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開拓領的文書很有意思,和南境的區別非常大。


    南境人口密集,村莊遍布,開拓領的地盤非常有限,往往都是事先就劃定好邊界的,通常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地貌的構成來決定大小。


    土地貧瘠,預計產出小的,土地就會稍大,但最大的不過十平方公裏。


    最小的甚至隻有一平方公裏,按照奧蘭蒂斯帝國的畝製,也就大約二百五十畝地,在北境人眼裏,簡直就是個沒法跑馬的小莊園。


    開拓領在分封下來後,就會有行政官員過來測量土地,立好界碑,製作成地圖,以避免和隔壁的騎士領發生土地糾紛。


    但是在北境,地廣人稀,土地貧瘠,二百五十畝地提供的稅收,別說養活一個騎士,就連養一個重甲步兵都困難。


    北境的最小的莊園都超過了一千畝地,至少擁有農場和牧場、獵場。


    而北境騎士開拓領的文書,通常是沒有法定邊界的,隻需要通過伯爵的手指在地圖上點個地方,讓手下文官確定這裏是無主之地就行。


    比如說佛瑞洛夫伯爵領,廣義上是整個世界樹大道以西的驅狼原,往西多少沒有定數。


    佛瑞洛夫伯爵領北至北冰河畔的風神要塞,南至安澤諾河的北岸,南北一千多裏。


    如果將驅狼原的平原地帶和宏偉屏障的山麓部分全部算進去,東西最寬將近五百裏,足足一個福建省大小。


    伊森波爾都屬於南岸了,按道理是另一塊伯爵領的地盤。


    但南邊的伯爵領被波若克巴克山脈伸延出的支脈阻擋,又經過幾次大規模戰役,以至於整個安澤諾河上遊現在都屬於佛瑞洛夫伯爵領。


    但狹義上,佛瑞洛夫伯爵領卻隻順著世界樹大道沿途,擁有幾座城鎮和不到兩百個騎士領——城郊莊園和小自然村不算在內。


    比起廣袤的領土,真正開拓出來的還不到一個市的麵積。


    又比如河灣領,從西部哨塔出去,深入荒野三十裏。


    當初烏裏揚通過裏戈拉夫的推薦信,獲得了一張開拓書,指定了要河灣半島這塊土地,但卻沒有說要多大。


    佛瑞洛夫伯爵也不會計較這種事,騎士領不可世襲,必要時刻可以隨時收迴,不管開拓騎士開拓多大麵積,那都是在給自己打工。


    當然,一塊開拓領真發展到了城鎮級別,伯爵還是會想辦法幹預的。


    比如在它的旁邊放幾個新開拓領,限製它的擴張。


    甚至找個由頭,直接調換領地,換一塊小些的騎士領,給逐漸坐大的騎士家族繼續拚搏。


    如果河灣開拓領在荒野立足,在其他開拓騎士獲得開拓書之前,將領土朝西部哨塔一點點開拓,那麽這三十裏範圍的土地,都將屬於河灣。


    索洛維騎士領也是一樣,從西部哨塔到巴克山口足足有一千平方公裏的荒野,目前索洛維騎士領開拓的地盤卻不到十平方公裏。


    如果這個時候,新的開拓騎士獲得佛瑞洛夫伯爵簽發的開拓書,依照傳統,在索洛維騎士領西邊十裏之外界碑。


    那麽剩下的大片領土,就和索洛維騎士領沒有關係了。


    北境開拓領的區域分為農場、牧場、礦場、林場、獵場五個主要構成。


    根據傳統開拓領保護法,開拓領主的農場、牧場、礦場,都屬於已開拓區域,任何新開拓領,不得在舊開拓領已開拓區域的十裏內放置界碑。


    而林場和獵場屬於半開拓區域,新的開拓領不能在其五裏範圍內放置界碑。


    但為了避免糾紛,傳統開拓騎士,基本都不會在鄰居土地的十裏之內放界碑,當然是越遠越好。


    但越遠就越危險,越深入荒野,開拓失敗的風險越大。


    索洛維開拓領和河灣開拓領相繼在西部哨塔外站住腳後,這片緊靠世界樹大道兩側的幾千平公裏土地,必然會被人重新惦記。


    而以貴族的謹慎小心,他們也不會像河灣一樣大膽深入荒野,說不定就會厚著臉皮占據他們的一側,以最低的風險獲取最大的收益。


    裏奧的話,正是在提醒索洛維騎士這個問題。


    開拓領地發展太快有風險,但太慢也不行,各種基建不能停下,必須盡快的將荒野變成林場和獵場,將林場和獵場,變成農田和牧場。


    否則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清剿強盜和異族,驅趕野獸,最後卻便宜了別人。


    嗯,西境就更好了,西境的開拓領根本沒有任何邊界限製,也不遵循帝國開拓法,是不是有人已經在開拓也無所謂,地盤大小全憑手裏的刀子。


    索洛維領主還在思索的時候,烏裏揚領主早已展開了動作。


    河灣半島北部的土地已經化作了麥田,南部的土地則在加緊開墾,準備補種其他作物。


    半島之外,西邊一直到食人魔的廢棄碉樓,南邊一直到西部哨塔,野獸和異族都在巡邏隊和狩獵隊日複一日的清剿下基本消失,成為了河灣的林場。


    源源不斷的優質橡木被砍伐,加工成木板,順著安澤諾河漂流到伊森波爾,變現成糧食和武器。


    一些盛產橡子的橡樹林,則被烏裏揚留下。


    在這個時代,橡子和鬆子依然在村民的主糧中占據一席之地。


    況且最開始和菲莎有過約定,神聖的橡樹林必須留給他們一半,烏裏揚也算踐行了這個約定。


    而河灣對岸的鬆林,伐木場的流民除了建設營地,最主要的勞動就是伐木。


    已經有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木材被粗略加工,成為了村民小屋和防禦設施。


    一些流民甚至在閑暇時,在遍布巨大樹樁的空地上,種上了一些蔬果。


    而野民營地和流民營地一直到碎石丘陵,中間的遼闊林海,則是狼牙野民的獵場,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獸皮和肉食輸入河灣。


    許多從北麵流竄過來的異族小部落,還沒來得及將勢力滾大,就被河灣步兵團和野民弓手團組成的清剿隊伍,絞殺幹淨。


    於此同時,整個五月份和六月份,河灣開拓領都在不斷的吸納野民和流民,幾乎每天都有一小隊野民和流民,從外麵遷徙過來,加入到三個營地裏。


    針對伊森波爾的流民問題,裏戈拉夫倡議附近周邊的騎士領,盡量吸納人口,分解流民潮,避免他們出現暴動。


    這個倡議在伊森波爾的領主大會上沒有得到通過,但私底下的領主聚會則得到一部分人支持,至少有十位騎士領主,分別領走了流民中的上百青壯。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有些騎士領本來就民生凋敝或者人口過多,沒有足夠的食物承擔這項義務。


    但更多的是大部分貴族根本不願意多管閑事,有些人甚至提出將城外聚集的流民進行驅逐。


    如果他們敢反抗,那就是造反,清剿了就是軍功。


    這項提議倒是讓塔裏克領主和不少貴族領主意動。


    一萬名反賊的人頭,換算成軍功的話,不比去北麵和獸族幹架少了。


    到了七月份,隨著氣溫逐漸上升,裏奧已經不再披著他的熊皮護肩,烏裏揚從流民營地迴來後,自豪的宣布。


    不算狗子在內,河灣領的人口已經突破了一千五百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爭領主:萬族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逸並收藏戰爭領主:萬族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