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世界樹大道上,看著兩匹飛馬從頭頂飛過,副軍團長阿諾德騎在自己的戰馬上,對裏奧道:“蒙多領主,北麵戰事尚未開啟,我們出兵是不是有點草率了?”
他們的身前,是一隊隊伊森波爾士兵路過,因為有軍團將領沿途盯著,所以才顯得規規矩矩,行軍有度。
這些士兵是農夫、戰士、強盜的混合體,一旦失去嚴格管束,難保不會有人在半路上就找個小村子抓點收入。
想要靠角旗騎士們來控製士兵的軍紀,根本就是癡心妄想,因為角旗騎士們本來就是這群土匪的帶頭人。
現在北麵雖然情況緊張,商路都被斷絕,但伊蘭拉多的維克多並沒有公開宣戰。
裏奧現在集結軍團北上,就等於悍然入侵。
小領主和大領主考慮的角度總是不一樣,阿諾德方旗騎士是伊森波爾數一數二的地方豪強,比把戰爭當打劫的角旗們考慮的遠多了。
裏奧也是無利不起早,他從佛羅瓦爾德迴來,懷裏還揣著赫爾曼伯爵贈送的十枚魔晶呢。
赫爾曼為了刺激裏奧出戰,知道他需要魔晶後,第一時間贈送了十枚魔晶,並表示等到戰爭勝利,另外還有二十枚魔晶相贈。
但這是私下的交易,裏奧不好對阿諾德明說,隻說了另一個理由。
“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現在剛入冬,大家都沒有事幹,不如去打打仗,等到來年開春了,我們河灣忙得很,到時候我可沒有精力再響應赫爾曼伯爵。”
阿諾德迴頭看了一眼緩緩加入軍團的河灣精兵,心想裏奧·蒙多也太自信了。
戰爭也分大小深淺,北境的小軍團作戰,一種是領主之間產生矛盾,雙方拉來軍團在野外械鬥,戰敗的一方就隻能低頭服輸,割地賠款。
另一種是攻城掠地、徹底兼並,這就需要長足的準備,還有更長的作戰時間。
這次戰爭,明顯屬於後者,但裏奧表達的意思,是打算在這個冬天就解決問題。
聽到裏奧這麽說,阿諾德也隻能附和,“河灣現在確實強大,巴克要塞轉眼就被攻下,現在精兵強將盡出,伊蘭拉多也擋不住。”
河灣的火器已經聞名周邊,作為他們的盟友,阿諾德也對河灣火器頗為了解。
但是現在看著河灣火槍手們穿著統一的製服,排著整齊的列隊,沉穩而安靜的走在世界樹大道上,依然感到一陣震撼。
這批火槍手,還保持著帝國常備軍中巨盾弩手的裝備,戴著防禦箭雨的寬沿鐵帽,背著防禦正麵投射的巨盾,身穿革襯鏈甲衫。
唯一的不同,是沉重的軍用重弩,換成了河灣火槍。
他們的身上套著紅色的軍團罩衫,上麵繡著河灣的黑色團結旗幟。
裏奧微微一笑,阿諾德不知道的是,河灣根本沒有出動正規軍,這次出戰的七百火槍手,都是新訓練的征召兵。
河灣精心培養的重裝步兵、長弓手,甚至斯壯手裏的狗頭人火炮團,都沒有出現在隊伍中。
當巴薩洛夫的巨盾火槍手在巴克要塞發威時,帝都的優質鋼管也生產出來,送到了河灣。
河灣打造的熟鐵槍管質量已經合格,但產量卻依舊有限,一直是限製火槍產量的重要因素。
裏奧從帝都的煉金工坊,直接批量訂製了三千根優質槍管,這些槍管比河灣自產的熟鐵槍管質量更好,重量更輕。
雖然成本貴了好幾倍,但相對來說,也算得上物美價廉。
不需要自產槍管後,河灣火槍工坊多出來的生產力,都放在了其他部件上麵,這段時間又生產出五百支合格火槍。
而訓練火槍手就簡單了,哪怕沒槍的情況下,也能先端著木棍火槍模型,訓練三個月的軍紀、體能、隊列。
再有一周的實彈射擊訓練,就能拉上戰場。
現在河灣總共有八百名巨盾火槍手,除了一百名在家以老帶新,繼續訓練新兵,剩下的七百名都被帶了出來,投入實戰檢驗成色。
火槍的真實性能隻有在實戰中才能得到檢驗,找出問題後才能進一步優化。
而且隨著時間流逝,也會暴露出一些問題。
比如燧發槍機的彈簧鋼性能不穩定,有些槍匠製作出來的時候能夠通過產品檢測,但是一經使用,一二十發子彈打出去,彈簧鋼就失去彈性,一把燧發槍就要退迴去更換零件。
此外還有燧石打火力度過大導致燧石破損、火藥殘留過多導致火門堵塞、槍身重心問題導致射擊更加費力等等。
比起狗頭人火槍,河灣人族火槍無疑是完美傑作,但依然有著早期燧發槍的種種缺陷。
火槍手也是一樣,訓練場上表現優異的火槍手,不代表在戰場上也同樣如此,隻能通過戰火洗禮來提煉真金。
除了七百火槍手,另外兩百名火炮手,也同樣是馬文率領的人族炮兵,而不是斯壯手裏的狗頭人炮兵。
他們手裏的火炮,是正經的千夫長大炮,現在又給它們設計了炮架和車輪,能夠通過挽馬的拖曳,用於野戰。
而且裏奧對河灣炮兵團的建設比火槍團還要上心,投資的力度也足夠大,起步就是全員騎乘炮兵。
不僅僅二十門千夫長大炮有挽馬拖曳,每一名炮兵都有自己的騎乘馬。
除此以外,還有運輸火藥、彈丸、更換零件、維修工具、帳篷、糧食的輜重驢車,整個兩百人的火炮團,牲畜的數量比人數還多。
走在世界樹大道上,比旁邊的七百火槍手還要壯觀。
為了湊齊二十門千夫長大炮,裏奧把巴克要塞和碎石堡的守城千夫長都拆迴來了。
雖然河灣的總體水平還在中世紀,但眼前的這支火器軍隊,結合了河灣科技和帝都技術,已經是拿破侖時代的水準了。
這是首支完全脫離冷兵器戰鬥的軍隊,也是跨時代的軍隊。
伊蘭拉多距離伊森波爾隻有三百裏,中間也不是荒無人煙,除了一些自然村、開拓騎士領,還有兩座小鎮。
其實本來應該是三座,靠近伊森波爾這邊的一座,是格萊斯頓騎士領的騎士大村,巔峰時期也有一千多人口。
在北境,人口過千,就可以稱為城鎮了。
隻不過被佩圖霍夫家族入侵,大半工匠和領民都被遷徙到了河灣,現在還沒有恢複過來。
另外兩座小鎮,都歸伊蘭拉多城統治,是伊蘭拉多兩位地方方旗的領地。
三天之後,伊森波爾軍團就抵達了第一座小鎮——巴瓦拿奇堡。
他們的身前,是一隊隊伊森波爾士兵路過,因為有軍團將領沿途盯著,所以才顯得規規矩矩,行軍有度。
這些士兵是農夫、戰士、強盜的混合體,一旦失去嚴格管束,難保不會有人在半路上就找個小村子抓點收入。
想要靠角旗騎士們來控製士兵的軍紀,根本就是癡心妄想,因為角旗騎士們本來就是這群土匪的帶頭人。
現在北麵雖然情況緊張,商路都被斷絕,但伊蘭拉多的維克多並沒有公開宣戰。
裏奧現在集結軍團北上,就等於悍然入侵。
小領主和大領主考慮的角度總是不一樣,阿諾德方旗騎士是伊森波爾數一數二的地方豪強,比把戰爭當打劫的角旗們考慮的遠多了。
裏奧也是無利不起早,他從佛羅瓦爾德迴來,懷裏還揣著赫爾曼伯爵贈送的十枚魔晶呢。
赫爾曼為了刺激裏奧出戰,知道他需要魔晶後,第一時間贈送了十枚魔晶,並表示等到戰爭勝利,另外還有二十枚魔晶相贈。
但這是私下的交易,裏奧不好對阿諾德明說,隻說了另一個理由。
“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現在剛入冬,大家都沒有事幹,不如去打打仗,等到來年開春了,我們河灣忙得很,到時候我可沒有精力再響應赫爾曼伯爵。”
阿諾德迴頭看了一眼緩緩加入軍團的河灣精兵,心想裏奧·蒙多也太自信了。
戰爭也分大小深淺,北境的小軍團作戰,一種是領主之間產生矛盾,雙方拉來軍團在野外械鬥,戰敗的一方就隻能低頭服輸,割地賠款。
另一種是攻城掠地、徹底兼並,這就需要長足的準備,還有更長的作戰時間。
這次戰爭,明顯屬於後者,但裏奧表達的意思,是打算在這個冬天就解決問題。
聽到裏奧這麽說,阿諾德也隻能附和,“河灣現在確實強大,巴克要塞轉眼就被攻下,現在精兵強將盡出,伊蘭拉多也擋不住。”
河灣的火器已經聞名周邊,作為他們的盟友,阿諾德也對河灣火器頗為了解。
但是現在看著河灣火槍手們穿著統一的製服,排著整齊的列隊,沉穩而安靜的走在世界樹大道上,依然感到一陣震撼。
這批火槍手,還保持著帝國常備軍中巨盾弩手的裝備,戴著防禦箭雨的寬沿鐵帽,背著防禦正麵投射的巨盾,身穿革襯鏈甲衫。
唯一的不同,是沉重的軍用重弩,換成了河灣火槍。
他們的身上套著紅色的軍團罩衫,上麵繡著河灣的黑色團結旗幟。
裏奧微微一笑,阿諾德不知道的是,河灣根本沒有出動正規軍,這次出戰的七百火槍手,都是新訓練的征召兵。
河灣精心培養的重裝步兵、長弓手,甚至斯壯手裏的狗頭人火炮團,都沒有出現在隊伍中。
當巴薩洛夫的巨盾火槍手在巴克要塞發威時,帝都的優質鋼管也生產出來,送到了河灣。
河灣打造的熟鐵槍管質量已經合格,但產量卻依舊有限,一直是限製火槍產量的重要因素。
裏奧從帝都的煉金工坊,直接批量訂製了三千根優質槍管,這些槍管比河灣自產的熟鐵槍管質量更好,重量更輕。
雖然成本貴了好幾倍,但相對來說,也算得上物美價廉。
不需要自產槍管後,河灣火槍工坊多出來的生產力,都放在了其他部件上麵,這段時間又生產出五百支合格火槍。
而訓練火槍手就簡單了,哪怕沒槍的情況下,也能先端著木棍火槍模型,訓練三個月的軍紀、體能、隊列。
再有一周的實彈射擊訓練,就能拉上戰場。
現在河灣總共有八百名巨盾火槍手,除了一百名在家以老帶新,繼續訓練新兵,剩下的七百名都被帶了出來,投入實戰檢驗成色。
火槍的真實性能隻有在實戰中才能得到檢驗,找出問題後才能進一步優化。
而且隨著時間流逝,也會暴露出一些問題。
比如燧發槍機的彈簧鋼性能不穩定,有些槍匠製作出來的時候能夠通過產品檢測,但是一經使用,一二十發子彈打出去,彈簧鋼就失去彈性,一把燧發槍就要退迴去更換零件。
此外還有燧石打火力度過大導致燧石破損、火藥殘留過多導致火門堵塞、槍身重心問題導致射擊更加費力等等。
比起狗頭人火槍,河灣人族火槍無疑是完美傑作,但依然有著早期燧發槍的種種缺陷。
火槍手也是一樣,訓練場上表現優異的火槍手,不代表在戰場上也同樣如此,隻能通過戰火洗禮來提煉真金。
除了七百火槍手,另外兩百名火炮手,也同樣是馬文率領的人族炮兵,而不是斯壯手裏的狗頭人炮兵。
他們手裏的火炮,是正經的千夫長大炮,現在又給它們設計了炮架和車輪,能夠通過挽馬的拖曳,用於野戰。
而且裏奧對河灣炮兵團的建設比火槍團還要上心,投資的力度也足夠大,起步就是全員騎乘炮兵。
不僅僅二十門千夫長大炮有挽馬拖曳,每一名炮兵都有自己的騎乘馬。
除此以外,還有運輸火藥、彈丸、更換零件、維修工具、帳篷、糧食的輜重驢車,整個兩百人的火炮團,牲畜的數量比人數還多。
走在世界樹大道上,比旁邊的七百火槍手還要壯觀。
為了湊齊二十門千夫長大炮,裏奧把巴克要塞和碎石堡的守城千夫長都拆迴來了。
雖然河灣的總體水平還在中世紀,但眼前的這支火器軍隊,結合了河灣科技和帝都技術,已經是拿破侖時代的水準了。
這是首支完全脫離冷兵器戰鬥的軍隊,也是跨時代的軍隊。
伊蘭拉多距離伊森波爾隻有三百裏,中間也不是荒無人煙,除了一些自然村、開拓騎士領,還有兩座小鎮。
其實本來應該是三座,靠近伊森波爾這邊的一座,是格萊斯頓騎士領的騎士大村,巔峰時期也有一千多人口。
在北境,人口過千,就可以稱為城鎮了。
隻不過被佩圖霍夫家族入侵,大半工匠和領民都被遷徙到了河灣,現在還沒有恢複過來。
另外兩座小鎮,都歸伊蘭拉多城統治,是伊蘭拉多兩位地方方旗的領地。
三天之後,伊森波爾軍團就抵達了第一座小鎮——巴瓦拿奇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