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嬤嬤強自忍耐,可垂下的枯木一般的十指已經緊緊地捏起來了,嶙峋的骨節分外的突兀。
倚華嘴角噙著笑,陽光透過樹葉映到她臉上,模糊了眉目卻遮不住報複的快意。
十裏長街,卻是人跡寥落。風寂寞地揚起一地的塵土,仿佛在訴說又像在等待些什麽。
沉默的對峙。身為下仆的老婦與身份尊貴的少婦的對峙,身為大夫人心腹和沒有依靠的過繼小姐的對峙。
任倚華步步緊逼:“我問話嬤嬤為什麽不答?難不成就一會功夫舌頭就變直了?”
劉嬤嬤深深地看了任倚華一眼:“老奴一直不太會說話,這三小姐應該知道,難不成三小姐離開這這麽多年,記不得了?”她特意強調了離開二字。
倚華的臉上瞬時就沒了血色,可語調裏卻聽不出怒氣來:“是啊,當年一去,今天迴來已經這麽長時間了。站在這個還真想到一個詞呢?”
劉嬤嬤明知是陷阱,閉口不答。
唯恐天下不亂的朗雲出頭應了:“不知道女史想到哪個詞了呢?”
倚華溫柔地瞅了她一眼:“沒什麽,不過四個字,今非昔比。”
今非昔比啊。
昔日我枉頂了一個嫡支長女的身份,事事要討好你,好在“母親”麵前討得幾分顏色。而你大堂上,一支玉釵的指控就讓我這個過繼的小姐,被安上了私德不修的罪名,趕出家門進了宮中。
今日我還是姓任,但是你已經不能左右我,我成了真正的主子,你就算再不甘心也得做奴才。被當眾扇一耳光,也不過敢揭開我傷疤,過過嘴癮罷了。
何況,今日的樂安任氏,還有往日輝煌嗎?今日的大夫人,我所謂的“母親”還能隻手遮天嗎?
正橫眉冷對的時候,又有一群大丫鬟出來了,為首的那個頤指氣使地說:“三夫人說了,開側門恭請大小姐進來。”
劉嬤嬤憤恨地瞪著她們:“這家裏明明是大夫人當家,什麽時候三夫人也來插一手了?”
為首那個容長臉兒的丫鬟看也不看她一眼,隻是對倚華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放柔了聲音道:“見過大小姐,三夫人在府裏等著您呢。”
倚華饒有興趣地挑挑眉,伸出手讓那丫鬟攙著,伴著側門開啟吱嘎的聲音,像隻驕傲的孔雀走了進去,走過劉嬤嬤的時候還不忘挑釁的笑笑。
任三夫人果然夠聰明,懂得尊重合作的人,這次出頭不枉答應一場。不過,這次借自己往大夫人臉上光明正大地抹灰,恐怕也是大大地順了她的心意吧。
這算是,各取所需吧。
一步步移步迴廊,隻見得雕梁畫棟,紗窗錦屏,倚華隻是淡淡地歎了聲:“好久沒迴來,倒還是一樣有氣派,隻不過這等氣派比起皇宮,還是差了些。”
為首的丫鬟眼光中閃過一絲豔羨,至於身後的那些則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總算到了正堂,倚華死死盯住“榮瑞堂”那三個燙金大字半晌,方輕輕拂了拂衣袖,走了進去。
果然不出所料,三夫人一臉慈愛,雖未能坐在主位但身上滿是勝券在握,得意洋洋的氣息,大夫人雖是占了主座,卻是一臉的陰鬱,看到倚華臉更是黑了幾分。
倚華盈盈上前,先叫了一聲“三嬸”,然後又恍然大悟一般說了一聲:“原來娘也在這裏啊。”
大夫人被她氣得發抖,不管不顧就叫了出來:“誰是你娘,你這個旁支出身的賤人!”
三夫人低聲嗬斥:“大嫂,你可是任家的當家長媳,張口閉口這種話,這像什麽樣子!“
倚華理都不理她,施施然找了張椅子坐下:“您這迴子想起我是旁支出身的賤人了?當初是誰哭著喊著要把我過繼過來,給自己求子的?是誰沒事就在人前一口一個”我的兒“,“我的兒”的叫著呢,我雖然算是任家女,但也是冷家婦,今日既然不想認我,麻煩您放尊重點。三嬸,好歹我是來談合作的,您就這麽個誠意?讓高高在上的大夫人羞辱我?泥人兒還有三分土性呢,我來這裏可不是為了聽人罵我的。“
大夫人直被她噎的說不出話,她當時有了兒子之後就覺得這個旁支出身的女子占了不屬於她的位置,打算過河拆橋,被算命先生看出心思,胡謅了一番命相不合的昏話。本是打算再把她送迴她旁支親生父母那裏,又覺得這件事名聲不好。最後還是陪房出了主意,拿支玉釵栽了贓,再假惺惺地出頭原諒勸合,裝作不經意說出算命先生的話,幾條罪狀加在一起自然而然就把這個所謂的大女兒徹底踢出了任家,趕到宮裏做下等宮女。
本以為她這樣做慣了小姐的人到宮裏一定沒出頭之日,說不定會被處置。
沒想到她居然能做上女官,還能得到皇上的賜婚,嫁了政壇新貴,就這麽驕驕傲傲地在她麵前,眉眼間有不容忽視的氣勢。
真是造化弄人啊。
倚華看大夫人那忽青忽白的臉色,就知道她在想什麽,十年隱忍,若到今朝還不能吐氣揚眉,那這一生還有什麽意思?
“三嬸說得對,說起來我還要好好謝謝娘。若不是娘那日高瞻遠矚,送我入了宮,哪裏有是十裏紅妝的榮耀?哪裏有這等好姻緣?我夫君少年得誌,官居四品,更兼著溫柔體貼,待我極好,不是說大話,就是家裏眾姐妹的夫婿裏他也算是出挑的了,要不然,”倚華攏攏鬢角,一低頭,溫柔無限,輕輕吐出幾個字:“怎麽被皇上選中賜婚呢。”
她越是炫耀,大夫人心裏的不甘就越多,隻是悔不當初,本來是要讓她迴歸卑賤的身份,怎麽就誤打誤撞讓她得了進身之階?
倚華看大夫人的臉上出現扭曲的神情,一時間胸中快意洶湧。
不惜粉飾太平,不惜放棄風度,寧願做出小人嘴臉,也要讓你嚐嚐萬蟻噬心之痛!讓你親眼看著,你當日踩在腳下的,避之不及的,一點憐憫都不屑於給的人,今時今日已不在你之下!甚至,還因禍得福了呢……。
。
倚華嘴角噙著笑,陽光透過樹葉映到她臉上,模糊了眉目卻遮不住報複的快意。
十裏長街,卻是人跡寥落。風寂寞地揚起一地的塵土,仿佛在訴說又像在等待些什麽。
沉默的對峙。身為下仆的老婦與身份尊貴的少婦的對峙,身為大夫人心腹和沒有依靠的過繼小姐的對峙。
任倚華步步緊逼:“我問話嬤嬤為什麽不答?難不成就一會功夫舌頭就變直了?”
劉嬤嬤深深地看了任倚華一眼:“老奴一直不太會說話,這三小姐應該知道,難不成三小姐離開這這麽多年,記不得了?”她特意強調了離開二字。
倚華的臉上瞬時就沒了血色,可語調裏卻聽不出怒氣來:“是啊,當年一去,今天迴來已經這麽長時間了。站在這個還真想到一個詞呢?”
劉嬤嬤明知是陷阱,閉口不答。
唯恐天下不亂的朗雲出頭應了:“不知道女史想到哪個詞了呢?”
倚華溫柔地瞅了她一眼:“沒什麽,不過四個字,今非昔比。”
今非昔比啊。
昔日我枉頂了一個嫡支長女的身份,事事要討好你,好在“母親”麵前討得幾分顏色。而你大堂上,一支玉釵的指控就讓我這個過繼的小姐,被安上了私德不修的罪名,趕出家門進了宮中。
今日我還是姓任,但是你已經不能左右我,我成了真正的主子,你就算再不甘心也得做奴才。被當眾扇一耳光,也不過敢揭開我傷疤,過過嘴癮罷了。
何況,今日的樂安任氏,還有往日輝煌嗎?今日的大夫人,我所謂的“母親”還能隻手遮天嗎?
正橫眉冷對的時候,又有一群大丫鬟出來了,為首的那個頤指氣使地說:“三夫人說了,開側門恭請大小姐進來。”
劉嬤嬤憤恨地瞪著她們:“這家裏明明是大夫人當家,什麽時候三夫人也來插一手了?”
為首那個容長臉兒的丫鬟看也不看她一眼,隻是對倚華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放柔了聲音道:“見過大小姐,三夫人在府裏等著您呢。”
倚華饒有興趣地挑挑眉,伸出手讓那丫鬟攙著,伴著側門開啟吱嘎的聲音,像隻驕傲的孔雀走了進去,走過劉嬤嬤的時候還不忘挑釁的笑笑。
任三夫人果然夠聰明,懂得尊重合作的人,這次出頭不枉答應一場。不過,這次借自己往大夫人臉上光明正大地抹灰,恐怕也是大大地順了她的心意吧。
這算是,各取所需吧。
一步步移步迴廊,隻見得雕梁畫棟,紗窗錦屏,倚華隻是淡淡地歎了聲:“好久沒迴來,倒還是一樣有氣派,隻不過這等氣派比起皇宮,還是差了些。”
為首的丫鬟眼光中閃過一絲豔羨,至於身後的那些則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總算到了正堂,倚華死死盯住“榮瑞堂”那三個燙金大字半晌,方輕輕拂了拂衣袖,走了進去。
果然不出所料,三夫人一臉慈愛,雖未能坐在主位但身上滿是勝券在握,得意洋洋的氣息,大夫人雖是占了主座,卻是一臉的陰鬱,看到倚華臉更是黑了幾分。
倚華盈盈上前,先叫了一聲“三嬸”,然後又恍然大悟一般說了一聲:“原來娘也在這裏啊。”
大夫人被她氣得發抖,不管不顧就叫了出來:“誰是你娘,你這個旁支出身的賤人!”
三夫人低聲嗬斥:“大嫂,你可是任家的當家長媳,張口閉口這種話,這像什麽樣子!“
倚華理都不理她,施施然找了張椅子坐下:“您這迴子想起我是旁支出身的賤人了?當初是誰哭著喊著要把我過繼過來,給自己求子的?是誰沒事就在人前一口一個”我的兒“,“我的兒”的叫著呢,我雖然算是任家女,但也是冷家婦,今日既然不想認我,麻煩您放尊重點。三嬸,好歹我是來談合作的,您就這麽個誠意?讓高高在上的大夫人羞辱我?泥人兒還有三分土性呢,我來這裏可不是為了聽人罵我的。“
大夫人直被她噎的說不出話,她當時有了兒子之後就覺得這個旁支出身的女子占了不屬於她的位置,打算過河拆橋,被算命先生看出心思,胡謅了一番命相不合的昏話。本是打算再把她送迴她旁支親生父母那裏,又覺得這件事名聲不好。最後還是陪房出了主意,拿支玉釵栽了贓,再假惺惺地出頭原諒勸合,裝作不經意說出算命先生的話,幾條罪狀加在一起自然而然就把這個所謂的大女兒徹底踢出了任家,趕到宮裏做下等宮女。
本以為她這樣做慣了小姐的人到宮裏一定沒出頭之日,說不定會被處置。
沒想到她居然能做上女官,還能得到皇上的賜婚,嫁了政壇新貴,就這麽驕驕傲傲地在她麵前,眉眼間有不容忽視的氣勢。
真是造化弄人啊。
倚華看大夫人那忽青忽白的臉色,就知道她在想什麽,十年隱忍,若到今朝還不能吐氣揚眉,那這一生還有什麽意思?
“三嬸說得對,說起來我還要好好謝謝娘。若不是娘那日高瞻遠矚,送我入了宮,哪裏有是十裏紅妝的榮耀?哪裏有這等好姻緣?我夫君少年得誌,官居四品,更兼著溫柔體貼,待我極好,不是說大話,就是家裏眾姐妹的夫婿裏他也算是出挑的了,要不然,”倚華攏攏鬢角,一低頭,溫柔無限,輕輕吐出幾個字:“怎麽被皇上選中賜婚呢。”
她越是炫耀,大夫人心裏的不甘就越多,隻是悔不當初,本來是要讓她迴歸卑賤的身份,怎麽就誤打誤撞讓她得了進身之階?
倚華看大夫人的臉上出現扭曲的神情,一時間胸中快意洶湧。
不惜粉飾太平,不惜放棄風度,寧願做出小人嘴臉,也要讓你嚐嚐萬蟻噬心之痛!讓你親眼看著,你當日踩在腳下的,避之不及的,一點憐憫都不屑於給的人,今時今日已不在你之下!甚至,還因禍得福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