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還特地留下了一份《引元經》。


    可問題是,顧擔與他根本就不熟,更無別的交集。


    清平子,是怎麽找到他家中老宅的?


    甚至能夠恰巧上門堵到他!


    四個月來,他一直算得上乖巧本分。


    就連去牢獄之中診治犯人,也是借口宗明帝提拔,不敢平白消受之故,就是想淡去匯聚在他身上的目光。


    沒想到剛有一番動作,清平子就找上了門。


    要說這是巧合,顧擔絕對不信。


    僵了一瞬,顧擔臉上露出春風化暖般的笑意,“原來是您啊!這麽巧,又見麵了?”


    “不巧不巧。”


    清平子搖頭,“我可是找人好一番打探,才找到小友的。”


    “哦?”


    顧擔好奇的問道:“不知道長找我有何事?”


    清平子也不廢話,開門見山的說道:“小友吞服先賢丹藥後醒轉,肉身受的藥力滋養,與我輩先賢頗為有緣。隻是不知貧道當初留下的引元經可曾入門?”


    “引元經?”


    顧擔做思索狀,想了一會兒方才一拍手掌,“想起來了!你說的是那張羊皮卷吧?實在不好意思,沒看懂。”


    清平子:“……”


    那雙一直以來顯得頗為淡然的眸子眨也不眨的凝視著顧擔,似乎想要看穿顧擔所言真偽。


    顧擔自是毫不避諱的與之對望,眼中一片清明。


    想不到吧?爺真沒看懂!


    或許是顧擔眼中的真誠打動了清平子,清平子深吸一口氣道:“先賢經典確實精妙非凡,小友未曾接觸過道家,難以領悟實屬正常,倒是我大意了。”


    “實不相瞞,內息之術雖然玄妙,可我連自家傳承的內息術都未曾入門。不僅如此,就連諸多禦醫家中流傳的內息術也未曾修習成功過。”


    顧擔一聲歎息,開始拉扯:“終是肉體凡胎,與求仙問道無緣。道長好意,在下心領。隻是沒有那個緣分,也就不強求了。”


    “小友此言差矣。人生一世不滿百,機會近在眼前,便要努力把握住。先賢丹藥妙用無窮,隻是常人受之不起。小友既然能夠吞服丹藥後醒轉,定是適合先賢之法的。”清平子搖頭道。


    “哦?隻是不知那丹藥究竟是何?竟能讓您如此上心?”


    這次輪到顧擔眼睛眨也不眨的盯著清平子,試圖看出些不同來。


    清平子想了想,認真道:“小友吃下的丹藥,乃是自先賢丹爐之中而得。其名為‘烘爐造化丹’,有改善體質之奇效,其中所需諸多藥物,今已失傳。而且其藥力過於猛烈,非尋常人可承受。”


    烘爐造化丹?名字倒是不錯,而且看清平子這不依不饒的模樣,可能也確實是從先賢丹爐中而得。


    但是,那破丹藥最少也得是好幾百年前的過期食品,甚至可能根本就沒有練成!


    顧擔心中再明白不過,那玩意兒可是直接坑了他四十三年的壽元,忘了什麽都不可能忘掉那枚丹藥。


    當下裝作無奈的說道:“改善體質?您看我體質可有所改善?”


    “小友未修習武道,自是有所不知。小友體內血氣之強盛已遠超同齡中人,雖未看出別的神異之處,卻也不敢肯定,故而贈予小友先賢之法。”清平子滿是誠懇的說道。


    顧擔先前擺明已對求仙問道無甚興趣,否則他還真不至於這般麵麵俱到的申明藥效。


    心中無所求,那就隻能他自己主動些了。


    “引元經真的能夠修仙?”顧擔心中一動,清平子既然能將宗明帝哄得團團轉,指不定真的懂得些玄奇妙法!


    “引元經確是自先賢妙法中所得,但仙蹤渺茫,仙跡難尋。究竟能否修行仙法,貧道又怎能斷定?你我皆是紅塵爭渡之人,隻是機會稍縱即逝。”清平子微微一笑。


    不怕你問,就怕你不動心。


    “是麽?那太可惜了。”


    顧擔一聲歎息,“我隻是一微末凡人,連道長這般奇人都未曾得仙緣眷顧,又怎敢奢求仙道垂青?人終有盡,仙緣渺茫。隻要能夠平平安安過完我這一生,比什麽都強。”


    任你千般花言巧語,我隻表明一個態度。


    爺開擺了!


    清平子麵色不變,話風一轉:“小友家中變故,我也有所聽聞。想要安穩一生固然無錯,可世事總有萬般波瀾。當無害人之心,卻不可無防身之術。小友可願入清風觀,習內修之法?求仙問道自不敢言,身康體健益壽延年卻絕非虛妄。”


    顧擔心中凜然。


    這癟犢子絕對盯上他了,不僅探查他的蹤跡,甚至還記下了他的身世。


    說到底,他也不過是吃了方士的一顆丹藥而已,至於這樣惦記他麽?


    現在的清風觀地位極高,眼前這位清平子雖看上去和和氣氣極好說話,可宗明帝與他待在一起的時間,遠比百官待的時間更長。


    平心而論,若是他沒有長生之法,還真的就要動心了。


    可惜方士鋒芒太盛,背地裏不知道多少人盯著他們,但凡有點機會絕對會百般打擊報複。


    顯赫一時又算得了什麽?


    他需要的東西,會自己去取,無非隻是時間長短而已。


    “道長好意,讓我受寵若驚!”


    顧擔麵露動容之色,表情顯得頗為掙紮,遲疑了片刻後方才說道:“隻是人各有誌,家鄉那邊有句俗語,叫有多少能耐吃多少飯。話雖粗淺,其中道理不可不明。清風觀名滿天下,無數人求入而不得。道長能盛情相邀,擔感激涕零。


    但我隻是略通醫術,對求仙問道也幾無奢望。這輩子最想做的事情,便是能夠懸壺濟世,治病救人。道長好意,萬不敢受,隻能心領。”


    第11章 針鋒相對


    顧擔言辭懇切,全然不似作偽。


    清平子臉上始終帶著的溫潤笑意都不由一僵。


    如今的清風觀不知多少人想入而無門,他能前來主動相邀已是極大的殊榮。


    顧擔好像是動心了,又好像沒有。


    最終,還是推拒了。


    “也罷也罷。”


    清平子搖了搖頭,道:“人各有誌,治病救人也不見得比求仙問道的願望低上一等。不過,小友雖此時不願入我清風觀,但若是迴心轉意,或想修習內息之術,也可來觀中一見。”


    “內息之術,也輪不到清風觀來教。”


    一個身材高大皮膚黝黑的漢子自老宅內走出,炯炯有神的目光帶著毫不掩飾的厭惡注視著清平子。


    來者正是墨丘。


    “咦?”


    清平子驚咦一聲,以他的武學修為,竟然未能察覺到有人悄然臨近!


    再看此人,身高九尺有餘,身如鐵塔,膚色黝黑而目光堅毅,龍行虎步間毫無半分多餘的動作,一收一舉間舉輕若重。


    其武道之功,已至化境!


    墨丘毫不避諱清平子探尋的視線,亦是毫不客氣的抨擊道:“方士之流,欺上瞞下,禍國殃民。以至朝政崩壞,一代帝王竟不問朝綱求仙問道!你有何麵目見大月治下那無數生民百姓,又怎敢跑到門前來鼓吹方士?!”


    顧擔從未見過墨丘如此氣憤模樣,其聲如雷震而攝人心神,氣息蓬勃招展間恍若真龍降世,那無以言表的壓迫感足以讓人大氣都不敢出。


    然而清平子連宗明帝都能夠哄得團團轉,文武百官都奈何不得,自然也不是尋常人物。


    麵對墨丘突如其來的責難,麵上卻不見半分愧色,當即言道:“求仙問道,何錯之有?人世有數,而仙道長青!凡俗之物縱使有萬般變化,又怎及的上那仙途百一之奧妙?


    至於朝綱崩壞,我不過一介方士,怎能操縱朝綱?大月皇朝百姓以數千萬計,其身家性命,又與我清風觀有多少牽連?閣下心有怨氣,何不找滿朝文武論個明白,悉心叮囑他們愛民護生?”


    墨丘寒聲道:“爾等巧言令色蠱惑帝王求那虛無縹緲之仙蹤神跡,卻忽視治下千萬黎民百姓,竟還有臉說出其身家性命又與清風觀有多少牽連?”


    “嗬。”


    清平子亦是冷笑一聲,“人貴自知。百姓如何,又豈是我需考慮的事情?清風觀一身本領,皆係於求仙問道之途,自是因此而謀,理所應當,何錯之有?閣下心係蒼生,何不去任職丞相之位,也好澄清玉宇,廣收同道,以使四海賓服,黎民安生!”


    皆言方士伶牙俐齒,巧舌如簧,顧擔今日總算是見識到了。


    墨丘的責問不可謂不重,然而清平子自無半分愧色。


    正如其所言,方士一身本領皆係於求仙問道,生民百姓,那又豈是他們需要去操心的事情?


    至於宗明帝因此十年不上朝,那也是皇上自己樂意!


    這筆賬你非要算到方士頭上,那不好意思,清平子不認。


    清平子把鍋甩的一幹二淨,墨丘怎能聽不明白其言外之意?


    當即道:“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孰之過?典守者不能辭其責耳!”


    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裏出來傷人,龜玉在匣子裏被毀壞,是誰的過錯呢?難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龜玉的過錯嗎?顯然不是!應是看守人員的過錯,是看守人員的失職!


    方士怎樣去求仙問道,那根本不是他關心的。


    可方士跑到廟堂之上大肆鼓吹修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大月皇朝的國策,更是極為明顯的影響到了宗明帝。


    言下之意便是:你說黎明百姓與你無關,不是你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可黎明百姓偏偏因為你而過的越加貧苦,怎敢說這不是你的過錯呢?!


    “道不同,不相為謀!”


    清平子臉色一變,留下一句話後,不願繼續糾纏,憤怒的揮袖而去。


    墨丘目光緊緊的追尋著清平子的背影,手掌已是捏為拳狀,其氣息越發幽深而威嚴。


    殺氣凜然!


    顧擔當即上前,攔住墨丘的目光,開口道:“墨兄,方士之害非是除掉一兩個人就能解決的。宗明十四年,二皇子於養心殿中痛陳求仙問道之利害,懇請皇上注重朝綱,結果卻反而被貶邊疆,連妻兒都未網開一麵,至今已有八年未歸。


    縱使今日能夠拿下清平子,來日安知不會再跑來個如夢子、憶仙子?治標而不治本罷了,萬不可輕舉妄動!”


    大月皇朝並非一朝一夕變成這般模樣,雖的確有方士的緣故,可將所有事情都賴在方士頭上,也屬實有點自欺欺人。


    最初時不知有幾多良臣勸諫,一直到二皇子被貶邊疆。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


    這宗明帝是鐵了心的要修仙,誰礙眼誰就滾蛋,親生骨肉也是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懸壺濟世,我隻是想長生不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每天三問吃什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每天三問吃什麽並收藏懸壺濟世,我隻是想長生不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