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洛泱道:「我看你們莊子上人手也不多,按理說,這樣的情形不是留在家裏更好些嗎?」
懷光思量片刻道:「不瞞女郎,我家公子與家中老夫人不太好,老太爺過世之後,公子就很少歸家。我也瞧見您家裏的情形,若是這般,公子傷的如此,自然要留下,可我家不同,公子倒不如在外麵,至少身邊都是信得過的人。」
趙洛泱心一沉,沒想到當年分開之後,小啞巴的處境會是這樣不好。
「這樣啊,」趙洛泱道,「他家中有其他兄弟姐妹?」
懷光點點頭:「身下本該有個弟弟,才生下來不到一歲就夭折了,還有一個妹妹,已經出嫁。」
這麽說小啞巴應該是家中唯一的子嗣,怎麽會這樣呢?這是多大的嫌隙,才會寧願窩在莊子上,也不肯踏入家門?
除非那對他來說並不是家。
趙洛泱沒有再問下去,就算她知曉再打聽些別的,王管事應該也會與她說。
送走了王家人,趙洛泱提著燈走了迴去,身後還跟著趙元讓、趙元吉兩條尾巴,不過這會兒趙洛泱沒與兩個弟弟說話。
而是在腦海中歎了口氣。
像是自言自語,也像是和時玖道:「原來這麽多年過去了,小啞巴也沒能找到家,早知道……」
趙洛泱沒繼續說下去。
時玖胸口忽然又脹又酸,這些年在王府的許多事都浮現在腦海中。
有母親的怨懟和憤恨,還有疏離和隔閡。
當著眾人麵的母慈子孝,更不乏眾目睽睽之下慈母「委屈」,兒子「不孝」。
母親恨他,他知曉。
小時候跟著母親奔逃時,母親就囑咐過他,若是追兵來了,他們逃不脫時,他們就得拚命,母親給他一個眼色,他就上前抱住追兵的大腿,母親趁機去殺那追兵。
他雖然年紀小,卻清楚母親在說謊,所以在那
時候,母親示意他動作,他什麽都沒做,然後看著母親抱住了先皇的子嗣,向前逃去。
對於他和先皇的孩子來說,保下先皇的孩兒更有益處。
更別提,後來他親眼目睹了先皇張皇後和孩子的真正死因。
他被接迴來之後,每次母親見到他,他都能清楚地看到,母親心裏含著恨意和恐懼,生怕他有一日將實情稟告給先皇。
徹底斷了她的榮華路。
所以,他們不是母子,對於母親來說,他是替張皇後迴來討債的鬼。
如此一來,那個家會如何?
他早就習慣了,也早就平靜的接受,無論是誰說些什麽,他都不該會動容才對。
但這一刻。
聽到趙洛泱後悔的言語,他竟然感覺到了發自內心的酸澀。
「沒事……」時玖將後麵的話咽下。
他會找到的。
一個屬於他的家。
第235章 溫暖
趙景雲從屋子裏出來的時候,麵色略顯得鄭重。
宋太爺的那番話不是沒有道理,柳家的案子很有可能隻是個開頭,後麵藏著些什麽,還得他們去查。
看來出了鳳霞村,他就得徑直去衙署。
趙學禮迎上前:“趙大人這是要迴去?”
趙景雲躬身道謝:“給大家添麻煩了。”
“大人這是哪裏的話?”趙學禮道,“您能來,我們歡喜還來不及。”
“走出衙署,還是什麽大人,”趙景雲道,“眼下你們最不易,十六戶人,每天要吃不少糧食。”
多的話趙景雲不說,明日他就會讓人送些稻米過來,不能白白吃了村子裏的口糧。
趙洛泱端來燈為趙景雲引路:“還得勞煩趙大人繞幾步路,咱們不能從村口走。”
“怎麽?”趙景雲皺起眉頭,“有人在村口盯著?”
趙洛泱點點頭:“是東村那邊的人,可能是因為我們這邊太過熱鬧,他們來偷偷查看情形。”
遷民入籍時,朝廷有吩咐,讓村中的裏正照應,事實上不少裏正就與鳳霞村的一樣,對遷民懷有惡意。
這樣的裏正……
趙景雲冷哼一聲:“別讓他們知曉我在這裏,這樣也好弄明白,他們有沒有算計些什麽。”
大家陸陸續續都走了,將趙家的院子也拾掇的幹幹淨淨。
趙元吉和趙元寶兩個先睡著了,趙元讓倒是精神的很,他每天都留到最後,等大家都歇下了他去吹燈。
“今天吃的可真好。”
陶氏與羅真娘說著話,去看屋子裏的趙洛泱。
這一頓能頂三頓,平日吃那麽多野菜餅,心裏還覺得發空的,現在不一樣,是實實在在地飽了,好像身上也有了力氣似的。
葛氏道:“我看到村子裏有幾個年紀大的掉眼淚呢。”
楊老太也瞧見了,不禁道:“這是好事,有力氣哭,那就是緩過來了。”
經過戰亂和大災的人都知道,逃命的時候,誰顧得上哭啊?
楊老太看向趙洛泱:“我與十六戶都說了,吃、喝都是洛姐兒的,將來他們隻要別忘了這一點就行。”
陶氏和葛氏都跟著應聲,不要說十六戶,他們都得記得二哥一家的好處。
陶氏更是這樣思量,自己肚子裏這塊肉,要不是洛姐兒,早就交代在路上了。
趙洛泱想要說兩句,被她奶瞪了迴去。
楊老太不能讓自家孫女吃虧,自家人也得不時地說兩句,
讓大夥兒都明白明白,洛姐兒是小輩兒不好開口,她得替洛姐兒說到了。
“還有一隻羊,咱們自家留著,”楊老太道,“明天就放院子裏晾起來。”
這是最讓人歡喜的事了。
一隻羊的肉不少,骨頭熬湯都能熬幾頓。
今天十六戶吃剩下的骨頭,都讓楊老太分給每家了,拿迴去不管是接著煮,還是磨成麵兒,總之都會進肚子裏,不會糟踐。
“那些皮子,”趙洛泱道,“咱們先留著,天冷的時候,村裏若是有老少要用,就借給他們,總不能在咱們眼皮底下凍死人。”
楊老太也是這麽想來著。
趙洛泱接著道:“我覺得寨子以後還得常去,寨子裏其實有不少活計,他們那邊的田地都荒廢了,我看著至少得有兩年沒耕種。”
農戶人家最受不了的就是荒廢田地。
葛氏不禁問道:“寨子上有那麽多人,咋都不種地呢?”
陶氏也不明白。
趙洛泱道:“寨子上牛、羊、馬不少,寨子裏的人都以放牧為主,留下一些老幼種田,但是寨子地界兒大,田地委實種不完。”
葛氏道:“那不是可惜了?”
“我想著明年春天,問問寨子能不能將那些田地給咱們種,”趙洛泱道,“不過想要將那些田地都拿下來,得買足夠的種子,還得有耕地的人手。”
趙學禮和趙學景聽得眼睛發亮,人手不怕啊,這裏有十六戶呢,又不是光靠他們家,這不就顯出人多的好處了嗎?
羅真娘、葛氏也歡喜,這可是好事,不過仔細想想,到底能不能成?
其實趙洛泱還有別的思量。
與寨子交好,對他們來說,不止是找些活計。
她隱隱覺得係統給的每次任務,似是都在引著她得到一個結果。
白氏的任務她知曉的愈發多了,這個任務完成之後,很有可能洮州會有一個新的局麵。
鑒於係統每次帶給她的結果都不錯。
她可以給係統一些信任。
至少他們不希望洮州興起戰事,按照從前的發展,寨子被冤枉定然不會束手就擒,到時候局麵必然混亂。
趙洛泱托著腮思量,她的想法很多,但是全都得慢慢來。
今日她向王懷打聽王公子,也是想讓王懷給王公子送個信兒,若是王公子能見她,她其實還有不少的疑問。
“這兩天我還想去寨子一趟,”趙洛泱道,“到時候帶上四叔、四嬸和謝嬸。”
她
三嬸、四嬸的針線都做的好,但是三嬸身子重不適合出門。
還要去?
楊老太看向羅真娘,羅真娘也是一臉茫然,已經從人家手裏得了這麽多東西,還要上門?而且這次又多帶了幾個,會不會不太好?
“我不是去要東西,”趙洛泱道,“人家送這麽多東西來,咱們總得迴禮啊。”
這話說的沒錯,但楊老太心裏卻犯疑乎,她這小孫女,從會說話以來,出去就沒空手迴過。
“行吧,那就再說,”楊老太揮揮手,“別廢燈油了,都睡覺。”
楊老太一發話,趙元讓立即出去吹燈拔蠟。
趙洛泱躺下來與時玖道:“不知道王公子會不會與我見麵?”
時玖道:“他病好了,應該會來。”
趙洛泱不知曉,他其實更著急。
……
懷光思量片刻道:「不瞞女郎,我家公子與家中老夫人不太好,老太爺過世之後,公子就很少歸家。我也瞧見您家裏的情形,若是這般,公子傷的如此,自然要留下,可我家不同,公子倒不如在外麵,至少身邊都是信得過的人。」
趙洛泱心一沉,沒想到當年分開之後,小啞巴的處境會是這樣不好。
「這樣啊,」趙洛泱道,「他家中有其他兄弟姐妹?」
懷光點點頭:「身下本該有個弟弟,才生下來不到一歲就夭折了,還有一個妹妹,已經出嫁。」
這麽說小啞巴應該是家中唯一的子嗣,怎麽會這樣呢?這是多大的嫌隙,才會寧願窩在莊子上,也不肯踏入家門?
除非那對他來說並不是家。
趙洛泱沒有再問下去,就算她知曉再打聽些別的,王管事應該也會與她說。
送走了王家人,趙洛泱提著燈走了迴去,身後還跟著趙元讓、趙元吉兩條尾巴,不過這會兒趙洛泱沒與兩個弟弟說話。
而是在腦海中歎了口氣。
像是自言自語,也像是和時玖道:「原來這麽多年過去了,小啞巴也沒能找到家,早知道……」
趙洛泱沒繼續說下去。
時玖胸口忽然又脹又酸,這些年在王府的許多事都浮現在腦海中。
有母親的怨懟和憤恨,還有疏離和隔閡。
當著眾人麵的母慈子孝,更不乏眾目睽睽之下慈母「委屈」,兒子「不孝」。
母親恨他,他知曉。
小時候跟著母親奔逃時,母親就囑咐過他,若是追兵來了,他們逃不脫時,他們就得拚命,母親給他一個眼色,他就上前抱住追兵的大腿,母親趁機去殺那追兵。
他雖然年紀小,卻清楚母親在說謊,所以在那
時候,母親示意他動作,他什麽都沒做,然後看著母親抱住了先皇的子嗣,向前逃去。
對於他和先皇的孩子來說,保下先皇的孩兒更有益處。
更別提,後來他親眼目睹了先皇張皇後和孩子的真正死因。
他被接迴來之後,每次母親見到他,他都能清楚地看到,母親心裏含著恨意和恐懼,生怕他有一日將實情稟告給先皇。
徹底斷了她的榮華路。
所以,他們不是母子,對於母親來說,他是替張皇後迴來討債的鬼。
如此一來,那個家會如何?
他早就習慣了,也早就平靜的接受,無論是誰說些什麽,他都不該會動容才對。
但這一刻。
聽到趙洛泱後悔的言語,他竟然感覺到了發自內心的酸澀。
「沒事……」時玖將後麵的話咽下。
他會找到的。
一個屬於他的家。
第235章 溫暖
趙景雲從屋子裏出來的時候,麵色略顯得鄭重。
宋太爺的那番話不是沒有道理,柳家的案子很有可能隻是個開頭,後麵藏著些什麽,還得他們去查。
看來出了鳳霞村,他就得徑直去衙署。
趙學禮迎上前:“趙大人這是要迴去?”
趙景雲躬身道謝:“給大家添麻煩了。”
“大人這是哪裏的話?”趙學禮道,“您能來,我們歡喜還來不及。”
“走出衙署,還是什麽大人,”趙景雲道,“眼下你們最不易,十六戶人,每天要吃不少糧食。”
多的話趙景雲不說,明日他就會讓人送些稻米過來,不能白白吃了村子裏的口糧。
趙洛泱端來燈為趙景雲引路:“還得勞煩趙大人繞幾步路,咱們不能從村口走。”
“怎麽?”趙景雲皺起眉頭,“有人在村口盯著?”
趙洛泱點點頭:“是東村那邊的人,可能是因為我們這邊太過熱鬧,他們來偷偷查看情形。”
遷民入籍時,朝廷有吩咐,讓村中的裏正照應,事實上不少裏正就與鳳霞村的一樣,對遷民懷有惡意。
這樣的裏正……
趙景雲冷哼一聲:“別讓他們知曉我在這裏,這樣也好弄明白,他們有沒有算計些什麽。”
大家陸陸續續都走了,將趙家的院子也拾掇的幹幹淨淨。
趙元吉和趙元寶兩個先睡著了,趙元讓倒是精神的很,他每天都留到最後,等大家都歇下了他去吹燈。
“今天吃的可真好。”
陶氏與羅真娘說著話,去看屋子裏的趙洛泱。
這一頓能頂三頓,平日吃那麽多野菜餅,心裏還覺得發空的,現在不一樣,是實實在在地飽了,好像身上也有了力氣似的。
葛氏道:“我看到村子裏有幾個年紀大的掉眼淚呢。”
楊老太也瞧見了,不禁道:“這是好事,有力氣哭,那就是緩過來了。”
經過戰亂和大災的人都知道,逃命的時候,誰顧得上哭啊?
楊老太看向趙洛泱:“我與十六戶都說了,吃、喝都是洛姐兒的,將來他們隻要別忘了這一點就行。”
陶氏和葛氏都跟著應聲,不要說十六戶,他們都得記得二哥一家的好處。
陶氏更是這樣思量,自己肚子裏這塊肉,要不是洛姐兒,早就交代在路上了。
趙洛泱想要說兩句,被她奶瞪了迴去。
楊老太不能讓自家孫女吃虧,自家人也得不時地說兩句,
讓大夥兒都明白明白,洛姐兒是小輩兒不好開口,她得替洛姐兒說到了。
“還有一隻羊,咱們自家留著,”楊老太道,“明天就放院子裏晾起來。”
這是最讓人歡喜的事了。
一隻羊的肉不少,骨頭熬湯都能熬幾頓。
今天十六戶吃剩下的骨頭,都讓楊老太分給每家了,拿迴去不管是接著煮,還是磨成麵兒,總之都會進肚子裏,不會糟踐。
“那些皮子,”趙洛泱道,“咱們先留著,天冷的時候,村裏若是有老少要用,就借給他們,總不能在咱們眼皮底下凍死人。”
楊老太也是這麽想來著。
趙洛泱接著道:“我覺得寨子以後還得常去,寨子裏其實有不少活計,他們那邊的田地都荒廢了,我看著至少得有兩年沒耕種。”
農戶人家最受不了的就是荒廢田地。
葛氏不禁問道:“寨子上有那麽多人,咋都不種地呢?”
陶氏也不明白。
趙洛泱道:“寨子上牛、羊、馬不少,寨子裏的人都以放牧為主,留下一些老幼種田,但是寨子地界兒大,田地委實種不完。”
葛氏道:“那不是可惜了?”
“我想著明年春天,問問寨子能不能將那些田地給咱們種,”趙洛泱道,“不過想要將那些田地都拿下來,得買足夠的種子,還得有耕地的人手。”
趙學禮和趙學景聽得眼睛發亮,人手不怕啊,這裏有十六戶呢,又不是光靠他們家,這不就顯出人多的好處了嗎?
羅真娘、葛氏也歡喜,這可是好事,不過仔細想想,到底能不能成?
其實趙洛泱還有別的思量。
與寨子交好,對他們來說,不止是找些活計。
她隱隱覺得係統給的每次任務,似是都在引著她得到一個結果。
白氏的任務她知曉的愈發多了,這個任務完成之後,很有可能洮州會有一個新的局麵。
鑒於係統每次帶給她的結果都不錯。
她可以給係統一些信任。
至少他們不希望洮州興起戰事,按照從前的發展,寨子被冤枉定然不會束手就擒,到時候局麵必然混亂。
趙洛泱托著腮思量,她的想法很多,但是全都得慢慢來。
今日她向王懷打聽王公子,也是想讓王懷給王公子送個信兒,若是王公子能見她,她其實還有不少的疑問。
“這兩天我還想去寨子一趟,”趙洛泱道,“到時候帶上四叔、四嬸和謝嬸。”
她
三嬸、四嬸的針線都做的好,但是三嬸身子重不適合出門。
還要去?
楊老太看向羅真娘,羅真娘也是一臉茫然,已經從人家手裏得了這麽多東西,還要上門?而且這次又多帶了幾個,會不會不太好?
“我不是去要東西,”趙洛泱道,“人家送這麽多東西來,咱們總得迴禮啊。”
這話說的沒錯,但楊老太心裏卻犯疑乎,她這小孫女,從會說話以來,出去就沒空手迴過。
“行吧,那就再說,”楊老太揮揮手,“別廢燈油了,都睡覺。”
楊老太一發話,趙元讓立即出去吹燈拔蠟。
趙洛泱躺下來與時玖道:“不知道王公子會不會與我見麵?”
時玖道:“他病好了,應該會來。”
趙洛泱不知曉,他其實更著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