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一切依舊如故,普通的牧民和平日一樣生活,隨著天氣的暖和,青草豐盛,牛羊也漸漸肥壯了起來,牧民們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在他們看來今年的日子會和去年一樣好,騰格爾部的壯大,尤其是在朱慎錐夫妻的領導下,他們的生活遠比以前幸福許多。


    但和普通牧民相比,朱慎錐夫妻,包括部落中的一些頭領卻感到了急迫感,草原明明陽光明媚,可卻氣息沉重,仿佛有風雨欲來。


    在做下決定後,朱慎錐和塔娜確定了方案,就開始著手進行布置,準備戰爭爆發前的準備。


    這布置不僅是在部落內部,就連大明那邊也是一樣。這一仗關係到騰格爾的存亡,朱慎錐是絕對不能輸的,他必須要做好萬千準備。正因為如此,朱慎錐把在大明的新軍分批進行調動,利用商貿的方式不斷把人和軍械運到了草原。


    到五月的時候,除去趙屋嶺剩餘的一哨還未練成的新軍外,足足兩營的新軍全部化整為零抵達了部落,隨著這些新軍的抵達,再加上一起運來的軍械,朱慎錐心中底氣頓生。


    別小看這兩營新軍,按照朱慎錐對戚家軍的編製進行優化,新軍一營擁有960人左右,兩營就是1920人。


    此外再加上一些輔兵,當然這些輔兵直接從部落的牧民中挑選即可,兩營總人數達到了2200人左右。


    區區2200人,對於動輒數萬人大戰的蒙古部落戰爭中並不起眼,可別忘了朱慎錐的新軍不是普通的部隊,這是一支以當初戚家軍為模版建立起來的新軍,而且其裝備比當時戚家軍最強盛的時候更勝一籌。


    新軍不僅有精良的皮甲,還裝備了威力更強的火器。虎蹲炮、佛郎機這些也就罷了,僅僅新軍中配備近半的新式火槍就不是當初戚家軍能比。


    當年的戚家軍和朱慎錐的新軍訓練方式一樣,戰法也沒什麽區別,可火器的精銳和威力程度卻有著不同。在黃藥擊發和轉輪槍先後研製成功,朱慎錐在趙屋嶺的工坊這兩年裏開動馬力不斷生產,陸續替換了原本使用的火繩槍和鳥銃。


    新式火槍不僅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因為氣候原因對火器的影響大大減少,隻要不是暴雨來襲,普通的風雨根本不會影響火器的使用。而且轉輪槍的出現更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相比能發射三次的三眼銃而言,這種被稱為梅花槍的轉輪槍一次性可以裝填五發,持續射擊五次,無論準頭還是威力比三眼銃強了不少,而且重複裝填因為黃藥的出現也變得快捷許多,雖然相比後世還是麻煩不少,可在現在的戰爭中已算非常不錯了。


    自從練新軍以來,朱慎錐在這支軍隊中投入了巨大的財力和精力。其他的暫且不說,僅僅花在新軍上的銀子就多的嚇死人。


    起初還好,畢竟那時候也就不到一哨人,可隨著前年朱慎錐決定擴充新軍開始,這投入的財力就直線上升,眼下僅僅維持這兩營新軍一年基礎的耗費就起碼二十多萬兩銀子,這還沒算上新軍的軍械和裝備呢,把這些也算在一起,其耗費還要翻上一番。


    虧得朱慎錐之前有些家底,再加上在大明的私鹽貿易賺了不少銀子,後來又因為雙邊貿易的開展,通過恆通商行和騰格爾部落各方麵獲得了巨額財富。


    可就算這樣,如此巨大的開支也讓朱慎錐有些吃不消,無奈之下朱慎錐隻能把最初計劃的四營新軍訓練進行修改,先成為兩營,然後再訓練一哨作為後備,等以後有機會再擴軍。


    這一切都是財力的緣故,雖說現在的財力還是可以支持,可自從周安民交出了貿易權後,大明和部落的貿易其實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狀態,恐怕用不了多久雙邊貿易就會停止。


    在來到草原之前,恆通商行已經開始逐步退出了雙邊貿易的主導,經營轉向票行金融方麵,不再把雙邊貿易作為主要手段。所以雙邊貿易眼下已經進入尾聲,雖然部落這邊還在繼續,可無論從貿易的數額還是獲利來看,早就不如之前了。


    此外大量的糧食收購和囤積也需要銀子,這件事是馬虎不得的,沒了糧食,哪怕朱慎錐手裏的新軍力量再強也無法維持,何況眼下大明各地已有了災荒的跡象,一旦持續的天災到來,糧食減產,再想辦法購糧就很難了,現在不多囤積些糧食,到時候就沒了機會。


    除去這兩營新軍外,部落的蒙古騎兵也做好了準備。


    騰格爾部今非昔比,如果要按人丁來抽調兵員,最大限度完全可以組織起一支兩萬多的騎兵部隊。但朱慎錐並不打算這麽幹,兵貴精不貴多,先不說兩萬多騎兵良莠不齊,一旦打起來反而會影響整體的戰鬥力。而且兩萬多騎兵所需要的後勤是極其龐大的,哪怕蒙古人打仗和漢人打仗有所不同,主要靠掠奪和攜帶的牛羊作為消耗。


    可就算這樣,這樣龐大的騎兵部隊依舊會給後勤帶來極大壓力,再加上朱慎錐的戰術和作戰方法和傳統的蒙古人又有著不同之處,對於騎兵數量的需求也沒有一味要求更多,所以朱慎錐在仔細考慮之後決定挑選出一萬左右的精騎,以確保戰鬥力的強悍和指揮靈活。


    隨同新軍一起倒來的不光有領軍的軍官們,就連王晉武這小子也跟著來了。


    看見王晉武笑嗬嗬的出現在自己麵前,朱慎錐頓時吃了一驚,這小子不在家陪著老婆孩子怎麽跑這來了?自己可沒讓他來啊,他又是怎麽知道的?


    可當看見站在一旁神色有些不自然的陸義生和胡林,還有一臉尷尬笑的李佑時,得!不用多問了,肯定是這幾個家夥走了風聲,尤其是李佑,這小子可是王晉武的弟子,自迴大明後就去了趙屋嶺領兵,這兩年經常呆在趙屋嶺,時不時也會去平順那邊探望一下王晉武,弄不好這一次出發時不小心說漏了嘴,王晉武本就不是安分的主,一聽說蒙古那邊馬上有大戰他哪裏還能坐得住?自然就跟著跑了過來。


    “你小子!”瞪了一眼,朱慎錐開口就要罵,可剛罵了半句王晉武就嬉皮笑臉湊上前:“六哥您放心,家裏都安頓好了,你弟妹和侄兒家裏有人照顧著呢,不會有事。而且我出來前和我爹說了,我爹也就是您舅舅他老人家也是答應我來的,常言說的好,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這樣的大事我這個當弟弟的能袖手旁觀?再說了,我來幫您,對您也是件好事啊!”


    這話把朱慎錐說的一愣,他打量著王晉武追問舅舅和弟妹真安排好了?舅舅沒有反對?


    王晉武拍著胸脯保證絕對不騙他,不信可以寫信迴去問嘛,再說了這樣的大事他怎麽敢瞞著呢?而且人都來了,就讓他留下吧,自己在家悶了快兩年了,這人都要養廢了,現在兒子也有了,總得讓自己來草原透透氣吧?


    哭笑不得罵了他兩句,朱慎錐無奈也隻能把他留下。


    正如王晉武說的那樣,來都來了,這麽遠總不能把他再趕迴去不是?再說了,現在正是用人之時,雖然新軍有提拔起來的軍官,可畢竟這些基礎軍官經驗不足,不要忘了他王晉武當初可是親手練過新軍,而且還是帶著新軍打過好幾仗的人。


    要論對新軍的熟悉和戰法的指揮,王晉武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何況王晉武的確是一員猛將,上了戰場後兇悍無比,有他在,一旦開戰更多了幾分把握,所以朱慎錐隻能默認了這事。


    除去他們之外,擔任訓練的老軍頭老金居然也跟著來了。按照老金的說法,朱慎錐要和蒙古人大戰怎麽能少得了他這個老兵?當年他跟著戚繼光戎北時可沒少和蒙古人打仗,眼下雖然老了,可心卻不老,而且他對蒙古人的戰法很是熟悉,有他在,哪怕不能上陣殺敵,幫著參謀一二也是好的。


    尤其是老金年齡大了,也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得多久,說不定哪一天一覺下去就再也醒不來了。


    這幾年跟著朱慎錐在趙屋嶺練兵,老金他們三人仿佛迴到了當年軍營中,吃的好喝的好,操練這些新人更是全身舒坦,整個人仿佛都年輕了不少。而且朱慎錐給了他們優厚的待遇,在老金他們看來實在過於豐厚了,可他們的付出僅僅隻是幫助練兵而已,心中有些過不去。


    之前老金第一次跟著朱慎錐去了草原,恰好碰上部落內亂,指揮新軍打了一仗。可那一仗說實話規模不大,打的有點不過癮。而現在可不一樣了,整整兩營的新軍拉到部落,接下來肯定就是一場大戰惡戰,作為一個老兵假如錯過了這麽一場戰爭,恐怕到死都會後悔。


    要不是樓老二和顏老四身體殘疾,實在上不了戰場,恐怕他們也會死活跟來。現在老金是代表兩個老兄弟作為代表來的,這一仗打完也算了卻心願,無論如何希望朱慎錐看在他們這幾年出力的份上答應此事。


    看著老金臉上堅毅和決然還帶著期盼,朱慎錐實在是沒辦法說出迴絕的話來,無奈之下隻能長歎一聲,點頭答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明末當宗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深並收藏苟在明末當宗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