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慎錐本就打算今天去工坊那邊,趙大來的也算正巧,而且趙大還說他已經把自己交代的東西給弄出來了,這就更讓朱慎錐高興了。
索性茶也不喝了,拍拍屁股就起身,招唿趙大去工坊看看,趙大連聲應著,在前麵引路帶著朱慎錐就往工坊那邊走。
百戶所到工坊的小路已經修過,路要比以前好走的多,沒花多少時間他們就來到了工坊。現在的工坊和之前模樣大不一樣,規模更大也更熱鬧,那兩座瓶爐顯得尤其醒目,正冒著煙火,耳邊叮叮當當的聲響此起彼伏,不少匠人忙忙碌碌,一副熱火朝天的樣子。
見朱慎錐和趙大來了,不少工匠連忙向他們行禮,朱慎錐擺擺手讓他們不用管自己接著忙他們的,而他由趙大領著在工坊轉了一圈,看了看工坊的運作,再隨便找了幾個人問了幾句,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管的不錯。”工坊的運作比自己想象的好許多,趙大在這方麵是用了心的,這讓朱慎錐很是高興。
“迴六爺,這是俺應該做的。”趙大咧嘴笑道,接著又問:“六爺,要不去俺那邊看下東西?”
“走!”
趙大領著朱慎錐到了離工坊不遠的一處房子,這裏是趙大在工坊的工作室。工坊這邊是幹活的,他們這些人的住處離工坊還有些距離,原本住處和工坊一體,但第一次來後朱慎錐就建議趙大把住處和工坊分開,畢竟這裏的工坊和以前他們的鐵匠鋪什麽的有很大差別,尤其是瓶爐這些玩意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除此之外還有排放有毒氣體什麽的,考慮到匠戶們的健康安全,朱慎錐並不以為把住處和工坊安置在一起是個好主意。
趙大雖然不懂這些,不過朱慎錐既然說了作為下屬就照做就是。所以後來就把工作區域和生活區域重新分開,哪怕這樣的安排對工匠們覺得似乎顯得有些多此一舉,可趙大依舊嚴格執行了下去。
趙大的工作室實際上就是工坊初建時趙大的住處,自把住處另行安置後,之前原本建好的住處都成了工坊的一部分,而這幢房子也成了趙大在工坊的工作室。
到了屋裏,趙大讓朱慎錐稍坐,就去裏間拿東西,片刻他捧著兩支火槍迴來,把火槍擺在桌上讓朱慎錐看。
這兩支火槍初看和之前的火槍沒什麽區別,可仔細一看才發現不同的地方。原本使用火繩結構已經沒了,藥池和扳機等也做了調整,擊發裝置也和之前略有不同。
拿起火槍細看,朱慎錐開口詢問:“試過如何?”
“比之前的火繩可好用的多,就算是下雨刮風也沒任何問題,要不您試試?”
朱慎錐笑了起來,拿起火槍就站起了身,趙大跟著後麵兩人出了屋,徑直就轉到了後院那邊。
趙大怕朱慎錐不會使用這火槍,特意取了一支示意給朱慎錐看。裝填和之前的火繩槍差不多,隻不過在擊發裝置位置有個小孔,這個小孔下麵就是藥池,先裝上火藥,然後把一顆成型的黃藥塞進小孔,接著扳開機頭,接下來隻要扣動扳機即可。
接過趙大裝填完的火槍,步驟不算麻煩,朱慎錐一看就會。
他舉槍朝後院的一處瞄準,那邊距離自己十多米外有一個半人粗的木樁,就拿這木樁當成靶子吧,朱慎錐瞄準後果斷扣動扳機,隨著手指的扣動,張大的機頭直接就落了下來,準確敲打在位於小孔位置的黃藥上,擊打之下黃藥瞬間爆燃從而點燃了下麵藥池的火藥,一聲槍響,彈子從槍口飛出,轉眼就射在了木樁上。
砰的一聲,木樁上的木屑濺開,彈子深深嵌入木樁內,手中的火槍冒起一股青煙,射擊成功。
一槍開過,朱慎錐眉毛一挑,這槍弄的不錯呀,比火繩槍好用多了,隻不過故障率不知如何。
當即朱慎錐親自裝填了一支,再舉槍射擊,和上一次一樣射擊依舊成功。
接著朱慎錐讓趙大幫自己裝填,他要多開幾槍試試,兩人配合一個裝填一個射擊,前後兩支火槍一共各打了近三十發,打的朱慎錐的手腕都開始酸痛了,這才意猶未盡地放下了火槍。
沒有啞火全部成功,這個射擊成功率讓朱慎錐大喜過望,雖然他還沒測試出火槍的射擊失敗概率是多少,可僅憑於現在的程度已經足夠了。
而且從射擊的情況來看,就算失敗這概率也很小,哪怕黃藥沒有擊發成功排除故障的方式也很簡單。隻要把塞入小孔的黃藥弄出來,重新裝填一顆再擊發就行,相比之前可是簡單多了。
愛不釋手地把玩著手裏的火槍,朱慎錐是眉開眼笑。這種火槍已經兼顧了火繩槍的穩定性和燧發槍的便利,比起目前所使用的任何一種火槍都要先進許多。
一旦這樣的火槍大量裝備,那麽將會改變整個戰爭格局。大明的火器本就不差,在大明建國之初就有神機營的存在,而神機營就是一支純火器軍隊。
可兩百多年下來,大明的火器雖然品種繁多在技術上卻沒太大的進展,而且因為官造的緣故,火器的製造和質量也有很大問題,這導致了大明軍隊對火器使用並不熱衷,除去大炮的使用更頻繁些外,通常輕火器的使用並不算多,而且軍中因為火銃這些玩意炸膛經常發生,往往士兵還拒絕使用。
但朱慎錐很清楚,熱兵器取代冷兵器的時代已經來臨了,眼下火器的技術還不完善,更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再加上粗製濫造這才限製了火器使用,當然還有訓練、戰法等各種其他因素。
可從發展角度來看,火器終究會取代冷兵器這是毫無質疑的,如今在西方,火器已被大範圍的使用,在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火器是中國人發明的,卻在西方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而在曆史上,隨著野蠻戰勝文明後,東方的火器發展不進反退,最終造成近代屈辱的後果。
建立這個工坊除去普通的民用鐵器和軍械需求外,朱慎錐更重視火器的製造。這些火器不僅包括佛郎機、虎蹲炮等火炮,還包括火槍、鳥銃等等。未來的戰爭模式是怎麽樣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比朱慎錐更為清楚,隻有掌握了先進的技術,大力發展火器在戰爭的運用,這才是最正確的道路。
這兩支火槍的性能讓朱慎錐極為滿意,他詢問了趙大假如把目前裝備的所有火槍包括鳥銃全部替換成如今的發射模式是否有問題。趙大毫不疑遲地說沒有問題,無論是火槍還是鳥銃其基本結構都是一樣的,隻是在擊發裝置上略有區別,但這個區別也不大。
隻要給他點時間,就能把這些火器全部替換完成。聽趙大這麽說朱慎錐心裏就有了底,當即告訴趙大讓他帶一批匠人對現有的火槍、鳥銃進行改造,其擊發裝置全部替換成使用黃藥擊發,而之後的製造中原本的火繩也不再生產,全部改為生產現在這種采用黃藥擊發的新式火槍和鳥銃。
對此趙大一口應允了下來,他表示會馬上挑選人手對目前裝備的火槍和鳥銃進行改造,用不了多久就能完成。
點點頭,朱慎錐看了眼手中的新式火槍,隨後就把自己隨身攜帶的兩支老式火槍丟給趙大,這兩支新式火槍就歸他了。至於彈子火藥什麽的本就有,成型製作的擊發黃藥趙大也準備好了,放在一個皮囊裏,需要的時候從皮囊中取出裝上即可。
不過趙大叮囑了朱慎錐一句,黃藥不能受到強烈撞擊,這玩意一旦撞擊就容易爆燃,一旦爆燃黃藥可就廢了,而且還會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皮囊裏都有防碰撞的玩意填充著,為的就是預防這種情況發生。
對此朱慎錐表示明白,這恐怕也算黃藥的一個弱點吧。畢竟這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眼下能達到現在的程度已經算是很不錯了,相比這樣的弱點,穩定而便捷的好處更讓人欣喜。
把兩把新式的火槍收好,朱慎錐突然想起來趙大前麵提到的姚家老二的事,開口詢問。
一拍額頭,趙大笑著說剛才就想著給他看新式火槍了,差一點把這個事忘了。招唿朱慎錐迴屋,等到了屋裏,趙大去了裏麵又取了件東西出來,等他拿出這件東西的時候,朱慎錐頓時微微一愣。
“五雷神機?不對,怎麽這麽小?這是什麽?”
趙大拿出來的這玩意的確像五雷神機,說起五雷神機就不能不提戚繼光,沒錯,這玩意也是戚繼光搗鼓出來的。
戚繼光在後世的名氣不如關羽、嶽飛深入人心,更比不上縱橫大漠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至於項羽、白起、李牧、廉頗等名將也不如,甚至連唐時李靖的名頭也比戚繼光更大。
可真要以戰績而論,戚繼光自練成戚家軍以來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橫掃天下未嚐一敗,戰績輝煌無比,堪稱十六世紀最強的軍事將領,而他的戚家軍也號稱天下第一強軍。
在冷兵器時代,一般戰損比例能達到二比一甚至三比一就稱得上大勝了,可戚繼光領兵經常打出一百比一的戰損,也就是說消滅一百個敵人,自己的損失才一人,這在整個人類戰爭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戚繼光不僅善戰,還善於練兵,戚家軍就是他練出來的,同時他還善於發明軍械,先不說戚家軍的鴛鴦陣和車陣就是戚繼光的首創,虎蹲炮同樣出自於戚繼光之手,這五雷神機又是戚繼光的一個發明。
索性茶也不喝了,拍拍屁股就起身,招唿趙大去工坊看看,趙大連聲應著,在前麵引路帶著朱慎錐就往工坊那邊走。
百戶所到工坊的小路已經修過,路要比以前好走的多,沒花多少時間他們就來到了工坊。現在的工坊和之前模樣大不一樣,規模更大也更熱鬧,那兩座瓶爐顯得尤其醒目,正冒著煙火,耳邊叮叮當當的聲響此起彼伏,不少匠人忙忙碌碌,一副熱火朝天的樣子。
見朱慎錐和趙大來了,不少工匠連忙向他們行禮,朱慎錐擺擺手讓他們不用管自己接著忙他們的,而他由趙大領著在工坊轉了一圈,看了看工坊的運作,再隨便找了幾個人問了幾句,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管的不錯。”工坊的運作比自己想象的好許多,趙大在這方麵是用了心的,這讓朱慎錐很是高興。
“迴六爺,這是俺應該做的。”趙大咧嘴笑道,接著又問:“六爺,要不去俺那邊看下東西?”
“走!”
趙大領著朱慎錐到了離工坊不遠的一處房子,這裏是趙大在工坊的工作室。工坊這邊是幹活的,他們這些人的住處離工坊還有些距離,原本住處和工坊一體,但第一次來後朱慎錐就建議趙大把住處和工坊分開,畢竟這裏的工坊和以前他們的鐵匠鋪什麽的有很大差別,尤其是瓶爐這些玩意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除此之外還有排放有毒氣體什麽的,考慮到匠戶們的健康安全,朱慎錐並不以為把住處和工坊安置在一起是個好主意。
趙大雖然不懂這些,不過朱慎錐既然說了作為下屬就照做就是。所以後來就把工作區域和生活區域重新分開,哪怕這樣的安排對工匠們覺得似乎顯得有些多此一舉,可趙大依舊嚴格執行了下去。
趙大的工作室實際上就是工坊初建時趙大的住處,自把住處另行安置後,之前原本建好的住處都成了工坊的一部分,而這幢房子也成了趙大在工坊的工作室。
到了屋裏,趙大讓朱慎錐稍坐,就去裏間拿東西,片刻他捧著兩支火槍迴來,把火槍擺在桌上讓朱慎錐看。
這兩支火槍初看和之前的火槍沒什麽區別,可仔細一看才發現不同的地方。原本使用火繩結構已經沒了,藥池和扳機等也做了調整,擊發裝置也和之前略有不同。
拿起火槍細看,朱慎錐開口詢問:“試過如何?”
“比之前的火繩可好用的多,就算是下雨刮風也沒任何問題,要不您試試?”
朱慎錐笑了起來,拿起火槍就站起了身,趙大跟著後麵兩人出了屋,徑直就轉到了後院那邊。
趙大怕朱慎錐不會使用這火槍,特意取了一支示意給朱慎錐看。裝填和之前的火繩槍差不多,隻不過在擊發裝置位置有個小孔,這個小孔下麵就是藥池,先裝上火藥,然後把一顆成型的黃藥塞進小孔,接著扳開機頭,接下來隻要扣動扳機即可。
接過趙大裝填完的火槍,步驟不算麻煩,朱慎錐一看就會。
他舉槍朝後院的一處瞄準,那邊距離自己十多米外有一個半人粗的木樁,就拿這木樁當成靶子吧,朱慎錐瞄準後果斷扣動扳機,隨著手指的扣動,張大的機頭直接就落了下來,準確敲打在位於小孔位置的黃藥上,擊打之下黃藥瞬間爆燃從而點燃了下麵藥池的火藥,一聲槍響,彈子從槍口飛出,轉眼就射在了木樁上。
砰的一聲,木樁上的木屑濺開,彈子深深嵌入木樁內,手中的火槍冒起一股青煙,射擊成功。
一槍開過,朱慎錐眉毛一挑,這槍弄的不錯呀,比火繩槍好用多了,隻不過故障率不知如何。
當即朱慎錐親自裝填了一支,再舉槍射擊,和上一次一樣射擊依舊成功。
接著朱慎錐讓趙大幫自己裝填,他要多開幾槍試試,兩人配合一個裝填一個射擊,前後兩支火槍一共各打了近三十發,打的朱慎錐的手腕都開始酸痛了,這才意猶未盡地放下了火槍。
沒有啞火全部成功,這個射擊成功率讓朱慎錐大喜過望,雖然他還沒測試出火槍的射擊失敗概率是多少,可僅憑於現在的程度已經足夠了。
而且從射擊的情況來看,就算失敗這概率也很小,哪怕黃藥沒有擊發成功排除故障的方式也很簡單。隻要把塞入小孔的黃藥弄出來,重新裝填一顆再擊發就行,相比之前可是簡單多了。
愛不釋手地把玩著手裏的火槍,朱慎錐是眉開眼笑。這種火槍已經兼顧了火繩槍的穩定性和燧發槍的便利,比起目前所使用的任何一種火槍都要先進許多。
一旦這樣的火槍大量裝備,那麽將會改變整個戰爭格局。大明的火器本就不差,在大明建國之初就有神機營的存在,而神機營就是一支純火器軍隊。
可兩百多年下來,大明的火器雖然品種繁多在技術上卻沒太大的進展,而且因為官造的緣故,火器的製造和質量也有很大問題,這導致了大明軍隊對火器使用並不熱衷,除去大炮的使用更頻繁些外,通常輕火器的使用並不算多,而且軍中因為火銃這些玩意炸膛經常發生,往往士兵還拒絕使用。
但朱慎錐很清楚,熱兵器取代冷兵器的時代已經來臨了,眼下火器的技術還不完善,更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再加上粗製濫造這才限製了火器使用,當然還有訓練、戰法等各種其他因素。
可從發展角度來看,火器終究會取代冷兵器這是毫無質疑的,如今在西方,火器已被大範圍的使用,在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火器是中國人發明的,卻在西方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而在曆史上,隨著野蠻戰勝文明後,東方的火器發展不進反退,最終造成近代屈辱的後果。
建立這個工坊除去普通的民用鐵器和軍械需求外,朱慎錐更重視火器的製造。這些火器不僅包括佛郎機、虎蹲炮等火炮,還包括火槍、鳥銃等等。未來的戰爭模式是怎麽樣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比朱慎錐更為清楚,隻有掌握了先進的技術,大力發展火器在戰爭的運用,這才是最正確的道路。
這兩支火槍的性能讓朱慎錐極為滿意,他詢問了趙大假如把目前裝備的所有火槍包括鳥銃全部替換成如今的發射模式是否有問題。趙大毫不疑遲地說沒有問題,無論是火槍還是鳥銃其基本結構都是一樣的,隻是在擊發裝置上略有區別,但這個區別也不大。
隻要給他點時間,就能把這些火器全部替換完成。聽趙大這麽說朱慎錐心裏就有了底,當即告訴趙大讓他帶一批匠人對現有的火槍、鳥銃進行改造,其擊發裝置全部替換成使用黃藥擊發,而之後的製造中原本的火繩也不再生產,全部改為生產現在這種采用黃藥擊發的新式火槍和鳥銃。
對此趙大一口應允了下來,他表示會馬上挑選人手對目前裝備的火槍和鳥銃進行改造,用不了多久就能完成。
點點頭,朱慎錐看了眼手中的新式火槍,隨後就把自己隨身攜帶的兩支老式火槍丟給趙大,這兩支新式火槍就歸他了。至於彈子火藥什麽的本就有,成型製作的擊發黃藥趙大也準備好了,放在一個皮囊裏,需要的時候從皮囊中取出裝上即可。
不過趙大叮囑了朱慎錐一句,黃藥不能受到強烈撞擊,這玩意一旦撞擊就容易爆燃,一旦爆燃黃藥可就廢了,而且還會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皮囊裏都有防碰撞的玩意填充著,為的就是預防這種情況發生。
對此朱慎錐表示明白,這恐怕也算黃藥的一個弱點吧。畢竟這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眼下能達到現在的程度已經算是很不錯了,相比這樣的弱點,穩定而便捷的好處更讓人欣喜。
把兩把新式的火槍收好,朱慎錐突然想起來趙大前麵提到的姚家老二的事,開口詢問。
一拍額頭,趙大笑著說剛才就想著給他看新式火槍了,差一點把這個事忘了。招唿朱慎錐迴屋,等到了屋裏,趙大去了裏麵又取了件東西出來,等他拿出這件東西的時候,朱慎錐頓時微微一愣。
“五雷神機?不對,怎麽這麽小?這是什麽?”
趙大拿出來的這玩意的確像五雷神機,說起五雷神機就不能不提戚繼光,沒錯,這玩意也是戚繼光搗鼓出來的。
戚繼光在後世的名氣不如關羽、嶽飛深入人心,更比不上縱橫大漠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至於項羽、白起、李牧、廉頗等名將也不如,甚至連唐時李靖的名頭也比戚繼光更大。
可真要以戰績而論,戚繼光自練成戚家軍以來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橫掃天下未嚐一敗,戰績輝煌無比,堪稱十六世紀最強的軍事將領,而他的戚家軍也號稱天下第一強軍。
在冷兵器時代,一般戰損比例能達到二比一甚至三比一就稱得上大勝了,可戚繼光領兵經常打出一百比一的戰損,也就是說消滅一百個敵人,自己的損失才一人,這在整個人類戰爭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戚繼光不僅善戰,還善於練兵,戚家軍就是他練出來的,同時他還善於發明軍械,先不說戚家軍的鴛鴦陣和車陣就是戚繼光的首創,虎蹲炮同樣出自於戚繼光之手,這五雷神機又是戚繼光的一個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