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人裏啊,最了不得的卻是那個江家的三少爺。”凝香說著。
“感情你這丫頭是對什麽少爺上心了,”忘憂挖苦她,“這才多大年紀喲。”
凝香皺皺鼻子,她對什麽老爺小爺的並不好奇,隻是非常樂於探究富貴人家的傳聞。
“江家?什麽江家?”合歡好奇得問。
凝香以一臉京城土著看外地土包子的表情看著她,“你沒聽說過嗎?江家,徐國公江家,百年公卿世家,南渡以來江南最顯赫的家族,金陵江氏之後,祖上可也是開國功臣,如今他們家世襲國公,是國朝第一顯赫的大家族,這江三少爺,正是這代徐國公的嫡子。”
說得這麽厲害,合歡是不太懂。
“這江三少爺,可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郎?”她想了想,忍不住插嘴說。
清沅瞥了她一眼,她立刻噤聲。
凝香點點頭,“正是,說起來哪人家真是無比顯赫,國公爺與平陽公主的幼子,當今聖上是他的親舅舅,太後娘娘是他的外祖母,真真是最最尊貴煊赫的皇親國戚也沒有了。”
不止合歡聽得嘖嘖感歎,連忘憂都有些驚訝,突然覺得此趟隨他們入京果真是無比光榮,三生有幸。
說書先生凝香洋洋得意地接著說:“不僅如此,他少年早慧,小小年紀就才華洋溢,聽說皇上親自下旨與準許他同太子殿下一同讀書的,我昨日遠遠瞧上了一眼,真真是氣派非凡,像那觀音娘娘身邊的童子一般漂亮。”
合歡竟然十分同意得點點頭。
清沅有點想笑,市井傳聞多毫無依據,太子如今少說也二十多歲了,怎麽可能同一個十幾歲的毛頭小子一起讀書。況且太子之師,與帝師不同,多是位高權重的當世大儒,是能真正訓導教育太子的。別說旁人受不起,這帝王之術,豈是尋常人家能學的,僭越也要有個分寸。
幾個丫頭年紀小,一個說書,兩個聽書。清沅咳了一聲,“好了,你們幾個,說兩句便行,這還沒完了,凝香你如今是一點兒都不怕我了,仔細我迴頭去告訴李媽媽。”
凝香吐吐舌頭不敢再說,合歡愣愣得問清沅:“姑娘,你近日怎麽咳嗽都隻咳半聲,是不是病了?”
清沅好笑得瞪著她,隻由得凝香和忘憂在一旁捂著嘴偷笑。
凝香又閑不住了,她知道清沅脾氣好,又道:“姑娘你瞧著年紀頂頂小,這說起話來可是最最老呢。”
清沅瞪她,“我看你是月錢真不想要了,敢調侃主子。”
忘憂突然想到,這三姑娘不就許給了金陵江氏嗎,她好奇道:“這南京的江氏還出過個徐國公?”
凝香又壓低聲音,怕主子怪她,悄悄開了話匣子:“忘憂姐姐不知道嗎,金陵江氏已經繁盛幾百年不衰了,據說本朝太祖打天下時也是得了他們不小的助力,後來江氏子孫遍及全國,遷在各地的都有,隻是這上一輩的徐國公啊是得了先帝的青眼,這才平步高升,從本家手裏承襲來的位子,本來呀他們也不過是庶支旁族罷了。”
凝香這話說得倒不假,也十分隱晦,當初先帝是從兄長手裏奪的皇位,他從藩地起兵,隻有少數幾個親信摯友從潛邸出來陪他打天下,這老徐國公就是其中之一,到了後來,京城從前的皇族宗室也在先帝即位後多多少少屠戮得差不多了,勳貴人家也被貶得七七八八,所以本朝最風光的,隻有那幾個新起勢的公侯伯府。
“後來呀,”凝香繼續,“我聽府裏的姐姐說這京城的江家差不多算是與南京的本家分家了,他們不用受老族長和家族的製約,也是呢,徐國公府如今這麽大權勢,誰敢製約他們呀。”
忘憂聽了倒有幾分說不出來的舒暢,那三姑娘百般籌謀,這樣看來南京江家也不是一等一的好,都是姓江的,如今這世道那可是徐國公府說了算的。
******
趕了一天路,待清沅略略歇下後,忘憂正替她梳著頭,她說道:“姑娘,按理說,這曾家與我們行了如此方便,該去謝上一謝的,要不傳迴京城,還叫別人以為咱們家是無禮的人家。”
清沅也知道,畢竟這幹人裏的確隻有她算主子,理應由清沅去道謝。“不知他家可有女眷同行?”
忘憂說:“這曾家上京賀壽,押送壽禮為重,聽說不曾攜了女眷的。”
古有男女七歲不同席的說法,清沅覺得自己如今正是半大不小的年紀,要說隨便拋頭露麵也有點不妥,於是吩咐道:“你稍稍從咱們行李中挑出兩壇梅子酒來,叫藍田分與曾家府上護院小廝吃了,便當是感謝他們一路盡心,幾個廚上的媽媽也別忘了。”
合歡在一旁說:“姑娘自可以拿幾個錢置些酒與他們吃,這梅子酒一共也沒多少,到京城裏可是再也沒了的。”
“他們那樣的人家哪裏就能看得上眼那些酒,不過是個心意,既然做了便盡心些,也不是什麽名貴東西,隻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寒酸粗鄙人家就是了。”
“還是姑娘想得妙,”忘憂道:“隻是廚上那幾個婆子,我府裏又沒吃他們的,卻是犯不著。”
“你也是糊塗。我們不曾帶廚上的人來,這兩日驛館的飯菜你倒不覺得明顯比之先前好上了許多?怎麽不是我們沾了人家的光。”
忘憂點點頭,“那家主子們那裏呢?”
清沅自己執著古蜀烏木梳梳著發尾,淡淡地道:“你哥哥不是同那曾府兩個小幺兒有些話說麽。”
忘憂一聽,立刻懂了,曾家與江家豪門權貴,不是他們能攀上的,謝得不好就被人看輕了去,這送上門的討好,不如家仆口裏聽來的風聲,隻消下人嘴裏處處念著清沅的好,久而久之主子們也能知道一二。
凝香上來給清沅沏茶,“姑娘小小年紀卻頗會處事的,一點兒也看不出來生過大病的樣子。”
清沅無奈看了她一眼,誰不想在童年時分在父母身邊撒嬌賣乖呢,隻是她,卻是不可以了。
晚間李媽媽看清沅的眼神也帶了幾分笑意,“還是姑娘想得周到,曾家的下人們都直誇我們府上是詩禮傳家,姑娘家都是和善仁慈的。”
清沅淡淡表示,“隻願媽媽不嫌我自作主張就好。”
“哪裏的話,待迴京去,夫人知道了,也定會高興姑娘是如此知書達理的。”李媽媽打量著這個身量未足的小姑娘,似乎倒是出乎她意料的能幹。
“姑娘早些歇息吧,老身這就下去了。”李媽媽見清沅麵露憊色,便起身退下。
“感情你這丫頭是對什麽少爺上心了,”忘憂挖苦她,“這才多大年紀喲。”
凝香皺皺鼻子,她對什麽老爺小爺的並不好奇,隻是非常樂於探究富貴人家的傳聞。
“江家?什麽江家?”合歡好奇得問。
凝香以一臉京城土著看外地土包子的表情看著她,“你沒聽說過嗎?江家,徐國公江家,百年公卿世家,南渡以來江南最顯赫的家族,金陵江氏之後,祖上可也是開國功臣,如今他們家世襲國公,是國朝第一顯赫的大家族,這江三少爺,正是這代徐國公的嫡子。”
說得這麽厲害,合歡是不太懂。
“這江三少爺,可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郎?”她想了想,忍不住插嘴說。
清沅瞥了她一眼,她立刻噤聲。
凝香點點頭,“正是,說起來哪人家真是無比顯赫,國公爺與平陽公主的幼子,當今聖上是他的親舅舅,太後娘娘是他的外祖母,真真是最最尊貴煊赫的皇親國戚也沒有了。”
不止合歡聽得嘖嘖感歎,連忘憂都有些驚訝,突然覺得此趟隨他們入京果真是無比光榮,三生有幸。
說書先生凝香洋洋得意地接著說:“不僅如此,他少年早慧,小小年紀就才華洋溢,聽說皇上親自下旨與準許他同太子殿下一同讀書的,我昨日遠遠瞧上了一眼,真真是氣派非凡,像那觀音娘娘身邊的童子一般漂亮。”
合歡竟然十分同意得點點頭。
清沅有點想笑,市井傳聞多毫無依據,太子如今少說也二十多歲了,怎麽可能同一個十幾歲的毛頭小子一起讀書。況且太子之師,與帝師不同,多是位高權重的當世大儒,是能真正訓導教育太子的。別說旁人受不起,這帝王之術,豈是尋常人家能學的,僭越也要有個分寸。
幾個丫頭年紀小,一個說書,兩個聽書。清沅咳了一聲,“好了,你們幾個,說兩句便行,這還沒完了,凝香你如今是一點兒都不怕我了,仔細我迴頭去告訴李媽媽。”
凝香吐吐舌頭不敢再說,合歡愣愣得問清沅:“姑娘,你近日怎麽咳嗽都隻咳半聲,是不是病了?”
清沅好笑得瞪著她,隻由得凝香和忘憂在一旁捂著嘴偷笑。
凝香又閑不住了,她知道清沅脾氣好,又道:“姑娘你瞧著年紀頂頂小,這說起話來可是最最老呢。”
清沅瞪她,“我看你是月錢真不想要了,敢調侃主子。”
忘憂突然想到,這三姑娘不就許給了金陵江氏嗎,她好奇道:“這南京的江氏還出過個徐國公?”
凝香又壓低聲音,怕主子怪她,悄悄開了話匣子:“忘憂姐姐不知道嗎,金陵江氏已經繁盛幾百年不衰了,據說本朝太祖打天下時也是得了他們不小的助力,後來江氏子孫遍及全國,遷在各地的都有,隻是這上一輩的徐國公啊是得了先帝的青眼,這才平步高升,從本家手裏承襲來的位子,本來呀他們也不過是庶支旁族罷了。”
凝香這話說得倒不假,也十分隱晦,當初先帝是從兄長手裏奪的皇位,他從藩地起兵,隻有少數幾個親信摯友從潛邸出來陪他打天下,這老徐國公就是其中之一,到了後來,京城從前的皇族宗室也在先帝即位後多多少少屠戮得差不多了,勳貴人家也被貶得七七八八,所以本朝最風光的,隻有那幾個新起勢的公侯伯府。
“後來呀,”凝香繼續,“我聽府裏的姐姐說這京城的江家差不多算是與南京的本家分家了,他們不用受老族長和家族的製約,也是呢,徐國公府如今這麽大權勢,誰敢製約他們呀。”
忘憂聽了倒有幾分說不出來的舒暢,那三姑娘百般籌謀,這樣看來南京江家也不是一等一的好,都是姓江的,如今這世道那可是徐國公府說了算的。
******
趕了一天路,待清沅略略歇下後,忘憂正替她梳著頭,她說道:“姑娘,按理說,這曾家與我們行了如此方便,該去謝上一謝的,要不傳迴京城,還叫別人以為咱們家是無禮的人家。”
清沅也知道,畢竟這幹人裏的確隻有她算主子,理應由清沅去道謝。“不知他家可有女眷同行?”
忘憂說:“這曾家上京賀壽,押送壽禮為重,聽說不曾攜了女眷的。”
古有男女七歲不同席的說法,清沅覺得自己如今正是半大不小的年紀,要說隨便拋頭露麵也有點不妥,於是吩咐道:“你稍稍從咱們行李中挑出兩壇梅子酒來,叫藍田分與曾家府上護院小廝吃了,便當是感謝他們一路盡心,幾個廚上的媽媽也別忘了。”
合歡在一旁說:“姑娘自可以拿幾個錢置些酒與他們吃,這梅子酒一共也沒多少,到京城裏可是再也沒了的。”
“他們那樣的人家哪裏就能看得上眼那些酒,不過是個心意,既然做了便盡心些,也不是什麽名貴東西,隻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寒酸粗鄙人家就是了。”
“還是姑娘想得妙,”忘憂道:“隻是廚上那幾個婆子,我府裏又沒吃他們的,卻是犯不著。”
“你也是糊塗。我們不曾帶廚上的人來,這兩日驛館的飯菜你倒不覺得明顯比之先前好上了許多?怎麽不是我們沾了人家的光。”
忘憂點點頭,“那家主子們那裏呢?”
清沅自己執著古蜀烏木梳梳著發尾,淡淡地道:“你哥哥不是同那曾府兩個小幺兒有些話說麽。”
忘憂一聽,立刻懂了,曾家與江家豪門權貴,不是他們能攀上的,謝得不好就被人看輕了去,這送上門的討好,不如家仆口裏聽來的風聲,隻消下人嘴裏處處念著清沅的好,久而久之主子們也能知道一二。
凝香上來給清沅沏茶,“姑娘小小年紀卻頗會處事的,一點兒也看不出來生過大病的樣子。”
清沅無奈看了她一眼,誰不想在童年時分在父母身邊撒嬌賣乖呢,隻是她,卻是不可以了。
晚間李媽媽看清沅的眼神也帶了幾分笑意,“還是姑娘想得周到,曾家的下人們都直誇我們府上是詩禮傳家,姑娘家都是和善仁慈的。”
清沅淡淡表示,“隻願媽媽不嫌我自作主張就好。”
“哪裏的話,待迴京去,夫人知道了,也定會高興姑娘是如此知書達理的。”李媽媽打量著這個身量未足的小姑娘,似乎倒是出乎她意料的能幹。
“姑娘早些歇息吧,老身這就下去了。”李媽媽見清沅麵露憊色,便起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