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無間輪迴 (1)
暗殺1905·第2部 作者:巫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山雨欲來
白孜墨、賀謙和曹彬追入了山腳下的一片楓樹林裏。
楓樹林裏陰冷潮濕,暗黑沉沉,四下裏望去,枝椏橫斜,早已不見了屠夫的蹤影。
追丟了屠夫,三人有些垂頭喪氣,悻悻地迴到了農家。
賀謙給曹彬處理了右臂的刀傷,正進行最後的包紮時,忽聽白孜墨說道:“收拾東西,我們連夜迴上海。”
“不找玉屏峰和浮屠峰了嗎?”賀謙抬頭問道。
“沒這個必要了,”白孜墨說道,“我們才來此地落腳,剛暗查了雲岫寺沒幾天,刺客道的青者便盯上了我們。天層十有八九在雲岫寺,否則刺客道又何必這麽緊張?”
賀謙和曹彬都覺得白孜墨說得在理。三人此番南下調查雲岫寺的行動十分秘密,除了禦捕門的眾位禦捕外,沒有任何人知曉。可是才對雲岫寺展開調查不久,屠夫便尋上門來了。三人本沒有調查出什麽線索,但刺客道此舉,在三人看來正是不打自招。三人哪裏知道,屠夫來此是為刺殺胡客,與三人的遭遇純粹是湊巧而已。
三人此次奉命南下,意在調查天層是否真藏在雲岫寺,如今有了結論,自然要趕迴去匯報情況。
第二天,三人便快馬趕迴東南辦事衙門,向總領衙門發去了一封電報。
索克魯已經在總領衙門等待了太久。
白孜墨等三人南下的這段時間,慈禧已經準了袁世凱請求調撥新軍的奏折,並且在原來的數字上增加了兩千人,撥兩協新軍共計四千人供禦捕門調度。可以說,慈禧對此事是極為重視的。與此同時,在各地執行任務的捕者,都在接到命令後,陸續返迴總領衙門。禦捕門可謂是整裝待發。此番清剿刺客道,已然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而白孜墨發來的這封帶有肯定答複的電報,正是所欠缺的東風!
索克魯在接到電報後,當日便一聲令下,禦捕門全員出動,向南進發。
禦捕門三百多捕者在總捕頭索克魯的親自率領下,日夜兼程趕到德清縣,進駐德清縣衙。
白孜墨等三人在東南辦事衙門發完電報後,便又重新趕迴德清縣,繼續盯著雲岫寺,並很快發現了一些異常的動靜。
這些動靜來自於入寺禮佛的香客。
在這段時間裏,江南一帶一直陰雨綿綿,始終不見放晴。雲岫峰上長時間霧氣迷蒙,道路也泥濘不堪。盡管天氣惡劣,但每天上
山進雲岫寺禮佛的香客仍然絡繹不絕。不過這裏麵有一部分香客卻很奇怪,進入雲岫寺後,便再也沒有出來。尋常香客想在寺中停留,最多隻停留三五日,可這部分香客進去之後,就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沒有現過身。
“這部分香客總計百餘人,有男有女,進入寺中便再也沒有出來。如果我猜得不錯,應該是兵門和毒門的青者。”白孜墨向索克魯匯報了這一情況。
匯報的白孜墨放心了,他之前還有一絲顧慮,生怕天層萬一不在雲岫寺,便因自己的判斷出錯,累得整個禦捕門白費一番工夫。但這一異常的動靜出現,從另一個角度佐證了天層的確在雲岫寺。
聽聞匯報的索克魯同樣放心了,因為事情的發展,和他所預想的全然一樣。
此次禦捕門行動,與二十一年前全然不同。二十一年前禦捕門實力強大,怕刺客道避戰,所以是秘密行動,想趁刺客道在劍池大聚會時殺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如今禦捕門實力不濟,料想刺客道絕不會避戰,所以此番南下是大張旗鼓,不僅毫不掩飾,索克魯甚至還沿途故意放出風聲,好讓刺客道有時間召各地的青者迴援。
索克魯的態度十分明確,那就是你死我活!即將到來的這一場決戰,絕不會重蹈二十一年前莫幹山大戰的覆轍,要麽一去不複返,禦捕門滿門覆滅,要麽畢其功於一役,刺客道從此消亡!索克魯這樣大肆招搖,正是要刺客道召迴所有在外的青者,以做到不讓任何青者漏網,成為將來的禍患。
“傳令下去,靜候三天。這三天裏,所有人不可出縣衙半步,務須加倍小心,嚴防兵門青者的偷襲。所有飲食嚴加看管,以防毒門青者種毒。”索克魯下達了命令,“十月初十,我們便殺上雲岫峰!”
命令傳達下去,三百多捕者遵照執行,養精蓄銳,靜候三天後即將到來的大戰。
然而並沒有等到第三天。
隻過了兩天,十月初九的寅卯之交,天還未亮,所有捕者尚在熟睡,便突然被人叫醒。索克魯忽然下令,提前一日行動,即刻向雲岫峰進發!
索克魯一路之上大張旗鼓,唯恐天下不知,甚至連最後行動的時間也毫不做掩飾地宣揚了出去,似乎要與刺客道實打實地來一場生死決戰。但他卻在最後玩了一個小小的花招,那就是提前一日行動,妄圖殺刺客道一個措手不及。
離天亮還有一個時辰,三百多身著黑袍的捕者便離開了縣衙,出了德清縣城,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雲岫
峰下。
眾人抬頭望去,夜幕下的雲岫峰如一頭沉睡的野獸,橫臥在眼前。
為了即將到來的這一刻,索克魯已經等待了整整二十一年。在這二十一年裏,他暗懷終身殘疾的深仇大恨,肩扛重振禦捕門的重擔,承擔來自上上下下的巨大壓力,飽受朝中的各種非議,並眼睜睜地看著刺客道日益強大,看著禦捕門被推上裁撤與否的風口浪尖。人生能有幾個二十一年?索克魯已經忍辱負重了太久,他已經沒有時間再等下去了。
索克魯的心跳開始加速。他已經很久沒有這麽緊張過了。他右手一揮,所有捕者踏上山路,趁著夜色,悄無聲息地向位於煙霞塢中的雲岫寺進發。
靜悄悄地趕到雲岫寺外,整座寺院一片漆黑,沒有任何響動。
山門外,三百多捕者以最快的速度分立成十三個方陣。副總捕頭白孜墨,老捕頭金石開,天字號捕頭賀謙、李東泰和林鼎寒,地字號次捕曹彬、苦大鵬、羅向、張畢賢、李千朝、巫馬衡和易安,一齊扭過頭來,望著端坐在輪椅上的索克魯。
索克魯不做任何停頓,在十三個方陣分立好後,即刻下達了總攻令。
數十支火把頓時燃起,雲岫寺的山門被猛地撞開。除留下保護索克魯的方陣外,另外十二個方陣跟隨十二個禦捕衝入了山門,衝向寺內各處殿屋。
白錦瑟與刺客道有深仇大恨,但在十二個方陣衝入雲岫寺時,她卻沒有隨在其中。此刻的她,正站在雲岫寺的山門外,抬起頭來,望向天際。那裏星光黯淡,微明微亮,在連續一個多月的陰雨天氣之後,天空終於要撥雲見日。
白錦瑟久久地佇立在原地,仰頭凝望著天邊。而在她的身後,坐在輪椅上的索克魯,則在靜靜地凝望著她。
山風吹來,揚起了白錦瑟耳邊的發絲,也揚起了索克魯深藏心底的迴憶。
往事曆曆
三十年前,索克魯和白錦瑟在同一年進入了禦捕門。
那時的白錦瑟正值芳華,如春色般明媚動人,禦捕門中的不少捕者,都暗暗對這位新入門的女子動了心,索克魯也不例外。“莊生曉夢迷蝴蝶”,如李商隱迷上那位叫錦瑟的侍女般,索克魯也迷上了這位叫錦瑟的女子。
當時的禦捕門在天字號捕頭和地字號次捕之外,還設有秘捕這一隱職。秘捕是禦捕門中負責執行隱秘任務的禦捕,隻對總捕頭負責。這一隱職隻有次捕以上的人才知道,禦捕門中的普通捕者,大
部分都不知道有秘捕這一隱職的存在。秘捕的名額極少,門檻極高,必須來曆幹淨、性格果決、天賦過人的捕者方可進入篩選的範圍。索克魯和白錦瑟同時進入了篩選的流程,最終白錦瑟成為了一名秘捕,索克魯則沒有被選上。
白錦瑟雖為女子,卻天賦異稟,成為秘捕後,便在禦捕門中銷聲匿跡。短短兩年間,白錦瑟執行了多項隱秘任務,立下了不少功勞,深得總捕頭的信任。當時禦捕門有一位秘捕潛伏在刺客道的兵門,而負責與這位秘捕接頭的秘捕出了意外,因此總捕頭將這項秘密接頭的任務,交給了當時最為年輕的秘捕白錦瑟。
那位在刺客道兵門中潛伏的秘捕,名叫蘇照水。蘇照水是禦捕門中一位天字號捕頭的養子,年幼時便被安插進了刺客道,雖已潛伏兵門十餘載,但當白錦瑟與他接頭時,他也不過才二十來歲。蘇照水在刺客道潛伏十多年,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風險中,曆經了不少大風大浪,所以有著他那個年紀所不具有的全麵的思維、冷靜深沉的性格,以及出色的辦事能力。對於心高氣傲的白錦瑟來講,蘇照水擁有吸引她一往無前的魅力,而白錦瑟同樣深深地吸引了蘇照水。兩個人接觸不到半年,便暗自定下了終身。
當時禦捕門已有與刺客道叫板的實力,派蘇照水長年潛伏刺客道,正是為了暗查天層的藏匿地,同時刺探刺客道的各種情報。
二十一年前,蘇照水忽然與白錦瑟接頭,讓白錦瑟向總捕頭通傳謀門之“心”叛道被抓,刺客道將於冬月初八,在莫幹山劍池舉行秘密聚會,對“心”當眾處以六極刑的消息。禦捕門依此消息行動,這才有了後來的莫幹山大戰。
莫幹山大戰結束後,禦捕門支離破碎,白錦瑟仍是秘捕,蘇照水依舊潛伏,但索克魯卻大不一樣。當年的索克魯並不知道白錦瑟和蘇照水已暗定終身,為了能配得上白錦瑟,索克魯一直勤加努力,在莫幹山大戰前,終於成長為禦捕門中最年輕有為的天字號捕頭,而莫幹山大戰後,他更是一躍成為了禦捕門的新任總捕頭。
索克魯花了數年時間來重振禦捕門,到了小有所成時,他終於向白錦瑟表白了暗藏多年的情意,但卻遭到白錦瑟的拒絕,他也從白錦瑟的口中,得知她已同蘇照水定下了終身。
當時白錦瑟厭倦了與蘇照水長年分隔難以見麵的生活,她希望蘇照水能從刺客道抽身而退,但蘇照水想為在莫幹山大戰中死去的養父報仇,所以一意孤行,不肯離開刺客道,並且更加賣力地刺探刺客道的各種消息以及查找天
層的下落。白錦瑟隻好找到索克魯,希望借助總捕頭的調令,取消蘇照水潛伏的任務,迫使蘇照水離開刺客道返迴禦捕門。但白錦瑟數次相求,索克魯卻一一拒絕。雖然索克魯有自知之明,不想再打擾白錦瑟的生活,但他這幾次拒絕,不得不說暗藏了一些私心在裏麵。
十六年前,隔三個月便與白錦瑟接一次頭的蘇照水,到了該接頭的時間,卻沒有在特定地點出現,並且銷聲匿跡。白錦瑟心急如焚,暗中調查此事,索克魯也派出大批捕者多方調查,最終查到蘇照水秘捕的身份暴露,遭遇兵門青者的追殺,去了西南一帶,此後下落不明。蘇照水如果脫險,勢必迴到禦捕門,就算不迴禦捕門,也會想方設法與白錦瑟取得聯係。但他長時間銷聲匿跡,已基本可以斷定是有死無生。
白錦瑟不肯接受這一事實,但她潛意識裏也知道蘇照水多半沒有生還的可能。她憤怒之下,找到索克魯,請求索克魯出戰刺客道,為蘇照水報仇。但當時刺客道已經恢複實力,禦捕門貿然出戰,無異於以卵擊石,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因此索克魯沒有同意白錦瑟的請求。
憤恨之下,白錦瑟一意孤行,孤身一人與刺客道為敵,後來遭到五大青者的聯手追殺,身受重傷,又中了荊棘鳥的毒,若非得人相救,早已命喪黃泉。
此後數年間,白錦瑟一直不死心,一直沒有停止暗查蘇照水的下落,就算蘇照水當真死了,她也要找到蘇照水的葬身之地。她幾乎不再與禦捕門聯係,但每年都會迴一次總領衙門,要求索克魯出戰刺客道,但每一次索克魯都是斷然拒絕。
索克魯最後一次見到白錦瑟,是在八年前。從那之後,白錦瑟仿佛從世上消失了一般,再也沒有音訊。索克魯也派出捕者尋找過,但沒有尋找到任何消息。
這八年裏,白錦瑟走上了刺客獵人的道路,專殺兵門和毒門中成名的青者。與此同時,她逐漸減少對蘇照水下落的調查,並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刺客道天層的調查上。
這八年裏,索克魯則開始反思自己所做的一切。人總是這樣,隻有當最在乎的那個人不在身邊時,才懂得靜下心來,看清自己曾對那個人所做過的一切。索克魯開始後悔當年對白錦瑟的多次拒絕,如果那時候他同意將蘇照水調迴來,就不會有後來蘇照水因暴露秘捕身份而死的事,白錦瑟也就不會變成後來那個樣子。索克魯覺得自己很是對不起白錦瑟,更何況白錦瑟一直占據著他心中的一部分。他撤去了禦捕門中的秘捕一職,正是不想看到再有類似
的事發生。他希望能補救當年所犯下的錯誤。但白錦瑟八年裏一直沒有露麵,索克魯根本沒有任何補救的機會。直到數月前在瀛台的涵元殿,索克魯才意外見到了潛入瀛台尋找刺客卷軸的白錦瑟。
那晚胡客和姻嬋從瀛台逃走後,為了得到另外一幅刺客卷軸,白錦瑟返迴去找到索克魯,要求索克魯暫時中止禦捕門對胡客的追緝。當時胡客已身受重傷,本是追捕的大好機會,但索克魯卻同意了白錦瑟的要求,他和白錦瑟的關係,也因此得到了一些緩解。胡客和姻嬋輕鬆地走出了北京城,白錦瑟悄悄地尾隨其後,希望能通過偷聽二人的對話,探得另外一幅刺客卷軸的下落,或者待姻嬋將另外一幅刺客卷軸取出後,她再半道劫奪。
但姻嬋識破了白錦瑟的打算。在將胡客送上“信雄丸”號後,姻嬋便開始在直隸、河南和山東一帶兜圈子。白錦瑟尾隨了一段時間,知道姻嬋在玩弄她,終於忍無可忍,在武定府抓了姻嬋,帶迴禦捕門京師大獄審問。跟蹤姻嬋之時,白錦瑟曾暗中目睹了姻嬋迷暈胡客,將胡客送上“信雄丸”號的全過程。為了蘇照水,白錦瑟可以不顧一切,在姻嬋的身上,她也仿佛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所以在審問姻嬋的過程中,她沒有使用任何酷刑。但姻嬋口風太緊,死活不肯說出將另一幅刺客卷軸存放在哪一號當鋪,這才有了後來白錦瑟自北向南接連搗毀當鋪的事……
一陣連續的、短促的嗚鳴聲,將索克魯從記憶的深處,拉迴到現實中來。
這是生死攸關的嗚鳴聲,進入雲岫寺的捕者們一定出事了!
白錦瑟當即衝入了寺內,索克魯也帶著最後一個方陣趕入寺內。
雲岫寺共有殿屋九十九間半,出事的地方是金剛殿。
索克魯趕到時,在視線所及的範圍內,火光明暗不定,人影交錯晃動,金剛殿的裏裏外外,已經混戰成一片。
令索克魯吃驚的是,混戰的雙方竟然都是自己人,是捕者和捕者之間捉對廝殺了起來!
鏖戰
在索克魯的腳邊,躺著一具捕者的屍體,屍體的臉部有一道小傷口,但整個臉卻發紫發黑,顯然是中毒而死。
索克魯抬起頭來,凝視戰局,很快發現,戰局中的一些捕者,雖然穿著黑色的捕者外袍,但右臂上卻拴了一圈白線。這些臂拴白線之人,根本不是禦捕門的捕者,而是假扮的。
禦捕門此番是有備而來,刺客道同樣做好了應對。百餘青者深夜裏不睡覺,
穿著捕者外袍,深藏於寺內,靜候禦捕門的到來。李東泰和羅向率領的兩個方陣一踏足金剛殿,便被刺客道這一手魚目混珠殺得措手不及,折損了大半,接連吹響緊急嗚鳴。其餘各處的方陣均循聲趕來增援,但眼見廝殺的都是捕者,一時間分辨不出你我。百餘青者趁勢擴大戰局,殺得禦捕門一陣丟盔卸甲。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索克魯一眼便瞧出端倪。他急忙吩咐身邊的方陣,方陣中的二十多個捕者頓時一齊大喊:“臂拴白線者,格殺勿論!臂拴白線者,格殺勿論!”連喊數遍,隻留下四個捕者保護索克魯,其餘捕者均亮出兵器,撲入了戰局。
這一陣大喊聲,讓剩餘的如無頭蒼蠅般的兩百多捕者頓時醍醐灌頂。找到了辨別敵我的方法,捕者們仗著人多的優勢,逐漸穩住了潰敗的局勢。
捕者在人數上多出了青者一倍,但論單個的能力,青者又要勝出捕者許多,雙方可謂勢均力敵,這一場交戰,暫時陷入了膠著的狀態。
擒賊先擒王,有青者看見了置身戰局之外的索克魯,立刻朝索克魯殺來。留守的四個捕者一擁而上,付出兩死兩傷的代價,方才阻止了這個青者的前進。但立即又有兩個青者騰出手殺奔而來。剩餘兩個捕者不是對手,很快倒下,索克魯徹底暴露在對方的刀口下。
眼見總捕頭遇險,次捕張畢賢和巫馬衡急忙殺出人群,飛撲過來救急,與這兩個青者殺成一團。一支冷箭忽然射來,正中巫馬衡的右腿,巫馬衡誓死不退,在原地死戰,護衛索克魯。這支冷箭來自於金剛殿的瓦頂,那裏埋伏著兩個使快弩的青者,已經成功偷襲了好幾個捕者。這兩個青者正準備再用快弩偷襲巫馬衡和索克魯時,一道人影忽然勾住簷角,躍上了瓦頂,與兩個青者鬥在一起,卻是天字號捕頭林鼎寒。
索克魯身為禦捕門的總捕頭,如同禦捕門中最為明亮的那團火,越來越多的青者好似飛蛾一般,輪番朝這團火撲來,要先殺索克魯,亂禦捕門的陣腳。捕者們則紛紛朝索克魯所在的位置聚集,裏三層外三層地護衛索克魯,阻截這些青者。戰局也從金剛殿的附近,逐漸轉移到索克魯的四周。
刺客道的青者實在厲害,不知疲倦地輪番衝擊,護衛索克魯的捕者圈開始出現鬆動,最終被撕開了一個缺口,兩個兵門青者透入重圍,一個使蝴蝶刀,一個使羊角劍,兩記殺招朝索克魯的麵門奔來。
索克魯急忙滑動輪椅退後三尺,避開了兩個青者的第一擊。兩個青者繼續進擊,誓要取索克魯的性命。
斜刺裏忽然出現一人,刀影過處,兩個青者頓時齊赴黃泉。
索克魯看清救自己的人竟是白錦瑟,心裏不由一熱。白錦瑟手持鎖鏈刀,守在索克魯的身前,有她護衛,再無青者可以靠近。
火把一支接一支地滅了,天邊一點又一點地亮起。
戰局已持續了大半個時辰,禦捕門和刺客道都已傷亡過半,可廝殺仍在繼續,不殺盡最後一人,這場雲岫寺中的大戰就不會結束。
黑夜已逝,白晝將臨,遠方山脊蜿蜒,秋陽初起,朝霞吐丹,已經染透天際。
辰時終於到了。
索克魯看了看天色,心中暗道:“應該來了。”
他這樣想的時候,山門外忽然傳來了極大的響動,大批人馬衝入了煙霞塢,闖進雲岫寺來。
這批人馬,正是撥給禦捕門調度的四千新軍。
得到慈禧的準奏後,袁世凱對此事同樣顯現出了極為重視的態度。他自然希望能一舉蕩平刺客道,一來可以賣索克魯一個人情,二來自己也可以居一部分功勞。所以他調用了北洋六鎮中駐屯於山東濟南府的第五鎮新軍,撥出其中兩協,由統製吳長純率領南下,協助禦捕門行事。北洋六鎮是袁世凱剛剛編練完成的新建陸軍,他此番調度,也是為了讓自己親手編練的新軍出一出風頭。
禦捕門三百多捕者抵達德清縣後,吳長純所率領的兩協新軍還須兩日方可抵達。索克魯手書一封,約定了行動的日期和時辰,派探捕趕去見吳長純,並將信函轉交。索克魯聽說過吳長純的事跡,此人早年駐防旅順,甲午年中日戰事打響,旅順失利,吳長純率後部為先鋒,扼小平島、半南山各隘,七戰皆捷,此後他與日軍激戰兩月有餘,每次接仗都是身先士卒,屢瀕於危,坐騎被打死,衣服被射穿,仍不忘收複失地,可謂一員悍將。後來他在地方上練兵有方,被袁世凱看中,逐級提拔,升任第五鎮統製。正因為如此,索克魯才斷定吳長純收到信函後,必定會依從約定,準時準點趕到雲岫寺。
吳長純所率領的第五鎮新軍,來得正是時候。
這四千新軍先將雲岫寺團團包圍,以防止有人逃走,隨即分出數百人,衝入雲岫寺內,很快控製了局勢。刺客道的青者已經傷亡過半,隻剩下三四十人,天亮後又無處遁形,立刻便被包圍起來。
這些青者都是從練殺山走出來的冷血刺客,無論前方是刀山劍池,或是槍林彈雨,他們都無所畏懼
。自知今日必死無疑,這些青者舉起兵器,向周圍荷槍實彈的軍人撲去。
槍聲響起,硝煙過處,刺客道的青者一個接一個地倒下。縱使如此,在臨死之前,這些青者還是製造了一陣騷亂。在這陣騷亂中,訓練有素的第五鎮新軍,也有三十餘人的傷亡。
大戰結束之後,太陽也已經升起。陽光傾瀉而下,普照著血流成河的雲岫寺。
這一場血戰,禦捕門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普通捕者傷亡超過三分之二,天地字號禦捕也有六人受傷,可謂大傷元氣。不過好在吳長純率領的第五鎮新軍及時趕到,若非如此,傷亡還會更加嚴重。
索克魯一麵派捕者將寺中的八十餘僧人集中到大雄寶殿,盤查僧人們的來曆,並查問天層之事,一麵派捕者搜查整座寺院,尋找與刺客道有關的任何東西。
大約半個時辰後,搜查寺院的捕者完成了任務,迴來向索克魯稟報,沒有發現任何與刺客道相關的東西。與此同時,在大雄寶殿盤問僧人的捕者也趕來向索克魯匯報,八十餘僧人全部來曆幹淨,與刺客道沒有任何瓜葛,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刺客道的名頭。據僧人們交代,這百餘青者是入寺禮佛的香客,卻在寺內逗留不走,幾天前忽然發難,將僧人們通統關入戒堂,直到剛才禦捕門的捕者將他們放出。
聽了這些匯報,索克魯開始有了一絲緊張感,暗暗生出了一絲擔憂。
偏偏在這時候,白孜墨趕來向他匯報了一個情況,讓索克魯的心情頓時差到了極點。
白孜墨和其他幾位禦捕檢查了死去的百餘青者,每一具屍體都沒有放過,但始終沒有發現黑蚓、玄駒、傀儡、屠夫、虞美人等名頭響亮的青者,至於天層的人和刺客道的王者,更是連影子都沒有瞧見。
索克魯知道自己上當了。
但他不願接受這個事實。
“再重新搜過!”索克魯語氣發狠,“天層必定在雲岫寺,再給我仔細地搜!”
捕者們急忙遵照總捕頭的命令,又花去大半個時辰,將雲岫寺裏裏外外搜查了一通。和之前一樣,結果仍是一無所獲,別說什麽隱秘的暗道、地窖了,就是與刺客道稍有關聯的東西,也沒找到一樣。
索克魯親自到大雄寶殿,反複地審問雲岫寺的住持靜度禪師及其他僧人,最終確定,雲岫寺的這些僧人,確實沒有說謊,是真的對刺客道一無所知。索克魯揮了揮手,放了這些僧人。僧人們不敢在此逗留,在靜度禪師的帶
白孜墨、賀謙和曹彬追入了山腳下的一片楓樹林裏。
楓樹林裏陰冷潮濕,暗黑沉沉,四下裏望去,枝椏橫斜,早已不見了屠夫的蹤影。
追丟了屠夫,三人有些垂頭喪氣,悻悻地迴到了農家。
賀謙給曹彬處理了右臂的刀傷,正進行最後的包紮時,忽聽白孜墨說道:“收拾東西,我們連夜迴上海。”
“不找玉屏峰和浮屠峰了嗎?”賀謙抬頭問道。
“沒這個必要了,”白孜墨說道,“我們才來此地落腳,剛暗查了雲岫寺沒幾天,刺客道的青者便盯上了我們。天層十有八九在雲岫寺,否則刺客道又何必這麽緊張?”
賀謙和曹彬都覺得白孜墨說得在理。三人此番南下調查雲岫寺的行動十分秘密,除了禦捕門的眾位禦捕外,沒有任何人知曉。可是才對雲岫寺展開調查不久,屠夫便尋上門來了。三人本沒有調查出什麽線索,但刺客道此舉,在三人看來正是不打自招。三人哪裏知道,屠夫來此是為刺殺胡客,與三人的遭遇純粹是湊巧而已。
三人此次奉命南下,意在調查天層是否真藏在雲岫寺,如今有了結論,自然要趕迴去匯報情況。
第二天,三人便快馬趕迴東南辦事衙門,向總領衙門發去了一封電報。
索克魯已經在總領衙門等待了太久。
白孜墨等三人南下的這段時間,慈禧已經準了袁世凱請求調撥新軍的奏折,並且在原來的數字上增加了兩千人,撥兩協新軍共計四千人供禦捕門調度。可以說,慈禧對此事是極為重視的。與此同時,在各地執行任務的捕者,都在接到命令後,陸續返迴總領衙門。禦捕門可謂是整裝待發。此番清剿刺客道,已然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而白孜墨發來的這封帶有肯定答複的電報,正是所欠缺的東風!
索克魯在接到電報後,當日便一聲令下,禦捕門全員出動,向南進發。
禦捕門三百多捕者在總捕頭索克魯的親自率領下,日夜兼程趕到德清縣,進駐德清縣衙。
白孜墨等三人在東南辦事衙門發完電報後,便又重新趕迴德清縣,繼續盯著雲岫寺,並很快發現了一些異常的動靜。
這些動靜來自於入寺禮佛的香客。
在這段時間裏,江南一帶一直陰雨綿綿,始終不見放晴。雲岫峰上長時間霧氣迷蒙,道路也泥濘不堪。盡管天氣惡劣,但每天上
山進雲岫寺禮佛的香客仍然絡繹不絕。不過這裏麵有一部分香客卻很奇怪,進入雲岫寺後,便再也沒有出來。尋常香客想在寺中停留,最多隻停留三五日,可這部分香客進去之後,就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沒有現過身。
“這部分香客總計百餘人,有男有女,進入寺中便再也沒有出來。如果我猜得不錯,應該是兵門和毒門的青者。”白孜墨向索克魯匯報了這一情況。
匯報的白孜墨放心了,他之前還有一絲顧慮,生怕天層萬一不在雲岫寺,便因自己的判斷出錯,累得整個禦捕門白費一番工夫。但這一異常的動靜出現,從另一個角度佐證了天層的確在雲岫寺。
聽聞匯報的索克魯同樣放心了,因為事情的發展,和他所預想的全然一樣。
此次禦捕門行動,與二十一年前全然不同。二十一年前禦捕門實力強大,怕刺客道避戰,所以是秘密行動,想趁刺客道在劍池大聚會時殺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如今禦捕門實力不濟,料想刺客道絕不會避戰,所以此番南下是大張旗鼓,不僅毫不掩飾,索克魯甚至還沿途故意放出風聲,好讓刺客道有時間召各地的青者迴援。
索克魯的態度十分明確,那就是你死我活!即將到來的這一場決戰,絕不會重蹈二十一年前莫幹山大戰的覆轍,要麽一去不複返,禦捕門滿門覆滅,要麽畢其功於一役,刺客道從此消亡!索克魯這樣大肆招搖,正是要刺客道召迴所有在外的青者,以做到不讓任何青者漏網,成為將來的禍患。
“傳令下去,靜候三天。這三天裏,所有人不可出縣衙半步,務須加倍小心,嚴防兵門青者的偷襲。所有飲食嚴加看管,以防毒門青者種毒。”索克魯下達了命令,“十月初十,我們便殺上雲岫峰!”
命令傳達下去,三百多捕者遵照執行,養精蓄銳,靜候三天後即將到來的大戰。
然而並沒有等到第三天。
隻過了兩天,十月初九的寅卯之交,天還未亮,所有捕者尚在熟睡,便突然被人叫醒。索克魯忽然下令,提前一日行動,即刻向雲岫峰進發!
索克魯一路之上大張旗鼓,唯恐天下不知,甚至連最後行動的時間也毫不做掩飾地宣揚了出去,似乎要與刺客道實打實地來一場生死決戰。但他卻在最後玩了一個小小的花招,那就是提前一日行動,妄圖殺刺客道一個措手不及。
離天亮還有一個時辰,三百多身著黑袍的捕者便離開了縣衙,出了德清縣城,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雲岫
峰下。
眾人抬頭望去,夜幕下的雲岫峰如一頭沉睡的野獸,橫臥在眼前。
為了即將到來的這一刻,索克魯已經等待了整整二十一年。在這二十一年裏,他暗懷終身殘疾的深仇大恨,肩扛重振禦捕門的重擔,承擔來自上上下下的巨大壓力,飽受朝中的各種非議,並眼睜睜地看著刺客道日益強大,看著禦捕門被推上裁撤與否的風口浪尖。人生能有幾個二十一年?索克魯已經忍辱負重了太久,他已經沒有時間再等下去了。
索克魯的心跳開始加速。他已經很久沒有這麽緊張過了。他右手一揮,所有捕者踏上山路,趁著夜色,悄無聲息地向位於煙霞塢中的雲岫寺進發。
靜悄悄地趕到雲岫寺外,整座寺院一片漆黑,沒有任何響動。
山門外,三百多捕者以最快的速度分立成十三個方陣。副總捕頭白孜墨,老捕頭金石開,天字號捕頭賀謙、李東泰和林鼎寒,地字號次捕曹彬、苦大鵬、羅向、張畢賢、李千朝、巫馬衡和易安,一齊扭過頭來,望著端坐在輪椅上的索克魯。
索克魯不做任何停頓,在十三個方陣分立好後,即刻下達了總攻令。
數十支火把頓時燃起,雲岫寺的山門被猛地撞開。除留下保護索克魯的方陣外,另外十二個方陣跟隨十二個禦捕衝入了山門,衝向寺內各處殿屋。
白錦瑟與刺客道有深仇大恨,但在十二個方陣衝入雲岫寺時,她卻沒有隨在其中。此刻的她,正站在雲岫寺的山門外,抬起頭來,望向天際。那裏星光黯淡,微明微亮,在連續一個多月的陰雨天氣之後,天空終於要撥雲見日。
白錦瑟久久地佇立在原地,仰頭凝望著天邊。而在她的身後,坐在輪椅上的索克魯,則在靜靜地凝望著她。
山風吹來,揚起了白錦瑟耳邊的發絲,也揚起了索克魯深藏心底的迴憶。
往事曆曆
三十年前,索克魯和白錦瑟在同一年進入了禦捕門。
那時的白錦瑟正值芳華,如春色般明媚動人,禦捕門中的不少捕者,都暗暗對這位新入門的女子動了心,索克魯也不例外。“莊生曉夢迷蝴蝶”,如李商隱迷上那位叫錦瑟的侍女般,索克魯也迷上了這位叫錦瑟的女子。
當時的禦捕門在天字號捕頭和地字號次捕之外,還設有秘捕這一隱職。秘捕是禦捕門中負責執行隱秘任務的禦捕,隻對總捕頭負責。這一隱職隻有次捕以上的人才知道,禦捕門中的普通捕者,大
部分都不知道有秘捕這一隱職的存在。秘捕的名額極少,門檻極高,必須來曆幹淨、性格果決、天賦過人的捕者方可進入篩選的範圍。索克魯和白錦瑟同時進入了篩選的流程,最終白錦瑟成為了一名秘捕,索克魯則沒有被選上。
白錦瑟雖為女子,卻天賦異稟,成為秘捕後,便在禦捕門中銷聲匿跡。短短兩年間,白錦瑟執行了多項隱秘任務,立下了不少功勞,深得總捕頭的信任。當時禦捕門有一位秘捕潛伏在刺客道的兵門,而負責與這位秘捕接頭的秘捕出了意外,因此總捕頭將這項秘密接頭的任務,交給了當時最為年輕的秘捕白錦瑟。
那位在刺客道兵門中潛伏的秘捕,名叫蘇照水。蘇照水是禦捕門中一位天字號捕頭的養子,年幼時便被安插進了刺客道,雖已潛伏兵門十餘載,但當白錦瑟與他接頭時,他也不過才二十來歲。蘇照水在刺客道潛伏十多年,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風險中,曆經了不少大風大浪,所以有著他那個年紀所不具有的全麵的思維、冷靜深沉的性格,以及出色的辦事能力。對於心高氣傲的白錦瑟來講,蘇照水擁有吸引她一往無前的魅力,而白錦瑟同樣深深地吸引了蘇照水。兩個人接觸不到半年,便暗自定下了終身。
當時禦捕門已有與刺客道叫板的實力,派蘇照水長年潛伏刺客道,正是為了暗查天層的藏匿地,同時刺探刺客道的各種情報。
二十一年前,蘇照水忽然與白錦瑟接頭,讓白錦瑟向總捕頭通傳謀門之“心”叛道被抓,刺客道將於冬月初八,在莫幹山劍池舉行秘密聚會,對“心”當眾處以六極刑的消息。禦捕門依此消息行動,這才有了後來的莫幹山大戰。
莫幹山大戰結束後,禦捕門支離破碎,白錦瑟仍是秘捕,蘇照水依舊潛伏,但索克魯卻大不一樣。當年的索克魯並不知道白錦瑟和蘇照水已暗定終身,為了能配得上白錦瑟,索克魯一直勤加努力,在莫幹山大戰前,終於成長為禦捕門中最年輕有為的天字號捕頭,而莫幹山大戰後,他更是一躍成為了禦捕門的新任總捕頭。
索克魯花了數年時間來重振禦捕門,到了小有所成時,他終於向白錦瑟表白了暗藏多年的情意,但卻遭到白錦瑟的拒絕,他也從白錦瑟的口中,得知她已同蘇照水定下了終身。
當時白錦瑟厭倦了與蘇照水長年分隔難以見麵的生活,她希望蘇照水能從刺客道抽身而退,但蘇照水想為在莫幹山大戰中死去的養父報仇,所以一意孤行,不肯離開刺客道,並且更加賣力地刺探刺客道的各種消息以及查找天
層的下落。白錦瑟隻好找到索克魯,希望借助總捕頭的調令,取消蘇照水潛伏的任務,迫使蘇照水離開刺客道返迴禦捕門。但白錦瑟數次相求,索克魯卻一一拒絕。雖然索克魯有自知之明,不想再打擾白錦瑟的生活,但他這幾次拒絕,不得不說暗藏了一些私心在裏麵。
十六年前,隔三個月便與白錦瑟接一次頭的蘇照水,到了該接頭的時間,卻沒有在特定地點出現,並且銷聲匿跡。白錦瑟心急如焚,暗中調查此事,索克魯也派出大批捕者多方調查,最終查到蘇照水秘捕的身份暴露,遭遇兵門青者的追殺,去了西南一帶,此後下落不明。蘇照水如果脫險,勢必迴到禦捕門,就算不迴禦捕門,也會想方設法與白錦瑟取得聯係。但他長時間銷聲匿跡,已基本可以斷定是有死無生。
白錦瑟不肯接受這一事實,但她潛意識裏也知道蘇照水多半沒有生還的可能。她憤怒之下,找到索克魯,請求索克魯出戰刺客道,為蘇照水報仇。但當時刺客道已經恢複實力,禦捕門貿然出戰,無異於以卵擊石,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因此索克魯沒有同意白錦瑟的請求。
憤恨之下,白錦瑟一意孤行,孤身一人與刺客道為敵,後來遭到五大青者的聯手追殺,身受重傷,又中了荊棘鳥的毒,若非得人相救,早已命喪黃泉。
此後數年間,白錦瑟一直不死心,一直沒有停止暗查蘇照水的下落,就算蘇照水當真死了,她也要找到蘇照水的葬身之地。她幾乎不再與禦捕門聯係,但每年都會迴一次總領衙門,要求索克魯出戰刺客道,但每一次索克魯都是斷然拒絕。
索克魯最後一次見到白錦瑟,是在八年前。從那之後,白錦瑟仿佛從世上消失了一般,再也沒有音訊。索克魯也派出捕者尋找過,但沒有尋找到任何消息。
這八年裏,白錦瑟走上了刺客獵人的道路,專殺兵門和毒門中成名的青者。與此同時,她逐漸減少對蘇照水下落的調查,並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刺客道天層的調查上。
這八年裏,索克魯則開始反思自己所做的一切。人總是這樣,隻有當最在乎的那個人不在身邊時,才懂得靜下心來,看清自己曾對那個人所做過的一切。索克魯開始後悔當年對白錦瑟的多次拒絕,如果那時候他同意將蘇照水調迴來,就不會有後來蘇照水因暴露秘捕身份而死的事,白錦瑟也就不會變成後來那個樣子。索克魯覺得自己很是對不起白錦瑟,更何況白錦瑟一直占據著他心中的一部分。他撤去了禦捕門中的秘捕一職,正是不想看到再有類似
的事發生。他希望能補救當年所犯下的錯誤。但白錦瑟八年裏一直沒有露麵,索克魯根本沒有任何補救的機會。直到數月前在瀛台的涵元殿,索克魯才意外見到了潛入瀛台尋找刺客卷軸的白錦瑟。
那晚胡客和姻嬋從瀛台逃走後,為了得到另外一幅刺客卷軸,白錦瑟返迴去找到索克魯,要求索克魯暫時中止禦捕門對胡客的追緝。當時胡客已身受重傷,本是追捕的大好機會,但索克魯卻同意了白錦瑟的要求,他和白錦瑟的關係,也因此得到了一些緩解。胡客和姻嬋輕鬆地走出了北京城,白錦瑟悄悄地尾隨其後,希望能通過偷聽二人的對話,探得另外一幅刺客卷軸的下落,或者待姻嬋將另外一幅刺客卷軸取出後,她再半道劫奪。
但姻嬋識破了白錦瑟的打算。在將胡客送上“信雄丸”號後,姻嬋便開始在直隸、河南和山東一帶兜圈子。白錦瑟尾隨了一段時間,知道姻嬋在玩弄她,終於忍無可忍,在武定府抓了姻嬋,帶迴禦捕門京師大獄審問。跟蹤姻嬋之時,白錦瑟曾暗中目睹了姻嬋迷暈胡客,將胡客送上“信雄丸”號的全過程。為了蘇照水,白錦瑟可以不顧一切,在姻嬋的身上,她也仿佛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所以在審問姻嬋的過程中,她沒有使用任何酷刑。但姻嬋口風太緊,死活不肯說出將另一幅刺客卷軸存放在哪一號當鋪,這才有了後來白錦瑟自北向南接連搗毀當鋪的事……
一陣連續的、短促的嗚鳴聲,將索克魯從記憶的深處,拉迴到現實中來。
這是生死攸關的嗚鳴聲,進入雲岫寺的捕者們一定出事了!
白錦瑟當即衝入了寺內,索克魯也帶著最後一個方陣趕入寺內。
雲岫寺共有殿屋九十九間半,出事的地方是金剛殿。
索克魯趕到時,在視線所及的範圍內,火光明暗不定,人影交錯晃動,金剛殿的裏裏外外,已經混戰成一片。
令索克魯吃驚的是,混戰的雙方竟然都是自己人,是捕者和捕者之間捉對廝殺了起來!
鏖戰
在索克魯的腳邊,躺著一具捕者的屍體,屍體的臉部有一道小傷口,但整個臉卻發紫發黑,顯然是中毒而死。
索克魯抬起頭來,凝視戰局,很快發現,戰局中的一些捕者,雖然穿著黑色的捕者外袍,但右臂上卻拴了一圈白線。這些臂拴白線之人,根本不是禦捕門的捕者,而是假扮的。
禦捕門此番是有備而來,刺客道同樣做好了應對。百餘青者深夜裏不睡覺,
穿著捕者外袍,深藏於寺內,靜候禦捕門的到來。李東泰和羅向率領的兩個方陣一踏足金剛殿,便被刺客道這一手魚目混珠殺得措手不及,折損了大半,接連吹響緊急嗚鳴。其餘各處的方陣均循聲趕來增援,但眼見廝殺的都是捕者,一時間分辨不出你我。百餘青者趁勢擴大戰局,殺得禦捕門一陣丟盔卸甲。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索克魯一眼便瞧出端倪。他急忙吩咐身邊的方陣,方陣中的二十多個捕者頓時一齊大喊:“臂拴白線者,格殺勿論!臂拴白線者,格殺勿論!”連喊數遍,隻留下四個捕者保護索克魯,其餘捕者均亮出兵器,撲入了戰局。
這一陣大喊聲,讓剩餘的如無頭蒼蠅般的兩百多捕者頓時醍醐灌頂。找到了辨別敵我的方法,捕者們仗著人多的優勢,逐漸穩住了潰敗的局勢。
捕者在人數上多出了青者一倍,但論單個的能力,青者又要勝出捕者許多,雙方可謂勢均力敵,這一場交戰,暫時陷入了膠著的狀態。
擒賊先擒王,有青者看見了置身戰局之外的索克魯,立刻朝索克魯殺來。留守的四個捕者一擁而上,付出兩死兩傷的代價,方才阻止了這個青者的前進。但立即又有兩個青者騰出手殺奔而來。剩餘兩個捕者不是對手,很快倒下,索克魯徹底暴露在對方的刀口下。
眼見總捕頭遇險,次捕張畢賢和巫馬衡急忙殺出人群,飛撲過來救急,與這兩個青者殺成一團。一支冷箭忽然射來,正中巫馬衡的右腿,巫馬衡誓死不退,在原地死戰,護衛索克魯。這支冷箭來自於金剛殿的瓦頂,那裏埋伏著兩個使快弩的青者,已經成功偷襲了好幾個捕者。這兩個青者正準備再用快弩偷襲巫馬衡和索克魯時,一道人影忽然勾住簷角,躍上了瓦頂,與兩個青者鬥在一起,卻是天字號捕頭林鼎寒。
索克魯身為禦捕門的總捕頭,如同禦捕門中最為明亮的那團火,越來越多的青者好似飛蛾一般,輪番朝這團火撲來,要先殺索克魯,亂禦捕門的陣腳。捕者們則紛紛朝索克魯所在的位置聚集,裏三層外三層地護衛索克魯,阻截這些青者。戰局也從金剛殿的附近,逐漸轉移到索克魯的四周。
刺客道的青者實在厲害,不知疲倦地輪番衝擊,護衛索克魯的捕者圈開始出現鬆動,最終被撕開了一個缺口,兩個兵門青者透入重圍,一個使蝴蝶刀,一個使羊角劍,兩記殺招朝索克魯的麵門奔來。
索克魯急忙滑動輪椅退後三尺,避開了兩個青者的第一擊。兩個青者繼續進擊,誓要取索克魯的性命。
斜刺裏忽然出現一人,刀影過處,兩個青者頓時齊赴黃泉。
索克魯看清救自己的人竟是白錦瑟,心裏不由一熱。白錦瑟手持鎖鏈刀,守在索克魯的身前,有她護衛,再無青者可以靠近。
火把一支接一支地滅了,天邊一點又一點地亮起。
戰局已持續了大半個時辰,禦捕門和刺客道都已傷亡過半,可廝殺仍在繼續,不殺盡最後一人,這場雲岫寺中的大戰就不會結束。
黑夜已逝,白晝將臨,遠方山脊蜿蜒,秋陽初起,朝霞吐丹,已經染透天際。
辰時終於到了。
索克魯看了看天色,心中暗道:“應該來了。”
他這樣想的時候,山門外忽然傳來了極大的響動,大批人馬衝入了煙霞塢,闖進雲岫寺來。
這批人馬,正是撥給禦捕門調度的四千新軍。
得到慈禧的準奏後,袁世凱對此事同樣顯現出了極為重視的態度。他自然希望能一舉蕩平刺客道,一來可以賣索克魯一個人情,二來自己也可以居一部分功勞。所以他調用了北洋六鎮中駐屯於山東濟南府的第五鎮新軍,撥出其中兩協,由統製吳長純率領南下,協助禦捕門行事。北洋六鎮是袁世凱剛剛編練完成的新建陸軍,他此番調度,也是為了讓自己親手編練的新軍出一出風頭。
禦捕門三百多捕者抵達德清縣後,吳長純所率領的兩協新軍還須兩日方可抵達。索克魯手書一封,約定了行動的日期和時辰,派探捕趕去見吳長純,並將信函轉交。索克魯聽說過吳長純的事跡,此人早年駐防旅順,甲午年中日戰事打響,旅順失利,吳長純率後部為先鋒,扼小平島、半南山各隘,七戰皆捷,此後他與日軍激戰兩月有餘,每次接仗都是身先士卒,屢瀕於危,坐騎被打死,衣服被射穿,仍不忘收複失地,可謂一員悍將。後來他在地方上練兵有方,被袁世凱看中,逐級提拔,升任第五鎮統製。正因為如此,索克魯才斷定吳長純收到信函後,必定會依從約定,準時準點趕到雲岫寺。
吳長純所率領的第五鎮新軍,來得正是時候。
這四千新軍先將雲岫寺團團包圍,以防止有人逃走,隨即分出數百人,衝入雲岫寺內,很快控製了局勢。刺客道的青者已經傷亡過半,隻剩下三四十人,天亮後又無處遁形,立刻便被包圍起來。
這些青者都是從練殺山走出來的冷血刺客,無論前方是刀山劍池,或是槍林彈雨,他們都無所畏懼
。自知今日必死無疑,這些青者舉起兵器,向周圍荷槍實彈的軍人撲去。
槍聲響起,硝煙過處,刺客道的青者一個接一個地倒下。縱使如此,在臨死之前,這些青者還是製造了一陣騷亂。在這陣騷亂中,訓練有素的第五鎮新軍,也有三十餘人的傷亡。
大戰結束之後,太陽也已經升起。陽光傾瀉而下,普照著血流成河的雲岫寺。
這一場血戰,禦捕門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普通捕者傷亡超過三分之二,天地字號禦捕也有六人受傷,可謂大傷元氣。不過好在吳長純率領的第五鎮新軍及時趕到,若非如此,傷亡還會更加嚴重。
索克魯一麵派捕者將寺中的八十餘僧人集中到大雄寶殿,盤查僧人們的來曆,並查問天層之事,一麵派捕者搜查整座寺院,尋找與刺客道有關的任何東西。
大約半個時辰後,搜查寺院的捕者完成了任務,迴來向索克魯稟報,沒有發現任何與刺客道相關的東西。與此同時,在大雄寶殿盤問僧人的捕者也趕來向索克魯匯報,八十餘僧人全部來曆幹淨,與刺客道沒有任何瓜葛,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刺客道的名頭。據僧人們交代,這百餘青者是入寺禮佛的香客,卻在寺內逗留不走,幾天前忽然發難,將僧人們通統關入戒堂,直到剛才禦捕門的捕者將他們放出。
聽了這些匯報,索克魯開始有了一絲緊張感,暗暗生出了一絲擔憂。
偏偏在這時候,白孜墨趕來向他匯報了一個情況,讓索克魯的心情頓時差到了極點。
白孜墨和其他幾位禦捕檢查了死去的百餘青者,每一具屍體都沒有放過,但始終沒有發現黑蚓、玄駒、傀儡、屠夫、虞美人等名頭響亮的青者,至於天層的人和刺客道的王者,更是連影子都沒有瞧見。
索克魯知道自己上當了。
但他不願接受這個事實。
“再重新搜過!”索克魯語氣發狠,“天層必定在雲岫寺,再給我仔細地搜!”
捕者們急忙遵照總捕頭的命令,又花去大半個時辰,將雲岫寺裏裏外外搜查了一通。和之前一樣,結果仍是一無所獲,別說什麽隱秘的暗道、地窖了,就是與刺客道稍有關聯的東西,也沒找到一樣。
索克魯親自到大雄寶殿,反複地審問雲岫寺的住持靜度禪師及其他僧人,最終確定,雲岫寺的這些僧人,確實沒有說謊,是真的對刺客道一無所知。索克魯揮了揮手,放了這些僧人。僧人們不敢在此逗留,在靜度禪師的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