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快免禮。”司馬月如不如依落一般強烈反對司馬廷玉對她的行禮。


    “謝王妃。”


    “爹爹,還忘你做主。姐姐要趕走我娘,縱然我娘冒犯了母親。但是姐姐也不打了五十大板做為懲戒嗎?難道還不夠嗎?況且她現在還有傷在身,姐姐卻要將她趕出去,這不是成心讓我娘活不下?”司馬月如哭的梨花帶雨委屈得不行。


    “小淺,還不將王妃扶到位子上去?”


    “ 是,老爺。”


    “夫人,落兒今日之事就此作罷。”司馬廷玉對依落和蘇心蕊道。


    “爹怎麽說,女兒怎麽做。”依落知道父親出麵羅紅珍是攆不出去的。


    “紅夫人,你以後要是再興風作浪本相饒不了你。現在立刻離開秋落院,沒有不準在踏出你的房門一步。”司馬廷玉厲聲道。他豈會不知道,今日月如會迴家就是紅夫人教唆的。


    “是老爺,妾下不敢了。”紅夫人心中急怕,如果真的被趕出去,她這一輩子就完了。


    丫鬟把司馬月如扶著離開秋落院,走的時候一句也沒有說。


    韓王府書房內。


    “冥絕,你真的要這麽做?你可想過後果?”韓王府內,夏笙對正在書房正在寫奏折的南宮冥絕分析著其中的厲害關係,這封奏折上達天聽是何等大事,他的好兄弟居然在昨天知道事情的真相時,今天就寫了奏折。


    “本王,根本暫時不想動他,隻是他動了不該動的心思。本王這一次一定要他好看。”南宮冥絕臉上如雪霜一般的冷語氣亦是如此。南宮冥絕此時像是下了決心一般,連說話時都不曾抬頭看夏笙。他現在隻想這本奏折能一擊擊中奏折上所寫之人的要害。


    南宮冥絕的話讓夏笙根本不知道該怎麽接下去,他知道他是勸不動的,既然勸不動就隻能支持。


    南宮冥絕放下手中已整理好的事情,走向外麵靜靜的月色心裏念著!韓王妃你離開都半月了,難道忘了迴家的路了嗎!落兒,你心裏真的打定主意不在迴來了嗎?落兒笨人如你,我該拿你怎麽辦!南宮冥絕一雙清澈明亮的眸子此時已帶有朦朧的迷霧!


    一座環繞著帝都城的建築黃牆紅瓦氣勢不凡,建築外麵雕刻著一條應龍栩栩如生。


    一條兩百米供人行走的長廊上,每隔十米就有圓柱,圓柱盤繞著龍的雕刻。


    咚,隨著一聲鍾響。長廊上走進很多官員,這些官員頭上的頂戴花翎都不一樣。原來這一聲鍾響是代表早朝臨朝。


    官員走入殿內,殿的中央設紫檀木樓空透雕龍紋基礎,上設雙龍金漆龍椅,龍椅後設有雕龍屏風。左右兩側四根貼龍盤繞大柱支撐著殿的主心,東側三根金柱的龍首向西朝著寶座張望,西側三根金柱的龍首向東朝著寶座張望,使整個大殿萬龍競舞,從而營造出捍衛龍椅的氣氛。


    “上朝..上朝...。”一個站在龍椅旁邊的人大聲喊,這一聲又傳出去讓殿外的人又傳出去直到傳達到奉天殿外。方能結束。


    早朝是製度,皇帝每天必須早朝。不管什麽原因都不能不早朝,除非發生重大事情。如果哪天發現皇帝沒有早朝是要論大不敬處置。而超過上三至五月不上朝就會被稱之為昏君,隋煬帝楊廣就是因女色常年不早朝最後國破家亡。


    龍椅上當今天子正威嚴的坐在上麵,接受台階下朝臣給屬於天子的拜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奉天殿內上百的朝臣,兩手一拍袖子,掀起前衣,兩腿一跪,全身向前拜禮。


    “眾卿,平身。”皇帝的威嚴的聲音肅立著整個奉天殿。


    龍椅旁邊一個有些發福的年紀且算年長的人上前兩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說話的人是太監總管,一般在古代皇帝上朝都是先由太監這般問,朝臣在有事稟告,無事早朝就散了。皇帝還需要休息,因為上早朝的時間太早,都是寅時便要起身。寅是晚上三點。


    “臣禮部尚書有事秉奏。”從人群走出一個人,站在大殿中央對皇帝彎腰拜禮後,開始說自己要奏秉的事情。


    禮部尚書是主管朝中禮儀,祭祀,科舉和外事活動的大臣,官階為一品。


    禮部尚書退下後,刑部,吏部,史部,丞相和六部官員都上前秉奏著從各省各州傳遞上來的大小事情和各部的事情。


    早朝進行了兩個時辰快要結束的時候,“兒臣有事秉奏。”南宮冥絕走到大殿中心。


    “韓王有何事?”皇帝看著南宮冥絕心裏不由的開悅語言自是好的。


    南宮冥絕並不在乎這些隻是恭敬的說,“兒臣這裏有一份奏折還請父皇過目。”


    太監總管從基台緩步走下來接過南宮冥絕手上的奏折走到龍椅旁邊,將奏折遞給皇帝。


    皇上接過奏折開始閱讀,不到一會龍椅上的皇帝眉毛下垂,前額緊皺。


    “大膽劉正雲枉費朕一直以來對你的信任,你就是這麽迴報朕,這麽忠君愛國的?”皇帝從龍椅上站起厲聲嗬斥,抬手將手上得奏折扔入大殿中央,天子一怒,天搖地動。


    天子突然發怒,這讓百官心裏都很詫異。


    劉正雲,太子和太子一黨現在都想知道能天子的發怒到如此的事情是什麽,韓王程請上去的奏折上到底寫的是什麽內容。


    奉天殿裏的朝臣心中各有非議,大殿上安靜異常。


    劉正雲心裏亦是有一點懼怕,因為皇上和他在年幼結實的,他們之間是亦友亦君臣,今天這樣的龍顏大怒是從來沒有發生過在他身上的。劉正雲年輕時畢竟久經沙場之人心中恐懼卻依然麵色不改,“皇上,微臣惶恐。”


    “惶恐..惶恐,你給朕看一下上麵都寫了什麽你惶恐?”皇帝知道劉正雲早沒有當初自己沒有登基之前兩袖清風了,但是隻要不過分他也沒有追究。


    皇上在龍椅設置旁邊的平地台階上走來走去用手指著劉正雲,一副失望的樣子。


    劉正雲跪下撿起那份黃色金紋的奏折打開看著裏麵寫著屬於他的數宗罪狀,每一宗罪都是死罪。


    天啟三年,劉正雲將軍,領兵十萬去東安寨剿匪。剿匪的過程中放走賊匪頭目張樹,獲得五萬黃金。


    天啟六年,劉正雲將軍, 銅興縣旱災導致村民顆粒無收,劉正雲主動要求去救災。劉正雲剛到災區地方官員就大擺宴席,宴席中劉正雲和官員商議對策最後決定給每位災民發一兩紋銀。導致民怨四起,災民結伴鬧事。劉將軍私自派兵正壓,饑餓的百姓麵對保家國的官兵時自然不敵死傷不無數。朝廷撥的災銀六十萬,銅興縣總人為數不到四十萬,劉正雲和地方官員吞災銀二十餘萬。


    天啟八年,劉正雲將軍,實行買官賣官從中獲利匪淺。


    天啟十五年,劉正雲之子劉洪,強搶有夫之婦。因那對夫婦不同意,劉紅就派人將其婦人的丈夫亂棍打死,婦人也撞柱而亡。


    天啟十六年,劉正雲之子劉洪,玷汙一名妙齡女子,過後更將女子關在別院裏虐待至死。同年強搶名女心兒未遂。


    這些事情是南宮冥絕創立禦魔殿的時候讓人部下查,事情雖然查出來了。但是有的都是長年已久之事了,沒有實質的證據查出來的真相根本不管用。


    禦魔殿用了很幾年的時間,才找到當年和事情相關的證人。


    這麽久之所以沒有動劉正雲是因為從查的事情來看,從天啟八年後劉正雲便沒有在犯事。至於他兒子劉洪也被自己斷了根就打算暫時不動劉家,但是禦魔殿查迴來一個真相讓他要除掉劉家之心極為迫切。原來那天夜裏行刺的刺客就是劉正雲派來的,劉正雲觸碰到了他的逆鱗那麽就別怪他不客氣。


    刺客行刺之事劉正雲是主使者,南宮冥絕程上的奏折上並沒有寫。因為寫了那麽太子一黨一定會竭盡全力為劉正雲開脫,甚至會說自己因公報私仇而誣陷此人。因此這份奏折就沒有意義,那麽百姓的冤屈就永遠不能審了。


    啪.劉正雲沒有拿穩手上的奏折讓寫滿他罪名的奏折掉在地上了,劉正雲慌忙撿起奏折立刻磕頭失口否認道:“微臣冤枉,還忘皇上明察。”


    “冤枉,明察?這麽說難道是韓王冤枉了你?”皇帝氣的不輕,說話是都有一點顫抖。這樣的罪責讓皇帝很驚訝,他自己一直以為他是一代明君。但是最信任的卻如此貪贓枉法,這叫天下百姓如何相信他是一代聖君。


    “父皇,兒臣雖然不知道七皇弟奏折裏寫了劉將軍的什麽罪狀能讓父皇龍顏大怒。但是還請父皇息怒後派人將事情查明。”太子上前說道。


    太子的話還有另一成意思,帝都城的人和朝中大臣都知道他和韓王不和。劉將軍又是他的人,韓王會不會做出子虛烏有的事情陷害劉將軍想將其鏟除掉。


    “查明?怎麽查明?讓太子你去查嗎?”皇上帶著硝煙的語氣問著太子。皇上對這份奏折的真實性是沒有質疑的,他是百分之百相信冥絕的。自己之所以,將從小就和自己不和的皇七子最早封親王,那是因為冥絕十三歲便上了戰場。而且戰功顯赫,與其說是韓親王到不如說是戰神王。封王離宮後做事更是謹慎嚴謹,做事從來都不會讓他認為有不妥之處。況且他懷疑過劉正雲一度派人查過他早就知道劉正雲有一點荒唐,但是沒想到劉正雲居然蒙混過了他派去的人,派出的人都隻查了一點無關痛癢的事。


    “兒臣當然不合適,不過兒臣還是希望父皇能將此事教給大理寺。”太子想隻要不是父皇親自定罪,不管移交給大理寺還是刑部那麽劉正雲都會有翻身的機會。劉正雲是他最強的羽翼,他一定會盡全力保住。


    “太子就難道不想知道奏折裏寫的都是什麽罪?”久久沒有說話的南宮冥絕開口發問。


    “天啟三年,劉正雲為了五萬兩黃金放走賊匪頭目,被賊匪殘害的無辜之人該找大理寺還是找刑部?”


    “天啟六年,劉正雲為了之私利,貪贓賑災銀二十萬有餘。那些因為沒有災銀餓死的老百姓該像誰伸冤?。”


    “被劉正雲之子殘害的生命該找誰找衙門嗎? 妙齡女子的家人找過衙門,但是最後聽見被告人是劉將軍的兒子後衙門判之為誣告。”南宮冥絕質問著太子。


    南宮冥絕殿上說出來,是不想給劉正雲有任何的機會。他知道他父皇多少還會念在沒有登基之前劉正雲的鞠躬盡瘁,但是功過是不能相抵的做了犯罪的事就得受到製裁。更和況是殘害百姓的事情。


    果然南宮冥絕的話引起朝堂上的軒然大波,顯然想不到曾經戰功卓絕的劉將軍會是這數條罪名的主人。一時朝堂沸騰,議論之聲響起。


    “劉正雲還有什麽話要說?”皇上步行緩慢的走到龍椅前坐下,然後痛心的問。


    劉正雲現在的心裏防線早已崩潰,但是嘴上還是說:“皇上明察。”劉正雲還抱著最後一絲希望,畢竟長年之久的事情他不相信韓王能查出什麽實質的證據。 況且之前他沒有聽到任何風聲說韓王在調查他。


    皇上沒有說話,仿佛這個事情他就交給南宮冥絕處理一般。


    嗬,南宮冥絕心裏冷笑。劉正雲果然是叱吒風雲的官場人物,不過他要自取其辱自己和不成全於他。


    南宮冥絕眼色深邃看了一眼劉正雲開口,道:“當年被放走的賊匪頭目張樹和一起私吞災銀的人現在正在殿外,父皇可以傳他們進來。”


    證人被傳上了殿,當年劉正雲是如何放走張樹和怎麽密謀私吞災銀都一一被證實了出來。


    這時安靜的殿上隻聽見砰的一聲,隻見劉正雲此時已經倒在地上沒有剛才的鎮定了。太子這時一句話都沒有說,他現在隻想跪在地上的人能與他關係撇的越清越好。


    太監總管捧著聖旨細聲道:“聖旨下,劉正雲所犯之罪實屬最大惡極,褫奪大將軍之位流放三千裏永不還朝。褫奪劉宓太子妃之位貶為庶人。劉洪發配嶺南,劉正雲所貪之物抄家上繳國庫。”


    劉正雲聽到聖旨後磕頭道:“罪臣謝皇上龍恩。”劉正雲原本以為自己一定會被抄家滅族卻沒想到皇上居然會如此恩赦。劉正雲被禦前侍衛帶了下去,劉正雲被押著走到司馬廷玉身邊時朝司馬廷玉望了一眼。心中百感交集,當年自己和司馬廷玉皇上是何等的情誼,卻沒想到如今自己是階下囚司馬廷玉還是一朝丞相。


    “司馬丞相留下,其他人退朝。”太監總管扯起細啞嗓子喊道。


    朝臣陸續離開,司馬廷玉跟著太監總管前往玄武殿。


    太監總管將司馬廷玉帶到玄武殿外後就離開了。


    司馬廷玉走進玄武殿看見皇上頹廢的坐在冰冷的大理石的石階上,皇上此時就像當年夢貴妃離逝一般的模樣。司馬廷玉走到皇上身邊坐下,兩個中年男人坐在一起怎麽瞧感覺都不自在。一個是身穿龍袍統一天下的皇上,一個是官階一品的丞相兩人就是席地而坐可想而知他們之間的友誼。


    “廷玉,你說正雲怎麽會變成這樣?”沉默許久的皇上終於說話了,皇上的眼裏盡顯不相信。


    “皇上,微臣知道你其實早就知道正雲不在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舞劍的男子了,隻是你一直不願意相信而已。”司馬廷玉說著實話,這些話也深深砸入了皇上的心中。


    “正雲所犯之事本是滅九族的大罪,你如此輕發也算是對的起他當年對你的救命之恩了。皇上你不必為此有所內疚。”司馬廷玉繼續說道。


    皇上沉默不在說話隻是迴憶著當年事情,而司馬廷玉一樣不在說話靜靜的坐著。


    啪...啪...都城的街道上到處都是鞭炮的聲音,劉家被問罪最高興的莫過於老百姓對百姓而言簡直是大快人心。家家戶戶都放鞭炮在慶祝。


    -本章完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韓王棄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常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常璃並收藏穿越之韓王棄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