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謝忱:“您最近太過操勞,還是迴去歇一歇吧!”
謝忱在地上坐了一會兒感覺好多了:“不礙事,剛才隻是走動急了些。”
“大人很擔心我們的春耕?”趙洛泱低聲問,謝大人來到洮州之後,是越來越拚命了,比洮州本地的官員還要忙碌。
趙洛泱聽到了謝忱與白婆子說的那些話,知曉謝忱留在洮州是想要補償寨子,按理說,既然想好了如何補償,謝忱的心結應該打開了才是,可每次看到謝忱,她總覺得謝忱的憂慮更深了些。
謝大人還有什麽秘密沒有說?沒有向白婆子透露,在薑瑋墳前也不曾提及一言半語。
趙洛泱將錄音器再次放在謝忱身上,這段日子她的錄音器基本都是謝大人幫她收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錄到她想要的答案,在那之前,她不能放棄。
楊老太看到這邊的動靜,立即帶著曹老太走過來。
“大人吃點奶酪,”楊老太將包好的奶酪遞給謝忱,“這東西好,壯力。”
謝忱本不好意思吃,曹老太笑著道:“您吃吧,我們還有不少呢。”
他們從寨子裏買了些奶酪,用趙洛泱的話說,備著一些,萬一誰身子不舒服了,就吃點。
這麽精貴的東西,楊老太平日做的時候都不舍得往嘴裏放,但小孫女既然說了,她還能怎麽辦?照做唄?
“您呐應該去歇著,”楊老太笑著與謝忱道,“田裏的事,您不用看著,大家有十分力不會用八分。”
曹老太也跟著點頭:“咱們將銀錢都花在了春耕上,還指望著春耕往迴賺銀錢呢,這時候不賣力氣,隻能等著餓肚子。”
餓肚子的日子,大家可都過夠了,前麵運種子,租借牲畜又花出去那麽多,除非是腦子壞了,才會在這時候拖後腿。
再說了,就算有人這麽想,楊老太她們也不答應。
每個村子都有楊老太這樣的人巡視,但凡看到誰偷奸耍滑,都會記下來扣工分。
說白了,農戶更怕楊老太而不是謝忱。
第376章 生氣
楊老太這些村中的老太太,別看幹重活兒不中用了,但她們卻是這次春耕最忙的人,因為林林總總的小事總要楊老太來操心。
趙洛泱將藥箱也交給了楊老太,若有有個磕磕碰碰的,楊老太就會帶著藥箱前去,小孫女教她怎麽用藥箱裏麵的東西,衝洗、消毒、上藥,隻要按步來絕對錯不了。
這些楊老太做起來都順手,她就有一個疑惑,怎麽消毒用的東西聞起來那麽像酒呢?她最終沒忍住去問了小孫女。
小孫女說:“奶,你說對了,可不是酒咋地,酒也能治病,這是鄭先生說的,但這治病的酒跟咱們平日裏見到的不一樣,絕不能拿來喝,要不我也不會給您,讓您看著。”
楊老太這才明白小孫女的用意,等到這次用上藥箱的時候,她更是體會到小孫女這個決定到底多麽的對。漢子們聞到酒味兒,眼睛都亮了,追問她那是啥。這東西若是讓他們摸著,轉眼的功夫就得造沒了,你說不能吃,誰信啊?也就是楊老太這樣的權威,這能壓下所有人。
楊老太正在田畝上轉悠,牛興過來報信:“阿奶,鄭先生來了。”
田裏要用牲口,趙洛泱一早就給岷縣的鄭益送了信,希望鄭先生能過來瞧瞧,這時候牲口得出大力,可不能有啥閃失。
“快將東西拿上,先生從岷縣到這裏定然沒吃東西,”楊老太道,“咱們將吃食拿過去,好歹讓人墊補墊補。”
曹老太點頭,忙提起裙子,挪動兩隻小腳去拿食盒,楊老太嫌棄曹老太走起來太費勁,幹脆自己追了上去。
宋太爺剛好瞧見這一幕,又瘦又小的老太太往他這邊跑過來,他忙捋了捋胡須,整理了一下衣襟,再抬起頭的時候,卻發現楊老太不見了。
宋太爺不禁皺起眉頭看向身邊的趙元吉:“剛剛好似瞧見你阿奶了。”
趙元吉點頭:“先生,我也瞧見了。”
宋太爺等了半晌沒有下文,趙家這倆孩子,趙元讓還好有些機靈勁兒,趙元吉是真的憨,趙家上下好像將所有心眼子都給了趙洛泱似的。
宋太爺咳嗽一聲:“人呢?去哪裏了?”
趙元吉不知曉,但先生問了,他立即迴道:“我去問問。”
宋太爺想攔都沒攔住,等到趙元吉跑遠了,他才從背起手四處轉悠。洮州春耕前,就開始挖渠了,他來看過幾次,對周圍很是熟悉,這塊地是他們勘查出來的良
田,有了水渠日後澆灌就容易的多,所以用來種稻米。
這片地再往上走,可以引山泉,趙洛泱要用來種吉貝,宋太爺想到這件事就覺得詭異,當時從山匪那裏拿迴種子的時候,他問過小狐狸,小狐狸明明說就一包,怎麽突然之間就憑白出來了好多筐種子?
不過仔細想想,小狐狸這種事還少嗎?多的就像是牛身上的毛,沒有誰閑的去數到底有多少根。
這新種的種子,小狐狸還說不叫吉貝了,吉貝是番語不好聽,從現在開始就叫棉花。動員大會上,小狐狸忽悠的厲害,讓大家都相信這棉花將來會是北方最好賣的東西。
說這番話的時候,小狐狸讓他和兒子一左一右坐在她身邊。別的不說,如果棉花不好賣,小狐狸不會咋樣,他宋家父子可能會被人人喊打。
宋太爺正思量著,就瞧見楊老太往這邊跑來,他背著手,不準備先說話。不出他所料的話,楊老太會停到他麵前。
宋太爺暗地裏清清嗓子,準備一會兒開口時音色亮一些,誰知道還沒咳嗽完,就瞧見楊老太“嗖”地一下從他麵前跑過去了。
宋太爺的神情登時一僵。
“先生,”趙元吉氣喘籲籲地來到宋太爺麵前,“我奶,我奶……剛剛跑過去了。”
宋太爺自然知曉,他又沒瞎。
趙元吉接著道:“鄭先生來了,我奶是去見鄭先生。”
宋太爺剛剛瞧見了楊老太手裏提著的東西,應該是飯食,不知道怎麽的,宋太爺覺得胸口被堵了些東西。
鄭益來了,就得趕緊去是不?見到鄭先生就不將他放在眼裏了。
宋太爺轉身向村子走去:“跟我迴去,讀書。”
……
洮州這邊忙碌著,王曾迴到穀藏堡之後,喬裝打扮一番,在天剛黑的時候,帶著幾個親信一路往西邊去。
趁著沒有人注意到他,他要去見吐蕃的二王子。
這次二王子冒險入大齊,都是王曾一手安排的,他們就在露骨山的一處山坳裏會麵。吐蕃二王子人生得清秀,穿著一身長衫,看起來像是一個讀書人。這番打扮出現在大齊,不會有人懷疑他是外族人。
王曾向二王子行禮,然後將帶來的禮物奉上。
王曾笑著道:“這是奴今年收上來的好茶。”
二王子不說話,王曾親手泡好一壺茶送到二王子跟前。
二王子這才抬起眼睛:“王將軍今年收到了不少好茶吧?”
王曾臉上露出笑容:“孫集和馮家出事,眼下洮州已經沒有人盯著奴了,奴也就膽子大了些,尋了一個還不錯的商賈,幫奴收一些茶和瓷器,這次拿來一些獻給讚普和二王子。”
二王子對王曾諂媚的模樣很是受用:“現在洮州,都是王將軍說了算?”
“還不是,”王曾道,“過幾個月朝廷兵馬前來洮州平亂,我才能將洮州收入囊中。”
二王子臉上露出些許笑容:“朝廷要對洮州用兵了?”
王曾應聲:“馮家一而再再而三在洮州失利,安插在洮州、岷州的人手都快被人清理幹淨了,再這樣下去,兩州就會脫離馮家掌控。”
二王子有些猶豫:“洮州不過就是一群百姓,馮家兵馬來了,也不過就是做做樣子,這仗若是打不起來,我們也不能見機行事。”
王曾笑道:“今時不同往日,豫小王爺死了。”
二王子臉上不由自主露出笑容,他們在蕭煜手中吃過不少次虧,見到豫王府的大旗,麾下將士都會心生怯意,豫王殺的人委實太多了,他記得最清楚的一次,他曾領兵想要拿下西寧卻被蕭煜擊潰,蕭煜率軍離開之後,在他們城外留下兩座用屍身搭成的京觀。
若是蕭煜不死,他怎麽敢來到這裏?
王曾接著道:“蕭煜手下的武衛軍被打散,曾經效忠豫王府的兵馬也重新被整編,但還有少數人始終不肯向馮家低頭,如今的洮州知縣趙景雲就是其中之一,馮家這次想要對付的也正是這些人。”
“這些人在,武衛軍殘留的兵馬在,就定然能打起來。就算他們想要偃旗息鼓,中間還有奴為他們添柴拱火,必然洮州、岷州鬧出大亂子,到時候我前往碌曲,親手為您打開關隘大門。”
“這次,拿下洮州,還能重創馮家兵馬,最好能活捉馮家帶兵之人,順便將寨子那些人解決幹淨。”
王曾說完這些臉上露出笑容:“奴可想的周到?”
二王子伸手將茶端起來,茶香入鼻,他深吸一口氣,顯然很是滿意:“有你母親身份在,留在大齊,你永遠都是奴,等這樁事辦好,你就跟著本王迴吐蕃吧!”
或許……
二王子略微思量:“拿下洮州之後,可以將洮州關隘交給你駐守。”
第377章 相見
王曾想將二王子帶去洮州城,謹慎起見二王子拒絕了,王曾隻好自己帶著人迴到了穀藏堡。
迴到自己屋中,王曾拿起桌子上的茶水一口氣喝了個幹淨,覺得不過癮幹脆將茶壺拿來直接灌了半壺,臉上這才露出了笑容。
王曾從吐蕃尋的女子蔡氏擰了帕子來服侍王曾:“您送給二王子的茶,二王子可喜歡?”
王曾點頭:“雖然沒說什麽,但我能看得出來,對那茶的味道,他很滿意。畢竟和從前的不同,他們這些人享受慣了,自然知曉什麽是好東西。”
王曾說著伸手攔住蔡氏:“還是因為你,要不是你發現了那些茶,怎麽會讓二王子這般歡喜。”
蔡氏臉頰微紅:“爺們兒在外辦的都是大事,有沒有這些茶,都是一樣的。”
那怎麽一樣。王曾知曉那些人的臭脾氣,別看今日沒有誇讚茶好,若是他帶去的茶很尋常,二王子必然要發脾氣。
再說他既然想要去吐蕃,就得在離開之前,給自己鋪好路,無論大齊和吐蕃如何打,每年商貿都是一樣賺銀錢。
蔡氏道:“剛好那位趙大人幫了我們一把,將與馮家有關的商賈都抓了出來,我們剛好從剩下的那些裏麵挑選合適的留為己用。”
因為馮家的事鬧出了動蕩,種茶的人也很是驚慌,恐怕今年尋不到好買家,所以才會將自家最好的茶給蔡氏。
蔡氏做事果斷,立即與那人定了文書,讓那人專給他們做茶。
“不會有人知曉,那邊的幾個茶園都是我們買下的,”蔡氏笑著道,“就算咱們去了吐蕃,這邊也會留人支應著生意。”
有了茶園還能藏匿些他們的人手,這一步步將來都能派上用場。
王曾道:“二王子那麽著急要立功,可見如今的吐蕃讚普沒有多少日子了。權力更迭時,最容易撈到好處,隻是可惜了……”
蔡氏聰明地問道:“爺覺得哪裏可惜?”
王曾道:“當年昌樂公主的事,吐蕃人快要忘了,我提及
寨子那些人,二王子竟然沒有追問一句,否則我就能在這上麵做文章,至少向吐蕃人多要些獎賞。”
蔡氏道:“可能烏鬆節和烏鬆齊都是從前的事,他們現在更在意如今的讚普。再說,那會兒不是確定昌樂公主和孩子都死了嗎?”
王曾點點頭,吐蕃換了讚普,烏鬆節的人也早就被清理幹淨了,就算有些漏網之魚也翻不出多少水花,至於寨子那些人,不過就是曾侍奉昌樂公主和烏鬆節罷了,當時雖然沒能殺了,但這些年吐蕃新讚普繼任,政權一直平穩,但他卻有五個兒子,且五個兒子都成年了,有自己的封地和兵馬,吐蕃朝廷中人,自然就將目光落在了五個王子身上。
王曾道:“這麽看來,如今隻有馮家還在意這樁事,一直讓人盯著寨子的一舉一動。”
蔡氏有些懷疑:“馮家一直謹慎,難不成公主真的還活著?”
“怎麽可能?”王曾道,“公主在吐蕃二嫁,可是馮家出的主意,後來公主沒能迴到大齊,也是馮家從中作梗,公主若是迴來,馮家不得安寧,所以當年馮家必然確定了公主的死訊。至於,對付寨子那些人,也就是因為他們曾追隨過公主罷了。”
謝忱在地上坐了一會兒感覺好多了:“不礙事,剛才隻是走動急了些。”
“大人很擔心我們的春耕?”趙洛泱低聲問,謝大人來到洮州之後,是越來越拚命了,比洮州本地的官員還要忙碌。
趙洛泱聽到了謝忱與白婆子說的那些話,知曉謝忱留在洮州是想要補償寨子,按理說,既然想好了如何補償,謝忱的心結應該打開了才是,可每次看到謝忱,她總覺得謝忱的憂慮更深了些。
謝大人還有什麽秘密沒有說?沒有向白婆子透露,在薑瑋墳前也不曾提及一言半語。
趙洛泱將錄音器再次放在謝忱身上,這段日子她的錄音器基本都是謝大人幫她收著,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錄到她想要的答案,在那之前,她不能放棄。
楊老太看到這邊的動靜,立即帶著曹老太走過來。
“大人吃點奶酪,”楊老太將包好的奶酪遞給謝忱,“這東西好,壯力。”
謝忱本不好意思吃,曹老太笑著道:“您吃吧,我們還有不少呢。”
他們從寨子裏買了些奶酪,用趙洛泱的話說,備著一些,萬一誰身子不舒服了,就吃點。
這麽精貴的東西,楊老太平日做的時候都不舍得往嘴裏放,但小孫女既然說了,她還能怎麽辦?照做唄?
“您呐應該去歇著,”楊老太笑著與謝忱道,“田裏的事,您不用看著,大家有十分力不會用八分。”
曹老太也跟著點頭:“咱們將銀錢都花在了春耕上,還指望著春耕往迴賺銀錢呢,這時候不賣力氣,隻能等著餓肚子。”
餓肚子的日子,大家可都過夠了,前麵運種子,租借牲畜又花出去那麽多,除非是腦子壞了,才會在這時候拖後腿。
再說了,就算有人這麽想,楊老太她們也不答應。
每個村子都有楊老太這樣的人巡視,但凡看到誰偷奸耍滑,都會記下來扣工分。
說白了,農戶更怕楊老太而不是謝忱。
第376章 生氣
楊老太這些村中的老太太,別看幹重活兒不中用了,但她們卻是這次春耕最忙的人,因為林林總總的小事總要楊老太來操心。
趙洛泱將藥箱也交給了楊老太,若有有個磕磕碰碰的,楊老太就會帶著藥箱前去,小孫女教她怎麽用藥箱裏麵的東西,衝洗、消毒、上藥,隻要按步來絕對錯不了。
這些楊老太做起來都順手,她就有一個疑惑,怎麽消毒用的東西聞起來那麽像酒呢?她最終沒忍住去問了小孫女。
小孫女說:“奶,你說對了,可不是酒咋地,酒也能治病,這是鄭先生說的,但這治病的酒跟咱們平日裏見到的不一樣,絕不能拿來喝,要不我也不會給您,讓您看著。”
楊老太這才明白小孫女的用意,等到這次用上藥箱的時候,她更是體會到小孫女這個決定到底多麽的對。漢子們聞到酒味兒,眼睛都亮了,追問她那是啥。這東西若是讓他們摸著,轉眼的功夫就得造沒了,你說不能吃,誰信啊?也就是楊老太這樣的權威,這能壓下所有人。
楊老太正在田畝上轉悠,牛興過來報信:“阿奶,鄭先生來了。”
田裏要用牲口,趙洛泱一早就給岷縣的鄭益送了信,希望鄭先生能過來瞧瞧,這時候牲口得出大力,可不能有啥閃失。
“快將東西拿上,先生從岷縣到這裏定然沒吃東西,”楊老太道,“咱們將吃食拿過去,好歹讓人墊補墊補。”
曹老太點頭,忙提起裙子,挪動兩隻小腳去拿食盒,楊老太嫌棄曹老太走起來太費勁,幹脆自己追了上去。
宋太爺剛好瞧見這一幕,又瘦又小的老太太往他這邊跑過來,他忙捋了捋胡須,整理了一下衣襟,再抬起頭的時候,卻發現楊老太不見了。
宋太爺不禁皺起眉頭看向身邊的趙元吉:“剛剛好似瞧見你阿奶了。”
趙元吉點頭:“先生,我也瞧見了。”
宋太爺等了半晌沒有下文,趙家這倆孩子,趙元讓還好有些機靈勁兒,趙元吉是真的憨,趙家上下好像將所有心眼子都給了趙洛泱似的。
宋太爺咳嗽一聲:“人呢?去哪裏了?”
趙元吉不知曉,但先生問了,他立即迴道:“我去問問。”
宋太爺想攔都沒攔住,等到趙元吉跑遠了,他才從背起手四處轉悠。洮州春耕前,就開始挖渠了,他來看過幾次,對周圍很是熟悉,這塊地是他們勘查出來的良
田,有了水渠日後澆灌就容易的多,所以用來種稻米。
這片地再往上走,可以引山泉,趙洛泱要用來種吉貝,宋太爺想到這件事就覺得詭異,當時從山匪那裏拿迴種子的時候,他問過小狐狸,小狐狸明明說就一包,怎麽突然之間就憑白出來了好多筐種子?
不過仔細想想,小狐狸這種事還少嗎?多的就像是牛身上的毛,沒有誰閑的去數到底有多少根。
這新種的種子,小狐狸還說不叫吉貝了,吉貝是番語不好聽,從現在開始就叫棉花。動員大會上,小狐狸忽悠的厲害,讓大家都相信這棉花將來會是北方最好賣的東西。
說這番話的時候,小狐狸讓他和兒子一左一右坐在她身邊。別的不說,如果棉花不好賣,小狐狸不會咋樣,他宋家父子可能會被人人喊打。
宋太爺正思量著,就瞧見楊老太往這邊跑來,他背著手,不準備先說話。不出他所料的話,楊老太會停到他麵前。
宋太爺暗地裏清清嗓子,準備一會兒開口時音色亮一些,誰知道還沒咳嗽完,就瞧見楊老太“嗖”地一下從他麵前跑過去了。
宋太爺的神情登時一僵。
“先生,”趙元吉氣喘籲籲地來到宋太爺麵前,“我奶,我奶……剛剛跑過去了。”
宋太爺自然知曉,他又沒瞎。
趙元吉接著道:“鄭先生來了,我奶是去見鄭先生。”
宋太爺剛剛瞧見了楊老太手裏提著的東西,應該是飯食,不知道怎麽的,宋太爺覺得胸口被堵了些東西。
鄭益來了,就得趕緊去是不?見到鄭先生就不將他放在眼裏了。
宋太爺轉身向村子走去:“跟我迴去,讀書。”
……
洮州這邊忙碌著,王曾迴到穀藏堡之後,喬裝打扮一番,在天剛黑的時候,帶著幾個親信一路往西邊去。
趁著沒有人注意到他,他要去見吐蕃的二王子。
這次二王子冒險入大齊,都是王曾一手安排的,他們就在露骨山的一處山坳裏會麵。吐蕃二王子人生得清秀,穿著一身長衫,看起來像是一個讀書人。這番打扮出現在大齊,不會有人懷疑他是外族人。
王曾向二王子行禮,然後將帶來的禮物奉上。
王曾笑著道:“這是奴今年收上來的好茶。”
二王子不說話,王曾親手泡好一壺茶送到二王子跟前。
二王子這才抬起眼睛:“王將軍今年收到了不少好茶吧?”
王曾臉上露出笑容:“孫集和馮家出事,眼下洮州已經沒有人盯著奴了,奴也就膽子大了些,尋了一個還不錯的商賈,幫奴收一些茶和瓷器,這次拿來一些獻給讚普和二王子。”
二王子對王曾諂媚的模樣很是受用:“現在洮州,都是王將軍說了算?”
“還不是,”王曾道,“過幾個月朝廷兵馬前來洮州平亂,我才能將洮州收入囊中。”
二王子臉上露出些許笑容:“朝廷要對洮州用兵了?”
王曾應聲:“馮家一而再再而三在洮州失利,安插在洮州、岷州的人手都快被人清理幹淨了,再這樣下去,兩州就會脫離馮家掌控。”
二王子有些猶豫:“洮州不過就是一群百姓,馮家兵馬來了,也不過就是做做樣子,這仗若是打不起來,我們也不能見機行事。”
王曾笑道:“今時不同往日,豫小王爺死了。”
二王子臉上不由自主露出笑容,他們在蕭煜手中吃過不少次虧,見到豫王府的大旗,麾下將士都會心生怯意,豫王殺的人委實太多了,他記得最清楚的一次,他曾領兵想要拿下西寧卻被蕭煜擊潰,蕭煜率軍離開之後,在他們城外留下兩座用屍身搭成的京觀。
若是蕭煜不死,他怎麽敢來到這裏?
王曾接著道:“蕭煜手下的武衛軍被打散,曾經效忠豫王府的兵馬也重新被整編,但還有少數人始終不肯向馮家低頭,如今的洮州知縣趙景雲就是其中之一,馮家這次想要對付的也正是這些人。”
“這些人在,武衛軍殘留的兵馬在,就定然能打起來。就算他們想要偃旗息鼓,中間還有奴為他們添柴拱火,必然洮州、岷州鬧出大亂子,到時候我前往碌曲,親手為您打開關隘大門。”
“這次,拿下洮州,還能重創馮家兵馬,最好能活捉馮家帶兵之人,順便將寨子那些人解決幹淨。”
王曾說完這些臉上露出笑容:“奴可想的周到?”
二王子伸手將茶端起來,茶香入鼻,他深吸一口氣,顯然很是滿意:“有你母親身份在,留在大齊,你永遠都是奴,等這樁事辦好,你就跟著本王迴吐蕃吧!”
或許……
二王子略微思量:“拿下洮州之後,可以將洮州關隘交給你駐守。”
第377章 相見
王曾想將二王子帶去洮州城,謹慎起見二王子拒絕了,王曾隻好自己帶著人迴到了穀藏堡。
迴到自己屋中,王曾拿起桌子上的茶水一口氣喝了個幹淨,覺得不過癮幹脆將茶壺拿來直接灌了半壺,臉上這才露出了笑容。
王曾從吐蕃尋的女子蔡氏擰了帕子來服侍王曾:“您送給二王子的茶,二王子可喜歡?”
王曾點頭:“雖然沒說什麽,但我能看得出來,對那茶的味道,他很滿意。畢竟和從前的不同,他們這些人享受慣了,自然知曉什麽是好東西。”
王曾說著伸手攔住蔡氏:“還是因為你,要不是你發現了那些茶,怎麽會讓二王子這般歡喜。”
蔡氏臉頰微紅:“爺們兒在外辦的都是大事,有沒有這些茶,都是一樣的。”
那怎麽一樣。王曾知曉那些人的臭脾氣,別看今日沒有誇讚茶好,若是他帶去的茶很尋常,二王子必然要發脾氣。
再說他既然想要去吐蕃,就得在離開之前,給自己鋪好路,無論大齊和吐蕃如何打,每年商貿都是一樣賺銀錢。
蔡氏道:“剛好那位趙大人幫了我們一把,將與馮家有關的商賈都抓了出來,我們剛好從剩下的那些裏麵挑選合適的留為己用。”
因為馮家的事鬧出了動蕩,種茶的人也很是驚慌,恐怕今年尋不到好買家,所以才會將自家最好的茶給蔡氏。
蔡氏做事果斷,立即與那人定了文書,讓那人專給他們做茶。
“不會有人知曉,那邊的幾個茶園都是我們買下的,”蔡氏笑著道,“就算咱們去了吐蕃,這邊也會留人支應著生意。”
有了茶園還能藏匿些他們的人手,這一步步將來都能派上用場。
王曾道:“二王子那麽著急要立功,可見如今的吐蕃讚普沒有多少日子了。權力更迭時,最容易撈到好處,隻是可惜了……”
蔡氏聰明地問道:“爺覺得哪裏可惜?”
王曾道:“當年昌樂公主的事,吐蕃人快要忘了,我提及
寨子那些人,二王子竟然沒有追問一句,否則我就能在這上麵做文章,至少向吐蕃人多要些獎賞。”
蔡氏道:“可能烏鬆節和烏鬆齊都是從前的事,他們現在更在意如今的讚普。再說,那會兒不是確定昌樂公主和孩子都死了嗎?”
王曾點點頭,吐蕃換了讚普,烏鬆節的人也早就被清理幹淨了,就算有些漏網之魚也翻不出多少水花,至於寨子那些人,不過就是曾侍奉昌樂公主和烏鬆節罷了,當時雖然沒能殺了,但這些年吐蕃新讚普繼任,政權一直平穩,但他卻有五個兒子,且五個兒子都成年了,有自己的封地和兵馬,吐蕃朝廷中人,自然就將目光落在了五個王子身上。
王曾道:“這麽看來,如今隻有馮家還在意這樁事,一直讓人盯著寨子的一舉一動。”
蔡氏有些懷疑:“馮家一直謹慎,難不成公主真的還活著?”
“怎麽可能?”王曾道,“公主在吐蕃二嫁,可是馮家出的主意,後來公主沒能迴到大齊,也是馮家從中作梗,公主若是迴來,馮家不得安寧,所以當年馮家必然確定了公主的死訊。至於,對付寨子那些人,也就是因為他們曾追隨過公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