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我們陷空島在海上截獲了一艘貨船,那艘貨船上麵居然滿滿當當,裝載著的都是鎧甲!”


    武植一聽,頓時眉頭緊皺!


    沒搞過軍隊的人,永遠都不知道,鎧甲意味著什麽?


    現如今,無論是南方的大宋,還是北方的金國等諸多國家。


    朝廷並沒有限製江湖人士攜帶兵器,但是朝廷明文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鑄造、販賣鎧甲


    一旦抓到,不問任何緣由,直接處於極刑!


    禁甲不禁兵,這是自古以來的律法,也是國之根本。


    這並不是說兵器好鑄造,而是有了鎧甲,兵器的作用就會大大削弱。


    一副鎧甲的好壞,就注定著一支軍隊的戰鬥素質!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一群手裏拿著銳利武器的農民起義軍,他們身上沒有穿著鎧甲,這些人當中有一半是會武功的。


    但即便如此,他們還是無法爬上城牆。


    因為他們率先麵對著的,是如同暴雨一般的箭矢!


    可是,倘若這些人裏麵沒有一個人會武功,但他們身上都穿著鎧甲,手裏拿著盾牌。


    但凡隻要經過一番訓練,在經曆一部分折損之後,至少會有四分之一的人爬上城牆。


    這些都是武植的親身經曆,不接受任何反駁。


    武植當即問:“這些鎧甲,最終運往何處?”


    白芊芊本想再耍一耍武植,說“你猜”。


    但見武植麵色肅穆,當即改口,說:“京兆府,長安!”


    武植一聽這話,當下臉色突變:“不好,老種將軍有危險!”


    長安,是一個被宋王朝遺忘的地方。


    當初宋太祖趙匡胤在建立大宋朝的時候,就有一個念頭。


    就是把都城先遷到洛陽,然後再繼續西進到長安。


    但是,這個想法被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拒絕了。


    宋朝的立國之本,有一個念想,就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說白了就是文人治國。


    如果是把都城建立在長安,老趙一家那是壓不住隴西各大豪族的。


    勢必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打造更加精銳的部隊。


    這是趙光義不想看到的,他其實比趙匡義更害怕武將造反!


    北宋的皇帝,都是趙光義一脈。


    趙匡胤的後代,基本都被壓製在南方。


    也正因如此,他們徹徹底底的貫徹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所謂治國之本。


    潼關以西,雖然800裏秦川還在宋王朝的掌握之中。


    但是這些年來,宋王朝極少關注到這裏。


    而此處之所以外族不敢進犯,都是因為有諸如種師道等名將和無數精兵鎮守。


    對於所有外族而言,想要拿下關中地區,就必須要先幹掉種師道!


    武植迴到七秀閣的第一時間,就於是讓白勝快馬加鞭的將這個消息送到種師道手中。


    可是長安沒有武植的情報站,鷹隼無法抵達。


    隻能用800裏加急。


    然而,當武植的手下騎著駿馬,剛剛過了潼關,長安城已經亂了!


    戰火,就像是早已經隱藏在森林裏的星星之火,瞬間就把幹枯的樹木全部點燃!


    前後不到一個時辰,半個長安城已經被突如其來的勢力拿下。


    淩晨,長安南城,明德門。


    一個渾身帶血的副將,一瘸一拐的上了城樓。


    他雙手抱拳,麵色冷徹地看著前方那高大的背影。


    “將軍!賊人的實力太強,數量太多,我們不是對手,撤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豪橫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詵並收藏豪橫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