雪心中高興,叫上一旁的熊大,樂嗬嗬的向著大河村村子裏而去。
大河村正是熊大家所在的村子。
這裏要比他們墨家村好上不少。
因為這一眼望去,高大一塊平地。
隻是騎著騎著,墨雪感覺有些不對勁。
“熊大,你們這怎麽這麽多荒田?”
墨雪看著那成片成片的荒田,不由得心疼起來。
熊大看了看遠處的荒田,不以為意道:“村子裏沒人,隻能荒著唄,再說,種地又不掙錢,誰願意種這些地。”
熊大說的理所當然,墨雪卻是聽得糟心。
這可都是良田啊,就這麽荒著,遲早得廢了!
良田長期不種,熟土就會變成山地,今後再想種植,又得重新開荒,這是一種資源浪費!
但是墨雪也明白,這是無奈之舉,種地不掙錢,甚至還得打工補貼。
這樣的事情,百姓自然不願意幹。
辛辛苦苦一整年,說不定還不如出去打工個把月。
這種情況下,隻會越來越少的人選擇拋荒。
早期之時,整個國家都靠農民過活,種田本身就不掙錢。
每年還得交各種稅和糧食。
正是這些稅和糧食,才能支撐起整個國家的工業建設。
也正是農民前期的付出,才讓國家培育出了一批批高知識分子,才能誕生出一批批的富豪。
如果沒有農民的付出,整個國家又會有多少人會餓死?
如果人人不種地,那些後世高喊著農民無用論的知識分子,早特麽餓死在繈褓中了。
哪裏會有他們後來耀武揚威的一天。
就在張翠山愣神之際,李忠生繼續說道:“張老板,我觀你這些靈桃,品相都是最好的,我想一株桃樹,不應該全部都是這種吧?”
張翠山有些沒轉過彎來,“李老板這是何意?”
李忠生微微一笑,“我就直言吧,不管李老板有沒有從那位賣家手裏收購品相不太好的靈桃,我都願意以二十元一斤的價格,從你這裏購買!”
張翠山倒一口涼氣,原來這家夥打得是這主意!
一直以來,這些桃子都是送給那些大人物的,因此他都要求最好的。
可李忠生突然提醒了他,雖然那些品相不好的,可能會有損形象。
可有些人卻很需要它。
比如眼前的李老板,他是做酒店的,餐飲方麵,或許會用到這些靈桃作為配料。
比如點綴,比如果盤,比如特色水果沙拉,甚至可以榨成果汁。
一瞬間,張翠山想到了很多。
同時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山莊會所,同樣也可以加入一些這個。
然而現在李忠生親自找上門來,並且以二十塊錢一斤的價格收購,這個麵子他不得不給。
李忠生沒有主動去調查靈桃來源,這算是給了他麵子。
張翠山如果不識趣,或許李忠生立馬就會調查靈桃來源。
如今沒有任何人調查靈桃來源,或許也是不想打破這種平衡。
可這事情根本不經查。
隻要對方想查,一查就會知道賣家是誰。
而實際上,李忠生的確沒有調查這桃子的來源。
一方麵時間緊迫,另外也是不想得罪翠園山莊。
如果他調查一下的話就會發現,這些桃子竟然是他親生女兒墨雪賣出去的。
這不得不說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張翠山深唿口氣,他知道,這件事不能直接拒絕。
想了想,“李老板,這事我需要詢問一下那位賣靈桃的小老板,如果她願意出售,那我一定會賣給你。”
李忠生笑了,張翠山這個熟人去去談,肯定要好過他這個咯陌生人。
李忠生眯著眼睛,滿臉笑容,“那就多謝張老板了,李某就恭候佳音了。”
送走李忠生,張翠山立即撥通了墨雪的電話。
“喂~哪位?”
墨雪剛剛到達熊大的村子,這裏的路麵不比他們村好多少。
一隻手騎車,一隻手拿著電話,墨雪語氣中有些不耐煩,怎麽這個時候打電話。
似乎聽出了墨雪語氣中的不爽,張翠山趕忙說道:“小老板要是不方便,那我一會再打過去。”
“不用,有什麽事直說吧。”
墨雪有些奇怪,這個張翠山這時候打電話來幹嘛?
隻聽對麵詢問道:“小老板那裏是不是還有一些品相不太好的桃子?本人想一起買了。”
張翠山也不藏著掖著,直接說出要求。
墨雪騎車的動作一頓,熊大見她打電話,立即把車停了下來。
墨雪幹脆也跟著停了下來。
這時墨雪才開口道:“張老板怎麽想起問這個了?我這裏的確有一些品相不好的,我打算留著自己吃。”
張翠山一聽,頓時有些急了,“小老板,你看這樣,我同樣用十元一斤的價格,將你這些桃子全都買了如何?”
墨雪聽得都愣住了,“一樣的價格?”
墨雪此刻有些狐疑,這家夥打得什麽主意?
聽出墨雪的疑惑,張翠山急忙解釋道:“是這樣的,我有一位顧客需要大量你這種桃子。
可我這裏的已經全部分了出去,所以就想著能不能從你這裏購買一些品相不太好的。
畢竟那位客人親自求到了我這裏,小老板應該理解,我這也不好拒絕啊!”
張翠山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變得無奈一些。
他不是沒有想過撒個謊,編個其他理由,將這價格降下去。
可萬一李忠生親自找到墨雪那邊怎麽辦?
萬一說漏了嘴,那他這謊言就會被揭穿,今後也別想和墨雪做生意。
如今說出大部分實情,他也不怕李忠生找到墨雪。
如果到時候一說,哪怕他沒成功,也能給這兩人都留下好印象。
李忠生見他當真求過墨雪,也不會怪罪他。
而墨雪見他說的事情,到時候印象也會好不少。
張翠山內心想什麽,墨雪沒太在意。
不過,張翠山既然連那些品相不太好的桃子都要,墨雪知道,她的這些桃子,如今恐怕比較搶手。
但是墨雪並沒有抬價的打算。
相比起搭上張翠山這層關係,這點利益並不算什麽。
接下來的生意才是大頭,一旦從張翠山這裏打通渠道,恐怕就不愁銷量了。
於是墨雪很爽快的答應了。
原本隻能賣一萬兩千斤左右的桃子,如今至少能賣一萬八千斤。
整整多了六萬塊錢。
墨雪心中高興,叫上一旁的熊大,樂嗬嗬的向著大河村村子裏而去。
大河村正是熊大家所在的村子。
這裏要比他們墨家村好上不少。
因為這一眼望去,高大一塊平地。
隻是騎著騎著,墨雪感覺有些不對勁。
“熊大,你們這怎麽這麽多荒田?”
墨雪看著那成片成片的荒田,不由得心疼起來。
熊大看了看遠處的荒田,不以為意道:“村子裏沒人,隻能荒著唄,再說,種地又不掙錢,誰願意種這些地。”
熊大說的理所當然,墨雪卻是聽得糟心。
這可都是良田啊,就這麽荒著,遲早得廢了!
良田長期不種,熟土就會變成山地,今後再想種植,又得重新開荒,這是一種資源浪費!
但是墨雪也明白,這是無奈之舉,種地不掙錢,甚至還得打工補貼。
這樣的事情,百姓自然不願意幹。
辛辛苦苦一整年,說不定還不如出去打工個把月。
這種情況下,隻會越來越少的人選擇拋荒。
早期之時,整個國家都靠農民過活,種田本身就不掙錢。
每年還得交各種稅和糧食。
正是這些稅和糧食,才能支撐起整個國家的工業建設。
也正是農民前期的付出,才讓國家培育出了一批批高知識分子,才能誕生出一批批的富豪。
如果沒有農民的付出,整個國家又會有多少人會餓死?
如果人人不種地,那些後世高喊著農民無用論的知識分子,早特麽餓死在繈褓中了。
哪裏會有他們後來耀武揚威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