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的永嘉城碧柳垂陰,繁花滿樹,已是一片盛夏光景。鎮東世子爽朗的笑著,親自送了太子府的長史去客院安歇,然後快步迴到書房。
“爹,太子的信上說了什麽?”他一進門就問道。
鎮東王抬起頭來,他已經是古稀之人,眼睛裏卻沒有一絲渾濁,目光明亮,全是森森寒意。
“太子提前二個月就派長史來給我拜壽,這個麵子太大,我可當不起。”鎮東王說著,把信遞給了兒子,“我仔細看過了,確實是太子親筆。”
世子接過信,一目十行的看完,其間倒抽了幾口涼氣,看完了卻隻是看向父親,卻沒有做聲。
“我已經派人去請常清公主過來了。”鎮東王看著兒子,“你看要不要叫琅兒迴來,大家商量一下?”
世子搖了搖頭,“琅兒年輕,這樣的大事爹做主就是,不用叫他了。”
鎮東王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琅兒是世子和常清公主所生之子,既是嫡子又是長子,今年二十歲,娶的是永嘉城世族之女,今天嶽母過壽,夫妻二人帶著兒子迴娘家拜壽去了。
自己這個兒子雖然機敏堅毅上差了一些,還不足以當大事,但至少沉穩周全,孫子看著舉止風雅,但平生所見隻有廣廈華屋,從來沒有見過風雨,不是紈絝,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繡花枕頭。
世子也不再說話,又把太子的信仔細看了一遍。
“太子派人給爹祝壽來了?怎麽這麽早?”常清公主說著話,已經快步走了進來,“離爹過壽還有二個多月呢!”
鎮東王是真正帶過兵打過仗的人,十分討厭虛禮,尤其是一家人相處的時候。常清公主嫁過來二十多年了,對公公的這個脾氣早就了然,所以進門也不請安,開口就是正題。
鎮東王見兒媳是一個人進來的,那些天天跟在她身後的嬤嬤丫鬟都留在了書房外,知道她雖然嘴上這麽問,心裏卻已經想到了太子現在就派人來的真正目的,沒有答話,而是示意世子把太子的信遞給她。
常清公主接過信,低頭看了起來。
常清公主看了幾行,手就開始抖。
世子忙伸手扶住她,引著她坐了下來。
“爹,你說咱們怎麽辦?”常清公主強撐著看完了信,臉上已是一片灰敗。
很長的一封信,去掉那些客氣話和套話,隻說了二件事:太子為自己求娶詩琪為太子妃,白底黑字的承諾一旦即位就封她為後,同時承諾立嫡子為太子。
第二件事是鎮東王的王爵不再世襲,從世子這一代開始遞減。
“一個皇後加一個將來的太子之位換一個鎮東的王爵,太子對鎮東算是很厚道了。”鎮東王見兒媳這般神色,先玩笑似的安撫了一句。
太子畢竟是她的親侄子。
“爹,詩琪不想嫁給太子。”常清公主深吸了一口氣,看著鎮東王鄭重說道,說完又看了世子一眼。
鎮東王一點也不意外。他一向疼愛這個孫女,她從京城迴來之後就私下問過她,後來鎮北郡主的死訊傳到永嘉城時,又問過她一次。
琪兒二次都說不想嫁給太子。
“畢竟是一個皇後之位,還有未來的太子之位,這麽大的一份榮華富貴,詩琪雖然年輕,但不糊塗,咱們還是把她叫來問一問吧。”鎮東王說。
公公的語氣很溫和,常清公主又一向知道公公喜歡這個孫女勝過長孫,也怕這樣的大事不仔細問問女兒的意思,她將來會後悔,就點了點頭,打開屋門去叫貼身的丫鬟請郡主過來。
吩咐完丫鬟,常清公主站在台階上,抬頭看了看頭上的藍天,又看了看院子裏那株合抱粗的老桂樹,不是開花的季節,隻有一樹濃綠的葉子如翡翠雕成的一般,看著就根深葉茂,生機勃勃。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常清公主突然想起了這句俗語,頓時就覺得心中一鬆,不由自主的就吐出了一口長氣。
爹是經過刀光血雨的人,就讓爹做主好了。
常清公主轉身進了書房,在世子身邊坐了下來,神色已經恢複了平靜。
三個人默然對坐,都不說話,書房裏原本的壓抑卻漸漸的消散開來。
世子伸出手,握了握常清公主的手。夫妻二人對視一眼,都覺得從未有過的莫逆於心。
鎮東王微微撩了撩眼皮,看到這一幕,眼底終於有了笑意。
風浪滔天,但隻要一家人同舟共濟,就算最後船還是翻了,也總能想辦法活下去。
“爺爺,爹,娘。”劉詩琪走了進來,見屋中隻有他們三人,神色微微驚愕,立刻就扭頭看向跟在身後的香默。
香默飛快的行了個禮,退了出去,緊緊的關上了房門。
“太子親筆寫了信來,求娶你為太子妃,並承諾即位後就立你為後,同時還承諾如果你生了兒子就立為太子。”鎮東王一邊說,一邊示意常清公主把信遞給劉詩琪。
劉詩琪畢竟是沒出嫁的女孩子,聽到‘求娶’二字就紅了臉,卻一聲不出的接過了信。
“你以前說過不想嫁給太子,現在呢?”鎮東王示意她先不要看信,而是盯著她的眼睛問道。
“太子沒有讓皇上賜婚,卻親筆寫信來求娶,他還真以為他謀劃深遠,做事機密,以為我們真的不知道他是怎麽對待顧莞爾的。他也太瞧得起他自己,同時太小瞧我們了。”劉詩琪捏著信抖了抖,雖然臉還紅著,但越說語氣越尖銳,說到最後語氣中已經全是譏誚。
鎮東王臉上皺紋堆疊,露出了讚許的笑容。
沒提皇後之位,也沒有提未來的太子之位,雖然臉紅著,但神情鎮定,顯然是已經想到了太子會給出這樣的承諾。
“我本來以為太子隻是為人陰險,卻沒有想他還這麽自負。”劉詩琪看著鎮東王,忍不住又補了一句。
憑什麽他以為他親筆寫封信來,自己就會嫁他!
“所以就算是他承諾即位後就立你為後,你也不想嫁他?”鎮東王看著孫女,笑著問道。
“不嫁。”劉詩琪斬釘截鐵的說。
她知道自己這樣做其實很自私,但她自私得理直氣壯,因為她深知在爺爺和爹娘心裏,自己過得平安順遂,比家裏出一個皇後帶得的喧闐富貴更重要。
畢竟爺爺是王爺,而娘是公主,就算不能更上一步,也足夠保住家族的富貴了。
“爹,太子的信上說了什麽?”他一進門就問道。
鎮東王抬起頭來,他已經是古稀之人,眼睛裏卻沒有一絲渾濁,目光明亮,全是森森寒意。
“太子提前二個月就派長史來給我拜壽,這個麵子太大,我可當不起。”鎮東王說著,把信遞給了兒子,“我仔細看過了,確實是太子親筆。”
世子接過信,一目十行的看完,其間倒抽了幾口涼氣,看完了卻隻是看向父親,卻沒有做聲。
“我已經派人去請常清公主過來了。”鎮東王看著兒子,“你看要不要叫琅兒迴來,大家商量一下?”
世子搖了搖頭,“琅兒年輕,這樣的大事爹做主就是,不用叫他了。”
鎮東王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琅兒是世子和常清公主所生之子,既是嫡子又是長子,今年二十歲,娶的是永嘉城世族之女,今天嶽母過壽,夫妻二人帶著兒子迴娘家拜壽去了。
自己這個兒子雖然機敏堅毅上差了一些,還不足以當大事,但至少沉穩周全,孫子看著舉止風雅,但平生所見隻有廣廈華屋,從來沒有見過風雨,不是紈絝,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繡花枕頭。
世子也不再說話,又把太子的信仔細看了一遍。
“太子派人給爹祝壽來了?怎麽這麽早?”常清公主說著話,已經快步走了進來,“離爹過壽還有二個多月呢!”
鎮東王是真正帶過兵打過仗的人,十分討厭虛禮,尤其是一家人相處的時候。常清公主嫁過來二十多年了,對公公的這個脾氣早就了然,所以進門也不請安,開口就是正題。
鎮東王見兒媳是一個人進來的,那些天天跟在她身後的嬤嬤丫鬟都留在了書房外,知道她雖然嘴上這麽問,心裏卻已經想到了太子現在就派人來的真正目的,沒有答話,而是示意世子把太子的信遞給她。
常清公主接過信,低頭看了起來。
常清公主看了幾行,手就開始抖。
世子忙伸手扶住她,引著她坐了下來。
“爹,你說咱們怎麽辦?”常清公主強撐著看完了信,臉上已是一片灰敗。
很長的一封信,去掉那些客氣話和套話,隻說了二件事:太子為自己求娶詩琪為太子妃,白底黑字的承諾一旦即位就封她為後,同時承諾立嫡子為太子。
第二件事是鎮東王的王爵不再世襲,從世子這一代開始遞減。
“一個皇後加一個將來的太子之位換一個鎮東的王爵,太子對鎮東算是很厚道了。”鎮東王見兒媳這般神色,先玩笑似的安撫了一句。
太子畢竟是她的親侄子。
“爹,詩琪不想嫁給太子。”常清公主深吸了一口氣,看著鎮東王鄭重說道,說完又看了世子一眼。
鎮東王一點也不意外。他一向疼愛這個孫女,她從京城迴來之後就私下問過她,後來鎮北郡主的死訊傳到永嘉城時,又問過她一次。
琪兒二次都說不想嫁給太子。
“畢竟是一個皇後之位,還有未來的太子之位,這麽大的一份榮華富貴,詩琪雖然年輕,但不糊塗,咱們還是把她叫來問一問吧。”鎮東王說。
公公的語氣很溫和,常清公主又一向知道公公喜歡這個孫女勝過長孫,也怕這樣的大事不仔細問問女兒的意思,她將來會後悔,就點了點頭,打開屋門去叫貼身的丫鬟請郡主過來。
吩咐完丫鬟,常清公主站在台階上,抬頭看了看頭上的藍天,又看了看院子裏那株合抱粗的老桂樹,不是開花的季節,隻有一樹濃綠的葉子如翡翠雕成的一般,看著就根深葉茂,生機勃勃。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常清公主突然想起了這句俗語,頓時就覺得心中一鬆,不由自主的就吐出了一口長氣。
爹是經過刀光血雨的人,就讓爹做主好了。
常清公主轉身進了書房,在世子身邊坐了下來,神色已經恢複了平靜。
三個人默然對坐,都不說話,書房裏原本的壓抑卻漸漸的消散開來。
世子伸出手,握了握常清公主的手。夫妻二人對視一眼,都覺得從未有過的莫逆於心。
鎮東王微微撩了撩眼皮,看到這一幕,眼底終於有了笑意。
風浪滔天,但隻要一家人同舟共濟,就算最後船還是翻了,也總能想辦法活下去。
“爺爺,爹,娘。”劉詩琪走了進來,見屋中隻有他們三人,神色微微驚愕,立刻就扭頭看向跟在身後的香默。
香默飛快的行了個禮,退了出去,緊緊的關上了房門。
“太子親筆寫了信來,求娶你為太子妃,並承諾即位後就立你為後,同時還承諾如果你生了兒子就立為太子。”鎮東王一邊說,一邊示意常清公主把信遞給劉詩琪。
劉詩琪畢竟是沒出嫁的女孩子,聽到‘求娶’二字就紅了臉,卻一聲不出的接過了信。
“你以前說過不想嫁給太子,現在呢?”鎮東王示意她先不要看信,而是盯著她的眼睛問道。
“太子沒有讓皇上賜婚,卻親筆寫信來求娶,他還真以為他謀劃深遠,做事機密,以為我們真的不知道他是怎麽對待顧莞爾的。他也太瞧得起他自己,同時太小瞧我們了。”劉詩琪捏著信抖了抖,雖然臉還紅著,但越說語氣越尖銳,說到最後語氣中已經全是譏誚。
鎮東王臉上皺紋堆疊,露出了讚許的笑容。
沒提皇後之位,也沒有提未來的太子之位,雖然臉紅著,但神情鎮定,顯然是已經想到了太子會給出這樣的承諾。
“我本來以為太子隻是為人陰險,卻沒有想他還這麽自負。”劉詩琪看著鎮東王,忍不住又補了一句。
憑什麽他以為他親筆寫封信來,自己就會嫁他!
“所以就算是他承諾即位後就立你為後,你也不想嫁他?”鎮東王看著孫女,笑著問道。
“不嫁。”劉詩琪斬釘截鐵的說。
她知道自己這樣做其實很自私,但她自私得理直氣壯,因為她深知在爺爺和爹娘心裏,自己過得平安順遂,比家裏出一個皇後帶得的喧闐富貴更重要。
畢竟爺爺是王爺,而娘是公主,就算不能更上一步,也足夠保住家族的富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