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二十六章胡塵鐵騎今安在?餌軍!
若史書無訛,這接下來的穎昌一戰,將是嶽家軍北伐的最後一場大會戰。
楊峻知道,無論自己如何小心,至少到目前為止自己還活得好好的,這就已經與曆史記載大不相符,再說了,楊某人也沒有什麽諸如不得幹擾曆史發展之類的狗屁義務,這些天來,明大的目標就是從小商河畔活出來,眼下完成了這個重大任務,心裏頭像卸下了一塊磨盤大石,哪還會去管什麽曆史進程!
但楊峻知道,從這一刻開始,所謂的曆史就已經不存在了,那些可以指引自己生存下去的前世記憶,通通不能在以後的日子裏給自己什麽指引。
當然了,像嶽老大最後的下場,或者宋金之間的階段性平衡,都屬於真正的大局,靠我們的楊統製一人也掀不起什麽大浪來,估計這些都遲早會發生。
不過眼下怎樣對自己最有利?
楊峻猶豫了。
“說,還是不說?這是個問題!”
嶽家軍以略快於金兵的速度趕往臨穎,但畢竟兀術的斷後工作滴水不漏,沿途都有遺留下來的金軍騎兵小隊襲擾,規模雖然都不大,每次都在五十騎到上百騎之間,而且都是一觸即走,沒有十分激烈的作戰,但這樣小規模的遭遇戰卻對行軍造成了有效的阻礙。
每一次遭遇戰,楊峻都分出兩騎,把戰況報知張憲。到入夜時分,一步一頓地趕到臨穎時,也沒能對兀術主力形成追擊的態勢。楊峻小心謹慎,一路上都有偵騎提前十裏先行,一旦發現有異動,都會派遣數十騎兵試探清楚,才讓大隊壓上若是讓兀術在途中一個反伏擊,後麵的仗就不好打了。
雖然在楊峻看來,這些小心的舉動也許都是不必要的,隻需要直撲穎昌即可,但怎麽跟張憲說?
難道說:“副帥,偵騎都不用派了,直接打過去吧!”
多半張憲就會把楊峻給“軍法從事”了。
這是基本的用兵之道,另外,楊峻也的確搞不清的是,萬一兀術真的輸紅了眼,就在臨穎要跟嶽家軍決一死戰呢?
占了地利之便,加上兵力也占多數,臨穎之戰本來就對嶽家軍不利,若是兀術不顧穎昌會戰的布局,轉過頭非要跟嶽家軍拚個你死我活呢?
楊峻不敢隨便表這個態了,一切隻有到臨穎城下再說。
暮色中的臨穎城終於在楊峻眼前現身,立足於前世所獲得的信息,楊峻一路上謹遵將令,雖然走得有些氣悶,但終於平安抵達。
臨穎城比偃城稍高大一些,城牆約有五六米高,大約因為曆經戰火,每一方駐守後都要加以修繕,看上去是比偃城殘破的城牆好看多了。雖然還沒有看到過嶽家軍攻城,但這座城要攻打下來,應該會費不少功夫。讓楊峻心下一寬的是:城外明顯有大軍駐紮過的痕跡,眼下卻隻有一座龐大的空營,連軍帳和部分糧草都沒有挪動,兀術應該已經離開臨穎了。
本來今天一戰,已經讓兀術的戰局形勢有所改觀,但看來兀術仍然全力赴穎昌而去,根本沒有在臨穎與嶽家軍決戰的打算!
臨穎城略比偃城大些,卻也絕裝不下十萬以上的軍隊,特別是這座城的破壞程度並不大,想來城中應該還有部分居民的情況下。
城牆上的金兵看到近千人的大宋騎兵,忙不迭地吹角鳴鏑,慌亂不堪,城牆上人影稀疏,旌旗雜亂,一望可知,絕非兀術主力精銳,大約該是以簽軍為主。
所以兀術應該不在城中。
“楊統製,現在怎麽辦?”高林等副將看到城頭金兵陣腳已亂,都有些主動出擊的意思。
“還能夠怎麽辦?臨穎已是空城,若我所料不差,恐怕連騎兵都不上三百騎!你上去再怎麽罵,韃子也決不會出城作戰!副帥的前軍很快就到,且等副帥定奪吧!”楊峻可沒打算在這裏參加攻城戰,再說也輪不到騎兵主力攻城。
但按眼下的速度,若等步軍帶輜重到城下開始攻城,怎麽說也是入夜也後的事了。
果然,戌時過後,大軍才齊聚城下。
“前軍三百騎,作三十隊,二十裏內舉火遍搜,不得漏過一間房,一個土丘!”
張憲得知城外居然是空營,大為緊張。
待聽到楊峻所報,兀術主力已去,加上派出去的哨探反饋二十裏內無金兵的消息,才略略放下心來,嶽家軍已將臨穎圍成鐵桶,火把組成的方陣照亮了天空,卻等到亥時才開始攻城,從楊峻趕到城下至長梯架起,兩個時辰間,城頭數次驚惶慌亂,至此才終於死心投入戰鬥。
這一仗雖然談不上嶽家軍全力投入,卻也是此次北伐中,單一戰役嶽家軍規模最大的集結,馬步軍總量達到近7萬,這已是嶽飛目前所能提供的最大力量了。其他兵力還分布在京東路所攻克的諸城中,以及牛皋所克的京西路諸城上。
偃城雖然是帥營所在,聯接東西兩路大軍,以及前後方之間的樞紐,卻隻得近萬傷兵布守,嶽飛甚至已經向劉錡求援大約嶽飛對劉錡采取守勢也有些不滿,自順昌之戰後,八字軍在劉錡麾下並無太多建樹,反而是後發治人的嶽家軍連下名城,將故都開封府外的金兵壓縮至開封周圍,搞得兀術一籌莫展。
“副帥,某有一言,不知是否可用?”楊峻看到臨穎攻得火熱,情知自己在這裏已經發揮不了多大作用,猶豫了半晌,終於下決心向張憲進言。
“楊統製但說無妨!”張憲頭也不迴,此刻隻顧著城頭,局部地方已經有嶽家軍站住腳了,大功已成,破城隻是片刻間的事,雖然也折損了一些人手,但看得出來,守軍絕對不算精銳,這才打了一個半時辰,城上已經毫無反撲之力,兀術定然不在城中。
“副帥以為,兀術大軍現在何處?”楊峻不敢很肯定地說出自己的結論,仍小心翼翼地征詢張憲的意見。
“這個”張憲沉吟一陣,猛然轉過頭來:“楊兄弟的意思,兀術必不會迴軍朱仙鎮?”
“兀術若要拿下穎昌城,須在我大軍趕到穎昌城前,否則我嶽家軍有堅城可恃,怎麽會讓兀術得逞?現在我軍能夠到達臨穎,明日即可出發,一日內即到穎昌,兀術能用的時間,不會太多!”楊峻仍不肯把結論拋出來,而是把所有分析拋給張憲。
“可是,嶽帥麵前,隻道把臨穎取下,穎昌之戰,也須八字軍到援後才……”張憲遲疑起來。
楊峻默然半晌,指著城頭:“副帥以為,兀術安排這數千人馬屯於臨穎,是要守城,還是……”
張憲霍然醒悟,汗滿背脊!
第二十六章胡塵鐵騎今安在?餌軍!
若史書無訛,這接下來的穎昌一戰,將是嶽家軍北伐的最後一場大會戰。
楊峻知道,無論自己如何小心,至少到目前為止自己還活得好好的,這就已經與曆史記載大不相符,再說了,楊某人也沒有什麽諸如不得幹擾曆史發展之類的狗屁義務,這些天來,明大的目標就是從小商河畔活出來,眼下完成了這個重大任務,心裏頭像卸下了一塊磨盤大石,哪還會去管什麽曆史進程!
但楊峻知道,從這一刻開始,所謂的曆史就已經不存在了,那些可以指引自己生存下去的前世記憶,通通不能在以後的日子裏給自己什麽指引。
當然了,像嶽老大最後的下場,或者宋金之間的階段性平衡,都屬於真正的大局,靠我們的楊統製一人也掀不起什麽大浪來,估計這些都遲早會發生。
不過眼下怎樣對自己最有利?
楊峻猶豫了。
“說,還是不說?這是個問題!”
嶽家軍以略快於金兵的速度趕往臨穎,但畢竟兀術的斷後工作滴水不漏,沿途都有遺留下來的金軍騎兵小隊襲擾,規模雖然都不大,每次都在五十騎到上百騎之間,而且都是一觸即走,沒有十分激烈的作戰,但這樣小規模的遭遇戰卻對行軍造成了有效的阻礙。
每一次遭遇戰,楊峻都分出兩騎,把戰況報知張憲。到入夜時分,一步一頓地趕到臨穎時,也沒能對兀術主力形成追擊的態勢。楊峻小心謹慎,一路上都有偵騎提前十裏先行,一旦發現有異動,都會派遣數十騎兵試探清楚,才讓大隊壓上若是讓兀術在途中一個反伏擊,後麵的仗就不好打了。
雖然在楊峻看來,這些小心的舉動也許都是不必要的,隻需要直撲穎昌即可,但怎麽跟張憲說?
難道說:“副帥,偵騎都不用派了,直接打過去吧!”
多半張憲就會把楊峻給“軍法從事”了。
這是基本的用兵之道,另外,楊峻也的確搞不清的是,萬一兀術真的輸紅了眼,就在臨穎要跟嶽家軍決一死戰呢?
占了地利之便,加上兵力也占多數,臨穎之戰本來就對嶽家軍不利,若是兀術不顧穎昌會戰的布局,轉過頭非要跟嶽家軍拚個你死我活呢?
楊峻不敢隨便表這個態了,一切隻有到臨穎城下再說。
暮色中的臨穎城終於在楊峻眼前現身,立足於前世所獲得的信息,楊峻一路上謹遵將令,雖然走得有些氣悶,但終於平安抵達。
臨穎城比偃城稍高大一些,城牆約有五六米高,大約因為曆經戰火,每一方駐守後都要加以修繕,看上去是比偃城殘破的城牆好看多了。雖然還沒有看到過嶽家軍攻城,但這座城要攻打下來,應該會費不少功夫。讓楊峻心下一寬的是:城外明顯有大軍駐紮過的痕跡,眼下卻隻有一座龐大的空營,連軍帳和部分糧草都沒有挪動,兀術應該已經離開臨穎了。
本來今天一戰,已經讓兀術的戰局形勢有所改觀,但看來兀術仍然全力赴穎昌而去,根本沒有在臨穎與嶽家軍決戰的打算!
臨穎城略比偃城大些,卻也絕裝不下十萬以上的軍隊,特別是這座城的破壞程度並不大,想來城中應該還有部分居民的情況下。
城牆上的金兵看到近千人的大宋騎兵,忙不迭地吹角鳴鏑,慌亂不堪,城牆上人影稀疏,旌旗雜亂,一望可知,絕非兀術主力精銳,大約該是以簽軍為主。
所以兀術應該不在城中。
“楊統製,現在怎麽辦?”高林等副將看到城頭金兵陣腳已亂,都有些主動出擊的意思。
“還能夠怎麽辦?臨穎已是空城,若我所料不差,恐怕連騎兵都不上三百騎!你上去再怎麽罵,韃子也決不會出城作戰!副帥的前軍很快就到,且等副帥定奪吧!”楊峻可沒打算在這裏參加攻城戰,再說也輪不到騎兵主力攻城。
但按眼下的速度,若等步軍帶輜重到城下開始攻城,怎麽說也是入夜也後的事了。
果然,戌時過後,大軍才齊聚城下。
“前軍三百騎,作三十隊,二十裏內舉火遍搜,不得漏過一間房,一個土丘!”
張憲得知城外居然是空營,大為緊張。
待聽到楊峻所報,兀術主力已去,加上派出去的哨探反饋二十裏內無金兵的消息,才略略放下心來,嶽家軍已將臨穎圍成鐵桶,火把組成的方陣照亮了天空,卻等到亥時才開始攻城,從楊峻趕到城下至長梯架起,兩個時辰間,城頭數次驚惶慌亂,至此才終於死心投入戰鬥。
這一仗雖然談不上嶽家軍全力投入,卻也是此次北伐中,單一戰役嶽家軍規模最大的集結,馬步軍總量達到近7萬,這已是嶽飛目前所能提供的最大力量了。其他兵力還分布在京東路所攻克的諸城中,以及牛皋所克的京西路諸城上。
偃城雖然是帥營所在,聯接東西兩路大軍,以及前後方之間的樞紐,卻隻得近萬傷兵布守,嶽飛甚至已經向劉錡求援大約嶽飛對劉錡采取守勢也有些不滿,自順昌之戰後,八字軍在劉錡麾下並無太多建樹,反而是後發治人的嶽家軍連下名城,將故都開封府外的金兵壓縮至開封周圍,搞得兀術一籌莫展。
“副帥,某有一言,不知是否可用?”楊峻看到臨穎攻得火熱,情知自己在這裏已經發揮不了多大作用,猶豫了半晌,終於下決心向張憲進言。
“楊統製但說無妨!”張憲頭也不迴,此刻隻顧著城頭,局部地方已經有嶽家軍站住腳了,大功已成,破城隻是片刻間的事,雖然也折損了一些人手,但看得出來,守軍絕對不算精銳,這才打了一個半時辰,城上已經毫無反撲之力,兀術定然不在城中。
“副帥以為,兀術大軍現在何處?”楊峻不敢很肯定地說出自己的結論,仍小心翼翼地征詢張憲的意見。
“這個”張憲沉吟一陣,猛然轉過頭來:“楊兄弟的意思,兀術必不會迴軍朱仙鎮?”
“兀術若要拿下穎昌城,須在我大軍趕到穎昌城前,否則我嶽家軍有堅城可恃,怎麽會讓兀術得逞?現在我軍能夠到達臨穎,明日即可出發,一日內即到穎昌,兀術能用的時間,不會太多!”楊峻仍不肯把結論拋出來,而是把所有分析拋給張憲。
“可是,嶽帥麵前,隻道把臨穎取下,穎昌之戰,也須八字軍到援後才……”張憲遲疑起來。
楊峻默然半晌,指著城頭:“副帥以為,兀術安排這數千人馬屯於臨穎,是要守城,還是……”
張憲霍然醒悟,汗滿背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