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次的童生試,是春天二月十六,在陵縣縣城貢院舉行。
每年的這個時候,先生蔣淩都會提前給私塾的學生出幾個題目,事先摸摸底。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是學童家長要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前去參加童生試的依據。
今年的正月底,先生蔣淩就把有希望考取童生的名單列了出來。上麵赫然有蔣成的名字。
最初蔣淩曾經說過,兩年以後蔣成有希望考取童生,不想,僅僅幾個月之後,就改變了初衷,鼓勵蔣成到時候下場試試再說。
至於盤纏等,有蔣成積攢下來的每個月一百文的零用錢,總共有四百文的樣子,蔣淩額外從自己的束脩中又拿出一兩銀子交給蔣成。
“無需客氣,暫且拿著去用。若是心懷歉意,就隻當是先生借給你的吧。”
蔣淩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蔣成隻能暫且收下來。
“先生大恩,蔣成銘記在心。”
不同於其他考試都是由家人陪伴,蔣成獨自一人倒也自在。
童生試不過是一篇文章,一首絕句,對於來自於,曾經中過文武狀元叢葉的蔣成來說,根本不在話下。隻是不敢過於突出,所以把握好尺寸,匆匆寫完交卷了事。
等到第二天放榜,蔣成的名字穩穩掛在中遊偏下,看過之後,既無驚喜也無憂地一個人獨自返迴向陽鎮。
來來迴迴徒步行走的蔣成剛好用了七天。等他迴到向陽鎮時,鎮上的人早就知道結果了。
這一次向陽鎮總共去了是十一名學童,能夠考中童生的則隻有五人。蔣成雖然是其中年齡最小的,卻是名次最高的一個。一時間,小書童蔣成的名字便在向陽鎮上傳開了。
最為高興的莫過於先生蔣淩,不僅他自己以為慧眼識英才,即便是鎮子上的人也無不私下誇獎先生的眼裏。
高興之餘,先生蔣淩甚至單獨為蔣成舉行了一次慶賀喜宴,參加的人員都是鎮子上德高望重的老者。其間,蔣淩有意無意暗示說,如果不出意外,兩年後蔣成定能考中秀才。
最後,也許是暗示吧,蔣淩說了一句:
“各位鄉長,本人才疏學淺,而且年事已高,各位應該著手物色接替之人了。”
誰能不明白蔣淩話中的含義呢?
一時間大家都知道,如果兩年後小蔣成能夠考中秀才,私塾先生蔣淩將會退位養老。
“妹妹,小時候不是常說要嫁給教書先生嗎?”
隋世庸心情不錯的時候,總是拿小時候掛在隋曉婉嘴邊的話都她。這次聽到大家私下的議論後,不由舊話重提。
“前幾天先生傳出話來,兩年後蔣成極有可能會考中秀才,到時候先生會蔣成接替他。如此,妹妹的心願也許真的就實現了。”
“去,哥哥淨瞎說,不和你玩了。”
隋曉婉雖然嘴上如此說,可是自從認識蔣成之後,就再也難以忘記,尤其是來自內心深處的那種熟悉感和親切感,更讓她時常渴望能再次見到蔣成。
隻是因為自己是個女孩子,不好表露出來。甚至她時常暗中責怪蔣成:你為什麽不早上三五年來呢?如此,我們不是也可以一起讀書了嗎?
“怎麽是瞎說了?我可是提醒你了,妹妹。我敢保證,現在鎮子上有女兒的人家,正在打蔣成注意的人絕不在少數,所以啊,你要告訴二叔二嬸早點下手。”
聽隋世庸越說越離譜,隋曉婉隻好轉身走開。
不過,心裏卻也不無擔心,可是該怎麽提醒父母呢?
隋世庸猜測的並不錯,蔣成得中童生之後,的確有人家動了心思。而且不止一家,而是有三家。這三家人都是鎮子上隻有女兒沒有兒子的人家,考慮到蔣成無父無母是個孤兒,所以便有讓蔣成入贅之心。
於是,分別托人上門找到先生蔣淩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不過,蔣淩並沒有把此事透露給蔣成,而是做主替蔣成給擋了迴去。
理由也很簡單:孩子現在還小,暫時不好談婚論嫁,以免分心,影響到學業,耽誤了前程。
根本就無需隋曉婉擔心,不論是隋功昶夫妻,還是隋成碧都已經有所行動。隻是隋家做的比較隱蔽,一時並沒有讓外人看出來。
對於,自從考上童生之後,時常得到隋世庸接濟的蔣成來說,可是心知肚明。暗地裏倒也十分佩服隋家的作為。如此以來,既避免了被外人說三道四,又避免了將來萬一蔣成的前程並如意的尷尬。
私下裏,隋曉婉的母親也不忘以半開玩笑的語氣對女兒說:
“婉兒覺得蔣成哥哥人怎麽樣?”
“娘,蔣成哥哥挺好的。”
隋曉婉本是個聰慧的女孩子,哪裏不明白母親的意思,所以也亦真亦假地隨口答複了一句。
“那要是把婉兒許配給蔣成,女兒願意嗎?”
“娘,我才幾歲啊?再說,”
隋曉婉低下微微泛紅的臉頰,看著自己的腳尖,輕聲道:
“女孩子家的事情,不都是父母做主的嗎?”
一番小女兒家的神情,把母親美的不行。雖然在隋曉婉之後,又接連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可是在隋功昶夫妻心目中,還是長女隋曉婉最可心,最可疼。
“哈哈,女兒長大了,已經知道害羞了。”
“娘?!”
隋曉婉依然低著頭,卻是雙腳連連輕跺地麵,迅速轉身跑了開去。
自此之後,蔣成被隋世庸邀來家中的機會越來越多。蔣成倒也來者不拒,隻要不耽誤他伺候先生蔣淩,幾乎是每叫每到。
現在再到隋家來,已經不如往常那樣隻是拿他當孩子待,而是可以與隋世庸的父親叔叔分庭抗禮,可以坐下來喝茶敘話了。
而且,幾乎每次都會留下蔣成來用飯。由此,隋曉婉也就多了接觸蔣成的機會。
盡管兩人很少說話,不過眉眼之間的交流還是有的。
“妹妹怎麽總是偷偷盯著蔣成看啊?”
“哪有啊?”
“哈,不僅我看到了,其他弟弟妹妹也看到了。娘和二嬸也看到了。”
“哥哥瞎說,不理你了。”
每年的這個時候,先生蔣淩都會提前給私塾的學生出幾個題目,事先摸摸底。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是學童家長要不要讓自己的孩子前去參加童生試的依據。
今年的正月底,先生蔣淩就把有希望考取童生的名單列了出來。上麵赫然有蔣成的名字。
最初蔣淩曾經說過,兩年以後蔣成有希望考取童生,不想,僅僅幾個月之後,就改變了初衷,鼓勵蔣成到時候下場試試再說。
至於盤纏等,有蔣成積攢下來的每個月一百文的零用錢,總共有四百文的樣子,蔣淩額外從自己的束脩中又拿出一兩銀子交給蔣成。
“無需客氣,暫且拿著去用。若是心懷歉意,就隻當是先生借給你的吧。”
蔣淩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蔣成隻能暫且收下來。
“先生大恩,蔣成銘記在心。”
不同於其他考試都是由家人陪伴,蔣成獨自一人倒也自在。
童生試不過是一篇文章,一首絕句,對於來自於,曾經中過文武狀元叢葉的蔣成來說,根本不在話下。隻是不敢過於突出,所以把握好尺寸,匆匆寫完交卷了事。
等到第二天放榜,蔣成的名字穩穩掛在中遊偏下,看過之後,既無驚喜也無憂地一個人獨自返迴向陽鎮。
來來迴迴徒步行走的蔣成剛好用了七天。等他迴到向陽鎮時,鎮上的人早就知道結果了。
這一次向陽鎮總共去了是十一名學童,能夠考中童生的則隻有五人。蔣成雖然是其中年齡最小的,卻是名次最高的一個。一時間,小書童蔣成的名字便在向陽鎮上傳開了。
最為高興的莫過於先生蔣淩,不僅他自己以為慧眼識英才,即便是鎮子上的人也無不私下誇獎先生的眼裏。
高興之餘,先生蔣淩甚至單獨為蔣成舉行了一次慶賀喜宴,參加的人員都是鎮子上德高望重的老者。其間,蔣淩有意無意暗示說,如果不出意外,兩年後蔣成定能考中秀才。
最後,也許是暗示吧,蔣淩說了一句:
“各位鄉長,本人才疏學淺,而且年事已高,各位應該著手物色接替之人了。”
誰能不明白蔣淩話中的含義呢?
一時間大家都知道,如果兩年後小蔣成能夠考中秀才,私塾先生蔣淩將會退位養老。
“妹妹,小時候不是常說要嫁給教書先生嗎?”
隋世庸心情不錯的時候,總是拿小時候掛在隋曉婉嘴邊的話都她。這次聽到大家私下的議論後,不由舊話重提。
“前幾天先生傳出話來,兩年後蔣成極有可能會考中秀才,到時候先生會蔣成接替他。如此,妹妹的心願也許真的就實現了。”
“去,哥哥淨瞎說,不和你玩了。”
隋曉婉雖然嘴上如此說,可是自從認識蔣成之後,就再也難以忘記,尤其是來自內心深處的那種熟悉感和親切感,更讓她時常渴望能再次見到蔣成。
隻是因為自己是個女孩子,不好表露出來。甚至她時常暗中責怪蔣成:你為什麽不早上三五年來呢?如此,我們不是也可以一起讀書了嗎?
“怎麽是瞎說了?我可是提醒你了,妹妹。我敢保證,現在鎮子上有女兒的人家,正在打蔣成注意的人絕不在少數,所以啊,你要告訴二叔二嬸早點下手。”
聽隋世庸越說越離譜,隋曉婉隻好轉身走開。
不過,心裏卻也不無擔心,可是該怎麽提醒父母呢?
隋世庸猜測的並不錯,蔣成得中童生之後,的確有人家動了心思。而且不止一家,而是有三家。這三家人都是鎮子上隻有女兒沒有兒子的人家,考慮到蔣成無父無母是個孤兒,所以便有讓蔣成入贅之心。
於是,分別托人上門找到先生蔣淩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不過,蔣淩並沒有把此事透露給蔣成,而是做主替蔣成給擋了迴去。
理由也很簡單:孩子現在還小,暫時不好談婚論嫁,以免分心,影響到學業,耽誤了前程。
根本就無需隋曉婉擔心,不論是隋功昶夫妻,還是隋成碧都已經有所行動。隻是隋家做的比較隱蔽,一時並沒有讓外人看出來。
對於,自從考上童生之後,時常得到隋世庸接濟的蔣成來說,可是心知肚明。暗地裏倒也十分佩服隋家的作為。如此以來,既避免了被外人說三道四,又避免了將來萬一蔣成的前程並如意的尷尬。
私下裏,隋曉婉的母親也不忘以半開玩笑的語氣對女兒說:
“婉兒覺得蔣成哥哥人怎麽樣?”
“娘,蔣成哥哥挺好的。”
隋曉婉本是個聰慧的女孩子,哪裏不明白母親的意思,所以也亦真亦假地隨口答複了一句。
“那要是把婉兒許配給蔣成,女兒願意嗎?”
“娘,我才幾歲啊?再說,”
隋曉婉低下微微泛紅的臉頰,看著自己的腳尖,輕聲道:
“女孩子家的事情,不都是父母做主的嗎?”
一番小女兒家的神情,把母親美的不行。雖然在隋曉婉之後,又接連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可是在隋功昶夫妻心目中,還是長女隋曉婉最可心,最可疼。
“哈哈,女兒長大了,已經知道害羞了。”
“娘?!”
隋曉婉依然低著頭,卻是雙腳連連輕跺地麵,迅速轉身跑了開去。
自此之後,蔣成被隋世庸邀來家中的機會越來越多。蔣成倒也來者不拒,隻要不耽誤他伺候先生蔣淩,幾乎是每叫每到。
現在再到隋家來,已經不如往常那樣隻是拿他當孩子待,而是可以與隋世庸的父親叔叔分庭抗禮,可以坐下來喝茶敘話了。
而且,幾乎每次都會留下蔣成來用飯。由此,隋曉婉也就多了接觸蔣成的機會。
盡管兩人很少說話,不過眉眼之間的交流還是有的。
“妹妹怎麽總是偷偷盯著蔣成看啊?”
“哪有啊?”
“哈,不僅我看到了,其他弟弟妹妹也看到了。娘和二嬸也看到了。”
“哥哥瞎說,不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