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澄加重語氣:“冷卿遠,你給我說說,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卿遠瞪了一眼繹如,仍是在賭氣,連修飾言語都不肯:“我沒什麽好說的。她嘲笑我我就衝她喊了兩句,然後她就哭了,就這樣。”
倚華嗔道:“你這孩子怎麽這樣?妹妹還小,你居然跟她一般見識?”
冷澄氣到不行:“就你這樣也配當人家哥哥,聽了兩句話就撂臉子?再說你妹妹怎麽嘲笑你了,就她那性格,她會無緣無故地嘲笑你?”
卿遠像被人胡亂摸了一把的小貓,背上的毛都要炸起來了:“對,她嘲笑我是有原因的,是我不學無術,是我自求其辱,是我自己沒用的連自己的親妹妹都看不起我!”
冷澄被他的語氣頂的越發氣憤:“你知道就好!”
倚華聽不下去:“冷子澈,你說什麽呢?我兒子怎麽就不學無術,自取其辱了?”
冷澄反唇相譏:“任倚華,你聽清楚,這些個詞那可是他自己說的,你衝我有什麽好問問的?”
倚華不甘示弱:“他說了你就隨聲附和,有你這麽羞辱孩子的嗎?”
繹如見他們兩像是又要吵起來,澄澈的眼睛裏多了點惶恐,往倚華的懷裏鑽了鑽。
冷澄指著卿遠:“我羞辱他?他還用的著我羞辱?成天不讀書不習字,就對些奇技淫巧感興趣。讓他寫正楷他非要寫行草,讓他讀四書他非要念《詩經》。還偏撿著那些情情愛愛的詞兒念。說他不學無術都是輕的,根本就是存心不往正道上走。你看看他這個樣子,哪兒有一點像我的兒子!”
後麵一句話一出來,卿遠隻覺自己的心被錘子狠狠敲了一下。疼得說不出話。他低下頭,忍住眼眶裏滾來滾去的淚珠。繹如似乎也感覺到了什麽,從倚華的懷裏掙出來,有點擔心地看向他。
因為孩子而沉浸在爭執中的兩個人,卻在無意中忽略了兩個孩子的感受。
倚華嘴唇哆嗦:“你說什麽?冷子澈,你說什麽?你說他不像你的兒子,你是什麽意思?你懷疑我?”
冷澄說完這句話就後悔了,氣勢立刻就弱了:“倚華,我不是那個意思,我隻是跟這小子生氣而已……。”
倚華冷笑道:“算了吧。你這是衝孩子嗎?你這是衝我!孩子還沒長成。天性裏不喜歡讀書習字有什麽關係?就你非要拉大旗作虎皮地談什麽正道邪道。對。你是正道,我是邪道。我的兒子像我,自然也就走上邪道了。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我對不起你們家,我當初要沒嫁給你,今日就沒這麻煩事兒了。”
一旁的王二嫂幾近崩潰:“這怎麽吵著吵著又吵到這上了呢?夫人,夫人,您也別氣了,大人也就那麽隨口一說。大人你也是,小孩子吵吵鬧鬧,把他們晾在那裏不理睬,自然過兩天就好了,你怎麽就非得問出個子午寅卯呢?”
冷澄輕咳一聲:“二嫂。這沒你的事兒。你先把繹如抱走,免得嚇著她。”
卿遠從鼻子裏哼了一聲:“大娘,我說什麽來著,我爹心裏,隻有他的乖女兒,從來不頂嘴,愛讀書愛寫字,像極了他的寶貝女兒!”
倚華不讚同地皺皺眉頭:“卿遠,住嘴!”她吩咐道:“你也給我迴自己屋裏去,好好反省。”
卿遠不顧倚華解圍的意願:“我不走,我還沒聽我爹怎麽教訓我的呢,我怎麽能走呢?”
倚華不輕不重地揪住他耳朵:“老娘的話你也敢不聽?給我滾迴屋去!你爹和我還沒吵完,哪兒有空理你?”
卿遠這迴沒齜牙咧嘴,也沒叫喚:“我不想走。”
倚華推搡他了一下:“二嫂,麻煩你把這兩小東西都給我帶迴去,真是不省心。”
王二嫂如聞綸音:“行行行,夫人,你放心吧,我這就帶他們兩走。小祖宗,移駕吧。”
去拉卿遠,卿遠不動。去抱繹如,繹如卻撲閃著眼睛躲來躲去。
王二嫂無計可施:“大人,夫人,你們看……。”
香菡看出幾分端倪,拉過王二嫂,跟她貼耳說了幾句話,王二嫂做恍然大悟狀,蹲下捂住肚子:“哎呦,不行了,早上吃多了,我得去趟茅房……。”
冷澄二人莫名其妙看著王二嫂急急的背影,感覺頭上烏鴉飛過。
卿遠默默地走到倚華身邊,眼睛卻看著憤怒的冷澄。繹如小手拽住冷澄官服的衣角,靜靜地抿著嘴唇。
明明是一家人,一瞬間,卻似分開了兩個陣營。
香菡心中歎口氣,出了聲想嚐試打破僵局。她蹲下身去,用循循善誘的語氣,企圖從最小的繹如下手:“繹如,你剛才不在你娘懷裏待得挺好的嗎?怎麽沒一會兒又跑到你爹這裏了?”
繹如眨巴眨巴眼睛,有點傷心地囁嚅:“我讓娘生氣了,娘不會理我了。”
倚華疑惑道:“繹如你說什麽呢?你怎麽讓我生氣了?我生的是你爹的氣,不是你的。”
香菡又轉向卿遠:“大少爺,你跟妹妹鬧就鬧唄,幹嘛滿口叫她都是爹的好女兒,乖女兒,寶貝女兒?”
卿遠垂下眼睛:“香姨,你就別問了。家裏那點事還不是明擺著,你又何苦讓我說出來?”
冷澄也不滿起來:“什麽明擺著?我倒不明白了,家裏那點事是什麽事。繹如是我的好女兒,乖女兒,寶貝女兒,這又怎麽惹著你了?”
卿遠扭過頭去,神情委屈。
冷澄,任倚華二人一頭霧水,香菡卻在這幾句裏證實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猜測:“大人,夫人,借一步說話。”
夫妻兩個連威脅帶叮囑,和一兒一女講了半天,方才跟著香菡到了院子的角落。香菡斂容正色:“大人,夫人,你們偏心偏得孩子們都看出來了。”
兩人皆不承認。倚華嗤之以鼻:“我偏心?我偏心誰了?他兩個都是我十月懷胎生出來,辛辛苦苦養到如今的,我怎麽偏心了?”冷澄一氣抵賴:“要說我對繹如比卿遠好,這倒是有的。可是繹如她一是女孩兒,二樸素好學,我多疼她點有什麽不對?小子皮糙肉厚的,就該好好管教。有什麽好多關注的?”
倚華聽得不忿:“什麽皮糙肉厚,我們卿遠心思多著呢,就你平時對他吹胡子瞪眼的,他才越發破罐破摔的。”
冷澄反駁:“任倚華,你——簡直,跟你沒道理可講!”
香菡扶額歎息:“還說不偏心?心都偏得沒邊兒了你們!一個護著兒子,一個寵著女兒,還各不相讓。難怪他們兩個不和,都是你們作的!”
二人異口同聲:“什麽?不和?”
想了想,倚華猶疑地說:“沒到這程度吧,不過都是小孩子不懂事而已。”
冷澄也覺得香菡言過其實:“不會的,繹如是個乖順的,卿遠雖然頑劣了點,心還是好的。”
香菡咬咬牙,準備下猛藥:“大人,夫人,我得說句冒犯的話了。我看著他們長大,孩子都是好孩子,之所以到這種地步,還是……你們的錯。”
倚華反應尤其激烈:“怎麽就是我們的錯了?”
三人旁邊響起兩個聲音:“不是爹(娘)的錯!”
三人一驚,看向身側,卻是卿遠拉著繹如。
繹如的聲音軟軟的:“是我先惹哥哥不高興的,娘不要跟爹生氣好不好?”
卿遠聲音清朗:“是我不好好讀書在先,爹說得有道理,我認了,但你不要因為這事和娘吵架行不行?”
冷澄和任倚華心裏有點酸酸澀澀的難受,看在兩個小孩眼裏卻成了不滿意的表現。
繹如急急地說:“娘你別生氣了,我知道你覺得我不好看,不討你喜歡。我以後一定好好梳辮子,穿花衣服,變漂亮,爭取多聽點笑話給你講,好不好?”
卿遠別別扭扭:“爹你夠了啊,我明白你看不慣我,但我答應你以後一定好好讀書,學寫八股文,再不弄那些風花雪月的詞句來惡心你,你就別跟娘針鋒相對了,成不成啊?”
倚華摸摸繹如的頭:“傻丫頭說什麽?你是娘的女兒,當然是最漂亮的。”
冷澄還是不鹹不淡的語氣:“小子,你這是跟我談條件?”
香菡長歎一聲:“真是沒辦法了。”
倚華眼神閃爍,像在逃避著什麽:“有什麽沒辦法的?這不事兒都完了嘛,兩個孩子一片孝心,我們接受就好了。”
冷澄重重地長出一口氣,眼神迷茫。
香菡看了看卿遠和繹如,鼓起勇氣湊到倚華跟前,貼著倚華的耳朵,語調輕柔,語氣卻堅定: “夫人,你和大人在我出嫁前一晚和我說,若是和在乎的人在一起,無論陷入怎樣的狀況,我們都該坦然麵對。粉飾太平,根本無濟於事。如今,是你們要麵對的時候了。你真的相信卿遠和繹如說出這番話來,隻是出於孝心?他們不相信你們,或者說是不相信你們兩個中的一個。如果他們的心真像你們想的那樣,他們就不會一個個向你們提出來,用自己良好的表現來換你們不再爭吵。”
他們不相信你們,或者,至少,不相信你們兩個中的一個。
原來,這些年來若有若無的傾向和偏愛,已經在幼小的心裏積累起懷疑和自卑。
卿遠瞪了一眼繹如,仍是在賭氣,連修飾言語都不肯:“我沒什麽好說的。她嘲笑我我就衝她喊了兩句,然後她就哭了,就這樣。”
倚華嗔道:“你這孩子怎麽這樣?妹妹還小,你居然跟她一般見識?”
冷澄氣到不行:“就你這樣也配當人家哥哥,聽了兩句話就撂臉子?再說你妹妹怎麽嘲笑你了,就她那性格,她會無緣無故地嘲笑你?”
卿遠像被人胡亂摸了一把的小貓,背上的毛都要炸起來了:“對,她嘲笑我是有原因的,是我不學無術,是我自求其辱,是我自己沒用的連自己的親妹妹都看不起我!”
冷澄被他的語氣頂的越發氣憤:“你知道就好!”
倚華聽不下去:“冷子澈,你說什麽呢?我兒子怎麽就不學無術,自取其辱了?”
冷澄反唇相譏:“任倚華,你聽清楚,這些個詞那可是他自己說的,你衝我有什麽好問問的?”
倚華不甘示弱:“他說了你就隨聲附和,有你這麽羞辱孩子的嗎?”
繹如見他們兩像是又要吵起來,澄澈的眼睛裏多了點惶恐,往倚華的懷裏鑽了鑽。
冷澄指著卿遠:“我羞辱他?他還用的著我羞辱?成天不讀書不習字,就對些奇技淫巧感興趣。讓他寫正楷他非要寫行草,讓他讀四書他非要念《詩經》。還偏撿著那些情情愛愛的詞兒念。說他不學無術都是輕的,根本就是存心不往正道上走。你看看他這個樣子,哪兒有一點像我的兒子!”
後麵一句話一出來,卿遠隻覺自己的心被錘子狠狠敲了一下。疼得說不出話。他低下頭,忍住眼眶裏滾來滾去的淚珠。繹如似乎也感覺到了什麽,從倚華的懷裏掙出來,有點擔心地看向他。
因為孩子而沉浸在爭執中的兩個人,卻在無意中忽略了兩個孩子的感受。
倚華嘴唇哆嗦:“你說什麽?冷子澈,你說什麽?你說他不像你的兒子,你是什麽意思?你懷疑我?”
冷澄說完這句話就後悔了,氣勢立刻就弱了:“倚華,我不是那個意思,我隻是跟這小子生氣而已……。”
倚華冷笑道:“算了吧。你這是衝孩子嗎?你這是衝我!孩子還沒長成。天性裏不喜歡讀書習字有什麽關係?就你非要拉大旗作虎皮地談什麽正道邪道。對。你是正道,我是邪道。我的兒子像我,自然也就走上邪道了。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我對不起你們家,我當初要沒嫁給你,今日就沒這麻煩事兒了。”
一旁的王二嫂幾近崩潰:“這怎麽吵著吵著又吵到這上了呢?夫人,夫人,您也別氣了,大人也就那麽隨口一說。大人你也是,小孩子吵吵鬧鬧,把他們晾在那裏不理睬,自然過兩天就好了,你怎麽就非得問出個子午寅卯呢?”
冷澄輕咳一聲:“二嫂。這沒你的事兒。你先把繹如抱走,免得嚇著她。”
卿遠從鼻子裏哼了一聲:“大娘,我說什麽來著,我爹心裏,隻有他的乖女兒,從來不頂嘴,愛讀書愛寫字,像極了他的寶貝女兒!”
倚華不讚同地皺皺眉頭:“卿遠,住嘴!”她吩咐道:“你也給我迴自己屋裏去,好好反省。”
卿遠不顧倚華解圍的意願:“我不走,我還沒聽我爹怎麽教訓我的呢,我怎麽能走呢?”
倚華不輕不重地揪住他耳朵:“老娘的話你也敢不聽?給我滾迴屋去!你爹和我還沒吵完,哪兒有空理你?”
卿遠這迴沒齜牙咧嘴,也沒叫喚:“我不想走。”
倚華推搡他了一下:“二嫂,麻煩你把這兩小東西都給我帶迴去,真是不省心。”
王二嫂如聞綸音:“行行行,夫人,你放心吧,我這就帶他們兩走。小祖宗,移駕吧。”
去拉卿遠,卿遠不動。去抱繹如,繹如卻撲閃著眼睛躲來躲去。
王二嫂無計可施:“大人,夫人,你們看……。”
香菡看出幾分端倪,拉過王二嫂,跟她貼耳說了幾句話,王二嫂做恍然大悟狀,蹲下捂住肚子:“哎呦,不行了,早上吃多了,我得去趟茅房……。”
冷澄二人莫名其妙看著王二嫂急急的背影,感覺頭上烏鴉飛過。
卿遠默默地走到倚華身邊,眼睛卻看著憤怒的冷澄。繹如小手拽住冷澄官服的衣角,靜靜地抿著嘴唇。
明明是一家人,一瞬間,卻似分開了兩個陣營。
香菡心中歎口氣,出了聲想嚐試打破僵局。她蹲下身去,用循循善誘的語氣,企圖從最小的繹如下手:“繹如,你剛才不在你娘懷裏待得挺好的嗎?怎麽沒一會兒又跑到你爹這裏了?”
繹如眨巴眨巴眼睛,有點傷心地囁嚅:“我讓娘生氣了,娘不會理我了。”
倚華疑惑道:“繹如你說什麽呢?你怎麽讓我生氣了?我生的是你爹的氣,不是你的。”
香菡又轉向卿遠:“大少爺,你跟妹妹鬧就鬧唄,幹嘛滿口叫她都是爹的好女兒,乖女兒,寶貝女兒?”
卿遠垂下眼睛:“香姨,你就別問了。家裏那點事還不是明擺著,你又何苦讓我說出來?”
冷澄也不滿起來:“什麽明擺著?我倒不明白了,家裏那點事是什麽事。繹如是我的好女兒,乖女兒,寶貝女兒,這又怎麽惹著你了?”
卿遠扭過頭去,神情委屈。
冷澄,任倚華二人一頭霧水,香菡卻在這幾句裏證實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猜測:“大人,夫人,借一步說話。”
夫妻兩個連威脅帶叮囑,和一兒一女講了半天,方才跟著香菡到了院子的角落。香菡斂容正色:“大人,夫人,你們偏心偏得孩子們都看出來了。”
兩人皆不承認。倚華嗤之以鼻:“我偏心?我偏心誰了?他兩個都是我十月懷胎生出來,辛辛苦苦養到如今的,我怎麽偏心了?”冷澄一氣抵賴:“要說我對繹如比卿遠好,這倒是有的。可是繹如她一是女孩兒,二樸素好學,我多疼她點有什麽不對?小子皮糙肉厚的,就該好好管教。有什麽好多關注的?”
倚華聽得不忿:“什麽皮糙肉厚,我們卿遠心思多著呢,就你平時對他吹胡子瞪眼的,他才越發破罐破摔的。”
冷澄反駁:“任倚華,你——簡直,跟你沒道理可講!”
香菡扶額歎息:“還說不偏心?心都偏得沒邊兒了你們!一個護著兒子,一個寵著女兒,還各不相讓。難怪他們兩個不和,都是你們作的!”
二人異口同聲:“什麽?不和?”
想了想,倚華猶疑地說:“沒到這程度吧,不過都是小孩子不懂事而已。”
冷澄也覺得香菡言過其實:“不會的,繹如是個乖順的,卿遠雖然頑劣了點,心還是好的。”
香菡咬咬牙,準備下猛藥:“大人,夫人,我得說句冒犯的話了。我看著他們長大,孩子都是好孩子,之所以到這種地步,還是……你們的錯。”
倚華反應尤其激烈:“怎麽就是我們的錯了?”
三人旁邊響起兩個聲音:“不是爹(娘)的錯!”
三人一驚,看向身側,卻是卿遠拉著繹如。
繹如的聲音軟軟的:“是我先惹哥哥不高興的,娘不要跟爹生氣好不好?”
卿遠聲音清朗:“是我不好好讀書在先,爹說得有道理,我認了,但你不要因為這事和娘吵架行不行?”
冷澄和任倚華心裏有點酸酸澀澀的難受,看在兩個小孩眼裏卻成了不滿意的表現。
繹如急急地說:“娘你別生氣了,我知道你覺得我不好看,不討你喜歡。我以後一定好好梳辮子,穿花衣服,變漂亮,爭取多聽點笑話給你講,好不好?”
卿遠別別扭扭:“爹你夠了啊,我明白你看不慣我,但我答應你以後一定好好讀書,學寫八股文,再不弄那些風花雪月的詞句來惡心你,你就別跟娘針鋒相對了,成不成啊?”
倚華摸摸繹如的頭:“傻丫頭說什麽?你是娘的女兒,當然是最漂亮的。”
冷澄還是不鹹不淡的語氣:“小子,你這是跟我談條件?”
香菡長歎一聲:“真是沒辦法了。”
倚華眼神閃爍,像在逃避著什麽:“有什麽沒辦法的?這不事兒都完了嘛,兩個孩子一片孝心,我們接受就好了。”
冷澄重重地長出一口氣,眼神迷茫。
香菡看了看卿遠和繹如,鼓起勇氣湊到倚華跟前,貼著倚華的耳朵,語調輕柔,語氣卻堅定: “夫人,你和大人在我出嫁前一晚和我說,若是和在乎的人在一起,無論陷入怎樣的狀況,我們都該坦然麵對。粉飾太平,根本無濟於事。如今,是你們要麵對的時候了。你真的相信卿遠和繹如說出這番話來,隻是出於孝心?他們不相信你們,或者說是不相信你們兩個中的一個。如果他們的心真像你們想的那樣,他們就不會一個個向你們提出來,用自己良好的表現來換你們不再爭吵。”
他們不相信你們,或者,至少,不相信你們兩個中的一個。
原來,這些年來若有若無的傾向和偏愛,已經在幼小的心裏積累起懷疑和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