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連鳳臉色紫漲。
這句話其實已經在他心裏憋了好幾天了。
自打那日聽說學堂得要大修,起碼也得等到明年開年才能複學的時候,幾個年紀略大正等著學堂開學好念書的侄兒都頗為失望,他卻是不知為何鬆了一口氣的。
也是從那一刻起,他心裏頭就隱隱種下了這個念頭了。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這個念頭也越發成熟。
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他實在是說不出口。
荒廢了這幾個月的學業,他突然發現自己好像已經念不進書了。也曾逼著自己坐下來靜心溫書,卻發現自己的心思似乎也不在這上頭了。
起初自是恐慌的,根本不知該如何是好。
雖則長到這樣大,父母兄嫂從未同他多說過什麽。不像學堂裏的那些同學們,家裏頭時時刻刻耳提麵命,好像他們活著就隻有念書功名這麽一樁事兒。可他打小也是發過宏願的,想著自己一定要好好念書,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可這話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何其艱難。
同他一樣,當年學堂裏的同學們哪一個沒有發過這樣的宏願。可漸漸長大,到了現在,學堂裏像他這個年紀的同學已然不多了,好些個從蒙學一起念上來的同學大多都已是退學迴家了,有的在家務農,有的拜了師傅在學手藝,還有的跟著家人在做買賣。隻有極少數人還在堅持著學業,可他們卻都是在為著童子試做準備的。
而自己,自家知道自家事兒,他已經十五歲了,已經過了茫然無知的年紀了,心裏已經明白,或許在念書一途上,自己確實是沒有太大的天賦的。
心裏自然不是滋味,失望傷心,或許還有別的。又打心裏覺得對不住父母兄嫂,卻是叫他們失望了。
可既然已是想明白,在他想來,也就沒有這個必要再念下去虛度光陰浪費錢財了。
以前他還不覺得,可現在仔細想來,雖說姚氏族學對他們這些附學的學子同樣非常優待,每年收取的學錢不過七八百文,不過其他學堂的十分之一罷了,也就足夠支付先生的束脩而已。可到底贄敬節禮、嚼裹筆墨,還有同學之間的交際應酬,七七八八的加在一塊,哪年不要五六七八兩銀子的。
父兄外出牮屋,早出晚歸爬高爬低的那樣辛苦,糾偏一間屋子也不過收入一百個大錢。
他開銷的可都是父兄的血汗錢。
來迴琢磨了好幾天,秦連鳳主意已定。卻隻說不出口,好幾次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後來又盤算著是不是緩緩再說,反正年後才會開學,到那時候也來得及。可不知怎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這個念頭沉甸甸的壓在心頭,已經漸漸叫他喘不過氣兒來了。
把玩著花椒送的兔形的水滴,又恰逢羅氏送來了上好的筆墨,秦連鳳突然覺得自己實在不是個東西。
總算說出了口了,不管結果怎麽樣,或打或罵,他心裏總是好受了。
站在當地,秦連鳳默默地深唿吸。
一眾兄嫂也都沒有說話,俱是看著老爺子。
秦老爹沒有言語。
對於這個小兒子的前程,秦老爹心裏也不是沒有打算過的。
以前是沒有這樣的條件,可這些年來家裏日子漸漸好過,小孩子家家的,念書自是第一要務,隻要兒孫不是實在頑劣不受教,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他們成丁之前提出叫他們別再念書的話兒的。
反正家裏暫且還不指望著他們賺錢貼補家用,能念書自是要供著他們往上念的,多念幾本書總不是壞事兒。否則等到年紀往上,為著生計俗事愈多,記憶力也大不如前,再想念書都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而小兒子的學業進度,他也不是不關心的。知道之前還則罷了,可自打今年開年,開始念《易經》、《禮記》,習作“製藝”之後,或是因著課業艱深的緣故,哪怕每晚自讀至三更天四更天,冬夏無間,矢誌不懈,可在課業上卻難有寸進,已是明顯力有不逮了。
各人都有各人的緣法,秦老爹並不失望。不過私底下還是同秦老娘商量過的,他既是想念書,那就再供他念一年。不論結果怎樣,這樣苦讀一年對他以後總是受益無窮的。而等到成丁之後,究竟前程落在何處,卻是也要同孩子商量後再做打算的。
秦老娘雖說有些遺憾,卻沒有不應的。何況她總聽丈夫同孩子們說,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兒。
如此一來,就算不考科舉,又不是就不能念書了。孩子若是真心喜歡念書想要念書,那就勉勵他繼續念下去好了。就像老三一樣,哪怕成家立業,也始終沒有放下書本紙筆,不也很好。
不過前幾天略略得閑之後,秦老娘就發現自己這個小兒子最近這段日子情緒好像不大對頭,問他又不說,告訴了秦老爹,秦老爹正打算找個機會與他說說話,卻沒想到他自己先說出口了,也沒想到卻是為了這樁事兒。
自是沒有像秦連鳳心想的那樣生氣或是失望,能有自己的打算,也有了擔當,這也未嚐不是好事兒。
不念就不念了吧!
不過明年就要成丁了,擱在旁人家說不得就該頂門立戶了。就是自家,這麽個能挑能扛,一頓飯能吃三大碗的半大小子,既是不念書了,就斷然沒有叫家裏白養著的道理了。
旁的都沒有說,隻是問著他:“那你說說,你是想種地,還是想學門手藝?”
大晚上的鬧出了這樣的事兒,長一輩的兄弟妯娌都被驚動了,小丫頭小小子們雖然好奇,卻不敢聽壁角。唯有花椒,仗著自己年紀最小老早就蹬蹬蹬地跑進了堂屋,又被祖母摟在了懷裏,就窩在祖母懷裏一動不動地張著耳朵安靜聽著。這會子聽到祖父發問,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又睜大了眼睛。哥哥姐姐們的誌向,她倒是知道了個大概了。隻是不知道,自家這小叔又誌在何方的。
這句話其實已經在他心裏憋了好幾天了。
自打那日聽說學堂得要大修,起碼也得等到明年開年才能複學的時候,幾個年紀略大正等著學堂開學好念書的侄兒都頗為失望,他卻是不知為何鬆了一口氣的。
也是從那一刻起,他心裏頭就隱隱種下了這個念頭了。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這個念頭也越發成熟。
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他實在是說不出口。
荒廢了這幾個月的學業,他突然發現自己好像已經念不進書了。也曾逼著自己坐下來靜心溫書,卻發現自己的心思似乎也不在這上頭了。
起初自是恐慌的,根本不知該如何是好。
雖則長到這樣大,父母兄嫂從未同他多說過什麽。不像學堂裏的那些同學們,家裏頭時時刻刻耳提麵命,好像他們活著就隻有念書功名這麽一樁事兒。可他打小也是發過宏願的,想著自己一定要好好念書,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可這話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何其艱難。
同他一樣,當年學堂裏的同學們哪一個沒有發過這樣的宏願。可漸漸長大,到了現在,學堂裏像他這個年紀的同學已然不多了,好些個從蒙學一起念上來的同學大多都已是退學迴家了,有的在家務農,有的拜了師傅在學手藝,還有的跟著家人在做買賣。隻有極少數人還在堅持著學業,可他們卻都是在為著童子試做準備的。
而自己,自家知道自家事兒,他已經十五歲了,已經過了茫然無知的年紀了,心裏已經明白,或許在念書一途上,自己確實是沒有太大的天賦的。
心裏自然不是滋味,失望傷心,或許還有別的。又打心裏覺得對不住父母兄嫂,卻是叫他們失望了。
可既然已是想明白,在他想來,也就沒有這個必要再念下去虛度光陰浪費錢財了。
以前他還不覺得,可現在仔細想來,雖說姚氏族學對他們這些附學的學子同樣非常優待,每年收取的學錢不過七八百文,不過其他學堂的十分之一罷了,也就足夠支付先生的束脩而已。可到底贄敬節禮、嚼裹筆墨,還有同學之間的交際應酬,七七八八的加在一塊,哪年不要五六七八兩銀子的。
父兄外出牮屋,早出晚歸爬高爬低的那樣辛苦,糾偏一間屋子也不過收入一百個大錢。
他開銷的可都是父兄的血汗錢。
來迴琢磨了好幾天,秦連鳳主意已定。卻隻說不出口,好幾次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後來又盤算著是不是緩緩再說,反正年後才會開學,到那時候也來得及。可不知怎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這個念頭沉甸甸的壓在心頭,已經漸漸叫他喘不過氣兒來了。
把玩著花椒送的兔形的水滴,又恰逢羅氏送來了上好的筆墨,秦連鳳突然覺得自己實在不是個東西。
總算說出了口了,不管結果怎麽樣,或打或罵,他心裏總是好受了。
站在當地,秦連鳳默默地深唿吸。
一眾兄嫂也都沒有說話,俱是看著老爺子。
秦老爹沒有言語。
對於這個小兒子的前程,秦老爹心裏也不是沒有打算過的。
以前是沒有這樣的條件,可這些年來家裏日子漸漸好過,小孩子家家的,念書自是第一要務,隻要兒孫不是實在頑劣不受教,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在他們成丁之前提出叫他們別再念書的話兒的。
反正家裏暫且還不指望著他們賺錢貼補家用,能念書自是要供著他們往上念的,多念幾本書總不是壞事兒。否則等到年紀往上,為著生計俗事愈多,記憶力也大不如前,再想念書都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而小兒子的學業進度,他也不是不關心的。知道之前還則罷了,可自打今年開年,開始念《易經》、《禮記》,習作“製藝”之後,或是因著課業艱深的緣故,哪怕每晚自讀至三更天四更天,冬夏無間,矢誌不懈,可在課業上卻難有寸進,已是明顯力有不逮了。
各人都有各人的緣法,秦老爹並不失望。不過私底下還是同秦老娘商量過的,他既是想念書,那就再供他念一年。不論結果怎樣,這樣苦讀一年對他以後總是受益無窮的。而等到成丁之後,究竟前程落在何處,卻是也要同孩子商量後再做打算的。
秦老娘雖說有些遺憾,卻沒有不應的。何況她總聽丈夫同孩子們說,讀書是一輩子的事兒。
如此一來,就算不考科舉,又不是就不能念書了。孩子若是真心喜歡念書想要念書,那就勉勵他繼續念下去好了。就像老三一樣,哪怕成家立業,也始終沒有放下書本紙筆,不也很好。
不過前幾天略略得閑之後,秦老娘就發現自己這個小兒子最近這段日子情緒好像不大對頭,問他又不說,告訴了秦老爹,秦老爹正打算找個機會與他說說話,卻沒想到他自己先說出口了,也沒想到卻是為了這樁事兒。
自是沒有像秦連鳳心想的那樣生氣或是失望,能有自己的打算,也有了擔當,這也未嚐不是好事兒。
不念就不念了吧!
不過明年就要成丁了,擱在旁人家說不得就該頂門立戶了。就是自家,這麽個能挑能扛,一頓飯能吃三大碗的半大小子,既是不念書了,就斷然沒有叫家裏白養著的道理了。
旁的都沒有說,隻是問著他:“那你說說,你是想種地,還是想學門手藝?”
大晚上的鬧出了這樣的事兒,長一輩的兄弟妯娌都被驚動了,小丫頭小小子們雖然好奇,卻不敢聽壁角。唯有花椒,仗著自己年紀最小老早就蹬蹬蹬地跑進了堂屋,又被祖母摟在了懷裏,就窩在祖母懷裏一動不動地張著耳朵安靜聽著。這會子聽到祖父發問,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又睜大了眼睛。哥哥姐姐們的誌向,她倒是知道了個大概了。隻是不知道,自家這小叔又誌在何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