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無果的衝營過後,所有人都提高了警惕。冷澄索性把城中事務都交給陸同知,自己定在軍營每夜不眠不休地守著。胡副將知他心意,也不再勸他。陸同知幾度嘮叨著想把他拉迴官署,到最後也隻能歎氣而去。小謝仍是時不時要冒出頭來嘲弄他,但語氣明顯比以前和緩了些。
從小兵到將軍,從衙役到知州,所有人都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隻是眾人沒想到的是,下一場戰鬥,並不是在戰場上。
陸同知憂心忡忡地上了堂,心裏暗惱。這都什麽時候了,百姓不好好過日子,還要為點雞毛蒜皮的事吵上公堂。有這個時辰,他還不如去看工匠修城牆。
他往堂上一坐,語調煩躁:“堂下何人?”
一個華服公子上前恭恭敬敬施了一禮,操著一口生硬的京城官話道:“在下元英,昨日剛入城。”他指了指旁邊跪著的衣著樸素的男子,“今天來拜見大人,是為了這人撞碎了在下的玉佩。”
陸同知隻覺頭大如鬥:“他撞碎你的玉佩,你叫他賠就好了。幹嘛非要鬧上公堂?不知道如今這鎮州城是什麽光景?”
那元英隻是微笑,眼神裏透出狠意來:“大人有所不知,我這玉佩原是貴人所贈,是成雙成對的。他一個窮光蛋竟然敢撞碎了它,讓他賠他賠得起嗎?”
那平民男子嚇得急忙解釋:“大人,大人,小的是平頭百姓,一向是本本分分的。今天好好走在街上,不知道怎麽就撞到了這位公子,撞碎了玉佩。這事是小人的不對,小人願意傾家蕩產地賠給這位公子,可是小人這也是無心之過啊。若按這位公子的話,可就沒有活路了啊大人……。”
陸同知揉了揉太陽穴,心裏既不滿這貴公子的跋扈,又有點同情這小民的無妄之災。他一心認定了是這元英紈絝習氣發作,自己沒拿好東西,不小心摔了玉佩,要遷怒旁人。這事兒若不到公堂上也就罷了,既然到了鎮州公堂上,也不能容這人仗勢欺人,說打說殺的。
他調和道:“玉佩是死物,人是活的。這位公子你就是把這人怎麽樣了,也換不迴你的玉佩來。再說跟他這種人計較,也有損您的身份。不如就這樣,您度量放寬些,讓他賠點錢罷了。”
元英卻不依不饒起來:“大人,我這玉佩可是貴人所贈。大人若不信,我這還有一塊,給大人您看看……。”說罷竟要上前。他身後七八個膀大腰圓的家奴也在旁邊附和,嘩然成勢。
陸同知喝令衙役攔住他,一字一句道:“元公子,還是那句話。玉佩是死物,人是活的。您若是想指著拿這玉佩背後的貴人來壓我,那您可是找錯人了。我就是再不濟,好歹也算是一方父母,做不出為個死物把活人把死裏逼的事!”
說罷,竟是要拂袖而去。
不料刹那之間,變故陡生!
背後是衙役的驚唿和痛唿,陸同知繃著臉轉過身來的時候,迎接他的是一支浸了毒藥的飛鏢以及滿眼的鮮血……。
元英手裏擎著幾支同樣的飛鏢,笑得宛如惡魔。他身後的家奴,拿著的短刀已經深深插進了幾個衙役的胸膛。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隻不過轉身一瞬,公堂上已成修羅地獄!
那平民男子目眥欲裂:“大人……你們……。來,來人呐……”
元英低頭看了他一眼,莫名地笑了一下。他慢條斯理地從衣袖裏取了匕首,卻極快地俯下了身子,在倒地的陸同知眼前來了一記割喉。鮮血從平民男子的刀傷裏狂飆而出,有如平地而起的湧泉,說不出的殘忍。
元英依舊笑的冷酷,對著陸同知張大的瞳孔毫不畏懼地放狠話:“大人您還還真是個好官,隻可惜命不長了。黃泉路上別忘了,在下拓跋英的名號。也不妨迴頭看看,看這鎮州究竟是誰家的天下!”他眼一橫“辦完事了,還不快走!”
家奴領命:“是!二王子!”他們抽出了染血的短刀,將它們無情地扔在地上,踏著它們簇擁著元英退出去,然後拽過公堂門口拴著的馬,疾馳而去。
元英衣服上染了血跡,眼睛裏卻是毫無波瀾。跑出一段路,還沒等所有人開始議論他們這些奇怪的人,他就自己先開了腔:“讓開,讓開!有鮮卑刺客,刺殺大人!大人生命垂危,我等受命向郡裏報信!”
民眾聽得此信都大為驚慌,紛紛向公堂跑去看大人傷勢如何,根本沒有人想起來懷疑這群風風火火的人。
元英帶人一路以這個理由騎行出城,到了荒郊地裏方放緩了速度。
他仰臉看天,眉目裏盡是誌得意滿:“雖說錯估了這老官兒的官品,不過好歹該做的都做完了。我看他一天不死,一天就得記得拓跋英三個字了。嘖,果然還是刺殺這種事對我的胃口,可惜不能留自己的名字……。”
原來這元英,就是當年從京城逃迴鮮卑,“死而複生”的質子拓跋鋒。今日種種均是他一手安排。偽裝世家公子帶著手下私兵混入鎮州,再拿假玉佩在大街上碰瓷訛人。裝作不依不饒揪去官府,本以為能借著看玉佩的時機近身刺殺大恆官員,不想陸同知軟硬不吃,隻好用了手中的毒鏢,又命令私兵趁著別人不備,殺盡一公堂的人以激怒大恆。隨後,借口報信,全身而退。
陽光冷冷地打下來,襯著他陰鷙的眼光,一股寒意撲麵而來。
等到軍營裏的冷澄和胡副將收到了陸同知遇刺,眾衙役身亡的消息匆匆趕來時,陸同知也已經氣息奄奄。
冷澄心裏有愧,欺身上前:“陸大人,陸大人,你怎麽樣?”
陸同知半個字不提自己,隻是執拗地念叨著幾句話:“拓跋英……鮮卑人……不要…不要…。”
冷澄眼睛一轉就明白了前兩個詞的意思,果然是鮮卑人賊心不死,連刺客都派來了了。胡副將一拳頭捶到桌子上:“可恨的鮮卑人,連文官和百姓都不放過!”
陸同知不讚同地皺皺眉,仍是執拗地說:“不要…不要…。”
冷澄切切地問:“不要什麽,陸大人你想說什麽?”
陸同知硬撐著才說出來:“不要貿然開戰……不要貿然……咳咳咳。”
冷澄聽得心痛不已,胡副將卻是不解:“奶奶的,為什麽不開戰!鮮卑人都把我們欺負到什麽份上了,跟他們打,讓他們血債血償!”
陸同知瞪了他一眼,卻說不出話來,繼續咳得撕心裂肺。兩眼要突出來一樣,兩隻枯瘦的開始手在空中亂抓。胡副將忙低聲道“行行行,聽你們的,聽你們的。大夫,這陸大人到底怎麽迴事?不是隻是中了鏢嗎?”
大夫聲音低沉:“鏢上淬了毒,劇毒。隻是見效不大快而已,就像史書裏的牽機毒藥,是要慢慢地折磨死人。”
冷澄如遭雷擊,半天才艱難地吐出話來:“大夫,是沒辦法了嗎?”
大夫重重歎了一口氣,抹了把淚才說話:“事到如今,老夫也無力迴天了。”
一時間氣氛凝重,冷澄和胡副將都不知道該說什麽,隻能在旁邊默默地守著。守了許久,冷澄被別人找到:“知州大人您看,那些衙役的家屬都在外麵哭呢,您是主事的,你看這……。”
冷澄如夢方醒,看看床上掙紮的陸同知,再想想無辜枉死的衙役們,隻覺萬箭穿心。他悠悠地迴了一句:“知道了,我跟你去看看……。”胡副將抬起頭來:“你放心吧,有我在這看著呢。這家夥,唉,聽說陸大人的家眷跟你我一樣,都在別的地方。到了這個時候,也就是我們這些同僚幫他了。”
冷澄迷迷糊糊地出了門,一陣冷風吹來,把他吹個透心涼。他抬眼一看,滿堂的鮮血還沒被擦幹,配著那些寡婦孤兒新穿上的白衣,更顯得淒清苦楚。
他一步步向那一片紅白交織的畫麵走去,心頭裏一個詞揮之不去。
蒼生何辜?
蒼生何辜!
陸同知掙紮了許久,手終是無力地垂了下去。他迴光返照似的有了些精神,轉了轉頭,一看就看到了宿敵胡副將。
胡副將見他眼神清明,頓時一喜,剛想說點什麽卻被他打斷了:
“在下快要去了,臨去前不想聽胡大人說話。”
胡副將憋屈地住了口。
“還是那句話,請胡大人有點腦子,別貿然開戰。”
胡副將抱著順著他的意思的想法,無奈地點點頭。
陸同知見他沒反駁,眼神裏透出了點喜悅,他眼神開始模糊,看不清屋子,更看不清胡副將的臉,唯有一幅圖畫不停地在眼前晃,分外清晰。
那是上次戰爭的時候,他們一批文官和武官一起守城。雖說每天都還是吵來吵去,不過在鮮卑軍隊退去的時候,大家卻是喜悅的忘記了文武之別。
那天的慶功宴,就連他自己也禁不住滿口老哥老弟的,跟那幫粗人喝了個痛快。
是從什麽時候起大家又鬥得跟烏眼雞似的呢?
大概就是鮮卑人退去後不久吧。果真是能共患難不能共太平。
陸同知清了清嗓子:“胡副將——。”
胡副將撓撓頭:“嗯?”
陸同知忍著喉頭起伏不定的氣息,艱難地,一字一句地說出了最後的話:“以前說的那些話,對不住……。”
胡副將聽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嗨,都這時候了,你還跟我這瞎客氣什麽呐。你們文人就是……。”
他剛想找個好聽點的形容詞出來,就看見病床上那人微微一笑,闔目而逝。
再沒有毒藥的折磨,再不用操心城牆的修建和公堂上的案子,再不用跟自己看不慣的武官跳著腳吵架,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沒能在城頭上,乘著夕陽,再看一眼自己拚命維護的鎮州城了吧。
鎮州同知陸修齊卒,年四十六歲。
當冷澄派出去報信的人到了京城,鎮州的消息迅速地傳播開來。不乏一知半解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推測,又被其他的糊塗人奉為圭臬。身子快足月的倚華趁著朗雲不在,貼著門聽外麵的閑話:
“聽說了嗎,鎮州的官兒在自己的官署被鮮卑刺客刺殺了!”
“是個文官,而且還是個主要管事的大官!聽說是在審案的時候被刺的,自己中了浸了毒的匕首,身邊的衙役被刀子捅了個透心涼,公堂上滿是血呢!“
倚華聽得這消息,再想起前幾天做的那個夢,隻覺天旋地轉。她慌張地轉過身,搖著頭想把剛才聽到的噩耗搖出心裏去,身子卻禁不住這樣的驚嚇,軟軟地滑了下去……。
從小兵到將軍,從衙役到知州,所有人都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隻是眾人沒想到的是,下一場戰鬥,並不是在戰場上。
陸同知憂心忡忡地上了堂,心裏暗惱。這都什麽時候了,百姓不好好過日子,還要為點雞毛蒜皮的事吵上公堂。有這個時辰,他還不如去看工匠修城牆。
他往堂上一坐,語調煩躁:“堂下何人?”
一個華服公子上前恭恭敬敬施了一禮,操著一口生硬的京城官話道:“在下元英,昨日剛入城。”他指了指旁邊跪著的衣著樸素的男子,“今天來拜見大人,是為了這人撞碎了在下的玉佩。”
陸同知隻覺頭大如鬥:“他撞碎你的玉佩,你叫他賠就好了。幹嘛非要鬧上公堂?不知道如今這鎮州城是什麽光景?”
那元英隻是微笑,眼神裏透出狠意來:“大人有所不知,我這玉佩原是貴人所贈,是成雙成對的。他一個窮光蛋竟然敢撞碎了它,讓他賠他賠得起嗎?”
那平民男子嚇得急忙解釋:“大人,大人,小的是平頭百姓,一向是本本分分的。今天好好走在街上,不知道怎麽就撞到了這位公子,撞碎了玉佩。這事是小人的不對,小人願意傾家蕩產地賠給這位公子,可是小人這也是無心之過啊。若按這位公子的話,可就沒有活路了啊大人……。”
陸同知揉了揉太陽穴,心裏既不滿這貴公子的跋扈,又有點同情這小民的無妄之災。他一心認定了是這元英紈絝習氣發作,自己沒拿好東西,不小心摔了玉佩,要遷怒旁人。這事兒若不到公堂上也就罷了,既然到了鎮州公堂上,也不能容這人仗勢欺人,說打說殺的。
他調和道:“玉佩是死物,人是活的。這位公子你就是把這人怎麽樣了,也換不迴你的玉佩來。再說跟他這種人計較,也有損您的身份。不如就這樣,您度量放寬些,讓他賠點錢罷了。”
元英卻不依不饒起來:“大人,我這玉佩可是貴人所贈。大人若不信,我這還有一塊,給大人您看看……。”說罷竟要上前。他身後七八個膀大腰圓的家奴也在旁邊附和,嘩然成勢。
陸同知喝令衙役攔住他,一字一句道:“元公子,還是那句話。玉佩是死物,人是活的。您若是想指著拿這玉佩背後的貴人來壓我,那您可是找錯人了。我就是再不濟,好歹也算是一方父母,做不出為個死物把活人把死裏逼的事!”
說罷,竟是要拂袖而去。
不料刹那之間,變故陡生!
背後是衙役的驚唿和痛唿,陸同知繃著臉轉過身來的時候,迎接他的是一支浸了毒藥的飛鏢以及滿眼的鮮血……。
元英手裏擎著幾支同樣的飛鏢,笑得宛如惡魔。他身後的家奴,拿著的短刀已經深深插進了幾個衙役的胸膛。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隻不過轉身一瞬,公堂上已成修羅地獄!
那平民男子目眥欲裂:“大人……你們……。來,來人呐……”
元英低頭看了他一眼,莫名地笑了一下。他慢條斯理地從衣袖裏取了匕首,卻極快地俯下了身子,在倒地的陸同知眼前來了一記割喉。鮮血從平民男子的刀傷裏狂飆而出,有如平地而起的湧泉,說不出的殘忍。
元英依舊笑的冷酷,對著陸同知張大的瞳孔毫不畏懼地放狠話:“大人您還還真是個好官,隻可惜命不長了。黃泉路上別忘了,在下拓跋英的名號。也不妨迴頭看看,看這鎮州究竟是誰家的天下!”他眼一橫“辦完事了,還不快走!”
家奴領命:“是!二王子!”他們抽出了染血的短刀,將它們無情地扔在地上,踏著它們簇擁著元英退出去,然後拽過公堂門口拴著的馬,疾馳而去。
元英衣服上染了血跡,眼睛裏卻是毫無波瀾。跑出一段路,還沒等所有人開始議論他們這些奇怪的人,他就自己先開了腔:“讓開,讓開!有鮮卑刺客,刺殺大人!大人生命垂危,我等受命向郡裏報信!”
民眾聽得此信都大為驚慌,紛紛向公堂跑去看大人傷勢如何,根本沒有人想起來懷疑這群風風火火的人。
元英帶人一路以這個理由騎行出城,到了荒郊地裏方放緩了速度。
他仰臉看天,眉目裏盡是誌得意滿:“雖說錯估了這老官兒的官品,不過好歹該做的都做完了。我看他一天不死,一天就得記得拓跋英三個字了。嘖,果然還是刺殺這種事對我的胃口,可惜不能留自己的名字……。”
原來這元英,就是當年從京城逃迴鮮卑,“死而複生”的質子拓跋鋒。今日種種均是他一手安排。偽裝世家公子帶著手下私兵混入鎮州,再拿假玉佩在大街上碰瓷訛人。裝作不依不饒揪去官府,本以為能借著看玉佩的時機近身刺殺大恆官員,不想陸同知軟硬不吃,隻好用了手中的毒鏢,又命令私兵趁著別人不備,殺盡一公堂的人以激怒大恆。隨後,借口報信,全身而退。
陽光冷冷地打下來,襯著他陰鷙的眼光,一股寒意撲麵而來。
等到軍營裏的冷澄和胡副將收到了陸同知遇刺,眾衙役身亡的消息匆匆趕來時,陸同知也已經氣息奄奄。
冷澄心裏有愧,欺身上前:“陸大人,陸大人,你怎麽樣?”
陸同知半個字不提自己,隻是執拗地念叨著幾句話:“拓跋英……鮮卑人……不要…不要…。”
冷澄眼睛一轉就明白了前兩個詞的意思,果然是鮮卑人賊心不死,連刺客都派來了了。胡副將一拳頭捶到桌子上:“可恨的鮮卑人,連文官和百姓都不放過!”
陸同知不讚同地皺皺眉,仍是執拗地說:“不要…不要…。”
冷澄切切地問:“不要什麽,陸大人你想說什麽?”
陸同知硬撐著才說出來:“不要貿然開戰……不要貿然……咳咳咳。”
冷澄聽得心痛不已,胡副將卻是不解:“奶奶的,為什麽不開戰!鮮卑人都把我們欺負到什麽份上了,跟他們打,讓他們血債血償!”
陸同知瞪了他一眼,卻說不出話來,繼續咳得撕心裂肺。兩眼要突出來一樣,兩隻枯瘦的開始手在空中亂抓。胡副將忙低聲道“行行行,聽你們的,聽你們的。大夫,這陸大人到底怎麽迴事?不是隻是中了鏢嗎?”
大夫聲音低沉:“鏢上淬了毒,劇毒。隻是見效不大快而已,就像史書裏的牽機毒藥,是要慢慢地折磨死人。”
冷澄如遭雷擊,半天才艱難地吐出話來:“大夫,是沒辦法了嗎?”
大夫重重歎了一口氣,抹了把淚才說話:“事到如今,老夫也無力迴天了。”
一時間氣氛凝重,冷澄和胡副將都不知道該說什麽,隻能在旁邊默默地守著。守了許久,冷澄被別人找到:“知州大人您看,那些衙役的家屬都在外麵哭呢,您是主事的,你看這……。”
冷澄如夢方醒,看看床上掙紮的陸同知,再想想無辜枉死的衙役們,隻覺萬箭穿心。他悠悠地迴了一句:“知道了,我跟你去看看……。”胡副將抬起頭來:“你放心吧,有我在這看著呢。這家夥,唉,聽說陸大人的家眷跟你我一樣,都在別的地方。到了這個時候,也就是我們這些同僚幫他了。”
冷澄迷迷糊糊地出了門,一陣冷風吹來,把他吹個透心涼。他抬眼一看,滿堂的鮮血還沒被擦幹,配著那些寡婦孤兒新穿上的白衣,更顯得淒清苦楚。
他一步步向那一片紅白交織的畫麵走去,心頭裏一個詞揮之不去。
蒼生何辜?
蒼生何辜!
陸同知掙紮了許久,手終是無力地垂了下去。他迴光返照似的有了些精神,轉了轉頭,一看就看到了宿敵胡副將。
胡副將見他眼神清明,頓時一喜,剛想說點什麽卻被他打斷了:
“在下快要去了,臨去前不想聽胡大人說話。”
胡副將憋屈地住了口。
“還是那句話,請胡大人有點腦子,別貿然開戰。”
胡副將抱著順著他的意思的想法,無奈地點點頭。
陸同知見他沒反駁,眼神裏透出了點喜悅,他眼神開始模糊,看不清屋子,更看不清胡副將的臉,唯有一幅圖畫不停地在眼前晃,分外清晰。
那是上次戰爭的時候,他們一批文官和武官一起守城。雖說每天都還是吵來吵去,不過在鮮卑軍隊退去的時候,大家卻是喜悅的忘記了文武之別。
那天的慶功宴,就連他自己也禁不住滿口老哥老弟的,跟那幫粗人喝了個痛快。
是從什麽時候起大家又鬥得跟烏眼雞似的呢?
大概就是鮮卑人退去後不久吧。果真是能共患難不能共太平。
陸同知清了清嗓子:“胡副將——。”
胡副將撓撓頭:“嗯?”
陸同知忍著喉頭起伏不定的氣息,艱難地,一字一句地說出了最後的話:“以前說的那些話,對不住……。”
胡副將聽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嗨,都這時候了,你還跟我這瞎客氣什麽呐。你們文人就是……。”
他剛想找個好聽點的形容詞出來,就看見病床上那人微微一笑,闔目而逝。
再沒有毒藥的折磨,再不用操心城牆的修建和公堂上的案子,再不用跟自己看不慣的武官跳著腳吵架,唯一的遺憾,大概就是沒能在城頭上,乘著夕陽,再看一眼自己拚命維護的鎮州城了吧。
鎮州同知陸修齊卒,年四十六歲。
當冷澄派出去報信的人到了京城,鎮州的消息迅速地傳播開來。不乏一知半解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推測,又被其他的糊塗人奉為圭臬。身子快足月的倚華趁著朗雲不在,貼著門聽外麵的閑話:
“聽說了嗎,鎮州的官兒在自己的官署被鮮卑刺客刺殺了!”
“是個文官,而且還是個主要管事的大官!聽說是在審案的時候被刺的,自己中了浸了毒的匕首,身邊的衙役被刀子捅了個透心涼,公堂上滿是血呢!“
倚華聽得這消息,再想起前幾天做的那個夢,隻覺天旋地轉。她慌張地轉過身,搖著頭想把剛才聽到的噩耗搖出心裏去,身子卻禁不住這樣的驚嚇,軟軟地滑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