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光全然不知道周曦沐心裏的“千迴百轉”,隻客氣地迴了一句:


    “謬讚了。”


    雖然陶光話說得很謙虛,但周曦沐看陶光臉上的神情,顯然是心裏認為他們的誇讚自己完全擔得起。


    周曦沐轉頭對門口另一位一直麵帶笑意的先生說道:


    “今日冒昧到府上叨擾,還不知先生名諱?”


    陶光似乎是此時才想起來一樣:


    “這位是王守泰先生,字瞻岩,曲學大師王季烈之子,瞻岩兄是今天的東道主,我們穀音社今天是借他的地方開同期。”


    王守泰朝周曦沐熱情地伸出手來:


    “什麽你的地方我的地方啊?都是‘獨在異鄉為異客’,飄萍一片罷了,幸會幸會!”


    周曦沐伸出手來,緊握住王守泰的手:


    “瞻岩兄,之前我跟浦江清先生打聽穀音社的事兒,得知今天有曲會,就厚著臉皮帶著我太太一道過來了。”


    王守泰促狹一笑,眨了眨眼睛:


    “今天是穀音社的同期,你夫人來參加那是名正言順,不瞞你說,今天這兒隻有咱們倆才是外人,哈哈哈哈哈哈……


    白蒔芳從周曦沐提著的包袱裏拿出油紙包裹、麻繩捆紮的一提藤蘿花餅,遞給了王守泰:


    “王先生,這個藤蘿花餅很是好吃,今天特意帶來給大家嚐嚐。”


    王守泰接過藤蘿花餅,連連道謝:


    “你們真是太有心了,我住的這個地方偏,我都好久沒吃到這一口了,多謝多謝!大家都在屋裏等著呢,咱們別在門口站著了,快請進吧!”


    五人一起走進門去,王守泰走在最前麵,陶光和張充和走在中間,陶光問道:


    “四姐,你的紅帽子怎麽不戴了?”


    張充和摸了摸自己的光腦瓜,笑道:


    “這兩年走了好些個地方,早就不知道丟到哪裏去了。”


    周曦沐見前麵兩人相談甚歡的樣子,轉頭看了看白蒔芳,臉上的表情很微妙。


    白蒔芳忍著笑問他:


    “你在想什麽?怎麽這個表情?”


    “你說你怎麽認識這麽個人?”


    白蒔芳眼珠轉了轉:


    “我們以前不光常在工字廳一起拍曲,重華兄是大我一屆的學長,我們有時候會在一起上課,重華兄才華橫溢,不光昆曲唱得好,詩也寫得好,在學校很有名氣。”


    周曦沐一臉的不可思議:


    “你還誇他?你沒看他剛才那個表情嗎?就好像是在說一朵鮮花插在……”


    白蒔芳挽著周曦沐的手緊了緊:


    “曦沐,你誤解他了。重華兄雖有孤高的一麵,但其實是個性情中人,你隻要跟他多交往,就一定會對他改觀的。”


    周曦沐沒有接話,他的注意力完全被眼前這幢特別的宅院所吸引,在門外的高牆遮擋下,周曦沐完全沒有想到院內“別有洞天”。走到天井的正中央,周曦沐好奇地四下張望,王守泰的住處是傳統的雲南民居“一顆印”,雖然整體格局有點像是北平的四合院,實際上卻有很大的不同。


    這個院落是典型的“三間兩耳倒八尺”的格局,正房有三間,分上下兩層,兩廂為耳房,門廊和正房相對,又稱“倒座”,進深為八尺,正房、耳房和門廊合圍成一個四方院落,整體形狀如同舊時官印,故稱“一顆印”。四周寬大的屋簷相互錯開,以一個很大的角度向內傾斜,彼此交疊,互不交接,中間留出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天井。


    在屋外的時候,周曦沐覺得四周院牆高聳,進了裏頭卻發現沒那麽高了,原來房舍采用雙坡頂的構造,向外的屋頂短,向內的屋頂長,這樣的構造可以有效地防風防火,還能遮擋住猛烈的日光,高牆小窗遮擋風沙,私密又安全。


    王守泰在中間的正房宴客,房屋甚是寬敞,屋當中早已擺好了宴席,席間坐了三人,周曦沐認識浦江清、陳盛可二位先生,他們都是西南聯大的同事,還有一人周曦沐並不認識,他年過不惑,身材清瘦,麵龐清臒,顴骨高聳,眉目深邃,一雙眸子晶亮無比,甚是有神。見到來人,三人都站起身來,席間和周曦沐關係最近的便是浦江清先生了,他額頭很高,鏡片後麵的一雙眼沉靜如水,藏著深沉的笑意,他走到周曦沐和白蒔芳身邊為他們一一介紹:


    “曦沐、蒔芳,盛可兄不必多說了,咱們穀音社的老社友了,當年俞平伯先生創辦穀音社的時候他就在了。這位是楊蔭瀏先生,他的來頭可大了,十二歲就入了天韻社,成了吳畹卿先生的高徒,他不光唱得好,笛子更是一流,‘楊笛子’那可不是白叫的!”


    楊蔭瀏笑著擺擺手:


    “江清兄,你快別誇我了,江清兄你可是得了吳梅先生和陳延甫先生的真傳哪!”


    聽了這話,張充和的眼神閃過一抹悲傷,其他的人都在熱鬧裏,卻被白蒔芳敏銳地發現了。堂屋當中擺了一張八仙桌,此時眾人的目光都被桌上豐盛的飯菜所吸引,感謝主人的殷勤招待。周曦沐不禁在心中暗暗感歎,已經許久沒有看到這麽豐盛的席麵了,各樣菜色擺滿了一桌子,有時令春菜,有宣威火腿,擺在最中央的是一道甲魚,在甲魚湯的兩邊分別擺著紅燒和清蒸的兩道魚,令人垂涎欲滴。


    八仙桌四邊各放了一張條凳,王守泰安排眾人一一落座,周曦沐和白蒔芳同坐,陶光與張充和同坐,浦江清與陳盛可同坐,楊蔭瀏與王守泰同坐。


    見來客皆已坐定,王守泰笑道:


    “今日這八仙桌上剛巧坐了‘八仙’哪,實在是難得了!”


    周曦沐拱手道:


    “小生不才,濫竽充數了。”


    大家聽罷哈哈大笑起來,接著王守泰好像變戲法一樣捧出一壇酒,從酒壇上褪色殘破的紅布便能看出這酒很有些年頭了。


    “這花雕是人家給我的,一共給了我兩壇,說是特意從紹興帶過來的,我一直沒舍得喝,難得各位曲友遠道而來,敝宅真是蓬蓽生輝,這宅子已經許久沒有這麽熱鬧了,咱們今日一醉方休!兩位女士還請自便,大家盡興就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剛毅堅卓的他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推敲夜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推敲夜僧並收藏剛毅堅卓的他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