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賞罰分明,有請軍師(求鮮花評價票)
大唐:開局十萬大漢鐵騎 作者:風雲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了,大家都坐下吧!”
無視十幾名副將的表情,李承道直接在大廳中央坐了下來。
十幾名副將見狀,額頭上已經滲出汗珠,一臉忌憚地在兩邊坐了下來。
“張毅,你對冀州的情況了解嗎?”
李承道坐下來後,問道。
“迴郡王,我雖然來冀州沒有多久,但是已經對冀州的情況,差不多了解。”
“就算不了解,隻要給我點時間,我也會很快弄清楚。”
張毅對著李承道拱手說道。
“嗯,這次你助本王奪下冀州,立了大功,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冀州都尉。”
“謝郡王殿下。”
張毅大喜,連忙抱拳謝道。
“明日一早,你把冀州的兵馬情況,糧草數量這些給本王統計一遍,然後拿來給本王過目。”
既然奪下冀州,李承道自然要了解清楚冀州的大概情況,到時候方便調動。
“是。”
目光看向兩邊的副將,李承道說道:“既然你們選擇歸順本王,那麽以後就負責輔佐張毅管理冀州。”
“隻要你們忠心輔佐本王,本王不會虧待你們。”
“謝郡王。”
“好了,你們先下去吧。”
待到這些人離開,李承道對羅藝道:“羅藝,你現在迴幽州,告訴軍師我們已經奪下冀州,讓他明日來冀州。”
“是。”
待到吩咐完畢,李承道便在府中住了下來。
第二日清晨,李承道還沒有起床,便有人來敲門。
“郡王殿下。”
聽到聲音,李承道聽出是張毅。
當下起身打開房門。
“郡王殿下,你讓我統計的東西,我統計好了。”
張毅說話間,將一個冊子遞給李承道。
為了討好李承道,他連夜找人詢問冀州的情況,今日一早便送來給李承道。
“嗯,辦事效率不錯,好好表現,下去忙吧。”
“是。”
關上房門後,李承道打開冊子,觀看起來。
“冀州擁有兵馬六萬七千人,糧食五千石……”
很快,李承道便將上麵的內容看完。
看完後,他露出滿意的表情。
冀州比起幽州居然還要富裕一倍。
不過想想也對,冀州很少有天災,加上這裏離突厥,薛延陀等外族勢力都很近,貿易頻繁,所以自然要比其他地方富裕。
“主公。”
就在這時,諸葛亮從外麵走了進來,在他身後跟著羅藝等人。
“軍師,你來了。”
“怎麽樣主公,冀州的情況,你了解清楚了嗎?”
“軍師你看。”
李承道直接將手中的冊子遞給諸葛亮。
諸葛亮接過來看了一眼後,笑道:“不錯,有了這三個州支持,我們至少一年之內不用擔心糧草。”
羅藝說道:“郡王殿下,剛剛探子來報,頡利可汗率領五十萬大軍,已經朝邊境殺來了。”
“終於來了嗎?”
李承道並不吃驚,因為這一切都是他的意料之中。
“上次主公給我說,頡利可汗進攻大唐會分兵兩路,一路進攻幽州,一路直殺渭水。”
“如果主公的預算是正確的,那麽這兩路大軍都會與我們相遇。”
“所以亮已經想好了,幽州城易守難攻,我們主守。”
“冀州地勢較低,不好防守,所以我們就在這裏擋住頡利可汗。”
李承道有些擔心道:“幽州城內的十萬鐵騎,本王已經全部帶到冀州,不知能否守住?”
“主公放心,軍師打造了很多威力強大的連弩。”
“數日前,我們就拿來測試過,隻要敵軍接近城池一裏,就能將其射殺。”
“不錯,軍師設計出來的連弩,威力十分強大,就算是戰馬也能輕易射穿。”
“如此本王就放心了。”
李承道說道:“好了,既然突厥大軍即將殺到,那大家下去養精蓄銳吧!”
“是。”
待到羅藝等人離去,諸葛亮道:“主公,不管是對付突厥大軍,還是對付李世民,都需要很大一筆軍費。”
“所以我建議,我們一邊作戰,一邊發展農業,這樣可以進行互補。”
“軍師有何高見?”
李承道問道。
“我想將所有莊稼統一規劃管理,這樣有利於農業加速發展。”
“統一規劃管理,這個提議好,這樣,軍師你把具體步驟寫出來,到時候本王安排張毅和羅藝去做。”
“好。”
聞言,諸葛亮直接提筆,將自己的想法寫了下來。
就在李承道和諸葛亮準備大力發展農業,以維持長久作戰時。
距離幽州城數百裏外的草原上,大批騎兵正朝著大唐邊境靠近。
定目望去,隻見這些騎兵至少有數十萬人。
為首一名中年人,腰佩彎刀,身穿一件華麗獸皮衣,頭戴獸皮帽。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突厥首領頡利可汗。
“可汗,前麵就是大唐邊境,左邊是幽州,右邊是冀州,我們該如何進軍?”
頡利可汗身邊,一名身穿獸皮的白須老者問道,他是頡利可汗的軍師。
頡利可汗聞言,目光投向前方。
“大唐剛剛換皇帝,正是國力虛弱的時候,本王此次率領數十萬大軍,根本不懼唐軍。”
“傳令下去,派十萬大軍進攻幽州,剩下兵馬隨本王前往冀州。”
“是。”
“走!”
隨著頡利可汗的聲音響起,十萬騎兵在一名頭領的帶領下,直朝幽州而去。
剩下的兵馬,則在頡利可汗的帶領下,直朝冀州殺去。
無視十幾名副將的表情,李承道直接在大廳中央坐了下來。
十幾名副將見狀,額頭上已經滲出汗珠,一臉忌憚地在兩邊坐了下來。
“張毅,你對冀州的情況了解嗎?”
李承道坐下來後,問道。
“迴郡王,我雖然來冀州沒有多久,但是已經對冀州的情況,差不多了解。”
“就算不了解,隻要給我點時間,我也會很快弄清楚。”
張毅對著李承道拱手說道。
“嗯,這次你助本王奪下冀州,立了大功,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冀州都尉。”
“謝郡王殿下。”
張毅大喜,連忙抱拳謝道。
“明日一早,你把冀州的兵馬情況,糧草數量這些給本王統計一遍,然後拿來給本王過目。”
既然奪下冀州,李承道自然要了解清楚冀州的大概情況,到時候方便調動。
“是。”
目光看向兩邊的副將,李承道說道:“既然你們選擇歸順本王,那麽以後就負責輔佐張毅管理冀州。”
“隻要你們忠心輔佐本王,本王不會虧待你們。”
“謝郡王。”
“好了,你們先下去吧。”
待到這些人離開,李承道對羅藝道:“羅藝,你現在迴幽州,告訴軍師我們已經奪下冀州,讓他明日來冀州。”
“是。”
待到吩咐完畢,李承道便在府中住了下來。
第二日清晨,李承道還沒有起床,便有人來敲門。
“郡王殿下。”
聽到聲音,李承道聽出是張毅。
當下起身打開房門。
“郡王殿下,你讓我統計的東西,我統計好了。”
張毅說話間,將一個冊子遞給李承道。
為了討好李承道,他連夜找人詢問冀州的情況,今日一早便送來給李承道。
“嗯,辦事效率不錯,好好表現,下去忙吧。”
“是。”
關上房門後,李承道打開冊子,觀看起來。
“冀州擁有兵馬六萬七千人,糧食五千石……”
很快,李承道便將上麵的內容看完。
看完後,他露出滿意的表情。
冀州比起幽州居然還要富裕一倍。
不過想想也對,冀州很少有天災,加上這裏離突厥,薛延陀等外族勢力都很近,貿易頻繁,所以自然要比其他地方富裕。
“主公。”
就在這時,諸葛亮從外麵走了進來,在他身後跟著羅藝等人。
“軍師,你來了。”
“怎麽樣主公,冀州的情況,你了解清楚了嗎?”
“軍師你看。”
李承道直接將手中的冊子遞給諸葛亮。
諸葛亮接過來看了一眼後,笑道:“不錯,有了這三個州支持,我們至少一年之內不用擔心糧草。”
羅藝說道:“郡王殿下,剛剛探子來報,頡利可汗率領五十萬大軍,已經朝邊境殺來了。”
“終於來了嗎?”
李承道並不吃驚,因為這一切都是他的意料之中。
“上次主公給我說,頡利可汗進攻大唐會分兵兩路,一路進攻幽州,一路直殺渭水。”
“如果主公的預算是正確的,那麽這兩路大軍都會與我們相遇。”
“所以亮已經想好了,幽州城易守難攻,我們主守。”
“冀州地勢較低,不好防守,所以我們就在這裏擋住頡利可汗。”
李承道有些擔心道:“幽州城內的十萬鐵騎,本王已經全部帶到冀州,不知能否守住?”
“主公放心,軍師打造了很多威力強大的連弩。”
“數日前,我們就拿來測試過,隻要敵軍接近城池一裏,就能將其射殺。”
“不錯,軍師設計出來的連弩,威力十分強大,就算是戰馬也能輕易射穿。”
“如此本王就放心了。”
李承道說道:“好了,既然突厥大軍即將殺到,那大家下去養精蓄銳吧!”
“是。”
待到羅藝等人離去,諸葛亮道:“主公,不管是對付突厥大軍,還是對付李世民,都需要很大一筆軍費。”
“所以我建議,我們一邊作戰,一邊發展農業,這樣可以進行互補。”
“軍師有何高見?”
李承道問道。
“我想將所有莊稼統一規劃管理,這樣有利於農業加速發展。”
“統一規劃管理,這個提議好,這樣,軍師你把具體步驟寫出來,到時候本王安排張毅和羅藝去做。”
“好。”
聞言,諸葛亮直接提筆,將自己的想法寫了下來。
就在李承道和諸葛亮準備大力發展農業,以維持長久作戰時。
距離幽州城數百裏外的草原上,大批騎兵正朝著大唐邊境靠近。
定目望去,隻見這些騎兵至少有數十萬人。
為首一名中年人,腰佩彎刀,身穿一件華麗獸皮衣,頭戴獸皮帽。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突厥首領頡利可汗。
“可汗,前麵就是大唐邊境,左邊是幽州,右邊是冀州,我們該如何進軍?”
頡利可汗身邊,一名身穿獸皮的白須老者問道,他是頡利可汗的軍師。
頡利可汗聞言,目光投向前方。
“大唐剛剛換皇帝,正是國力虛弱的時候,本王此次率領數十萬大軍,根本不懼唐軍。”
“傳令下去,派十萬大軍進攻幽州,剩下兵馬隨本王前往冀州。”
“是。”
“走!”
隨著頡利可汗的聲音響起,十萬騎兵在一名頭領的帶領下,直朝幽州而去。
剩下的兵馬,則在頡利可汗的帶領下,直朝冀州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