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留聲機你就說一共多少錢吧。”
張天元檢查了東西,覺得沒有任何問題,所以就直接談價了。
“這樣吧,那兩件大家夥每件給您要一萬美金,不算貴吧?其餘的,您一共給一萬美金如何?”
萊娜一看就不是個會做生意的人。
如果放到那些心狠的生意人手裏,這些東西最起碼能賣十來萬美金。
她居然一共才要兩萬美金。
張天元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不過白給人錢的事兒,他不相幹,敲定了留聲機,將錢付給萊娜之後,張天元就尋摸著看能不能再找點東西買了。
買了這麽多好東西就花了兩萬美金,還明知道對方有困難,他真是心裏頭有點不怎麽順。
當然了,作為一個商人,他也不會坑自己。
就算是要買,他也不會買那些垃圾貨色,自然是要選真正的好東西了。
萊娜這些東西都是她奶奶的,搞不好還真能從裏麵找出不錯的寶貝來呢。
這仔細搜羅了一番,還真讓他找到了幾件不錯的東西。
其中一件,尤為特別,竟然是一張古怪猙獰的麵具。
聽萊娜說,這可能是萬聖節的玩具,不是古董。
但張天元並不這麽想。
他仔細觀察過這個麵具,所有的風格都透著一股股濃濃的中國味。
這麵具,肯定是中國的東西。
然後再用鑒字訣鑒定了一下,他頓時欣喜若狂。
這保存完好,品相完整的麵具,竟然是西周時期的東西。
公元564年,北周與北齊的邙山之戰,一位將軍一戰成名,他就是名揚千古的蘭陵王。
據說他相貌俊俏,可是在狼煙烽火的戰場上,誰會懼怕一位“貌美如花”的將軍?
為此,蘭陵王每次征戰必會戴上一副麵目猙獰的麵具,以震懾敵軍。
張天元的這個麵具,自然不是蘭陵王的,畢竟時代差得很遠。
這件銅麵具高19厘米,眼睛部位是鏤空的,大且圓不說,眼眶還是突起的,嘴巴呈倒“山”字形,大顆牙齒暴露著,呲牙咧嘴一臉兇相,如果張天元的記憶沒出錯的話,這應該跟出土於西山洪洞永凝堡墓葬中的那件東西一模一樣。
甚至可能根本就是那件東西!
但可惜的是,並未在墓中發現任何關於墓主人生平的記載。
該遺址曾因出土過大量西周時期遺物,尤其是以發現西周早期帶字卜骨而著名,有學者還認為該地為兩周時期的古楊國所在,並與晉國及周王室關係密切。
如此說來,這個麵具配個“王”也不為過吧?
但是,據專家介紹,銅麵具多出土於車馬坑,通常就是馬頭上戴的“當盧”,說白了就是古代用來裝飾馬頭的飾件。
但這件銅麵具出土於墓主人頭邊,因此可判斷是人使用的麵具,不過這種情況在西山比較少有,目前隻知道在運市絳縣衡水西周墓地出土過。
人類戴麵具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經曆了從佩戴獸頭禽冠及其皮毛羽翼,到佩戴人工製作的假頭、假麵的曆史。
因為人的頭部集中了重要器官,是最神秘的部分,所以古代人認為麵具是一種對靈魂和頭顱的崇拜,因此塑造了不少代表靈魂、祖先、英雄的麵具。
直到現在,羌族的儺戲表演,演員們依然會戴上顏色鮮豔的儺戲麵具,而這種表演多數用在祭祀的場合。
那麽問題來了,這件西周時期的銅麵具到底是做什麽用的?
是表演、祭祀,還是為了彰顯麵具主人的勇猛強大?
放眼國內其他省份出土的銅麵具,作用也不盡相同,比如在陝州城固縣蘇村出土的殷商青銅麵具,五官位置與人的麵部相近,從麵具的特點看,可能是當時的一種戰爭麵具,是佩戴在人臉上的。
在川州三星堆博物館裏,陳列著一件寬1.32米、高80厘米、重100公斤的青銅大麵具,如此大的體量,該麵具可能是作為盾牌使用的,用以加強防禦力。
此時,不禁讓人想起了洪洞永凝堡墓葬中出土的卜骨。
卜骨是占卜所用的牛或龜的肩胛骨,商周時期的貴族使用這種方式來預測生活中無法把握的事情,各種文獻上也對商周巫術盛行有過記載。
比如商周時期的統治者頻頻開展祭祀巫術活動,一方麵希望得到神靈和祖先的保佑,另一方麵顯示他們和神的親緣關係,讓被統治者認為他們的統治是上天的旨意。
所以那個年代巫師是個很緊俏的活兒,銅麵具成為這類從業者祭祀用的法器,無論是否適合戴於人的麵部,都用來溝通人神或天地。
由此判斷,一位巫師在去世後,會把活著時使用的貴重物品隨葬,因此銅麵具最佳的破謎答案應該是巫師的隨葬品之一。
當然,這些都是推測。
不過不管怎麽推測,都不能改變這青銅麵具是西周時期的古董這個事實。
張天元跟萊娜商量了一下,用了一百美金買了下來。
不是他不想多給點錢,關鍵是他想給,可是萊娜不要啊,他總不能把這青銅麵具的真相告訴給萊娜吧,那就是真傻了。
還好,除了這青銅麵具之外,還有一堆茶葉盒。
有人可能要問了,茶葉盒也值錢?
這東西看怎麽說了。
目前茶葉盒的收藏市場剛剛興起,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的。
比如說那位帝都的聶老爺子,對於茶葉盒就非常著迷。
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可以說,飲茶早已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要飲茶就要有盛放茶葉的容器,由此,茶葉盒便應運而生。
茶葉盒不僅是茶葉的容器,更是茶文化的載體,透過茶葉盒可領略別樣的茶文化。
夏商時期,茶葉盒隻是些粗糙的瓦罐,毫無裝飾可言,如今這類茶葉盒也無處尋覓。
至明清時期,隨著瓷器的發展,青花瓷茶葉盒占據了主要地位,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富商大賈,家裏都會有一款典雅的青花瓷茶葉盒,這成為當時流行的風尚。
到了民國時期,西方文化與傳統茶文化相互影響和交融,鐵製的茶葉盒開始出現並盛行起來,帶有鮮明的時代氣息。
茶葉盒上繪製的圖案一般具有古典風格,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文字。
張天元檢查了東西,覺得沒有任何問題,所以就直接談價了。
“這樣吧,那兩件大家夥每件給您要一萬美金,不算貴吧?其餘的,您一共給一萬美金如何?”
萊娜一看就不是個會做生意的人。
如果放到那些心狠的生意人手裏,這些東西最起碼能賣十來萬美金。
她居然一共才要兩萬美金。
張天元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不過白給人錢的事兒,他不相幹,敲定了留聲機,將錢付給萊娜之後,張天元就尋摸著看能不能再找點東西買了。
買了這麽多好東西就花了兩萬美金,還明知道對方有困難,他真是心裏頭有點不怎麽順。
當然了,作為一個商人,他也不會坑自己。
就算是要買,他也不會買那些垃圾貨色,自然是要選真正的好東西了。
萊娜這些東西都是她奶奶的,搞不好還真能從裏麵找出不錯的寶貝來呢。
這仔細搜羅了一番,還真讓他找到了幾件不錯的東西。
其中一件,尤為特別,竟然是一張古怪猙獰的麵具。
聽萊娜說,這可能是萬聖節的玩具,不是古董。
但張天元並不這麽想。
他仔細觀察過這個麵具,所有的風格都透著一股股濃濃的中國味。
這麵具,肯定是中國的東西。
然後再用鑒字訣鑒定了一下,他頓時欣喜若狂。
這保存完好,品相完整的麵具,竟然是西周時期的東西。
公元564年,北周與北齊的邙山之戰,一位將軍一戰成名,他就是名揚千古的蘭陵王。
據說他相貌俊俏,可是在狼煙烽火的戰場上,誰會懼怕一位“貌美如花”的將軍?
為此,蘭陵王每次征戰必會戴上一副麵目猙獰的麵具,以震懾敵軍。
張天元的這個麵具,自然不是蘭陵王的,畢竟時代差得很遠。
這件銅麵具高19厘米,眼睛部位是鏤空的,大且圓不說,眼眶還是突起的,嘴巴呈倒“山”字形,大顆牙齒暴露著,呲牙咧嘴一臉兇相,如果張天元的記憶沒出錯的話,這應該跟出土於西山洪洞永凝堡墓葬中的那件東西一模一樣。
甚至可能根本就是那件東西!
但可惜的是,並未在墓中發現任何關於墓主人生平的記載。
該遺址曾因出土過大量西周時期遺物,尤其是以發現西周早期帶字卜骨而著名,有學者還認為該地為兩周時期的古楊國所在,並與晉國及周王室關係密切。
如此說來,這個麵具配個“王”也不為過吧?
但是,據專家介紹,銅麵具多出土於車馬坑,通常就是馬頭上戴的“當盧”,說白了就是古代用來裝飾馬頭的飾件。
但這件銅麵具出土於墓主人頭邊,因此可判斷是人使用的麵具,不過這種情況在西山比較少有,目前隻知道在運市絳縣衡水西周墓地出土過。
人類戴麵具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經曆了從佩戴獸頭禽冠及其皮毛羽翼,到佩戴人工製作的假頭、假麵的曆史。
因為人的頭部集中了重要器官,是最神秘的部分,所以古代人認為麵具是一種對靈魂和頭顱的崇拜,因此塑造了不少代表靈魂、祖先、英雄的麵具。
直到現在,羌族的儺戲表演,演員們依然會戴上顏色鮮豔的儺戲麵具,而這種表演多數用在祭祀的場合。
那麽問題來了,這件西周時期的銅麵具到底是做什麽用的?
是表演、祭祀,還是為了彰顯麵具主人的勇猛強大?
放眼國內其他省份出土的銅麵具,作用也不盡相同,比如在陝州城固縣蘇村出土的殷商青銅麵具,五官位置與人的麵部相近,從麵具的特點看,可能是當時的一種戰爭麵具,是佩戴在人臉上的。
在川州三星堆博物館裏,陳列著一件寬1.32米、高80厘米、重100公斤的青銅大麵具,如此大的體量,該麵具可能是作為盾牌使用的,用以加強防禦力。
此時,不禁讓人想起了洪洞永凝堡墓葬中出土的卜骨。
卜骨是占卜所用的牛或龜的肩胛骨,商周時期的貴族使用這種方式來預測生活中無法把握的事情,各種文獻上也對商周巫術盛行有過記載。
比如商周時期的統治者頻頻開展祭祀巫術活動,一方麵希望得到神靈和祖先的保佑,另一方麵顯示他們和神的親緣關係,讓被統治者認為他們的統治是上天的旨意。
所以那個年代巫師是個很緊俏的活兒,銅麵具成為這類從業者祭祀用的法器,無論是否適合戴於人的麵部,都用來溝通人神或天地。
由此判斷,一位巫師在去世後,會把活著時使用的貴重物品隨葬,因此銅麵具最佳的破謎答案應該是巫師的隨葬品之一。
當然,這些都是推測。
不過不管怎麽推測,都不能改變這青銅麵具是西周時期的古董這個事實。
張天元跟萊娜商量了一下,用了一百美金買了下來。
不是他不想多給點錢,關鍵是他想給,可是萊娜不要啊,他總不能把這青銅麵具的真相告訴給萊娜吧,那就是真傻了。
還好,除了這青銅麵具之外,還有一堆茶葉盒。
有人可能要問了,茶葉盒也值錢?
這東西看怎麽說了。
目前茶葉盒的收藏市場剛剛興起,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的。
比如說那位帝都的聶老爺子,對於茶葉盒就非常著迷。
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可以說,飲茶早已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要飲茶就要有盛放茶葉的容器,由此,茶葉盒便應運而生。
茶葉盒不僅是茶葉的容器,更是茶文化的載體,透過茶葉盒可領略別樣的茶文化。
夏商時期,茶葉盒隻是些粗糙的瓦罐,毫無裝飾可言,如今這類茶葉盒也無處尋覓。
至明清時期,隨著瓷器的發展,青花瓷茶葉盒占據了主要地位,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富商大賈,家裏都會有一款典雅的青花瓷茶葉盒,這成為當時流行的風尚。
到了民國時期,西方文化與傳統茶文化相互影響和交融,鐵製的茶葉盒開始出現並盛行起來,帶有鮮明的時代氣息。
茶葉盒上繪製的圖案一般具有古典風格,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文字。