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憲成這一番話倒是朱慎錐從來沒想過的,一直以來他隻是琢磨著如此查清楚背後向自己下黑手的人究竟是誰,然後搞明白對象後再出手應對。
這個想法也不能說錯,因為這樣的做法是大部分人最正常不過的反應。
可這麽做現在卻碰上了難題,在草原上襲擊自己商隊的人究竟是誰,又是誰收買了商隊的隊副,更是誰挑唆劉策借彈劾的方式把自己牽扯進來,這些朱慎錐一時間查不明白。
如果要追查下去,由於線索已經斷了,除非對方下一次出手被自己抓到尾巴或許有幾分可能。而如今幕後黑手一招接著一招,總是被動應手總不是迴事。就像這一次馮銓的問題解決看似簡單,可實際上朱慎錐動用了不少力量,張錫鈞在京師那邊沒少幫忙,恰巧又碰上張盛明的情況可以利用,要不然馮銓哪裏有這麽好打發的?
如果再有類似的事出來,就算能夠解決也是麻煩。其他的不說,自己的名字一旦被天啟皇帝聽得多了,難不成天啟皇帝不會多想?作為一個普通宗室,被皇帝記在心裏可不是件好事,知道的次數越少越好,假如朱慎錐僅僅隻是一個混吃混喝的宗室也就罷了,可偏偏朱慎錐暗中有著謀劃,私下裏更是做了不少準備。
有些東西雖說瞞的緊,可真要查也不是查不出來的。一旦那天自己不小心真被查出了什麽,其他的不用說,僅僅自己私下在趙屋嶺開礦、建工坊製作軍械、火器和練兵的事被查到,那麽其後果可想而知。
繼續如此被動下去恐怕以後的麻煩更大,而在一時間沒能找到幕後黑手的情況下,朱慎錐也無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但現在徐憲成的建議給了朱慎錐一個新的思路,這個思路就是根本就沒必要去找真正的幕後黑手,隻需要用敲山震虎的方式選定幾個目標,給予打擊,殺雞駭猴向外展示自己的態度,隨後再利用這些手段看看其他人的反應,以此來順勢挖出背後之人,從而解決問題。
這個辦法倒是不錯,朱慎錐之前的思維陷入了盲區,倒沒想過這法子。同時朱慎錐也一下子又想到了這一次馮銓迴京時他特意給馮銓關於山西幾家晉商的信息,原本拿這幾家晉商給馮銓一是打算讓馮銓迴去後能給天啟皇帝一個交代,二來就是惡心一下東林黨那邊。
劉策不就是東林黨的人麽?既然你劉策大言不慚說山西有商人進行走私貿易,其中還有宗室在其中有利益,那麽馮銓作為天啟皇帝派去山西調查的人查到了的確有商人做這些事但背後不是宗室而是官員,不也就證明了你劉策的上書是對的麽?
更重要的是,這些商人的背後沒宗室的跡象,相反有著其他朝廷官員的背景,而這些朝廷官員或多或少還和東林黨有關,甚至本身就是東林黨人。
你們東林黨不是號稱為國為民麽?怎麽私下和商人勾結做這些事呢?這些證據查實不難,有了這些證據想來魏忠賢魏公公自然是喜歡的,至於天啟皇帝那邊同樣也是如此,到時候倒要看看伱劉策究竟是怎麽解釋。
徐憲成的建議瞬間就打開了朱慎錐的思路,再加上他之前利用馮銓把東林黨也牽扯進此事,從而攪渾這潭水的無意舉動倒有幾分異曲同工。
如果深思下去,恰好利用這個機會從兩地同時發動,一方麵是京師那邊,借用馮銓和魏忠賢那邊對東林黨窮追猛打,另一方麵就是山西這邊的力量壓製這些商人,從而從根子上搞垮對方,拿到確鑿證據,那麽自己所麵臨的麻煩或許就會因為這些手段嚇住對方,從而解決問題。
此外,就算一時間解決不了,至少也能讓山西這邊的各大商行看到自己的態度,讓所有人明白恆通商行不是隨便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如果其他商行想要恆通商行抬手,主動權就到了朱慎錐的手中,到時候朱慎錐完全可以用這個理由逼迫其他商行為恆通商行背書,避免以後類似的事再一次發生。
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做生意,做生意無非是為了金子銀子,正當的商業競爭沒有問題,可背後下黑手就是兩說了,你敢下黑手,老子就敢把全山西的晉商全拖下水去,朱慎錐倒要看看誰還有如此膽量找自己的麻煩。
越這麽思索,朱慎錐臉色越輕鬆了起來,他沒想到徐憲成這些話一下子就解決了困擾自己的難題。自己這個小舅子還真不是尋常人呀,欣喜之餘朱慎錐又起了愛才之心,他甚至有把徐憲成拉入夥的打算,如果徐憲成能跟著自己幹的話,自己不就多了一個強力的幫手麽?
不過仔細琢磨之下朱慎錐暫時又把這個蠢蠢欲動的念頭給放下了,畢竟徐憲成是自己的小舅子,自己所謀的事實在是太大,到如今這個事就連妻子徐靜秋都不知道,再加上徐家是書香門第,老嶽父一直把期望放在這個兒子身上。
徐憲成年少聰慧,是很好的讀書種子,去年剛剛中了秀才,雖說今年未能中舉,可以他的水平中舉是早晚的事。徐家沉淪多年,上下都盼著徐憲成能出人頭地呢,一旦跟著自己幹那種事先不說自己老嶽父是否會同意,恐怕徐憲成也不會答應吧?
再者,朱慎錐謀劃的事實在太大了,他也不確定徐憲成是否會跟著自己幹。假如現在就告訴他,徐憲成會怎麽想朱慎錐一點底都沒,倒不如暫且放一放,等以後再說也不遲。
心裏有了打算,朱慎錐很快就安排了起來,這個事做起來不難,除去山西這邊外就是京師那邊的運作了。
京師有張錫鈞在朱慎錐不用擔心,山西這邊有王榮和周安民協助問題也不大,至於商業方麵的勾當,亢有福更是一個天生的商人,自然也不會讓朱慎錐失望,除去這些外,朱慎錐還打算從蒙古那邊下手,利用阿失帖木兒的渠道打壓其他商行,隻要這幾手同時下去,比如能讓其他商行感受到極大壓力。
想到蒙古那邊,朱慎錐要布局隻能等開春了。眼下已是冬天,來往蒙古草原的商道已經不能走了,而之前因為馮銓的緣故,恆通商行的商隊人手也全派去了蒙古,要聯絡到他們至少要春天來臨商道恢複後才有可能。
不過這沒關係,京師那邊和山西當地的安排可以先做起來,反正冬天閑著也是閑著,這些安排早早布置,等到時候一起發動就是。
就在朱慎錐琢磨著如何布置的時候,京師那邊天啟皇帝的心情卻有些差,一份從福建遞送至京師的奏折使得他臉色很是難看。
首輔葉向高突然求見皇帝,天啟皇帝在乾清宮見了葉向高,葉向高遞上福建巡撫南居益的奏折,魏忠賢魏公公從葉向高手中接過後轉遞給天啟,天啟看了沒幾眼,原本隨意坐著的身子頓時坐直了,眼中露出了一抹怒色。
“十月的事為何如今才上奏?”天啟皇帝合上折子,臉色冷峻反問。
“迴皇上,南居益是九月才任命的福建巡撫,到任後就發生了這樣的大事,此事出後南居益一直在福建忙著調兵備戰,再加上福建離京師又遠,眼下海上不通,消息傳遞從陸上送至京師需要時間,從上折的時間來看,南居益並未耽擱,還請皇上明察。”葉向高不亢不卑迴答道。
天啟皇帝再一次打開折子,仔細看了上麵的上折時間,心裏計算了下從福建到京師的路程,這才神色緩和了下來。
“魏伴伴……。”
“奴婢在!”
“給先生看座。”
“是!”
魏忠賢一口應下,連忙去一旁搬了個繡凳過來,葉向高客氣了一句,這才穩穩坐了下來。
雖然對東林黨不感冒,甚至防備很嚴,不過天啟皇帝對葉向高的感官還是不錯的。
葉向高是東林黨的大佬,但相比其他東林黨人而言,葉向高的能力很強,很少誇誇其談,接替首輔之職後還算稱職,而且他早在萬曆年間就當過首輔,現在二次出任首輔更是得心應手。
今天葉向高求見皇帝為的是福建戰事,十月的時候福建出了大事,荷蘭人的八艘戰艦突然出動攻擊廈門港,艦炮開火猛轟廈門,廈門守軍猝不及防應戰,卻對堅船利炮的荷蘭軍艦毫無辦法。
此戰明軍吃了大虧,非但沒有擊退荷蘭軍艦,還因為荷蘭軍艦的無差別打擊導致在廈門港的大明商船被擊沉近八十艘,死傷數百人。
至於荷蘭方麵,在明軍反擊下僅僅隻傷亡了數十人而已,戰後荷蘭軍艦揚長而去,大明方麵一片狼藉。
初戰大勝,荷蘭方麵更是氣焰囂張,不僅派軍隊登陸澎湖修築堡壘,還增加了軍艦數量,從最初的八艘軍艦一下子就增加到了十八艘之多。
這還不算,荷蘭人依仗著自己軍艦數量多火炮猛,直接以武力封鎖了大明港口,同時派人登岸向大明提出無禮條件。
條件有三,其一:允許荷蘭在大明沿海各地互市。其二:割讓澎湖給荷蘭。其三:禁止中國和葡萄牙、西班牙二國貿易。
這三個條件幾乎和後世的英法聯軍用大炮敲開大清國門的要求差不多,當這三個條件由荷蘭人提出後,剛剛到任的福建巡撫南居益氣得拍案而起,二話不說直接讓人亂棍把來人打將出去,拒絕對方無理要求,一方麵給朝廷上折,另一方麵緊急著手備戰。
這個想法也不能說錯,因為這樣的做法是大部分人最正常不過的反應。
可這麽做現在卻碰上了難題,在草原上襲擊自己商隊的人究竟是誰,又是誰收買了商隊的隊副,更是誰挑唆劉策借彈劾的方式把自己牽扯進來,這些朱慎錐一時間查不明白。
如果要追查下去,由於線索已經斷了,除非對方下一次出手被自己抓到尾巴或許有幾分可能。而如今幕後黑手一招接著一招,總是被動應手總不是迴事。就像這一次馮銓的問題解決看似簡單,可實際上朱慎錐動用了不少力量,張錫鈞在京師那邊沒少幫忙,恰巧又碰上張盛明的情況可以利用,要不然馮銓哪裏有這麽好打發的?
如果再有類似的事出來,就算能夠解決也是麻煩。其他的不說,自己的名字一旦被天啟皇帝聽得多了,難不成天啟皇帝不會多想?作為一個普通宗室,被皇帝記在心裏可不是件好事,知道的次數越少越好,假如朱慎錐僅僅隻是一個混吃混喝的宗室也就罷了,可偏偏朱慎錐暗中有著謀劃,私下裏更是做了不少準備。
有些東西雖說瞞的緊,可真要查也不是查不出來的。一旦那天自己不小心真被查出了什麽,其他的不用說,僅僅自己私下在趙屋嶺開礦、建工坊製作軍械、火器和練兵的事被查到,那麽其後果可想而知。
繼續如此被動下去恐怕以後的麻煩更大,而在一時間沒能找到幕後黑手的情況下,朱慎錐也無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但現在徐憲成的建議給了朱慎錐一個新的思路,這個思路就是根本就沒必要去找真正的幕後黑手,隻需要用敲山震虎的方式選定幾個目標,給予打擊,殺雞駭猴向外展示自己的態度,隨後再利用這些手段看看其他人的反應,以此來順勢挖出背後之人,從而解決問題。
這個辦法倒是不錯,朱慎錐之前的思維陷入了盲區,倒沒想過這法子。同時朱慎錐也一下子又想到了這一次馮銓迴京時他特意給馮銓關於山西幾家晉商的信息,原本拿這幾家晉商給馮銓一是打算讓馮銓迴去後能給天啟皇帝一個交代,二來就是惡心一下東林黨那邊。
劉策不就是東林黨的人麽?既然你劉策大言不慚說山西有商人進行走私貿易,其中還有宗室在其中有利益,那麽馮銓作為天啟皇帝派去山西調查的人查到了的確有商人做這些事但背後不是宗室而是官員,不也就證明了你劉策的上書是對的麽?
更重要的是,這些商人的背後沒宗室的跡象,相反有著其他朝廷官員的背景,而這些朝廷官員或多或少還和東林黨有關,甚至本身就是東林黨人。
你們東林黨不是號稱為國為民麽?怎麽私下和商人勾結做這些事呢?這些證據查實不難,有了這些證據想來魏忠賢魏公公自然是喜歡的,至於天啟皇帝那邊同樣也是如此,到時候倒要看看伱劉策究竟是怎麽解釋。
徐憲成的建議瞬間就打開了朱慎錐的思路,再加上他之前利用馮銓把東林黨也牽扯進此事,從而攪渾這潭水的無意舉動倒有幾分異曲同工。
如果深思下去,恰好利用這個機會從兩地同時發動,一方麵是京師那邊,借用馮銓和魏忠賢那邊對東林黨窮追猛打,另一方麵就是山西這邊的力量壓製這些商人,從而從根子上搞垮對方,拿到確鑿證據,那麽自己所麵臨的麻煩或許就會因為這些手段嚇住對方,從而解決問題。
此外,就算一時間解決不了,至少也能讓山西這邊的各大商行看到自己的態度,讓所有人明白恆通商行不是隨便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如果其他商行想要恆通商行抬手,主動權就到了朱慎錐的手中,到時候朱慎錐完全可以用這個理由逼迫其他商行為恆通商行背書,避免以後類似的事再一次發生。
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做生意,做生意無非是為了金子銀子,正當的商業競爭沒有問題,可背後下黑手就是兩說了,你敢下黑手,老子就敢把全山西的晉商全拖下水去,朱慎錐倒要看看誰還有如此膽量找自己的麻煩。
越這麽思索,朱慎錐臉色越輕鬆了起來,他沒想到徐憲成這些話一下子就解決了困擾自己的難題。自己這個小舅子還真不是尋常人呀,欣喜之餘朱慎錐又起了愛才之心,他甚至有把徐憲成拉入夥的打算,如果徐憲成能跟著自己幹的話,自己不就多了一個強力的幫手麽?
不過仔細琢磨之下朱慎錐暫時又把這個蠢蠢欲動的念頭給放下了,畢竟徐憲成是自己的小舅子,自己所謀的事實在是太大,到如今這個事就連妻子徐靜秋都不知道,再加上徐家是書香門第,老嶽父一直把期望放在這個兒子身上。
徐憲成年少聰慧,是很好的讀書種子,去年剛剛中了秀才,雖說今年未能中舉,可以他的水平中舉是早晚的事。徐家沉淪多年,上下都盼著徐憲成能出人頭地呢,一旦跟著自己幹那種事先不說自己老嶽父是否會同意,恐怕徐憲成也不會答應吧?
再者,朱慎錐謀劃的事實在太大了,他也不確定徐憲成是否會跟著自己幹。假如現在就告訴他,徐憲成會怎麽想朱慎錐一點底都沒,倒不如暫且放一放,等以後再說也不遲。
心裏有了打算,朱慎錐很快就安排了起來,這個事做起來不難,除去山西這邊外就是京師那邊的運作了。
京師有張錫鈞在朱慎錐不用擔心,山西這邊有王榮和周安民協助問題也不大,至於商業方麵的勾當,亢有福更是一個天生的商人,自然也不會讓朱慎錐失望,除去這些外,朱慎錐還打算從蒙古那邊下手,利用阿失帖木兒的渠道打壓其他商行,隻要這幾手同時下去,比如能讓其他商行感受到極大壓力。
想到蒙古那邊,朱慎錐要布局隻能等開春了。眼下已是冬天,來往蒙古草原的商道已經不能走了,而之前因為馮銓的緣故,恆通商行的商隊人手也全派去了蒙古,要聯絡到他們至少要春天來臨商道恢複後才有可能。
不過這沒關係,京師那邊和山西當地的安排可以先做起來,反正冬天閑著也是閑著,這些安排早早布置,等到時候一起發動就是。
就在朱慎錐琢磨著如何布置的時候,京師那邊天啟皇帝的心情卻有些差,一份從福建遞送至京師的奏折使得他臉色很是難看。
首輔葉向高突然求見皇帝,天啟皇帝在乾清宮見了葉向高,葉向高遞上福建巡撫南居益的奏折,魏忠賢魏公公從葉向高手中接過後轉遞給天啟,天啟看了沒幾眼,原本隨意坐著的身子頓時坐直了,眼中露出了一抹怒色。
“十月的事為何如今才上奏?”天啟皇帝合上折子,臉色冷峻反問。
“迴皇上,南居益是九月才任命的福建巡撫,到任後就發生了這樣的大事,此事出後南居益一直在福建忙著調兵備戰,再加上福建離京師又遠,眼下海上不通,消息傳遞從陸上送至京師需要時間,從上折的時間來看,南居益並未耽擱,還請皇上明察。”葉向高不亢不卑迴答道。
天啟皇帝再一次打開折子,仔細看了上麵的上折時間,心裏計算了下從福建到京師的路程,這才神色緩和了下來。
“魏伴伴……。”
“奴婢在!”
“給先生看座。”
“是!”
魏忠賢一口應下,連忙去一旁搬了個繡凳過來,葉向高客氣了一句,這才穩穩坐了下來。
雖然對東林黨不感冒,甚至防備很嚴,不過天啟皇帝對葉向高的感官還是不錯的。
葉向高是東林黨的大佬,但相比其他東林黨人而言,葉向高的能力很強,很少誇誇其談,接替首輔之職後還算稱職,而且他早在萬曆年間就當過首輔,現在二次出任首輔更是得心應手。
今天葉向高求見皇帝為的是福建戰事,十月的時候福建出了大事,荷蘭人的八艘戰艦突然出動攻擊廈門港,艦炮開火猛轟廈門,廈門守軍猝不及防應戰,卻對堅船利炮的荷蘭軍艦毫無辦法。
此戰明軍吃了大虧,非但沒有擊退荷蘭軍艦,還因為荷蘭軍艦的無差別打擊導致在廈門港的大明商船被擊沉近八十艘,死傷數百人。
至於荷蘭方麵,在明軍反擊下僅僅隻傷亡了數十人而已,戰後荷蘭軍艦揚長而去,大明方麵一片狼藉。
初戰大勝,荷蘭方麵更是氣焰囂張,不僅派軍隊登陸澎湖修築堡壘,還增加了軍艦數量,從最初的八艘軍艦一下子就增加到了十八艘之多。
這還不算,荷蘭人依仗著自己軍艦數量多火炮猛,直接以武力封鎖了大明港口,同時派人登岸向大明提出無禮條件。
條件有三,其一:允許荷蘭在大明沿海各地互市。其二:割讓澎湖給荷蘭。其三:禁止中國和葡萄牙、西班牙二國貿易。
這三個條件幾乎和後世的英法聯軍用大炮敲開大清國門的要求差不多,當這三個條件由荷蘭人提出後,剛剛到任的福建巡撫南居益氣得拍案而起,二話不說直接讓人亂棍把來人打將出去,拒絕對方無理要求,一方麵給朝廷上折,另一方麵緊急著手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