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在浴桶裏,蕭若汐的腦海之中還在迴響著宋媽臨走時的那句話。
要打仗了,到時候最遭殃的還是咱們這些老百姓啊!
是啊!她既然來到了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並且入了皇室,那就避免不了會眼看著皇權爭奪,烽煙四起的場麵。
古往今來,隻要有戰爭,就會有犧牲,若是兩軍一旦交戰,最受苦受難的,犧牲最多的還是老百姓,區區一個丞相府又算得了什麽呢?
像父親那樣位高權重的前朝老臣,遇到新帝登基持政,若是父親不能一心一意的輔佐楚修染,而是別有二心的話,那遲早也會被楚修染以其他的名頭革職查辦的。
突然想通這一點,蕭若汐忍不住有些懊惱起來,她當初為什麽就沒有想到這些政治問題呢?
當初她僅憑著一時的衝動,為了救楚修寒,就貿然跑去求父親在楚修染麵前諫言讓楚修寒出兵抵抗南越。
她當時隻認為父親去楚修染的麵前說這幾句話,不管從哪方麵來看,都是為國為民著想的。
可是她卻忘了,自古以來,帝王都是生性多疑的,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
她讓父親去楚修染的麵前諫言,單是這一舉止,就足夠引起楚修染的猜忌了,再加上後來她寫給齊將軍的那封信,不知道怎麽就落到了楚修染的手裏。
有那封信為證,楚修染就更是堅定了楚修寒的叛逆之心,而父親之前的種種表現,又有站在楚修寒這一邊的苗頭。
所以為了一絕後患,楚修染毫不猶豫的就將父親處決了,隨後再派兵前來攻打楚修寒。
所以楚修寒真正會反,也是被逼不得已。
思來想去,蕭若汐覺得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其實是自己。
如果當初沒有她給齊將軍寫的那封信,那麽這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不過說到底,當初那封信她是千叮嚀萬囑咐的,讓蘇葉通知齊將軍,看完信之後一定要記得將其銷毀,那封信最後又是怎麽落到了楚修染的手中的呢?
她覺得這是個關鍵,這件事情她一定要弄清楚。
洗完澡之後,蕭若汐拿了一套幹淨的衣裳換上,然後坐在床邊等著。
看外麵的天色,現在差不多已經到了戌時,她就不信楚修寒今晚會不迴營帳來。
然而,蕭若汐足足等了一個時辰,也沒見著楚修寒的影子。
蕭若汐打了個哈欠,她實在是熬不住了。
看來他今晚是真不會迴來了吧!
蕭若汐在心中如是想著,然後起身去滅了燈,再迴到床上,躺下睡了。
不過片刻的功夫,唿吸就開始變得平緩起來,看樣子應該是已經睡著了。
這個時候,隻見營帳內有個黑影一閃,隨即,一道身影立在蕭若汐的床前。
楚修寒看著床上已經熟睡的蕭若汐,無聲的歎了一口氣,伸手,點了她的昏睡穴,然後再褪去自己的外衣,躺在她的身邊,將她緊緊地圈進自己的懷裏。
他其實早在戌時的時候就已經迴來了,隻是一直守在營帳外麵,不敢進來。
他想到她昨夜一臉執著的問他要休書的樣子,他的心就難受得揪在了一起。
他真的害怕了,害怕自己在她清醒的時候出現在她麵前的話,她又會問自己要休書。
他怎麽可能會給她休書呢,曾經說給她休書,隻是為了她的安全著想。
父皇駕崩,楚修染登基,他跟楚修染從來都是針鋒相對的兩個人,他深知,楚修染的這次登基,遲早會對他下手。
他跟楚修染之間的較量,遲早會擺在明麵上來。
既然早晚都要發生的事情,還不如讓它早些發生,與其被動受人鉗製,他不如主動發起進攻。
所以,他才會深夜潛入慈寧宮,刺殺了太後林氏,以此作為一個開端。
他故意放出刺殺林氏的消息讓楚修染知道,隨即,楚修染便帶著那些宮廷侍衛來緝拿他。
說真的,以他的武力,那些什麽所謂的宮廷侍衛,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他要殺了他們,簡直就不費吹灰之力。
可是他有自己的計劃,置之死地而後生。
所以,他故意敗下陣來,被楚修染關進了天牢。
林氏死了,楚修染必須先為林氏舉行喪禮,所以他深知,楚修染絕對不會這麽快的就處決他。
他有足夠的時間來安排這一切。
他早就將一切都計劃好了。
早在他進宮刺殺林氏之前,他就將休書寫好交給了離墨,囑咐他自己一旦落入天牢,就將休書給她。
同時,他還安排離墨去往邊關,通知齊將軍他的計劃,讓齊將軍故意放南越的人攻進城來。
放眼整個朝野上下,除了他,沒有人能夠抵抗南越的進攻,他堅信,在南越的步步緊逼之下,楚修染一定會方寸大亂。
放他出天牢去抵禦南越,是遲早的事情,屆時隻要他一旦出了天牢,去了邊關,那一切,就得由他說了算了。
隻是他千算萬算,卻偏偏沒有算到……她沒有接他的休書。
不僅沒接休書,甚至為了救他,還傻乎乎的跑去求自己的父親,將自己的父親也牽扯到了這件事情當中來。
他還記得,他出征前,她告訴他,丞相府為了他,立下了投名狀,用全府上下的性命做擔保,他不會謀反。
看著他眼中那明顯的擔憂,他心痛,所以,為了她考慮,不得已,他放緩了自己的計劃。
到了邊關,他奮起殺敵,將南越逼得步步後退,將捷報傳入京都,不為別的,隻為她在京都能夠安心。
雖然他在邊關奮起殺敵,向楚修染表明自己的忠心,以至於讓她待在京都能夠安全,楚修染不會找她的麻煩。
但是他心下也清楚的知道,楚修染還是不會放過他的,從他隻給他兩千士兵去對抗南越的十萬將士的時候他就明白了。
楚修染這是不能讓他死在他的手上,就要讓他死在戰場上。
他跟楚修染之間,遲早都會有一場正麵的血戰。
他並不害怕與楚修染正麵對抗上,但是他卻害怕楚修染會傷害到她。
所以他在邊關行事萬事都小心翼翼,就怕楚修染以他為由而去刁難她,他遠在邊關,不能在她的身邊時時刻刻的護著她。
要打仗了,到時候最遭殃的還是咱們這些老百姓啊!
是啊!她既然來到了這個皇權至上的時代,並且入了皇室,那就避免不了會眼看著皇權爭奪,烽煙四起的場麵。
古往今來,隻要有戰爭,就會有犧牲,若是兩軍一旦交戰,最受苦受難的,犧牲最多的還是老百姓,區區一個丞相府又算得了什麽呢?
像父親那樣位高權重的前朝老臣,遇到新帝登基持政,若是父親不能一心一意的輔佐楚修染,而是別有二心的話,那遲早也會被楚修染以其他的名頭革職查辦的。
突然想通這一點,蕭若汐忍不住有些懊惱起來,她當初為什麽就沒有想到這些政治問題呢?
當初她僅憑著一時的衝動,為了救楚修寒,就貿然跑去求父親在楚修染麵前諫言讓楚修寒出兵抵抗南越。
她當時隻認為父親去楚修染的麵前說這幾句話,不管從哪方麵來看,都是為國為民著想的。
可是她卻忘了,自古以來,帝王都是生性多疑的,寧可錯殺一千,也絕不放過一個。
她讓父親去楚修染的麵前諫言,單是這一舉止,就足夠引起楚修染的猜忌了,再加上後來她寫給齊將軍的那封信,不知道怎麽就落到了楚修染的手裏。
有那封信為證,楚修染就更是堅定了楚修寒的叛逆之心,而父親之前的種種表現,又有站在楚修寒這一邊的苗頭。
所以為了一絕後患,楚修染毫不猶豫的就將父親處決了,隨後再派兵前來攻打楚修寒。
所以楚修寒真正會反,也是被逼不得已。
思來想去,蕭若汐覺得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其實是自己。
如果當初沒有她給齊將軍寫的那封信,那麽這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不過說到底,當初那封信她是千叮嚀萬囑咐的,讓蘇葉通知齊將軍,看完信之後一定要記得將其銷毀,那封信最後又是怎麽落到了楚修染的手中的呢?
她覺得這是個關鍵,這件事情她一定要弄清楚。
洗完澡之後,蕭若汐拿了一套幹淨的衣裳換上,然後坐在床邊等著。
看外麵的天色,現在差不多已經到了戌時,她就不信楚修寒今晚會不迴營帳來。
然而,蕭若汐足足等了一個時辰,也沒見著楚修寒的影子。
蕭若汐打了個哈欠,她實在是熬不住了。
看來他今晚是真不會迴來了吧!
蕭若汐在心中如是想著,然後起身去滅了燈,再迴到床上,躺下睡了。
不過片刻的功夫,唿吸就開始變得平緩起來,看樣子應該是已經睡著了。
這個時候,隻見營帳內有個黑影一閃,隨即,一道身影立在蕭若汐的床前。
楚修寒看著床上已經熟睡的蕭若汐,無聲的歎了一口氣,伸手,點了她的昏睡穴,然後再褪去自己的外衣,躺在她的身邊,將她緊緊地圈進自己的懷裏。
他其實早在戌時的時候就已經迴來了,隻是一直守在營帳外麵,不敢進來。
他想到她昨夜一臉執著的問他要休書的樣子,他的心就難受得揪在了一起。
他真的害怕了,害怕自己在她清醒的時候出現在她麵前的話,她又會問自己要休書。
他怎麽可能會給她休書呢,曾經說給她休書,隻是為了她的安全著想。
父皇駕崩,楚修染登基,他跟楚修染從來都是針鋒相對的兩個人,他深知,楚修染的這次登基,遲早會對他下手。
他跟楚修染之間的較量,遲早會擺在明麵上來。
既然早晚都要發生的事情,還不如讓它早些發生,與其被動受人鉗製,他不如主動發起進攻。
所以,他才會深夜潛入慈寧宮,刺殺了太後林氏,以此作為一個開端。
他故意放出刺殺林氏的消息讓楚修染知道,隨即,楚修染便帶著那些宮廷侍衛來緝拿他。
說真的,以他的武力,那些什麽所謂的宮廷侍衛,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他要殺了他們,簡直就不費吹灰之力。
可是他有自己的計劃,置之死地而後生。
所以,他故意敗下陣來,被楚修染關進了天牢。
林氏死了,楚修染必須先為林氏舉行喪禮,所以他深知,楚修染絕對不會這麽快的就處決他。
他有足夠的時間來安排這一切。
他早就將一切都計劃好了。
早在他進宮刺殺林氏之前,他就將休書寫好交給了離墨,囑咐他自己一旦落入天牢,就將休書給她。
同時,他還安排離墨去往邊關,通知齊將軍他的計劃,讓齊將軍故意放南越的人攻進城來。
放眼整個朝野上下,除了他,沒有人能夠抵抗南越的進攻,他堅信,在南越的步步緊逼之下,楚修染一定會方寸大亂。
放他出天牢去抵禦南越,是遲早的事情,屆時隻要他一旦出了天牢,去了邊關,那一切,就得由他說了算了。
隻是他千算萬算,卻偏偏沒有算到……她沒有接他的休書。
不僅沒接休書,甚至為了救他,還傻乎乎的跑去求自己的父親,將自己的父親也牽扯到了這件事情當中來。
他還記得,他出征前,她告訴他,丞相府為了他,立下了投名狀,用全府上下的性命做擔保,他不會謀反。
看著他眼中那明顯的擔憂,他心痛,所以,為了她考慮,不得已,他放緩了自己的計劃。
到了邊關,他奮起殺敵,將南越逼得步步後退,將捷報傳入京都,不為別的,隻為她在京都能夠安心。
雖然他在邊關奮起殺敵,向楚修染表明自己的忠心,以至於讓她待在京都能夠安全,楚修染不會找她的麻煩。
但是他心下也清楚的知道,楚修染還是不會放過他的,從他隻給他兩千士兵去對抗南越的十萬將士的時候他就明白了。
楚修染這是不能讓他死在他的手上,就要讓他死在戰場上。
他跟楚修染之間,遲早都會有一場正麵的血戰。
他並不害怕與楚修染正麵對抗上,但是他卻害怕楚修染會傷害到她。
所以他在邊關行事萬事都小心翼翼,就怕楚修染以他為由而去刁難她,他遠在邊關,不能在她的身邊時時刻刻的護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