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服。


    又能如何?那農婦看著他時,神情甚至沒有半點波動,就像碾死一隻螞蟻。


    各種情緒壓在馮奉知的胸口,讓他目眥欲裂,表情扭曲,他竭力想要抗爭,卻在趙洛泱躲開的瞬間,利器結結實實砍在了他的脖頸上。


    他朝著城樓昌樂長公主的方向,跪成贖罪的姿勢,身首分離。


    馮奉知這種人留著隻會掀起無一場場無用的波瀾,趙洛泱自然不會給大家留任何後患。


    要說這人最後唯一的價值,那就是讓百姓少一份擔憂。


    至於給她增加了很多的魅力值,她也不會記在馮奉知頭上,那也是係統的功勞。


    武衛軍清理最後的戰場。


    當城門再次打開,允許百姓隨意出入時,城外已經收拾的幹幹淨淨,若是不知曉的,還當什麽也沒有發生過。


    但寨子的人,一直放在心頭的那件重要的事終於了了。他們可以焚香燒紙,給那些枉死的冤魂送去消息,害死他們的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趙洛泱去見昌樂長公主和白氏。


    白氏擦了擦眼角,露出笑容:“你看看我,這麽好的日子,還掉起眼淚了,今日大家都該歡喜才對。”


    白氏是真的歡喜,但想起那些死去的人,也真是忍不住要難受,但她知道都過去了。人死不能複生,他們能做的,就是不能讓他們一輩子冤屈。


    昌樂長公主點頭,她看向趙洛泱:“這下煜哥兒也能安心對付吐蕃,不用再怕背後有人加害,有我們在這裏,誰也別想故技重施。”


    這麽快就拿下了馮奉知,城中百姓無疑最歡喜,然後就是大宗正。


    少了一個禍患,大齊朝堂也就少了許多爭鬥,馮家如今死的差不多了,就算太後從慈寧宮出來,也翻不起多大風浪。


    中書省官員多多少少有些失望,在他們看來,著實應該將馮奉知押解入京,一切聽從皇上和太師的處置。


    不僅能增加太師的威信,說不得還有別的用處,比如用馮奉知要挾太後,誰知道還能不能有利處。


    他也知曉,昌樂長公主便是防著這一點,才會命人將馮奉知就地正法。


    現在是戰時,昌樂長公主這樣做,誰也沒法質疑,他們也隻能忍下來。不過,馮奉知一死,局勢更加明朗,沒有意外的話,西北的戰事也能順利平息,這裏八成要成為昌樂長公主和豫王的天下,太師再想砍了武衛軍的旗幟,短時間內,是不可能了。


    永興軍路以西,興元府以北,這些州府,豫王是肯定不會放手。


    中書省官員最擔心的還是怕昌樂長公主和豫王帶兵入京奪權。


    武衛軍的厲害他是見過了,不是尋常兵馬能比的,再加上豫王在京中的威信……真有別的心思,可比馮家更可怕。


    “不用多想。”


    從衙署出來的時候,大宗正看向憂心忡忡的中書省官員:“有些事不是你我能決定的。”


    中書省官員應聲。


    昌樂長公主和豫王在這一戰中力挽狂瀾,算是在西北站住了腳,再過個三五年,誰還能撼動他們的地位?


    大宗正知道中書省官員在想些什麽,不過他看到的還隻是眼前的那一點點。這一戰過後吐蕃會如何?


    蕭煜可是帶著查碩一同走的。


    查碩是烏鬆節和昌樂長公主的子嗣,還有那麽多部落頭領支持,是有機會承繼吐蕃王位成為下一任讚普的。


    這次對戰,蕭煜何嚐不是為查碩打開局麵。


    真正想要兩國邦交,信誰都不如信自己的血親,查碩身上有蕭家的血,與蕭煜是真正的表兄弟。


    往長遠了看,如果他們的目的達成,守望相助,才是真正的可怕。


    大宗正歎了口氣。


    唉,如果沒有老豫王換子,沒有馮家加害昌樂長公主和蕭煜,如今該有多好?大好的國運都被這些奸佞葬送了。


    如今總算要重新迴到正路上。


    大宗正是拿定了主意,他會站在昌樂長公主和蕭煜這邊,這兩個人在,至少大齊和蕭家不會太亂。


    ……


    馮家被俘的家將被關押入大牢,趙洛泱也和懷正一起清點了人手,陣亡了三十三人,傷了六十多人。


    這一戰大獲全勝,但對於陣亡的將士家人來說,隻


    有悲痛。


    “給足了撫恤,家中有年邁長輩和幼小者要記下來。”


    戰後不能忘記這些人,有餘力的時候,要給與幫助,年紀大的要給銀子贍養,家中有勞力的將來用人做活計。


    趙洛泱還有些別的想法,將來有銀錢的話,要多開設些學堂,總之有好事的時候,得多想著這些人家。


    忙完手上的事,趙洛泱才迴到家中,剛好看到站在外麵的趙學義,這才知曉趙啟坤居然還活著。


    趙學義道:“傷很重,也就一日半日的事。”


    趙啟坤被利器刺中了,但利器偏了些,被骨頭卡了一下,沒有直接要了他的命,不過郎中看過之後,隻說傷得太重,救不活。


    人太壞了,可能死也不會痛快,要將該受的罪受完。


    但趙學義不能將人丟在外麵,還有一口氣,他就得背迴來。


    但是沒有往家中帶,而是尋了個屋子,安置在那邊。這一點趙學義還是知曉的,任憑趙啟坤如何哀嚎,他都不會動搖。


    趙啟坤做了太多錯事,一次兩次想要害他們,那些舊日情分早就沒了,他要做的就是等趙啟坤咽了氣,給他挖了坑埋進去。


    至於趙啟坤的繼室,被送入了大牢,柳家與馮家勾結,等衙署審理清楚自會懲辦。


    趙洛泱深吸一口氣,伸展了一下手腳,她已經聞到飯菜的香氣。


    吃飽飯,睡一覺,醒來的時候就該忙碌棉花的事了。


    往前走了幾步,趙洛泱就看到站在門外的宋先生。


    “先生。”趙洛泱喊了一聲。


    宋太爺眼睛立即亮起來:“洛姐兒迴來了啊。”


    趙洛泱道:“先生吃了嗎?”


    宋太爺不由地歎口氣,半晌他看向趙洛泱:“從搬遷路上到現在,你在外麵說的那些話……我這個做先生的是不是都沒反駁過?”


    趙洛泱想到那些假借宋先生名義說出去的話……


    她沒有反駁。


    不止是之前,這往後恐怕還有呢,比如棉花如何處理,怎麽紡線……


    “現在該你幫先生了,”宋太爺指了指屋子,“先生能不能進去這個門,就要看你的了。”


    第531章 想她


    楊老太看到小孫女在門口冒了個頭兒,臉上立即露出笑容,不過很快她就發現小孫女身後還跟著一個人。


    “奶。”


    在楊老太眉毛耷拉下來之前,趙洛泱快步進了門,然後反身將門關上,宋太爺就被關在了外麵。


    楊老太有些驚詫,她還以為小孫女兒會替宋先生說好話。


    趙洛泱自覺坐下,然後看著桌上烙的野菜餅、稻米粥,肚子開始咕嚕嚕作響。


    “就等你迴來了,”楊老太上上下下將她的小孫女兒打量一番,“有沒有傷著?”


    趙洛泱笑著道:“沒有,好著呢,就是餓。”


    餓還不簡單。


    眼下小孫女想吃,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趙洛泱吃著飯,楊老太心裏數一數,除了在外麵的三個兒子,媳婦、孫女兒,都好好的,一顆心也就放下了。


    今晚城裏的百姓也能熱熱乎乎地吃上飯,戰事順順利利解決,大家都不用再受什麽磨難,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不管吃的好還是壞,人都好好的那就讓人歡喜,讓人踏實。


    趙啟坤那邊如何,楊老太也不去思量,她知道趙學義能處置好,她也不是那個心狠的人,非得讓孩子們不管趙啟坤的身後事。


    怎麽說呢,他們跟趙啟坤的恩怨都擺在那裏,她是已經將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放下了,可不能因為仇恨,再讓孩子們背上負擔。他日想起來,連屍身都沒給收,孩子們難免心中有負擔。


    趙啟坤這一趟將自己作死了,死的時候還得受點罪,這都是他自己走的路,怨不得別人,這就行了,等老四將他埋了,這人也就在大家心中消散光了,誰也不會再記起他,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這些都想過一遍,楊老太眼睛向外看去。


    還有一個人沒安置好呢。


    楊老太想想就覺得……這麽大歲數了,居然還有那麽多花花腸子,平日裏背著手,誰見著都得喊一聲“先生”,若是讓人聽到他說的那番話,看他的老臉往哪兒擱。


    不過氣是氣,若是他一直站在外麵,天這麽冷,真的凍病了可怎麽得了?


    從


    洮州出來的時候,元讓和村中的孩子們一路相送,還盼著宋先生迴去,還有宋家那小媳婦,宋狀元……


    唉,楊老太看向趙洛泱,小孫女也不知道勸一勸,將人給弄迴去。


    宋家那小媳婦也不來找她公爹。


    趙洛泱看著她奶開始坐立不安,微微揚起了嘴唇,她沒答應先生幫忙,但她說服了先生,這件事還得親力親為,旁人攪和進去反而麻煩。


    將心比心,若是她對小啞巴半點不歡喜,家裏人非得讓她嫁,她能願意?所以她也不能勸她奶。


    不過,這麽看著,她奶也不是沒動心,至少在她奶心裏宋先生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


    等到趙洛泱吃完了飯,楊老太立即站起身:“我將剩下的拿去灶房。”


    拿東西出去,也是想要看看宋太爺還在不在外麵。


    趙洛泱自然不攔著。


    門打開,楊老太走了出去,眼睛一掃,就瞧見宋先生站在角落裏。他縮著脖子,佝僂著背,凍得直哆嗦。


    圖啥,圖啥?楊老太心裏念叨著,還當自己是二三十歲的人不成?


    楊老太本不想理睬宋先生,但是等她將東西搬去灶房時,她又不忍心了。


    這要是暖和的日子,她才不去管,願意站多久就站多久。


    想到這裏,楊老太掀開簾子,目光掃向宋先生,冷冰冰地撂下兩個字:“吃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夫人被迫覓王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霓並收藏夫人被迫覓王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