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溫丞相給出了解釋:“你學問做得再好,身體不好又有什麽用?


    隻有擁有一個好的體格,才能夠更好的為國家效力。”


    於是那些學子們利用最後三天,紛紛開始訓練起來,一連三天,每天早上鳳鄉城百姓都會看到殿試學子早起跑步,跑完了就找個小攤吃碗熱乎的餛飩,再聚在一起說說自己對這次全新的殿試有什麽樣的看法。


    終於,殿試的日子到了。


    除了孟書玉外,這是歌布學子第一次見到這位女君,有許多人當時就驚呆了。


    女君看起來也太小了,及笄了嗎?


    這根本就是一個小孩子啊!讓小孩子做國君,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還有人連連哀歎:“歌布要完,歌布要完啊!”


    孟書也站在底下,聽了這話就不愛聽了,“什麽叫歌布要完?


    在以前的國君手裏那才叫真的完呢!我不信你們沒聽到現國君的事跡,也不信你們不知道以前的國君都幹了些什麽。


    為什麽你們在聽說這些事情的時候,對現在這位國君是擁護的,而等到見了她本人,卻又嘟囔什麽歌布要完呢?


    歌布哪裏就要完了?


    歌布明顯是一天比一天好啊!”


    哀歎要完的那位歲數挺大了,至少在孟書玉看來,這位比他爹還要老,他就不明白:“您都這個歲數了,才來參加殿試?”


    那位很驕傲地說:“我六歲進學堂,八歲參加童生試,有生之年,我終於考進殿試了。”


    孟書玉明白了,敢情這位從八歲起就開始考試,一直考到這個歲數了才進殿試。


    他不想再跟這人說話了,萬一一會兒再給打擊著了,一激動暈過去可不好。


    白鶴染也知道這些人心裏是怎麽想的,無外乎就是自己年紀小,看起來壓不住陣。


    但實際上,人有多少本事和能耐,跟年齡並沒有多大關係。


    就好比孟書玉,小小年紀就已經進了殿試,未來一定可期。


    再看那些歲數已經很大的人跟這樣的小娃娃一科,就隻能感歎人與人之間是不能比的,天賦決定命運,這話一點都沒錯。


    殿試按著她的要求來,文章要做,體能要測,除此之外還增加了一個辯論環節,辯題就是歌布國君這個位置,究竟該不該由她這麽年輕的一位女君來坐。


    一時之間,正方反方辯得是熱火朝天,她也從眾人的辯論中,聽到了來自民間百姓各種各樣的想法和說法,更聽到了這些學子們的心聲。


    當然,辯論也並不是隻為這些,也是為了求人才。


    就比如說她發現有一個文章做得一般,但是辯論時就有理有據口若懸河的人,有些明明是可以落在文章裏的,但是他提起筆就寫不出這麽好,用嘴說就可以說得特別棒。


    這是一位典型的外交型人才,不可以錯過。


    再比如說她還發現有一個人對朝政的分析不是很精準到位,但是對於畜牧業的發展和規劃卻有自己的一番獨道見解。


    那人還分析了她從東秦帶過來的種子,包括經過改良之後能夠為歌布帶來什麽樣的變化,這樣的變化產生了之後該如何引導歌布人繼續往好的方麵發展。


    還有一人跟白蓁蓁很像,文不成,但理就特別成。


    他做的文章裏,幾乎都是用數字、比例來進行講解,將歌布近幾年的數據分析得十分漂亮。


    白鶴染很高興,她最希望的就是能看到這種全方位、多樣化的人才,而不是一個個都跟要當丞相似的,一心撲在朝政上,一心撲在文章上。


    這一科殿試,是歌布有史以來上榜最多的一科。


    且除了狀元榜眼探花,還細分了許多學科品類下發喜榜,比如說農業榜、外交榜等等。


    孟書玉不辜所望高中狀元,喜報傳到孟家的那一天,同科的學子才知道,原來這位孟姓同窗竟是國君的幹弟弟,因為國君絲毫沒有避諱,親自上門,把喜報送到了孟書玉手裏。


    這是白鶴染為歌布的將來培養的一位少年丞相,她對其寄予厚望。


    沒有人因為這個就質疑孟書玉這個狀元,因為孟書玉的文采和表現都是有目共睹的,就連那位哀歎歌布要完的大齡學子,都不得不佩服這位少年學子的才氣。


    於是,“歌布要完”就換成了“未來可期”,雖然自己落榜,也沒有再像從前一樣感歎世道不公。


    這一次,他敗得心服口服。


    不過,白鶴染也通過他的心服口服和態度的轉變,發現了這個人的閃光點。


    對看到的、認為不對的東西可以大膽提出質疑,但是在認識到是自己錯了之後,也可以不假思索沒有一點心理負擔地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這也是十分難得的一種品行。


    且她發現這個人雖然並不聰慧,但因為幾十年寒窗苦讀,為他打下了極其紮其的基本功。


    他的基本功之紮實,甚至是孟書玉也無法與之相比的。


    她也需要這方麵的人才留用,不需要有創新,隻一板一眼認認真真記錄所聞所看,這是一位極好的史官人選。


    於是落敗的人也被留用,成為了歌布天賜元年的第一位史官。


    他姓齊,名叫齊良。


    殿試過後,國君連朝五日,大量的任務宣布並布置下去。


    今生閣要設立,天賜書院要設立,鳳鄉城裏要加設一間專賣改良種子的商鋪,還要開山,大量種植山果和草藥。


    從前人們隻聽說草藥要去山裏采,如今國君居然要把山裏隨處都能采到的藥材大量種植,也算是讓他們開了眼界。


    白鶴染還告訴他們:“作物種子的改良,是我第一次做,從前在東秦也沒有做過。


    而經過改良的種子,不隻適用於歌布種植,在東秦的冬天也可以種植。


    所以這也是一個商機,我們可以把這種種子賣到東秦去,以此來打開歌布與東秦通商的大門。”


    人們大喜,從前都是歌布想辦法從東秦買點東西,現在終於翻身了。


    有個給力的國君可真好,歌布人自此可算是揚眉吐氣了。


    攻打寒甘的事情也提上日程,月夕中秋一過,國君親征。


    人們算算,距離月夕也沒有多少時日了,滿打滿算還有十天,這麽一想,還多多少少有些緊張。


    不過緊張之餘多更多的是期待,期待國君打個漂亮的勝仗,從此一半的寒甘國土就歸歌布所有,歌布國土進一步擴張,就遠遠壓過彼鄰的羅夜了。


    然而,羅夜也不消停。


    朝早過後劍影來報:“羅夜使臣已經入了歌布境內,算算日子,正好月夕當天到達鳳鄉。”


    白鶴染以前沒做過國君,不懂這個規矩,於是便問:“既然是使臣,那出訪他國是不是要先跟被訪問的一方打個招唿?


    讓他們來他們再來?”


    劍影點頭,“理應是這樣的,以往羅夜與歌布走動,也是要先知會彼此,才會成行。”


    “那這迴呢?


    這迴有沒有?”


    “沒有。”


    劍影說,“什麽都沒有。”


    “那他們來個屁!”


    她不高興了,“這羅夜人也是有意思,去年羅夜國君出訪東秦,就是偷偷摸摸來的。


    如今又出訪我歌布,還是偷偷摸摸的來。”


    劍影趕緊糾正她:“這迴還真不是偷偷摸摸,而是正大光明入了境的。”


    “邊關就這麽讓他們過了?”


    她開始質疑歌布的邊防。


    劍影也無奈,“不知道過去是不是有過這樣的先例,對方報了門戶,說是來拜見新君,邊防還真就把人給放了進來。


    咱們如今還沒顧得上整顧邊關大營,但是這樣肯定不行,迴頭咱們帶五萬兵馬出征了,就把鳳郊大營剩下的人跟邊關對調一下,都調迴京急訓。”


    白鶴染點頭,“是要整頓,都這樣可不行。


    羅夜這次來的是什麽人?


    還是國君?”


    “不是。”


    劍影告訴她,“這次來的是唿元家族的一位少主,名叫唿元奉。


    據說是唿元家族小一輩裏最出色的一位毒醫,被送到國君身邊輔政了。”


    “就是代替唿元蝶了。”


    她記得羅夜一直尊唿元家族為國師,死了一個唿元蝶,自然得再有人補位上來。


    “這唿元奉是唿元蝶的什麽人?”


    “是唿元蝶的親侄子,今年剛二十歲。”


    “如此年輕就能替代他的姑姑,要不是唿元家族真的沒什麽可用之人了,那就是這位新國師確有過人之處,比之姑姑唿元蝶有過之而無不及。”


    話雖這樣說,卻絲毫沒有重視起來的覺悟,畢竟毒這種東西在她眼裏,那是血液相連與生俱來的本事。


    唿元家族人苦練一生,所得成就不過就是她揮一揮手的事,實在沒有重視的必要。


    但是對於羅夜這種沒有禮貌的突然造訪,她覺得還是要嚴肅處理,否則羅夜蹬鼻子上臉,還以為她這位新君好欺負。


    “你說,該給羅夜一個什麽樣的打擊?”


    她問劍影,“總是收拾人家的毒醫似乎也不太好,沒有什麽創意,但他們總拿唿元家族來惡心我,也實在是沒把我放在眼裏。”


    劍影覺得此言有理,“唿元家族人不少,要是年年都整這麽一出,確實招人煩。


    不如咱們給他來個連鍋端,把整個唿元家族都給端了,羅夜國君也就不再蹦噠了,主子以為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鶴染君慕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十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十六並收藏白鶴染君慕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