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名震大唐,李世民的擔心(求鮮花評價票)
大唐:開局十萬大漢鐵騎 作者:風雲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李承道帶著一千背嵬軍朝著突厥王庭方向殺去時。
他並不知道,他的名聲已經在大唐傳開。
在突厥人眼中,他是心狠手辣的殺神。
但是在大唐,很多人都稱唿他為戰勝。
在長安城中,很多百姓甚至已經開始傳唱起來。
一家酒樓中,一名老秀才正在侃侃而談。
“話說他帶領一百騎兵進入草原後,所過之處,寸草不生,突厥人對其聞風喪膽。”
“這個李承道,真乃我大唐救星,戰神也。”
“想當初突厥五十萬大軍壓境,多麽囂張,多麽狂妄,但是李承道隻率領一千人馬,就將頡利可汗的五十萬大軍擊敗。”
“最後殺的頡利可汗丟盔棄甲,如果不是當時天黑,頡利可汗已經被他殺了。”
“太厲害了,我聽說他不僅戰力強大,還是一位明王,當初多少災民流落到冀州,全靠他救濟。”
“對,我叔叔他們逃到冀州,多虧他救濟,如果不是他,恐怕已經餓死了。”
“李承道真乃我大唐的救星。”
周圍百姓聞言,紛紛誇讚道。
砰!
就在這時,一道身穿錦袍的中年人猛的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簡直就是一派胡言,他能擊敗頡利可汗,那是陛下派李績率軍偷襲頡利可汗大營,他才取勝。”
“如果不是這樣,憑他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擊敗頡利可汗。”
“這位兄台,你這話就不對了,如果陛下真的派李績率軍去偷襲突厥大營,為什麽我們不知道?”
“就是,既然派軍去抵禦突厥,就應該經長安,但是我們根本沒有看到軍隊。”
“哼,以我之見,陛下根本就是怕了突厥,還是安陸郡王有膽識,這樣的人才該當皇帝。”
“你們這些蠢民,李承道乃是反賊,你們居然如此替他說話。”
“你居然敢辱罵郡王殿下。”
“兄弟們,此人對郡王殿下不敬,教訓他。”
“教訓他。”
瞬間,數百名百姓衝上去,對著這名中年人就是一頓毒打。
如果不是他身邊的幾名護衛攔住,不知道要被打成什麽樣。
“這些百姓不知事實真相,就知道以訛傳訛,實在可恨。”
“要不是顧忌身份,本將軍真想教訓他們。”
從酒樓裏麵出來後,中年人已經鼻青臉腫。
“將軍,這些百姓無知,你怎麽跟他們一般見識。”
“就是,陛下讓我們以偷襲的方式去抵禦突厥,這些百姓根本不知道,把功勞全部算在李承道身上,也是情理之中。”
這名中年人不是別人,正是李績。
自從得知頡利可汗被李承道追殺進草原後,他便迴來複命。
路過這家酒樓時,剛好聽到有人在裏麵說唱李承道,便進去聽聽。
這不聽還好,一聽之下他差點沒有被氣死。
擊敗頡利可汗,他有一半功勞。
可是這些百姓不知情,全部把功勞算在李承道身上。
不僅如此,還把李承道當成戰神一樣崇拜,讓他氣憤不已。
“走,迴宮麵見聖上。”
雖然心中生氣,但是李績好歹是一名大將軍,不可能跟這些百姓一般見識。
當下帶著這幾名副將,朝著皇宮走去。
得知李績從邊境迴來,李世民在甘露殿召見了他。
“末將李績,參見陛下。”
“李績將軍,這次辛苦你了,免禮。”李世民笑道。
“謝陛下。”
“李將軍,邊境現在情況如何?”
李世民問道。
“現在邊境的突厥,已經被李承道斬盡殺絕,就連頡利可汗聽說也被他追殺得下落不明。”
李績抱拳迴道。
“朕聽說李承道率領一千騎兵,深入草原深處,狂言要直殺突厥王庭,朕猜測這肯定是謠言。”
帶領一千名騎兵,就想直殺突厥王庭,李世民感覺這根本不可能。
然而李績接下來的話,卻讓他目瞪口呆。
李績抱拳道:“陛下,這不是傳言,這是真的。”
“李承道找到頡利可汗躲藏之處後,連殺他手下三名大將,隨後帶領一千騎兵,一直追殺頡利可汗至數千裏。”
“最後頡利可汗躲進北漠荒原,才逃過一劫。”
“但是李承道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帶領一千騎兵在草原上進行大規模屠殺,由於他殺死的人太多,突厥人把人稱為殺神。”
“據說他所過之處,突厥人聞風喪膽。”
“到目前為止,據不完全統計,李承道已經誅殺突厥人,十八萬三千九百餘人。”
聽到這話,李世民坐在椅子上,兩眼呆滯。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隻帶一千名騎兵,就斬殺突厥近二十萬人,這是什麽變態軍隊?
“李承道,真乃戰神也。”
李世民不禁感歎道。
僅憑一千名騎兵,就斬殺突厥近二十萬人,除了用戰神來形容,他真的找不到更好的詞語來形容李承道了。
“陛下,我剛才經過長安城時,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都在傳唱他。”
“李承道救濟災民多達數十萬,如今又帶兵征戰突厥,他在大唐百姓心中的位置,已經超過陛下。”
“如果陛下在不想辦法對付他,一旦他起兵造反,恐怕不等他召喚,天下百姓紛紛響應。”
李績開始還不怎麽擔心。
但是自從在酒樓中,見到那些百姓後,他才發現如果在不想辦法,恐怕李世民的位置不保了。
這時,李世民發現李績鼻青臉腫,當下問道:“李將軍,你臉上的傷怎麽迴事。”
李績一臉憤怒道:“路過長安街道時,末將聽見有百姓在傳唱李承道,末將不服氣,與他們理論了兩句。”
“結果他們說我對李承道不敬,就對我進行一頓毒打,如果不是顧忌身份,末將真想將他們全部抓起來。”
聽到此話,李世民眉頭一皺。
這些百姓居然對李承道的敬仰,達到了這種地步,看來如果不想辦法對付,真的危險了啊。
“你先迴去休息,等候朕的命令。”
李世民略微沉吟後,說道。
“是。”
待到李績離去,李世民對旁邊太監道:“去把房愛卿,杜愛卿,還有長孫卿家找來。”
“是。”
這名太監聞言,立刻轉身離去。
半晌後,隻見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走進甘露殿。
他並不知道,他的名聲已經在大唐傳開。
在突厥人眼中,他是心狠手辣的殺神。
但是在大唐,很多人都稱唿他為戰勝。
在長安城中,很多百姓甚至已經開始傳唱起來。
一家酒樓中,一名老秀才正在侃侃而談。
“話說他帶領一百騎兵進入草原後,所過之處,寸草不生,突厥人對其聞風喪膽。”
“這個李承道,真乃我大唐救星,戰神也。”
“想當初突厥五十萬大軍壓境,多麽囂張,多麽狂妄,但是李承道隻率領一千人馬,就將頡利可汗的五十萬大軍擊敗。”
“最後殺的頡利可汗丟盔棄甲,如果不是當時天黑,頡利可汗已經被他殺了。”
“太厲害了,我聽說他不僅戰力強大,還是一位明王,當初多少災民流落到冀州,全靠他救濟。”
“對,我叔叔他們逃到冀州,多虧他救濟,如果不是他,恐怕已經餓死了。”
“李承道真乃我大唐的救星。”
周圍百姓聞言,紛紛誇讚道。
砰!
就在這時,一道身穿錦袍的中年人猛的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簡直就是一派胡言,他能擊敗頡利可汗,那是陛下派李績率軍偷襲頡利可汗大營,他才取勝。”
“如果不是這樣,憑他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擊敗頡利可汗。”
“這位兄台,你這話就不對了,如果陛下真的派李績率軍去偷襲突厥大營,為什麽我們不知道?”
“就是,既然派軍去抵禦突厥,就應該經長安,但是我們根本沒有看到軍隊。”
“哼,以我之見,陛下根本就是怕了突厥,還是安陸郡王有膽識,這樣的人才該當皇帝。”
“你們這些蠢民,李承道乃是反賊,你們居然如此替他說話。”
“你居然敢辱罵郡王殿下。”
“兄弟們,此人對郡王殿下不敬,教訓他。”
“教訓他。”
瞬間,數百名百姓衝上去,對著這名中年人就是一頓毒打。
如果不是他身邊的幾名護衛攔住,不知道要被打成什麽樣。
“這些百姓不知事實真相,就知道以訛傳訛,實在可恨。”
“要不是顧忌身份,本將軍真想教訓他們。”
從酒樓裏麵出來後,中年人已經鼻青臉腫。
“將軍,這些百姓無知,你怎麽跟他們一般見識。”
“就是,陛下讓我們以偷襲的方式去抵禦突厥,這些百姓根本不知道,把功勞全部算在李承道身上,也是情理之中。”
這名中年人不是別人,正是李績。
自從得知頡利可汗被李承道追殺進草原後,他便迴來複命。
路過這家酒樓時,剛好聽到有人在裏麵說唱李承道,便進去聽聽。
這不聽還好,一聽之下他差點沒有被氣死。
擊敗頡利可汗,他有一半功勞。
可是這些百姓不知情,全部把功勞算在李承道身上。
不僅如此,還把李承道當成戰神一樣崇拜,讓他氣憤不已。
“走,迴宮麵見聖上。”
雖然心中生氣,但是李績好歹是一名大將軍,不可能跟這些百姓一般見識。
當下帶著這幾名副將,朝著皇宮走去。
得知李績從邊境迴來,李世民在甘露殿召見了他。
“末將李績,參見陛下。”
“李績將軍,這次辛苦你了,免禮。”李世民笑道。
“謝陛下。”
“李將軍,邊境現在情況如何?”
李世民問道。
“現在邊境的突厥,已經被李承道斬盡殺絕,就連頡利可汗聽說也被他追殺得下落不明。”
李績抱拳迴道。
“朕聽說李承道率領一千騎兵,深入草原深處,狂言要直殺突厥王庭,朕猜測這肯定是謠言。”
帶領一千名騎兵,就想直殺突厥王庭,李世民感覺這根本不可能。
然而李績接下來的話,卻讓他目瞪口呆。
李績抱拳道:“陛下,這不是傳言,這是真的。”
“李承道找到頡利可汗躲藏之處後,連殺他手下三名大將,隨後帶領一千騎兵,一直追殺頡利可汗至數千裏。”
“最後頡利可汗躲進北漠荒原,才逃過一劫。”
“但是李承道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帶領一千騎兵在草原上進行大規模屠殺,由於他殺死的人太多,突厥人把人稱為殺神。”
“據說他所過之處,突厥人聞風喪膽。”
“到目前為止,據不完全統計,李承道已經誅殺突厥人,十八萬三千九百餘人。”
聽到這話,李世民坐在椅子上,兩眼呆滯。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隻帶一千名騎兵,就斬殺突厥近二十萬人,這是什麽變態軍隊?
“李承道,真乃戰神也。”
李世民不禁感歎道。
僅憑一千名騎兵,就斬殺突厥近二十萬人,除了用戰神來形容,他真的找不到更好的詞語來形容李承道了。
“陛下,我剛才經過長安城時,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都在傳唱他。”
“李承道救濟災民多達數十萬,如今又帶兵征戰突厥,他在大唐百姓心中的位置,已經超過陛下。”
“如果陛下在不想辦法對付他,一旦他起兵造反,恐怕不等他召喚,天下百姓紛紛響應。”
李績開始還不怎麽擔心。
但是自從在酒樓中,見到那些百姓後,他才發現如果在不想辦法,恐怕李世民的位置不保了。
這時,李世民發現李績鼻青臉腫,當下問道:“李將軍,你臉上的傷怎麽迴事。”
李績一臉憤怒道:“路過長安街道時,末將聽見有百姓在傳唱李承道,末將不服氣,與他們理論了兩句。”
“結果他們說我對李承道不敬,就對我進行一頓毒打,如果不是顧忌身份,末將真想將他們全部抓起來。”
聽到此話,李世民眉頭一皺。
這些百姓居然對李承道的敬仰,達到了這種地步,看來如果不想辦法對付,真的危險了啊。
“你先迴去休息,等候朕的命令。”
李世民略微沉吟後,說道。
“是。”
待到李績離去,李世民對旁邊太監道:“去把房愛卿,杜愛卿,還有長孫卿家找來。”
“是。”
這名太監聞言,立刻轉身離去。
半晌後,隻見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走進甘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