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紀城,南郊。


    瑞南山。


    中央軍團駐地


    早上有點冷,剛起床的馮浩瀚情不自禁地多裹了一件大衣。


    他拍了拍有些昏昏沉沉的腦袋,“星紀城方麵有沒有消息傳過來?”


    嬌滴滴的聲音不知在哪響起。


    “將軍,奴家也是剛剛起來呢。人都還沒有洗漱,哪會知道這些?”


    嗬嗬。


    馮浩瀚反應過來,笑著搖了搖頭,徑直出了臥室。


    正吃著早餐,外麵砰砰砰地響起文雅的敲門聲。


    “將軍,”親衛的聲音響起,“王大龍迴來了。”


    馮浩瀚一驚,正準備送進嘴巴的湯水差點灑到了衣物上。


    “讓他到議事廳等著。本將吃完早飯馬上過去。”


    “是!”


    議事廳。


    王大龍,聽名字似乎是個顧大頭一樣高大威猛的漢子,實際上卻是個滿臉堆笑習慣僂著腰的瘦削中年人。


    馮浩瀚剛進議事廳,他連忙站了起來,“將軍!”


    “坐吧!隻有你一個人?”


    “是!將軍您是知道的,小的腿腳利索。”王大龍笑著點頭,“其他兄弟還在星紀城,知道將軍著急,便吩咐小的趕迴來通報一聲。”


    “很好。”馮浩瀚十分滿意。


    他在主位上坐下,“那就說說看你們查到了什麽吧。”


    咳。


    王大龍理了理嗓子。


    “將軍,據多方情報匯總,秦王殿下近日已經開始代替陛下在禦書房批閱奏章處理國是。”


    “真的?太好了。”馮浩瀚精神一振,隨後情不自禁砰一聲擂了左手手心一拳。


    身為軍團大將,本職是領兵打仗保家衛國。


    但戰場太危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像要塞蕭雲一樣身受重傷甚至人死道消。


    因此,還是在陛下或者未來陛下前多多露麵多多晃悠,這才是永保富貴榮華的決竅。


    不過凡事有好就有壞。


    避戰雖然安全,但雲垂的曆法規定將領們的門楣或者說爵位三代而折。


    他們馮家要是再不像忠勇伯府一樣努力爭些軍功,很快就會從星紀城的高門中除名了。


    “將軍,”王大龍抬眼小心翼翼瞄了一下興奮的主子,“秦王殿下雖然已經在批奏折,但並不是隨心所欲的。據說太師和六部長官一直在旁邊盯著。”


    “沒關係。”馮浩瀚無所謂地擺了擺手,“殿下到底是初理國事,一些事務不大精通,太師和六部尚書在旁邊協助免得出什麽差錯,這是必要的過渡。”


    “當初陛下也是這樣過來。”


    王大龍點點頭,“可是小的打聽到一則與我們有關的折子,據說被兵部尚書壓下了。”


    “兵部?”馮浩瀚兩眼一瞪,“別吞吞吐吐的。打聽到什麽就趕緊說。”


    “是是是。”王大龍小雞啄米般點著頭,“將軍,東海不是出現了倭寇的大批艦隊嗎?東海壁壘現在又在百濟未歸。聽說有大臣舉薦我們中央軍團出兵去抵禦倭寇。”


    “不過兵部尚書關大人似乎一直反對這項提議。而海上的倭寇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上岸殺燒搶掠。因此殿下現在有些左右為難。”


    “關邑這是想幹什麽?”馮浩瀚有些憤憤。


    打仗是危險,關邑反對調派他們中央軍團似乎正合心思。


    但倭寇是什麽人?


    那隻是些東洋深處沒見過世麵的蠻夷。


    因為本土被毀,他們不得不橫跨大洋來到百濟和雲垂東海,試圖搶些地盤過活。


    按照往年的習慣,倭寇通常會避開雲垂的精兵強將,偷偷摸摸上岸搶些東西就跑。


    可以說就是一群見不得光的老鼠。


    他們無論是與西邊馬背上長大、驍勇善戰的西涼人;還是與北邊身材高大毛發眾多、力大如牛的北雄人相比,都不值一提。


    甚至與南邊長年打仗的各小國相比,還頗有不如。


    這樣敵人,沒準中央軍團十萬餘人威風凜凜地往東海岸一站就嚇得他們不敢上岸。


    軍功可謂唾手可得。


    結果被關邑攔下了?


    “不調我們中央軍團,那關邑準備找誰去抵擋倭寇?”馮浩瀚嗬嗬冷笑,“難道就靠莫滄海這些地方備守兵?”


    口裏雖然這樣說著,但他的眼光已經上挑,落到了地圖的上方。


    那是北海關的位置。


    “將軍,”王大龍輕輕咳了一聲,“據兄弟們打聽,關尚書意屬的似乎是鎮南關的將士。”


    “鎮南關?”馮浩瀚有些不可思議地睜大了眼睛。


    他連忙向地圖下方望去。


    可沒等馮浩瀚找到鎮南關所在,王大龍已經站了起來走到地圖前。


    “將軍。三年前南奉被滅,鎮南關已經南移至了虎愁關。議事廳這地圖還沒更新。”


    說完,他嘩嘩地在一堆雜物裏找了找。


    很快找到了兵部兩年前發下來的新雲垂帝國疆域圖,把它掛了上去。


    馮浩瀚沒理會這些,隻是有些憤憤不平。


    “關邑腦子有病吧。”


    無論是新老鎮南關,它們到華陽郡的距離比北海關或者中央軍團要遠,而且遠得多。甚至可以說比從百濟繞道北海關再下來還要遠些。


    “關尚書的意思是鎮南關軍紀森嚴、作戰勇武而且精通水陸兩戰。他們能雙管齊下從海上和陸上一起抵擋甚至反擊倭寇的進犯。”


    哼哼。


    馮浩瀚一聲冷笑。


    “關邑舍近求遠,恐怕不隻是這些理由吧。”


    他看了一眼地圖上方的百濟。


    “東海壁壘在百濟犯了大錯,陸伏海玩忽職守疏於防範,被倭寇偷襲而毀了大批的艦船,後來又弄丟了齊王那個浪蕩王爺。”


    “而在雲垂的五大邊防軍中,東海壁壘是兵部唯一能說得上話。因此無論如何,關邑都會想辦法保住陸伏海。”


    說著說著,他的目光又落在地圖的北海關上。


    “說來北海關靠得最近。而且和鎮南關一樣,它同樣既有陸路又有水路相連,武器輜重等等隻要搬上船,不出兩日就能趕到華陽郡的定海碼頭。”


    “但黃石濤是什麽人?不用本將說,大家都懂的。”


    咳!


    王大龍輕咳了一聲,臉色古怪地點了點頭。


    在星紀城的高門貴戶中,“躺地黃”的大名那真是如雷貫耳。


    據說有次在宮城舉辦宴席,長興帝不知什麽原因而彎了彎腰。他身邊的黃石濤立即毫不猶豫趴到地上,以示尊敬……


    這樣的人,眼怔怔地看著星落和蕭綱在百濟打得風生水起,隻要派兵出去就能蹭到些軍功。


    但黃石濤愣是不為所動,一直呆在北海關依然不動彈。


    可謂十打十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因此估計除非長興帝親自下令,否則別想他黃石濤挪一挪屁股。


    想必關邑對此也是心知肚明,這才沒有提議北海關南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兵活下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色星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色星輪並收藏小兵活下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