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九章 遍地黃金


    羅竇很貪。


    占領欽州之後,他幾乎是洗劫了欽州庫府,卻沒有分出一文錢給他麾下的士卒。


    其實,李言慶在山裏第一次見到羅竇的時候,就看出這家夥的性子。


    刻薄寡恩,貪得無厭。


    那些黑俚人,對羅竇而言不過是斂財的工具。在十萬大山那麽艱苦的環境裏,羅竇還能住的很舒適,而許多黑俚人,卻隻能居住於窩棚,或者山洞中苦苦支撐。


    想要從他手中摳出肉來,就必須要付出更多代價。


    不過對於李言慶來說,那些付出的代價,遲早都會被他收迴。


    眼下,對李言慶而言最重要的,是削弱羅竇的力量。如果能夠把那些俚人轉換成自己的人,哪怕羅竇成了俚王,又能如何?正如李世民所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羅竇失去了他賴以為生的部眾,他還能翻騰出什麽浪花?李言慶根本不怕!


    按照言慶的計劃,解決了寧長真之後,他要前往交趾,拜會高士廉。


    但高履行給他打開了一條新的思路,讓李言慶不得不改變計劃,決定先試探一下羅竇的口風。


    於是在大戰結束當晚,李言慶帶著沈光,徑自來到羅竇的住所。


    羅竇大獲全勝,正在營地裏擺酒設宴,與他麾下各洞都老慶祝……聽聞李言慶前來拜訪,羅竇不禁有些奇怪。


    正如李言慶所猜測的那樣,羅竇如今誌得意滿。


    寧長真一死,他就是粵西地區的王……至於那個從長安來的什麽河南王,在他眼裏,算得什麽?


    他也的確有這個資本驕狂,因為占領了欽州之後,他手中數十萬俚人。而整個粵西才多少人?他羅竇可以說,已經成為粵西實力最為強大的一股力量。當然了,羅竇也不會狂妄到想要卻接收交州和邕州。如果真惹怒了漢家郎,對他並沒有好處。


    羅竇的目標,就是做一個欽州王。


    不過,李言慶這時候來,又是什麽意思?


    他不是要去交州?


    “讓他進來!”


    羅竇連起身相迎的意思都沒有,大大拉拉坐在主位之上。


    不一會兒的功夫,李言慶就來到大帳。


    這軍帳裏有幾十個都老,見李言慶進來,紛紛起身。


    “李王爺,快請坐!”


    羅竇依舊沒有起身,大大咧咧的招唿。


    如果李言慶是個普通人,亦或者二人是私下裏相見,他這種態度倒也算不得什麽。


    可李言慶代表的是李唐朝廷,羅竇如此做,可就有些不太妥當。


    在座的幾個都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雖然那表情稍縱即逝,卻被李言慶看在眼裏。


    言慶一副不在意的模樣,徑自在席間落座。


    “俚王,本王借花獻佛,先敬俚王與諸位都老,恭喜諸位此次大獲全勝。”


    “哈哈,同賀!同賀!”


    羅竇可以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卻不代表那些都老,也會如此。


    李言慶彬彬有禮,舉止文雅談吐不俗,使得這些個都老們,也感覺頗有麵子。


    眾人飲酒過後,羅竇問道:“李王爺不是要去交州,怎麽來到我這裏呢?”


    他耐不住性子,竟率先發問。


    李言慶笑笑,神色一肅,“俚王,諸位都老,寧長真雖死,可其子寧玄猶在。


    我聽人說,長真為虎,玄乃虎子……此人手下尚有不少人馬!本王思來想去,覺得這寧玄定會成心腹大患。故而冒昧前來,打攪諸公雅興,也是為了詢問對策。”


    羅竇說:“非是本王不願出兵,實連番大戰,孩兒們疲乏。


    再者說了,那寧玄不是已經逃離欽州了嗎?他若是迴來,我定不饒他。可他若不迴來……李王爺,你也知道,俚人有俚人的規矩。他逃出欽州,我實不好追擊啊。”


    寧玄逃往僚子部,位於雲貴境內。


    據說,寧長真和僚子部之間頗有聯係,非常友好。


    僚子部,顧名思義即為僚人。不過這些僚人,都是生僚,與岷蜀的僚人又不一樣。


    欽州境內,羅竇可以說一不二。


    但若跨境追殺,就觸犯了俚人的風俗……你越境出兵,就是對我僚子部開戰。這種事情並非沒有先例。如果羅竇和僚子部關係密切,大可以通過贖買方式,將寧玄擊殺;可他之前躲藏在山裏,被寧長真打壓還來不及,哪有機會和僚子部接觸?


    其餘都老,也是紛紛點頭。


    李言慶見此,不免有些失望道:“如此,卻平白損失許多財貨。”


    “李王爺,這追殺寧玄,怎麽和財貨扯上了關係?”


    羅竇的耳朵很好,李言慶又是刻意這麽說,頓時引起了他的興趣。


    “諸公有所不知,我聽說僚子部因和真臘親近,故而極為富庶……諸公也許還不知道,大業年間,真臘國發生叛亂。叛軍通過僚子部購買軍械,僚子部因而收獲頗豐。


    當時真臘國的國主,派遣使者扶南前往洛陽求援。


    隻因為正逢戰亂,以至於未曾理會……我本打算,皆寧玄之事對僚子發動攻擊,而後揮師南下進入真臘。嗬嗬,不過既然諸位為難,我看這件事,就算了吧。”


    “真臘國,很富庶嘛?”


    一個都老開口詢問,正問出了羅竇想要詢問的問題。


    李言慶笑道:何止富庶……我聽人說,真臘遍地黃金,錢糧廣盛。真臘國主願意用都城國庫交換,據說裏麵……而且,真臘國向西,尚有天竺國。那裏佛寺眾多,用黃金鋪地,連佛像都是純金。隻是苦於沒有借口,我難以擅自發動戰事。


    據說真臘國的叛軍已派遣使者前往長安,如果朝廷一旦接受他們的請降,再想開戰,就沒有借口了……隻是,可惜了那許多錢帛財貨,竟在光天化日下,受風吹雨打而不能為我所有。”


    說著話,李言慶還露出遺憾之色。


    羅竇的眼睛,頓時亮了!


    “好了,交州的使者尚在等孤出發,我就不打攪各位了。”


    李言慶說罷,起身就要離開。


    羅竇終於站起身來,“李王爺,何必這麽急著走呢?”


    “哦,實公務繁忙,不得不走啊……這樣吧,俚王與諸位都老可徑自返迴欽州,有什麽事情,待我迴來再商議吧。”


    羅竇那願意李言慶就這麽走了……


    可言慶卻執意要走,並再三保證,一俟交州事畢,他就立刻返迴。


    李言慶離開之後,羅竇等人再也沒有了喝酒的性質。


    那真臘國的國庫,還有天竺國遍地的黃金,讓他們感到心裏麵奇癢無比。偏偏李言慶隻說了一半,更使得他們感覺難受。許久後,羅竇開口問道:“大家認為李王爺剛才說的事情,可是真的?”


    “哦,真臘國叛亂,確有其事。


    當時真臘國國主還從欽州借道,去的長安……至於天竺國遍地黃金,我也聽人說過。


    可是,這件事如果沒有李王爺的支持,恐怕很難成行吧。”


    “是啊,再說孩兒們剛得了個安身之處,就讓他們出征……好像也說不過去吧。”


    “俚王,我剛才看李王爺欲言又止,似乎已經想出了主意。


    他這一去交州,萬一在那邊和別人商議,豈不是……我聽說,那番禺的馮家似乎已決定歸順李王爺了。這麽好的事情,斷不能便宜了馮家。好歹咱們黑俚,可是幫過李王爺的大忙……要不然,咱們派個人追過去,找李王爺再問一問?”


    黃金啊,黃金!


    羅竇這時候,滿腦子都變成了黃金。


    “既然如此,就讓林甦去吧。”


    林甦,是黑俚都老之一,年紀也不算太大,頭腦也非常靈活。


    眾都老聞聽,齊聲稱讚。


    於是羅竇立刻派人把林甦找來,命他前去追趕李言慶……


    武德四年三月,京山隋軍突然跨江出擊。


    李世民在荊門設下了埋伏,大敗隋軍……杜伏威在亂戰之中,不知所蹤,下落不明。


    李世民趁機強渡江水,不成想迎接他的,隻是一座空城。


    房玄齡,在杜伏威過江出擊之時,率部退出郢州,至安陸死守。李世民雖得了郢州,卻未傷及房玄齡半分元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篡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庚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庚新並收藏篡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