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
“正是袁崇煥!”
朱慎錐神色凝重,他怎麽都沒想到會從周安民口中聽到袁崇煥的名字。
過完年,周安民正式移交了邊貿事宜,把威遠衛的工作交給了田爾耕的人,卻沒有迴平順,而是去了太原錦衣衛衙門任職。
就此,威遠衛由田爾耕的人來負責,周安民再不插手此事,不過雖然周安民人離開了威遠衛,但實際上威遠衛周安民還有幾分話語權的,畢竟邊貿一事從開始就是周安民在負責,上上下下的人全是周安民安排的,再加上草原那邊也是自己這邊的人,此外還有亢有福在負責細節,從這點來說哪怕周安民不再管這事,依舊有影響力。
但周安民還是很爽快地把邊貿一事給交了出來,去了太原繼續當他的錦衣衛千戶。為了彌補他從威遠衛離開,田爾耕也給了他好處,這個好處就是給了周安民指揮僉事的加銜,同時還把整個山西千戶所全都交給了周安民管轄。
這也算是一個利益交換吧,雙方心知肚明。所以周安民走後,威遠衛的邊貿還是繼續進行著,表麵上和原來沒什麽區別,可實際上在換了人後,多多少少是有影響的,對這種情況周安民自然心裏清楚,而朱慎錐也是明白。
邊貿還能合作多久,這個誰都不知曉。不過在這兩年裏通過邊貿朱慎錐已經拿到了不少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這些東西除去邊貿獲得的巨大利益外,就是以邊貿為由在商業上的高速發展了。
邊貿開前,恆通商行雖在山西小有名氣,可相比山西的豪商大賈而言還是相差甚遠。但邊貿之後,隨著亢有福配合周安民進行了一係列商業操作,恆通商行快速膨脹起來,通過一係列拉攏、聯合、打壓等各手段,現在的恆通已不同往日,不僅是山西數一數二的大商行,還把觸角伸到了外省各地,同時又在各地開設了錢莊、票號,恆通的錢票已成了硬通貨,不僅在大明商界能夠順利流通,就算在草原上,恆通的錢票同樣可以當銀子花。
可在擴張的同時,恆通商行也不是一帆風順,尤其是山西一地,和恆通不對付的商業競爭對手不少。
其中領頭的就是周浦張家和靜升王家,這兩家在山西商界地位崇高,再加其祖上身份貴重,一直都是山西商界的楚翹。
在恆通聯合山西各商行,意圖形成聯盟的時候,這兩家反對的態度是最堅決的。一來他們看不起突然冒出來的恆通,二來恆通的崛起也威脅到了他們在商界的地位。所謂同行是冤家,張家和王家可不願意看到恆通崛起後取代自己的地位,從而和恆通的關係很差。
此外還有一家,那就是一直唯張家和王家馬首是瞻的介休範家。相比張家和王家的態度,範家就看起來圓滑些,雖說範家同樣對恆通不感冒,卻沒有直接表示反對,可從後期的調查來看,範家的小動作不斷,更聽說張家和王家之所以反對恆通聯合,範家起了不少作用,看起來範家著實陰險。
由於之前出過事,當年的幕後黑手一直沒有找到,朱慎錐也一直懷疑那事的背後有人搞鬼,更把目標放到了山西商界之中。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朱慎錐一直都沒放棄查找真相,甚至還利用手段打擊了幾個疑似可能的目標,可最終的結果卻告訴朱慎錐,這些人並非當年的罪魁禍首。
一來二去,朱慎錐漸漸把目標轉移到了張家和王家身上,因為無論從實力還是其他方麵來看,他們出手的可能性更大些。可隨著調查的繼續,朱慎錐又否定了這一點,雖然張家和王家同恆通不對付,但以對方的底蘊和背景還不屑於幹出那種事來,哪怕現在因為理念的原因在商場上和恆通爭奪資源,張家和王家的手段也隻是體現在商業上麵,並沒有私下使陰招。
如此,朱慎錐雖然沒有完全打消對他們的懷疑,可也減少了懷疑這兩家的程度。相反介休範家卻漸漸浮出水麵,讓朱慎錐把目光轉移到了他們身上。
去年的時候,朱慎錐就讓人開始調查關於介休範家的情況,現在周安民這邊終於有了消息,但這個消息卻讓朱慎錐很是驚訝。
他怎麽都沒想到,介休範家居然會和袁崇煥有關係,他們是怎麽勾搭在一起的?範家在山西,袁崇煥在遼東,而且袁崇煥一直都是寧遠的主將,前不久剛剛打了一場所謂的寧遠大捷,正炙手可熱呢,這是怎麽迴事?
“袁崇煥有個弟弟叫袁崇煜,你可聽說過?”周安民問道。
朱慎錐搖搖頭,這個名字他還是第一次聽說呢。當即周安民給朱慎錐仔細解釋其中的關係,袁崇煥家是兄弟三人,其中一人已經去世,隻剩下袁崇煥和袁崇煜兩人。
袁崇煜年齡最小,和哥哥袁崇煥相比袁崇煜並不是讀書的種子,別說科舉了,就連秀才都不是。相比哥哥讀書走仕途,袁崇煜更熱衷於做買賣,在老家的時候袁崇煜就是一個小商人,等到了袁崇煥去了遼東,很快在遼東被孫承宗看重,並委以重任後,袁崇煜就從老家跑去遼東投奔了哥哥袁崇煥,借著袁崇煥手中的權利再加遼東複雜的政局做起了買賣。
短短幾年時間,袁崇煜就從一個小商人成為了遼東地方的豪商,他一開始做的是私鹽販賣和遼東的物資貿易。前者倒和朱慎錐當初操作差不多,不過袁崇煜的私鹽販賣規模可大得多了,背靠著袁崇煥,袁崇煜走私起來肆無忌憚,更從山東、山西兩地和其他商家聯手,利用軍方直接壟斷了遼東鹽路,短時間內獲得了巨量的財富。
至於遼東物資貿易同樣也是如此,因為孫承宗對後金建奴的經濟封鎖導致遼東的物資急缺,同樣也使得遼東的糧食等日常物資的價格急劇上升。
這就給了袁崇煜賺大錢的機會,袁崇煜和他夥伴私下運輸了大量物資進行走私,從其中獲利巨大,而他的合作夥伴中最重要的一家就是介休範家。
“據查,袁崇煜有四成私鹽,五成以上的物資都是介休範家提供的,這些物資中不僅包括糧食、布匹、茶葉等,甚至還有生鐵、火藥這些東西,而銷售大部分全運去了後金建奴那邊……。”周安民凝神說道。
“混蛋!”朱慎錐抬手重重一拍,忍不住就罵出了聲。
這是資敵啊!遼東戰場是大明眼下最要緊之地,自薩爾滸之戰後,大明在遼東屢戰屢敗,就連大名鼎鼎的熊廷弼之死也和遼東戰場有關,自孫承宗擔任薊遼督師以來,大明耗資千萬,在遼東對後金建奴進行全麵封鎖,以守為攻這才穩住了遼東局勢。
可誰能想到,上麵封鎖,下麵卻在走私,而走私最大的實際人和獲利者卻是駐守前線,被稱為“國之柱石”的主將的弟弟?這簡直是諷刺之極。
難道袁崇煜的所為他袁崇煥不知道麽?這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袁崇煥的默許甚至扶持,僅僅憑袁崇煜這個身無官職的商人就能幹出這樣的事來?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說不定袁崇煜就是袁崇煥的白手套,一切都是出自袁崇煥的授意。袁崇煥的膽子實在是太大了,這樣的事居然也幹得出來?他究竟想幹嘛?
“袁崇煜除和範家合作外,遼東將門中也在其中,袁崇煜能在遼東如魚得水,祖家和吳家出力不少。其實遼東走私一直以來都有,早在老奴起兵之前,遼東將門就在幹這種買賣,如今所為並不算稀奇。”
“走私和走私也有區別,比如皮島的毛文龍那邊走私更為猖獗,但相比袁崇煜,毛文龍走私卻略有底線,至少毛文龍不會把貨物賣給後金建奴,而是往朝鮮、日本兩地走私從而獲利。”
“這種情況杜絕是不可能的,我大明軍方的弊端想來你也清楚,軍中拖餉欠餉比比皆是,朝廷根本不可能拿出足夠的餉銀,邊軍要有戰鬥力,養家丁不可避免,而養家丁就要手上有銀子。”
“沒了銀子,手下軍隊連飯都吃不飽,更何談打仗?尤其是皮島毛文龍那邊,朝廷給毛文龍的軍餉定額一年是三十萬,其中還不包括本色折色,真正落到毛文龍手中的更少。”
“眼下皮島軍民近五十萬人,一年三十萬的軍餉哪怕是足餉,平攤在一個人頭上連一兩銀子都不到,如此毛文龍不走私怎麽能養活這麽多人?不過皮島的情況和袁崇煥不同,袁崇煥的餉銀可是十足的,而且他手下也沒這麽多軍民,僅以寧遠一地計算,充其量不過萬人而已。”
周安民的話說的明明白白,從他的態度來看他對袁崇煥也是極度不滿,就像他說的那樣,走私這種情況杜絕不了,這有著許多原因,尤其是作為邊軍將領根本沒一個幹淨的,要說從不沾走私根本就不可能。
要知道朱慎錐就是販賣私鹽出身,成立恆通後又帶著商隊北上通過和蒙古人走私貿易,這才一步步做到了今天的規模。朱慎錐從販賣私鹽開始到如今,周安民在其中幫助甚大,可以說沒有周安民當初的出力,也不會有現在的恆通。
“正是袁崇煥!”
朱慎錐神色凝重,他怎麽都沒想到會從周安民口中聽到袁崇煥的名字。
過完年,周安民正式移交了邊貿事宜,把威遠衛的工作交給了田爾耕的人,卻沒有迴平順,而是去了太原錦衣衛衙門任職。
就此,威遠衛由田爾耕的人來負責,周安民再不插手此事,不過雖然周安民人離開了威遠衛,但實際上威遠衛周安民還有幾分話語權的,畢竟邊貿一事從開始就是周安民在負責,上上下下的人全是周安民安排的,再加上草原那邊也是自己這邊的人,此外還有亢有福在負責細節,從這點來說哪怕周安民不再管這事,依舊有影響力。
但周安民還是很爽快地把邊貿一事給交了出來,去了太原繼續當他的錦衣衛千戶。為了彌補他從威遠衛離開,田爾耕也給了他好處,這個好處就是給了周安民指揮僉事的加銜,同時還把整個山西千戶所全都交給了周安民管轄。
這也算是一個利益交換吧,雙方心知肚明。所以周安民走後,威遠衛的邊貿還是繼續進行著,表麵上和原來沒什麽區別,可實際上在換了人後,多多少少是有影響的,對這種情況周安民自然心裏清楚,而朱慎錐也是明白。
邊貿還能合作多久,這個誰都不知曉。不過在這兩年裏通過邊貿朱慎錐已經拿到了不少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這些東西除去邊貿獲得的巨大利益外,就是以邊貿為由在商業上的高速發展了。
邊貿開前,恆通商行雖在山西小有名氣,可相比山西的豪商大賈而言還是相差甚遠。但邊貿之後,隨著亢有福配合周安民進行了一係列商業操作,恆通商行快速膨脹起來,通過一係列拉攏、聯合、打壓等各手段,現在的恆通已不同往日,不僅是山西數一數二的大商行,還把觸角伸到了外省各地,同時又在各地開設了錢莊、票號,恆通的錢票已成了硬通貨,不僅在大明商界能夠順利流通,就算在草原上,恆通的錢票同樣可以當銀子花。
可在擴張的同時,恆通商行也不是一帆風順,尤其是山西一地,和恆通不對付的商業競爭對手不少。
其中領頭的就是周浦張家和靜升王家,這兩家在山西商界地位崇高,再加其祖上身份貴重,一直都是山西商界的楚翹。
在恆通聯合山西各商行,意圖形成聯盟的時候,這兩家反對的態度是最堅決的。一來他們看不起突然冒出來的恆通,二來恆通的崛起也威脅到了他們在商界的地位。所謂同行是冤家,張家和王家可不願意看到恆通崛起後取代自己的地位,從而和恆通的關係很差。
此外還有一家,那就是一直唯張家和王家馬首是瞻的介休範家。相比張家和王家的態度,範家就看起來圓滑些,雖說範家同樣對恆通不感冒,卻沒有直接表示反對,可從後期的調查來看,範家的小動作不斷,更聽說張家和王家之所以反對恆通聯合,範家起了不少作用,看起來範家著實陰險。
由於之前出過事,當年的幕後黑手一直沒有找到,朱慎錐也一直懷疑那事的背後有人搞鬼,更把目標放到了山西商界之中。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朱慎錐一直都沒放棄查找真相,甚至還利用手段打擊了幾個疑似可能的目標,可最終的結果卻告訴朱慎錐,這些人並非當年的罪魁禍首。
一來二去,朱慎錐漸漸把目標轉移到了張家和王家身上,因為無論從實力還是其他方麵來看,他們出手的可能性更大些。可隨著調查的繼續,朱慎錐又否定了這一點,雖然張家和王家同恆通不對付,但以對方的底蘊和背景還不屑於幹出那種事來,哪怕現在因為理念的原因在商場上和恆通爭奪資源,張家和王家的手段也隻是體現在商業上麵,並沒有私下使陰招。
如此,朱慎錐雖然沒有完全打消對他們的懷疑,可也減少了懷疑這兩家的程度。相反介休範家卻漸漸浮出水麵,讓朱慎錐把目光轉移到了他們身上。
去年的時候,朱慎錐就讓人開始調查關於介休範家的情況,現在周安民這邊終於有了消息,但這個消息卻讓朱慎錐很是驚訝。
他怎麽都沒想到,介休範家居然會和袁崇煥有關係,他們是怎麽勾搭在一起的?範家在山西,袁崇煥在遼東,而且袁崇煥一直都是寧遠的主將,前不久剛剛打了一場所謂的寧遠大捷,正炙手可熱呢,這是怎麽迴事?
“袁崇煥有個弟弟叫袁崇煜,你可聽說過?”周安民問道。
朱慎錐搖搖頭,這個名字他還是第一次聽說呢。當即周安民給朱慎錐仔細解釋其中的關係,袁崇煥家是兄弟三人,其中一人已經去世,隻剩下袁崇煥和袁崇煜兩人。
袁崇煜年齡最小,和哥哥袁崇煥相比袁崇煜並不是讀書的種子,別說科舉了,就連秀才都不是。相比哥哥讀書走仕途,袁崇煜更熱衷於做買賣,在老家的時候袁崇煜就是一個小商人,等到了袁崇煥去了遼東,很快在遼東被孫承宗看重,並委以重任後,袁崇煜就從老家跑去遼東投奔了哥哥袁崇煥,借著袁崇煥手中的權利再加遼東複雜的政局做起了買賣。
短短幾年時間,袁崇煜就從一個小商人成為了遼東地方的豪商,他一開始做的是私鹽販賣和遼東的物資貿易。前者倒和朱慎錐當初操作差不多,不過袁崇煜的私鹽販賣規模可大得多了,背靠著袁崇煥,袁崇煜走私起來肆無忌憚,更從山東、山西兩地和其他商家聯手,利用軍方直接壟斷了遼東鹽路,短時間內獲得了巨量的財富。
至於遼東物資貿易同樣也是如此,因為孫承宗對後金建奴的經濟封鎖導致遼東的物資急缺,同樣也使得遼東的糧食等日常物資的價格急劇上升。
這就給了袁崇煜賺大錢的機會,袁崇煜和他夥伴私下運輸了大量物資進行走私,從其中獲利巨大,而他的合作夥伴中最重要的一家就是介休範家。
“據查,袁崇煜有四成私鹽,五成以上的物資都是介休範家提供的,這些物資中不僅包括糧食、布匹、茶葉等,甚至還有生鐵、火藥這些東西,而銷售大部分全運去了後金建奴那邊……。”周安民凝神說道。
“混蛋!”朱慎錐抬手重重一拍,忍不住就罵出了聲。
這是資敵啊!遼東戰場是大明眼下最要緊之地,自薩爾滸之戰後,大明在遼東屢戰屢敗,就連大名鼎鼎的熊廷弼之死也和遼東戰場有關,自孫承宗擔任薊遼督師以來,大明耗資千萬,在遼東對後金建奴進行全麵封鎖,以守為攻這才穩住了遼東局勢。
可誰能想到,上麵封鎖,下麵卻在走私,而走私最大的實際人和獲利者卻是駐守前線,被稱為“國之柱石”的主將的弟弟?這簡直是諷刺之極。
難道袁崇煜的所為他袁崇煥不知道麽?這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袁崇煥的默許甚至扶持,僅僅憑袁崇煜這個身無官職的商人就能幹出這樣的事來?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說不定袁崇煜就是袁崇煥的白手套,一切都是出自袁崇煥的授意。袁崇煥的膽子實在是太大了,這樣的事居然也幹得出來?他究竟想幹嘛?
“袁崇煜除和範家合作外,遼東將門中也在其中,袁崇煜能在遼東如魚得水,祖家和吳家出力不少。其實遼東走私一直以來都有,早在老奴起兵之前,遼東將門就在幹這種買賣,如今所為並不算稀奇。”
“走私和走私也有區別,比如皮島的毛文龍那邊走私更為猖獗,但相比袁崇煜,毛文龍走私卻略有底線,至少毛文龍不會把貨物賣給後金建奴,而是往朝鮮、日本兩地走私從而獲利。”
“這種情況杜絕是不可能的,我大明軍方的弊端想來你也清楚,軍中拖餉欠餉比比皆是,朝廷根本不可能拿出足夠的餉銀,邊軍要有戰鬥力,養家丁不可避免,而養家丁就要手上有銀子。”
“沒了銀子,手下軍隊連飯都吃不飽,更何談打仗?尤其是皮島毛文龍那邊,朝廷給毛文龍的軍餉定額一年是三十萬,其中還不包括本色折色,真正落到毛文龍手中的更少。”
“眼下皮島軍民近五十萬人,一年三十萬的軍餉哪怕是足餉,平攤在一個人頭上連一兩銀子都不到,如此毛文龍不走私怎麽能養活這麽多人?不過皮島的情況和袁崇煥不同,袁崇煥的餉銀可是十足的,而且他手下也沒這麽多軍民,僅以寧遠一地計算,充其量不過萬人而已。”
周安民的話說的明明白白,從他的態度來看他對袁崇煥也是極度不滿,就像他說的那樣,走私這種情況杜絕不了,這有著許多原因,尤其是作為邊軍將領根本沒一個幹淨的,要說從不沾走私根本就不可能。
要知道朱慎錐就是販賣私鹽出身,成立恆通後又帶著商隊北上通過和蒙古人走私貿易,這才一步步做到了今天的規模。朱慎錐從販賣私鹽開始到如今,周安民在其中幫助甚大,可以說沒有周安民當初的出力,也不會有現在的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