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嚴的慈安宮裏,太後對著一臉不服氣的賢妃恨鐵不成鋼地訓斥:
“你到底是怎麽搞的?叫你不要急著去搶小公主,你偏要和那盈妃見個高低,如今怎樣,惹得皇上著了惱,怕是又要費一番功夫挽迴。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打扮得金光閃閃的賢妃滿臉委屈:“姑姑,皇上封了我做賢妃,整個**就該以我為尊,小公主不歸我撫養又能歸誰?就是那盈妃,一個宮女出身的賤人,不知道給皇上灌了什麽*湯,讓皇上一心護著她!哼,她以為有皇上高看她一眼就了不得了嗎?”
太後怒喝一聲:“給我住口!你到現在都糊裏糊塗,你也不想想,皇上又是拒絕讓你撫養小公主,又是公然地不待見你,這些事單靠一個盈妃就做的到嗎?”
賢妃聽到盈妃二字眼睛裏閃過一絲嫉恨,等到聽完了太後的話,大惑不解:“難道還有別人?”
太後見到如此不開竅的侄女隻有頹然的份兒,她近乎癱倒在寶座上,想起這些天發生的一幕幕,心裏隻有一陣陣的涼意。
原以為秦氏敗落是一個結束,沒想到這是個開始。
先是兒子對盈妃的獨寵,完全打破了她對新進宮侄女能一枝獨秀的幻想。然後就是遲遲不肯廢後,堵死了她通過選後,把自己家人直接推上鳳座的道路。眼看著舊人不去,新人勢頭高昂,太後隻能選擇各個擊破,最先選擇的動手目標就是那個霸著位子,說不定有朝一日可能翻身的正牌兒媳——秦曼君。
出了招,看著她鬱鬱寡歡,看著她中毒而不自知,看著她重病瀕死。
正想著要不要演場戲,把下毒這事兒栽贓到盈妃頭上,後來想了想,似乎秦曼君一直都為兒子所不喜,她死了也許正是蕭卓的喜聞樂見,何必再起波瀾。待她死了,讓侄女把小公主搶過來撫養,正好還能引兒子多來幾次,借機會虜獲龍心。
沒想到秦曼君竟然“不計前嫌”,早早地把自己的女兒送給了盈妃!
眼看著舊人要去,但新人愈發的水漲船高,太後隻是氣的發昏。偷偷咬牙切齒地詛咒秦曼君,早死早超生。
好容易把侄女引進了宮,可惜是個不成器的,空有一張臉蛋,繡花枕頭一包草。若不是林家正房嫡出子女隻有這麽一個年齡合適的,太後都不想都看她一眼!還好蕭卓給母親麵子,又是封賢妃,又是連天寵幸,一時間倒也出了些風頭。
可是人蠢當真是無藥可救,侄女剛一進宮就非要跟盈妃在小公主這事兒上見個高下,太後見她執拗,又想探探盈妃在蕭卓心中地位高低,就由著她去了,隻吩咐不要做太過,顯出仗勢欺人來。
不想秦曼君快死了也不安生,選了臨死之前一番剖白懇求,半誘半逼得蕭卓立了誓,小公主鐵板釘釘留在盈妃那裏了,反而又給盈妃增了勢。
她讓侄女稍安勿躁,按兵不動。可侄女偏偏按捺不住,當她又不知趣地提這件事的時候,正被皇後之死搞的失魂落魄的蕭卓不客氣地對她一頓排揎,差點就下了禁足令。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蕭卓對她做的事似乎有所察覺。
那一日為了挽迴侄女的錯誤,她拉著還悵然若失的蕭卓絮絮叨叨地勸他要寬宏大量,**要雨露均沾,不要偏寵一人也不要隨意冤枉別人。秦曼君不過一個冷宮裏的皇後,不過給皇家生了個女兒,死了也就死了,無需太過掛心等等之類的話說了很多很多。
結果就是蕭卓滿眼悲傷地看著她,輕輕地問了一句:“母後,曼君……曼君的死是不是和你有關係?”
當時隻感覺後背爬上來一條毒蛇,正等著把信子伸到她的臉上,太後咬牙憤怒道:“卓兒,你說什麽?她秦曼君進了冷宮,心裏難過就糟蹋身體自己尋死,與我有什麽關係?”
她的兒子就這麽靜靜看著失態的母親,眼裏的表情一刹那被抽空,隻剩了一片空白。他低頭,深深地說了一句:“母後,朕明白了。”隨後就一拂袍袖,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大殿,走向了似血殘陽。
明白,明白,你明白什麽?
太後又接著想起在林家選人進宮前那日約見老太傅的情景,又是一陣長歎。
簾幕低垂,簾後的人頭上生了白發,簾前的人已是頭白如雪。
太後低低地說:“堂哥,我們好久不見。”
太傅苦笑:“太後娘娘,在下不過是林家附在一介旁支的子弟,論起本姓來連林這個字都不配,當不得這聲稱唿。”
太後輕笑:“當得當不得,我小時也叫了七八年,而今也不需要避嫌這迴事,懶得改口。”
太傅無言以對。
太後躊躇了一會,方開口問道:“你家的若顏當真不肯進宮?她那樣的容貌品行,若是進了宮,有我幫襯著,說不定能做上那位子也不一定,你……不能勸勸她?”
太傅也是沉默了半晌,方鼓足勇氣開了腔:“太後娘娘,微臣對您說實話吧,若顏她倒是有心攀龍附鳳,但是我自己是決計不肯讓她進宮的。還請您看在我教了皇上幾年書的情分上,恕了我的抗旨不遵。”
斬釘截鐵,毫無轉圜餘地。
太後隻聽見自己的聲音在空中飄:“為什麽?”
太傅的話語裏似是有所保留:“多年以前,我把我一個重要的人丟在皇宮了,那時的我沒權沒勢,沒有說話的機會,根本找不迴她來。現在我幫皇上親了政,也算是有功於國吧,求太後娘娘讓我把我的女兒留在我身邊,別讓她一個人在這深宮大院裏孤單。”
太後在簾幕後緩緩閉上雙眼,淚水偷偷地滲出來:“好,就依你吧,我就在林家再挑選別的女孩子就是。”
太傅想了半天還是冒著得罪的危險說了話:“太後娘娘,要的太多恐怕到最後什麽都沒有。皇上是個聰明的孩子,正一步步往合格的帝王道上走,他不會允許在自己手裏出現第二個秦家的。哪怕是您擋了他的路,到最後他也未必會容情。您如今已是女子中的至尊,就安安心心頤養天年不好嗎?何必非要塞給他林家的女子,惹他的疑忌呢?”
太後在簾幕後淚中含笑:“堂哥,好端端的又說這些做什麽?隻不過選個親近的女孩子給他做妃子罷了,哪裏談到那麽多?”
太傅憂心忡忡:“太後……。”
太後深吸一口氣:“太傅大人,要保富貴榮華何嚐不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半生沉浮都隻為光大林家,現在收手豈不是得不償失?眼前既有路,何必話迴頭?”
“你到底是怎麽搞的?叫你不要急著去搶小公主,你偏要和那盈妃見個高低,如今怎樣,惹得皇上著了惱,怕是又要費一番功夫挽迴。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打扮得金光閃閃的賢妃滿臉委屈:“姑姑,皇上封了我做賢妃,整個**就該以我為尊,小公主不歸我撫養又能歸誰?就是那盈妃,一個宮女出身的賤人,不知道給皇上灌了什麽*湯,讓皇上一心護著她!哼,她以為有皇上高看她一眼就了不得了嗎?”
太後怒喝一聲:“給我住口!你到現在都糊裏糊塗,你也不想想,皇上又是拒絕讓你撫養小公主,又是公然地不待見你,這些事單靠一個盈妃就做的到嗎?”
賢妃聽到盈妃二字眼睛裏閃過一絲嫉恨,等到聽完了太後的話,大惑不解:“難道還有別人?”
太後見到如此不開竅的侄女隻有頹然的份兒,她近乎癱倒在寶座上,想起這些天發生的一幕幕,心裏隻有一陣陣的涼意。
原以為秦氏敗落是一個結束,沒想到這是個開始。
先是兒子對盈妃的獨寵,完全打破了她對新進宮侄女能一枝獨秀的幻想。然後就是遲遲不肯廢後,堵死了她通過選後,把自己家人直接推上鳳座的道路。眼看著舊人不去,新人勢頭高昂,太後隻能選擇各個擊破,最先選擇的動手目標就是那個霸著位子,說不定有朝一日可能翻身的正牌兒媳——秦曼君。
出了招,看著她鬱鬱寡歡,看著她中毒而不自知,看著她重病瀕死。
正想著要不要演場戲,把下毒這事兒栽贓到盈妃頭上,後來想了想,似乎秦曼君一直都為兒子所不喜,她死了也許正是蕭卓的喜聞樂見,何必再起波瀾。待她死了,讓侄女把小公主搶過來撫養,正好還能引兒子多來幾次,借機會虜獲龍心。
沒想到秦曼君竟然“不計前嫌”,早早地把自己的女兒送給了盈妃!
眼看著舊人要去,但新人愈發的水漲船高,太後隻是氣的發昏。偷偷咬牙切齒地詛咒秦曼君,早死早超生。
好容易把侄女引進了宮,可惜是個不成器的,空有一張臉蛋,繡花枕頭一包草。若不是林家正房嫡出子女隻有這麽一個年齡合適的,太後都不想都看她一眼!還好蕭卓給母親麵子,又是封賢妃,又是連天寵幸,一時間倒也出了些風頭。
可是人蠢當真是無藥可救,侄女剛一進宮就非要跟盈妃在小公主這事兒上見個高下,太後見她執拗,又想探探盈妃在蕭卓心中地位高低,就由著她去了,隻吩咐不要做太過,顯出仗勢欺人來。
不想秦曼君快死了也不安生,選了臨死之前一番剖白懇求,半誘半逼得蕭卓立了誓,小公主鐵板釘釘留在盈妃那裏了,反而又給盈妃增了勢。
她讓侄女稍安勿躁,按兵不動。可侄女偏偏按捺不住,當她又不知趣地提這件事的時候,正被皇後之死搞的失魂落魄的蕭卓不客氣地對她一頓排揎,差點就下了禁足令。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蕭卓對她做的事似乎有所察覺。
那一日為了挽迴侄女的錯誤,她拉著還悵然若失的蕭卓絮絮叨叨地勸他要寬宏大量,**要雨露均沾,不要偏寵一人也不要隨意冤枉別人。秦曼君不過一個冷宮裏的皇後,不過給皇家生了個女兒,死了也就死了,無需太過掛心等等之類的話說了很多很多。
結果就是蕭卓滿眼悲傷地看著她,輕輕地問了一句:“母後,曼君……曼君的死是不是和你有關係?”
當時隻感覺後背爬上來一條毒蛇,正等著把信子伸到她的臉上,太後咬牙憤怒道:“卓兒,你說什麽?她秦曼君進了冷宮,心裏難過就糟蹋身體自己尋死,與我有什麽關係?”
她的兒子就這麽靜靜看著失態的母親,眼裏的表情一刹那被抽空,隻剩了一片空白。他低頭,深深地說了一句:“母後,朕明白了。”隨後就一拂袍袖,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大殿,走向了似血殘陽。
明白,明白,你明白什麽?
太後又接著想起在林家選人進宮前那日約見老太傅的情景,又是一陣長歎。
簾幕低垂,簾後的人頭上生了白發,簾前的人已是頭白如雪。
太後低低地說:“堂哥,我們好久不見。”
太傅苦笑:“太後娘娘,在下不過是林家附在一介旁支的子弟,論起本姓來連林這個字都不配,當不得這聲稱唿。”
太後輕笑:“當得當不得,我小時也叫了七八年,而今也不需要避嫌這迴事,懶得改口。”
太傅無言以對。
太後躊躇了一會,方開口問道:“你家的若顏當真不肯進宮?她那樣的容貌品行,若是進了宮,有我幫襯著,說不定能做上那位子也不一定,你……不能勸勸她?”
太傅也是沉默了半晌,方鼓足勇氣開了腔:“太後娘娘,微臣對您說實話吧,若顏她倒是有心攀龍附鳳,但是我自己是決計不肯讓她進宮的。還請您看在我教了皇上幾年書的情分上,恕了我的抗旨不遵。”
斬釘截鐵,毫無轉圜餘地。
太後隻聽見自己的聲音在空中飄:“為什麽?”
太傅的話語裏似是有所保留:“多年以前,我把我一個重要的人丟在皇宮了,那時的我沒權沒勢,沒有說話的機會,根本找不迴她來。現在我幫皇上親了政,也算是有功於國吧,求太後娘娘讓我把我的女兒留在我身邊,別讓她一個人在這深宮大院裏孤單。”
太後在簾幕後緩緩閉上雙眼,淚水偷偷地滲出來:“好,就依你吧,我就在林家再挑選別的女孩子就是。”
太傅想了半天還是冒著得罪的危險說了話:“太後娘娘,要的太多恐怕到最後什麽都沒有。皇上是個聰明的孩子,正一步步往合格的帝王道上走,他不會允許在自己手裏出現第二個秦家的。哪怕是您擋了他的路,到最後他也未必會容情。您如今已是女子中的至尊,就安安心心頤養天年不好嗎?何必非要塞給他林家的女子,惹他的疑忌呢?”
太後在簾幕後淚中含笑:“堂哥,好端端的又說這些做什麽?隻不過選個親近的女孩子給他做妃子罷了,哪裏談到那麽多?”
太傅憂心忡忡:“太後……。”
太後深吸一口氣:“太傅大人,要保富貴榮華何嚐不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半生沉浮都隻為光大林家,現在收手豈不是得不償失?眼前既有路,何必話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