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邊三郡,鏡湖、玉木和雁迴,麵積都不是很大。


    三郡繞著鏡湖而生。鏡湖周邊地勢平坦,沉積著大片大片肥沃的黑土地。


    因此三郡天氣雖然嚴寒,卻也生活著許多雲垂的百姓。


    甚至還住著好幾位郡王。


    當然,這些郡王爺都是早些年自願退出星紀城圈子的王族。


    他們空有郡王的名頭,卻沒有半點相應的實權,隻是一些富家翁。


    郡域小、中間地勢平坦,因此行軍相對容易。


    剛到二月初,雄偉的北海關就出現在眼前。


    任寧抬頭望去。


    古老的長城像條巨龍般盤踞在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間,向遠遠向西伸延,也不知長達幾萬裏。


    駕!


    楚今定騎馬走了過來,笑著問:“你小子是不是第一次見長城?”


    任寧搖頭,“迴將軍,長城以前我見過的。”


    不過那是上一世。


    楚今定不疑有它,抬頭感概地張望。


    “這長城千百年來始終屹立不倒。自從建立起就替我們雲垂擋了無次數北邊異族的風雪侵襲。每次見到它,本將都不由為祖先們的力量感到由衷的敬佩。”


    任寧笑著讚同,“將軍所言極是。想當初任寧第一次見的時候,差點連下巴都掉了下來……”


    兩人隨意地聊著長城的作用,繼續向北海關前進。


    說著說著,任寧又看了一眼那道巍峨的城牆。


    北邊的風雪再大,也有停的時候。異族再狠,也有怕的時候。


    長城和西邊要塞一樣,建立的目的都是用來抵禦外敵。


    然而無論是雄偉的長城還是裝武到牙齒的要塞,並不能嚇阻貪婪的鄰居們,也不能阻隔他們進攻的腳步,反而鎖住了本土一些人的腳步和視線。


    與其苦守這段長城上千年,倒不如出去驅敵幾萬裏。


    當然,這些話任寧沒有說出來。


    又過了三日,星落前鋒營順順利利地入駐了北海關。


    守關大將黃石濤隻禮節性過來見了兩人一麵,話都沒說兩句便帶著親衛匆匆離開。


    “避嫌?”楚今定冷冷地哼著這兩個字,“是怕我們提一些令他難辦的要求吧。”


    比如一起出兵百濟。


    任寧笑著搖頭。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黃石濤本人,然而星落軍團的情報網裏有著雲垂四方守將的詳細個人資料。


    所以也不算陌生。


    黃石濤祖上曾是前朝的河內郡尉。


    六百年雲垂開國帝王率著星落大軍橫掃整個國家。


    老黃秉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毫不猶豫下令河內郡的備守兵全部放下武器,最後搖身一變成了雲垂的開國侯。


    可惜老黃家的子孫和忠勇伯蕭家一樣,都是難當大用。


    不過蕭家至少現在還有著伯府的名頭,而侯府傳到黃石濤這一代,已經成了將軍府。


    黃石濤也是到處求爺爺告奶奶,才一步一步當上了北海關的守關大將。


    或許說北境苦寒,其他將軍不願意過來,讓他撿了個便宜。


    黃石濤這個人既盼著打仗卻又怕戰爭真的來臨。


    有仗打,那他們黃家才有可能像蕭家一樣掙下功勞以恢複祖上的榮耀。


    然而黃石濤祖上畢竟是河內郡人。


    那裏幾乎是雲垂的地理中心,無論東西南北幾乎都要經過河內郡,因此他十分清楚雲垂現在的情況。


    國庫空虛、糧草藥材不足、武器鐵甲打造更是遙遙無期。


    因此萬一真的爆發戰爭,他又擔心自己守不住腳下的北海關。


    作為守關大將,守不住的代價就是死!


    此外,除了戰爭外黃石濤還擔心一件事:自己在長興帝心中的觀感。


    比如鎮南公府,每一代兒孫都能作出卓越的貢獻,導致帝王封無可封。這固然讓皇族不爽。


    而他們黃家,則是一代不如一代,那更讓皇帝不高興。


    自從長興帝決意改革雲垂軍製,大手一揮撤了二十名郡尉。


    黃石濤盡管遠在北海關,而且也不是地方備守軍。然而每天早上醒來他一睜開眼睛,都擔心自己頭頂的烏紗會被長興帝摘掉。


    “都是守關大將,南邊的袁興文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時時刻刻都在練著軍,隻要有機會老袁就毫不猶豫想幹掉南奉。”


    “而這黃石濤呢……”楚今定一聲長歎。


    當初還沒北上任職時,黃家也算是星紀城的高門顯貴。


    而黃石濤不時能跟著父親進宮轉轉,在長興帝心中至少也有著這麽一個人。


    後來星紀城不知何時傳出一個關於黃石濤的笑話。


    有次在宮城裏,長興帝不知什麽原因彎了一下腰,他卻毫不猶豫直接趴在地上,以示尊敬。


    任寧想著這些,情不自禁扯了扯嘴角。


    這樣的人隻求他能守好腳下這座關口,其他的就算了。


    兩人站到放大版的百濟地圖前。


    地圖上代表倭寇的太陽又向西移了幾寸,不過距離百濟中部地區還有很大的距離。


    雪太大天太冷,倭寇使出渾身解數往西進攻。


    然而每個民族都有其英雄,現在他們被百濟軍死死擋在了距離東海岸約二百裏的山區裏,再也前進不得。


    任寧看完最新消息,目光落到中南部蕭正駐守的金龍灘上。


    他幾乎想都不用想。


    東邊陸上進展不順,倭寇就會加大進攻金龍灘的力度,以求從海上突破東邊的禁錮。


    “蕭伯爺現在估計不好過。”楚今定說。


    “是啊。”任寧點頭。


    馬上快三月,無論是雲垂還是百濟,氣候都開始轉暖。


    蕭正再不撒兵的話將會越來越難過。


    “將軍,韋將軍的戰略意圖是什麽?”任寧又問。


    是想辦法將蕭正的二萬餘平倭軍完完整整接迴本土,還是保住百濟王室甚至將所有倭寇趕下海去?


    要是前者,那相對簡單。


    直接在百濟北部的茫茫山林裏打通一條路,引著他們迴來就行。


    如果是後者,那就將是三國天長日久不死不休的戰爭。


    楚今定沉吟了半晌,“這事恐怕不是韋將軍說了算。”


    任寧挑了挑眉,下意識向南方望去。


    如果韋君謙說了都不算,那就是星紀城的長興帝說了才算。


    楚今定解釋:“齊王殿下現在就在百濟,而陛下這麽多皇子中似乎他是最成器的。”


    “因此我們先做最壞的打算。”


    至少不能讓陳修竹的名聲留下汙點。


    下來的日子,各種消息紛飛。


    任寧和楚今定一邊等著韋君謙的到來,一邊作起了東進的準備。


    海上,上百艘戰船飛快改裝著。一棵棵大樹被砍倒閥下,製成一支支沉重的弩箭,然後往戰船上搬。


    陸上,探子和工兵飛快越過邊界向東摸去,該放哨點的放哨點,該修路的修路。


    過幾天定晴一看,樹上不知何時已經冒出點點嫩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兵活下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色星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色星輪並收藏小兵活下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